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瑶卿 > 第6章 回春堂

瑶卿 第6章 回春堂

作者:山时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3:14:03 来源:文学城

夜半时分,一场风雨潜入,雨水顺檐落下,点滴到天明。

沈瑶卿起先睡不安稳,夜里总是反反复复醒来,她做了一个诡异的梦,梦里,梅花树下,虚浮地站着一道纤弱的倩影,她慢慢悠悠地转过身来,对着沈瑶卿哭喊,催促她逃离。

她的脸模模糊糊的,沈瑶卿看不真切,但直觉告诉她,那是母亲。

石阶上,沈瑶卿撑了一把天青色纸伞,拾级而下。

她看向右侧的梅花树,树下空无一物,梅花一如昨日。

雨淅淅沥沥地下,伞面白雨跳珠。沈瑶卿举着伞往沈府东边的祠堂走,沈家祠堂不允外人随意进入,沈瑶卿遥遥望着,隔着重重竹木,面向祠堂深深一揖。

十三年前的送行竟是与母亲的最后一面。

沈瑶卿的眼中不自觉滚落下一滴泪。

女儿不孝,无法光明正大地祭拜母亲,希望母亲在天有灵,能让自己得知真相,女儿定会为母亲报仇,让仇人血债血偿。

而后,沈瑶卿借着采买药材的名头出府,走往位于西巷的回春堂,去见李妙春。

据说回春堂曾盛极一时,在京城二十多年屹立不倒,占尽了风光。沈瑶卿看着眼前这个居于西巷一隅的小医馆,破破烂烂的,让人瞧不出往日半分的辉煌。

听冬荷说,回春堂的衰败也正是发生在十多年前,母亲病重时,曾私下里去回春堂找过李妙春,在那之后,母亲每况愈下的身体终于得见好转。后来,李妙春的医馆无端被人捣毁,从此,他再也没为母亲把脉施针。

回春堂是李妙春祖祖辈辈的心血,祖上基业一朝被毁,任谁都难以接受,李妙春一蹶不振,无心为母亲望诊也是无可厚非。更何况那时,母亲经过李妙春的诊治,身体已见起色,正当大家一概以为母亲要痊愈之时,却意外传来母亲病死的噩耗。

冬荷扼腕叹息,原来先夫人身体好转并非是李大夫妙手回春,而是临死前的回光返照。

沈瑶卿心中觉得讽刺。

什么临死前的回光返照?分明是有人蓄意谋害,李妙春一定知晓其中内情。

此时,李妙春正在包药材。他利索地从药柜中取出药材,放秤上一秤,往牛皮纸上一倒,麻溜地将纸往里一折,再用棉绳系上,一包药便包好了。

李妙春将打包好的药递给买药之人,摆出手掌晃了晃:“一共十个铜板。”

那人掏出十个铜板,往桌上一排,拎了药便走。

“下次再来。”

李妙春一边挥手,一边捡起桌上的铜板,他顿觉眼前一暗,木桌上投下一道暗影。他并未抬头去看,以为又来了一个抓药的人,遂热情开口道:“这位客官,需要抓什么药?”

沈瑶卿收了伞,绕过木桌,走到他的身侧:“李大夫,我不是来抓药的。”

李妙春听声音略感耳熟,抬头一看,原来是那天晚上替她解围的女娃娃,听闻她如今已成为了沈府的座上宾,看来此人确实是有几分本事在身。

李妙春赶快搬来一把木椅,弯腰用自己的袖子在椅子上掸了两下,邀沈瑶卿坐下。

“沈姑娘,那老夫的医馆?”李妙春所问的,自然是回春堂是否被成功保下一事,沈瑶卿曾答应他,若她顺利留在沈府,她自会寻得时机会向谭疏月劝说,保住他的回春堂。

毕竟沈瑶卿是自己向谭疏月推荐的,若她真能治好缠绕沈宁雪多年的重疾,以此为条件,理应不难。

回春堂已破落至此,李妙春不求东山再起,重回往日风光,只求医馆千万不要再次毁在自己的手上,否则九泉之下,他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谭疏月、沈府,又是他们,李妙春心中泛起一阵阵心酸,不知这辈子造了什么孽才遇到他们,真是遇见了鬼,晦气得很!

他见沈瑶卿面露难色,久久未说话,心中忐忑,正要追问之时,沈瑶卿已先开口:“李大夫,你与沈夫人可有过往恩怨?为何沈夫人迟迟不愿松口,还说什么,要新仇旧账一起算。”

区区回春堂于谭疏月而言不值一提,沈瑶卿答应为沈宁雪治病,也让谭疏月放过回春堂,谭疏月自然应下了。

往事尘封已久,就算旧事重提,谁又会信?纵使有人信了,谭沈两家位高权重,李妙春只是一介庶民,人微言轻,又能耐她何?在谭疏月眼中,李妙春连碍她眼的一颗尘埃也算不上。

沈瑶卿撒了谎。

“还不够吗?当初是她派人砸了我的回春堂,逼我不再继续望诊!我已答应她对过去之事绝口不提,她为什么就不能放过我,还要彻底毁了我!”李妙春一时气急,就将话抖落了出来。

他的反应正中沈瑶卿下怀。

当年之事果真跟谭疏月脱不了干系。

“李大夫。”沈瑶卿神色森然,语气冷得骇人。

李妙春被这么一叫,全身上下泛起一阵细小的鸡皮疙瘩,他揉揉自己的胳膊,看着沈瑶卿,心中莫名感到不安。

“李大夫,不如我们做个交易。”医馆所处的位置偏僻,街巷之上空空荡荡,一个行人也没有,沈瑶卿的声音在这寂静之中显得尤为明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人精于算计,素来不做无利之事,何况是威胁己身之事,要想从李妙春口中获得当年真相,必须以利益为筹码。

沈瑶卿过了半晌,开口道:“我帮李大夫保下回春堂,李大夫告诉我当年的真相。”

真相?什么真相?难道是……

李妙春看着沈瑶卿,向后退了一步,脸色有点发灰。

“就是李大夫心中所想的那个真相。”沈瑶卿的声音不徐不疾。

李妙春心里发虚,立马走到门口将木门合上,没了风的流动,他竟觉得屋内有些闷热。

李妙春瘆瘆走到沈瑶卿面前,一改先前热情的口吻:“可我凭什么相信你?”

“凭我现在是沈宁雪的贴身大夫,且是唯一的大夫,她的病要如何治,能不能治好,都取决于我。”

李妙春心中思忖,若她真是药王晏回溪的弟子,也许她真能救回沈宁雪,可若她不想救,沈宁雪就会是死路一条。她这是在向自己表明,沈宁雪的生死全掌握在她的手中,这就是她的筹码。

“你不怕死吗?”

“怕。”但沈瑶卿更怕让仇人逍遥快活,“但我必须知道真相。”

“李大夫放心,此事我自有分寸,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绝不会有第三人知道。”

李妙春与柳知夏只见过几次面,交情也不算深厚,但李妙春对她的印象却极为深刻。

纵然时过境迁,故人已逝多年。

那是个柳絮纷飞的春日,李妙春正在医馆里捣药。忽然,一个头戴幕篱的女子走了进来,幕篱若云雾般在风中漂浮,另一个女子搀扶着她。

她的指节苍白,整个人瘦弱得过分,时不时低咳几声,但声音是那般虚弱无力。

都言春天是充满盎然生机的季节,可这样明媚的春光里,她的生命却是在逐渐枯萎、逐渐凋零。

“姑娘中毒已深。”李妙春为柳知夏把脉,心中一颤。

柳知夏收回手,整理一下衣袖,语气中并无半分惊讶:“我知道,请问大夫,我还有几日可活?”

柳知夏来找李妙春,本是想问救治之法,但观李妙春面色犯愁,索性换了说法,不为难人家了。

那时的李妙春年轻气盛,自诩家族世代学医,而自己从小耳濡目染,又被大家交口称赞,赞他在医学一道颇有天赋。面对柳知夏这样棘手的病情,他兴奋不已,便夸下海口,说自己定能为她解毒。

不过李妙春确实是有几分真才实学,他一心钻研,翻遍医书,废寝忘食,真找到了一个解毒之法。

后来柳知夏叮嘱他,解毒之事请他务必保密,并特意让他开了几道方子,让柳知夏看起来仍旧有中毒之状,但不伤及根本。

李妙春随即答应,心想这个娘子身中剧毒,极有可能是身边之人所为,她这样防着应是怕再次遭人陷害,也是个可怜之人。

有一日,李妙春再为柳知夏把脉,他神色大喜,两眼放光:“柳娘子,你体内的毒已去了一半,我给你换个新方子,相信一定能将此毒去除十之**。”

李妙春沉吟片刻,嘱咐道:“不过,切勿掉以轻心,此毒毒性狠辣,你如今身体还很虚弱,若不好生调理,极有可能前功尽弃。”

柳知夏看起来心事重重,但也应下了。

后来,回春堂就被人捣毁,这是谭疏月对李妙春的第一次警告,但当时的李妙春心气十足,面对不公之事心中愤慨,这还不足以让他退却。

但这时,李妙春迎来了谭疏月的第二次警告。

李妙春攀附崖壁采药之时,竟被人割断绳索,若非悬崖上横斜出的那棵树恰好接住了他,他早已命丧黄泉了。

回家时,他不见自己的妻儿,心中惶惶,转头时却发现谭疏月留下的一封信,以他妻儿性命威胁,让李妙春假借望诊的名义,将解毒方子改成毒方。

此等伤天害理之事医者岂能为之!

但他难道要让自己的妻儿为自己的所谓风骨丧命不成?

濒临绝望之际,传来了柳知夏的死讯。

李妙春难以形容自己那时的心情,他竟感到一丝庆幸。这也是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一直自诩仁心,却卑劣至此。

他不配为医。

十多年了,他日日活在愧疚之中,每当午夜梦回,他总能看见柳知夏就站在他的面前,形容枯槁,一双凹陷的双瞳死死盯着他,追问他当初为何不救,声音空灵,久久在房间中回荡。

尽管他知道柳娘子不是这样的人。

噩梦缠身,不过是他以自我折磨的方式减轻自己的内疚。

他点了一根蜡烛,借着蜡烛的火光去看沈瑶卿,忽的,火苗向后一倒,差点熄灭,李妙春心中惶恐,仿佛坐在她面前的不是沈瑶卿,而是当年的柳知夏。

二人的眉目实在有些相似。

听柳娘子提起过,她生有一女,但不在身边。

沈瑶卿千里迢迢从外地赶来,恰好出现在沈府,又来向他询问当年真相。

所以——

她就是柳知夏的女儿。

她来盛京,是为复仇!

“沈姑娘。”李妙春小心翼翼地唤着她,他的眼眶发红,微微抽泣的声音中含着歉疚。

沈瑶卿抬眼看他:“李大夫可是愿意说了?”

(1)“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选自西汉司马迁《史记》

口供1.0[彩虹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回春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