行至前方岔路口,一条路通向她的客院,另一条则蜿蜒向子期居住的院落。
毕扬停下来朝子期院落的方向望了一眼,依照他周全的性子,此刻多半还在家宴上陪着章振说话,不会这么早回来。她心下稍安,手下意识往裙摆侧边摸索,想碰碰那个早些时候子期给她买的青玉蟾蜍扇坠,指尖却捞了个空。
不见了?
明明家宴上还摸到过。
毕扬心头猛地一沉,那点劫后余生的轻松瞬间荡然无存。她立刻停下脚步,借着月光仔细查看腰间,确实空空如也,只有衣带随风轻拂。
什么时候掉的?
她脑中飞速回想。从小院出来时还在,方才在那荒院里,她曾伏低身体,紧贴树干……是了!定然是翻越院墙,或者藏在树上调整姿势时,被树枝勾挂,不慎脱落了!
这个认知让她瞬间慌神,扇坠虽不值钱,但贞贞和章廉都亲眼看见是她挑选的。若是被人在那禁地附近捡到,稍加联想,很容易就会怀疑到她曾去过那里!章家对此处如此讳莫如深,若被发现她深夜窥探……后果不堪设想!
必须找回来!
无论如何,得回去找找看!或许就掉在回来的路上,或许……还幸运地留在那棵老槐树的枝叶间,或者墙根下。
心中主意已定,尽管万分不愿再靠近那个令人心悸的院子,毕扬还是毅然转身,沿着来时的路,借着更加稀疏的月光和记忆中模糊的路径,小心翼翼地低头搜寻起来,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寸可能的地面,心跳因紧张而微微加速。
但愿还来得及。
“在找这个?”
一个略显沙哑低沉的声音,伴随着一阵几不可闻的衣袂破风声,从侧上方传来。
毕扬心头一凛,猛地抬头,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一座较高院落的飞檐翘角上,不知何时,悄然立着一道身影。
那人背对着朦胧的月光,身形在夜色中显得有些清瘦单薄,仿佛随时会被夜风吹走,却又如磐石般稳稳立在陡峭的檐角。左脸轮廓在月光下显得锋利冷硬,鼻梁高挺,右脸则覆着一层随风轻晃的玄色铁纱,丝丝金属冷光流转。高领黑袍勾勒出挺拔的身姿,其上暗绣的云纹在月华下若隐若现,黑玉冠束发,脖颈缠绕的暗纹革带更添几分神秘与利落。
是十夕。
他指尖正勾着一样小物事,随意地把玩着。那物事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青光,正是毕扬遍寻不着的那个蟾蜍扇坠。
“十……堂主?”毕扬压下心中惊愕,稳住声线,“你怎么会在这里?”
这未免太过巧合。
十夕低低笑了一声,那笑声带着他特有的沙哑,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有些缥缈:“许久不见了,毕扬姑娘。这话,该我问你才是,”他指尖停止转动扇坠,目光透过夜色,精准地锁住毕扬,“早些时候,画舫那边那么热闹,你为何去而复返,还看得那般仔细……你看到什么了?”
没想到十夕如此开门见山的开口,毕扬心中警铃大作。
他竟然也在!
不仅看到她去画舫,甚至可能看到了常肃!她面上不动声色,反问:“佳节灯会,画舫热闹,我去看看有何不可?倒是十堂主,似乎对我的行踪很是关切?”
“碰巧罢了。”十夕语气慵懒,仿佛真的只是随口一问,“只是觉得,那等官宦子弟争风吃醋的烂戏码,实在配不上毕扬姑娘这般人物驻足,”他话锋微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那些人比府上的二位公子,可是差远了。”
两人隔着一段距离,在月色下无声对峙,话语间机锋暗藏,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细和目的。夜风拂过,吹动十夕黑袍的下摆和右颊的铁纱,也吹动了毕扬额前的碎发。
他连章廉和子期都知道?
毕扬心中惊讶,十夕对她今日的行踪,恐怕远不止碰巧看到那么简单,几乎可说了如指掌,再想到稍早时候遇到的常肃……他究竟在章府附近潜伏了多久,目的为何?
见毕扬沉默不语,戒备更深,十夕继续开口,声音依旧低沉沙哑,却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意味:“他们都是大户人家的官宦子女,前程似锦,规矩方圆,”他顿了顿,目光似乎穿透夜色,直抵毕扬心底,“毕扬,你跟他们,可不一样。”
“你如今擅闯他人府宅,就不怕我叫人过来吗?”
他指尖轻轻摩挲着那枚青玉蟾蜍,语气带着一种近乎残忍的直白:“一个人置身险地,去探看出事的画舫……这种危险的举动,若被这些讲究体面,畏惧风波的人家知晓了,可不见得会赞你一句明察秋毫,能力超凡。更多的,怕是疑虑,猜忌,甚至是……恐惧。” 他的话像一根冰冷的针,精准地刺破了毕扬潜意识里不愿去深思的可能。
“你究竟想怎么样?”毕扬的声音带着被看穿部分心思的微恼与警惕。
十夕闻言,并未立刻回答。
月光勾勒出他覆着铁纱的侧脸轮廓,那暴露在外的左眼眼睫微微垂下,掩去了眸中瞬间翻涌的复杂情绪。隔着距离和夜色,毕扬似乎捕捉到了一声极轻极淡的叹息,消散在风里。
他抬起眼,目光再次落回毕扬身上,声音低沉而缓:“我理解你初来乍到,对事事好奇,加之身负武艺,难免想要一探究竟,但知道太多,终归不是好事。”
他指尖轻轻一弹,那枚青玉蟾蜍扇坠被抛向空中,划出一道微弱的弧线,同时,他最后的话语清晰地传来:“好好过节,早些回去。画舫之后所有相关之事,莫要再多过问。”
他的语气在末尾沉了下去,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锋芒:“否则,我没有把握,你能否平安回到崇州父母身边。”
话音未落,扇坠已升至最高点,开始下坠。
几乎在同一瞬间,毕扬足尖猛地发力,身形如离弦之箭般倏然拔地而起。她的动作轻盈而迅捷,裙摆在夜风中划开利落的弧度,如同夜莺展翅,精准地迎向那下落的扇坠。
右手疾探,指尖稳稳地将那抹微凉的青玉拢入掌心,随即腰身一拧,卸去冲力,翩然落地,整个动作行云流水,悄无声息。
在她跃起、接坠、落地的短短一瞬,立于檐角的十夕,那双掩在铁纱后的锐利眼眸,始终紧紧跟随着她的身影,审视着她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发力与气息转换。
见她身法灵动,根基扎实,他几不可察地微微颔首,似有欣慰。
随即,不再有丝毫停留,他黑袍一拂,身形如被夜色吞噬般向后飘退,瞬息间便消失在连绵的屋脊阴影之后,再无踪迹可循,只余下月光寂寥地洒在空荡荡的飞檐上。
毕扬紧握着失而复得的扇坠,感受着玉质传来的凉意,望着十夕消失的方向,心中波澜起伏。他的警告犹在耳畔,带着真实的威胁,却也藏着一丝难以捉摸的关切。
“我可没答应!”她定了定神,继续沿着小径往回走。
没走多远,便听到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从前方的岔路传来,听起来人数不少,正朝着主院方向而去。
毕扬心下一动,加快步伐迎了上去。
拐过弯,便见阿聪提着灯笼,正引着一行人匆匆走来。他身后跟着十多名身着公服、腰佩朴刀的衙役,为首一人身着青色官袍,面色凝重,显然是官府中人。
阿聪见到毕扬,明显一愣,连忙停下行礼:“毕扬小姐?您怎么在此处?”
毕扬稳住气息,面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讶异与一丝不适的羸弱:“我有些乏了,便向章大人和夫人告退先回房歇息。见今夜月色甚好,就随意走了走,透透气。”她目光转向阿聪身后那些神色肃穆的官差,疑惑道,“阿聪,这几位是……?”
阿聪连忙侧身,语气带着宽慰,却也掩不住一丝紧张:“毕扬小姐不必惊慌,是州府衙门的人,有公务寻老爷,是……是关于下午画舫的什么事宜,需要老爷前去定夺。”他含糊地带过了具体缘由,但“画舫”二字已让毕扬心头一跳。
她面上不动声色,点了点头:“原是如此,公务要紧。” 她心中念头飞转,十夕的警告言犹在耳,画舫之事果然不简单,如今竟直接找上了章振。她默默跟在这行人身后,一同往设宴的小院走去。
一行人回到依旧灯火通明的小院,突如其来的官差让原本温馨的节日气氛瞬间凝固。
那为首的青袍官员上前一步,见到章振拱手道:“章大人,打扰了。下官乃两浙路提点刑狱司检法官,因画舫失火及斗殴一案牵涉甚广,且现场发现些许疑点,需请章副使亲往衙门一趟,协同查证,以便尽快理清案情。”
提点刑狱司?
章振听完检法官的陈述,眉头紧锁。
原来,画舫斗殴之后起的火,并非意外,而是有人故意纵火,意图烧毁某些关键的证据,此事已惊动了路一级的官员。章振作为负责部分漕运治安相关的副使,于情于理都需到场。
毕扬还想再细细听听,可为首的官员言语简略,多的不愿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