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瑶卿 > 第26章 长明

瑶卿 第26章 长明

作者:山时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3:14:03 来源:文学城

脚步声本就微弱,二人回望时,庭中空无一人,连方才的细响也消失了,一切静悄悄的。

卢淮景提步上前,将沈瑶卿护在身后,腰间佩剑已然出鞘一分,剑上淬着的暗金色鹰纹闪烁着寒光。

少顷,他嘴角微微一笑,拔剑横向槐树之后:“出来吧,别藏了。”

薄薄月光下,槐树后现出一道暗影,他的剑恰好对准那人的脖颈,风吹过剑锋处,钻入她的脖颈,泛出丝丝凉意。

女子声音微沉:“将军好耳力。”

卢淮景侧目而视,凌厉语气中带着揣摩:“你认识我?”

女子抬手,指尖朝着卢淮景的剑点去,动作刚起势,剑就被快速收回,她落了个空,笑道:“将军的青冥剑,世上谁人不识?”

“不过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青冥出鞘。”她望向青冥,剑已被收入鞘中,鞘上暗纹泛着冷辉。

卢淮景道:“别装神弄鬼,你是何人?”

女子脱下紫色斗篷,月色之间,露出一张极浓极艳的脸,灿若桃李。

沈瑶卿看了她一眼,认出了她,遂上前一步,念出那个名字:“刘玥?”

卢淮景转头向沈瑶卿问道:“你们认识?”

沈瑶卿摇摇头,道:“只见过一回面。”

刘玥将目光移向了沈瑶卿,她的眸光深不见底,似是欣赏,似是审判,似是试探。

“好久不见,沈瑶卿。”

沈瑶卿从卢淮景身后走出,迎面向她走去,刘玥,就是那日指引她的妇人,也是她,字字句句都在引导沈仲明才是杀害母亲的真凶。

那日,她话里话外,含沙射影,都在提醒她当年之事存有蹊跷,也正因为她的提醒,自己才放弃认亲一事,以医女的身份潜入沈府,引自己避开火坑之人,是她。当然也是她,在自己心中埋下了一颗怀疑沈仲明的种子。

可到如今,无论是李妙春的口供,还是李桂的口供,沈仲明,始终都是局外人。

这其中到底出了什么偏差?

如今,她知道自己的名字。

她到底是谁?她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从一开始,你就是蓄意接近我,故意同我说那些话?”沈瑶卿看着她,一双眼睛想将她穿透。

沈瑶卿质问:“你有何目的?”

“小瑶儿,疑心太重可不好。”她一笑,没有回答她的问题。

看来从她的口里套不出什么话,今日卢淮景在场,有些事情,也不好多问。

沈瑶卿的目光在她身侧搜寻一圈:“这儿就你一人?”

刘玥早就捕捉到她搜寻的目光,面不改色道:“就我一人,没有旁人。”

沈瑶卿看了一眼卢淮景,刘玥在撒谎。

方才有一团黑影走过,根据脚步声轻重判断,刚才的人不是刘玥,卢淮景自然也觉察出其中异样。

沈瑶卿又问:“你为何会在这?”

“这是寺庙,凡是香客,就可来求神拜佛,你能来,我怎么就不能来?”刘玥笑着,“吃斋念佛,积攒功德罢了。”

刘玥见沈瑶卿的目光还不肯罢休,卢淮景已试探着走向回廊转角处,她心骤然一惊,克制着心中恐慌道:“小瑶儿,偷窥别人的秘密可不好,你我今日才见第二次面,你就对我如此感兴趣吗?”

沈瑶卿定定神,已将她的话听了进去。此次进京,只有一个目的,不可旁生枝节,惹是生非。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秘密,尽管这个刘玥看起来有多么诡异,但只要不妨碍自己,就与自己无关,自己不好去干涉,至于当年的事,现在人多不便,她往后会寻时机向她问清。

她伸出手,挡在卢淮景身前,对他摇摇头,卢淮景心领神会,没有继续往前走。

卢淮景的目光意味深长地看向回廊后,看向那更深处的黑暗,但她不让自己找,那便罢了。

刘玥若有所思地看了卢淮景和沈瑶卿一眼,露出了似有若无的笑:“夜已深了,我也困了,今日闹了一场误会,大家都早些回去休息吧。”

说完,刘玥转身就走,步伐慢悠悠的,有些刻意,像是在伪装冷静。

待她走远,卢淮景沉思片刻道:“看她的反应,似乎跟你很熟?”

“但我,不认识她。”沈瑶卿摇头拧眉,望着无尽头的黑夜,那个人早已离去。

他道:“她有问题,需要我帮你调查吗?”

“不必。”她再一次拒绝。

她还是这样,卢淮景无奈一笑:“不是说了,我的好意你可以接受。”

不过是受了那时景,那时情的感触,随口说的一句话罢了,怎可当真?

沈瑶卿凝视他的眼睛,她不需要同情,不需要他人的援助。

沈瑶卿置若罔闻,道:“夜已深了,将军早些回去休息吧,我先回屋了。”

“吱呀”一声,门被关上,卢淮景一人站在屋外,笑着摇了摇头,兀自回房了。

……

翌日清晨,初日穿透高林,雕花木窗上沾了星星点点的亮,推开窗,夹在着淡竹清香的风迎面扑来。

昨日的小和尚踏上青阶,敲了三下门,朝屋内说道:“沈姑娘,方丈说万事俱备,需姑娘到大殿一趟。”

沈瑶卿身着一袭缟素,未施粉黛,光润玉颜,乌发简单地挽着,垂在一侧,簪了一根往日的素旧梅簪,素净如雪。她眼尾微垂,眉眼处似含着江南温软的水汽,愈发清浅。

她开门向小和尚微笑示意,白曦轻笼,水秀又艳丽,走下台阶时,腰间羊脂环佩轻轻摇晃,若出水芙蕖。

卢淮景手中随意把弄着一颗棋子,眸光看向窗外光景,漫不经心,忽然,他的目光移到青石板阶上时,神情停留了许久,手中动作也渐渐停下。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水中洛神,也不过如此了。

他轻轻一笑,随后便关上了窗,拿起案上青冥剑,今日,该下山了。

小和尚一路将沈瑶卿引向大殿。

朝露未晞,钟声清越,大殿前已设好法坛,香烟缭绕,蒸腾如云,法坛两侧的金幡随风鼓动,供桌上摆着鲜果,以及诸多法器,例如金刚铃、甘露碗、杨柳枝、经文,中央置放一盏七星铜灯。

慧空法师手持佛杖,站于中央,沈瑶卿跪于一侧蒲团,注目凝视。

钟声响起,震动周围空气。

两侧僧人开始敲响木鱼,木鱼声清脆急促,紧接着,耳边响起诵经之声。

“若未来世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姊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诵经之声庄严肃穆,初时低沉,继而恢弘,若潮水铺开,漫过山野,念的是《地藏菩萨本愿经》,助亡灵解脱,往生净土。

慧空法师立于风中,红色袈裟飞扬,他振响手中金刚铃,清脆铃声荡开,随后,以杨柳枝蘸取甘露,挥洒四方,水珠闪烁初日金光。

供桌之上,七星灯火焰愈盛,在铜座上起舞跳跃。

沈瑶卿在慧空的指引下上前,为母亲点了一盏长明灯,供奉在寺庙。

长明不灭,明灯引路。

刘玥站在远处,遥遥凝望,沈瑶卿的一举一动尽收她眼底,她心满意足地笑了笑,走了。

“那是阿瑶吗?”阿依吐露一行人下山时,听到大殿方向传来诵经声,她仰首,望见一位女子身穿素衣白裳,专注点灯。

卢淮景亦抬头望去,看来她今日所求实现了。

陆逾明说道:“是她,公主,时辰不早了,太子一行人还在宫中等候公主,我们先回宫吧。”

阿依吐露颔首,卢淮景收回视线,一群人转身下了山。

大殿中,长明灯愈来愈亮,沈瑶卿站在灯前,落下一滴泪。

母亲,愿你来世无病无灾,安乐顺遂。

慧空不知何时走到她身侧:“施主,花开花落,月圆月缺,有死有生,还请节哀。”

倏然,有一滴泪从眼角滑落,如花瓣滴落晨露,眼睛漫开湿意:“今日,有劳法师了,我在庙中叨扰法师多日,承蒙关照,心中感激,不甚言表,如今心愿已了,今日便会下山,往后若有机缘,定会再来拜见法师。”

慧空捻动手中佛珠,微微点头。

沈瑶卿向慧空揖礼,最后看一眼母亲的长明灯,依依不舍地离去。

聚散离合,皆是缘分,奈何她与母亲缘浅,相伴不过短短四年,再见面时,已是黄泉人间,阴阳两隔。

可这一切都是拜那些人所赐,不是吗?

沈瑶卿走下层层台阶,每一步,她走得都更加坚定,目光所泛寒气愈深,目过所掠之处,皆着冷意。

桩桩件件,加倍奉还!

慧空垂目看着她的背影,眼含慈悲,他一手转动佛珠,一手抬起:“阿弥陀佛。”

刘玥站在台阶上,俯首凝视,待沈瑶卿离开后,走路殿中,看了一眼沈瑶卿点的长明灯,对方丈说道:“这是她点的?”

说时,她将手放在长明灯之上,感受烛火在手心烧出烫意。

慧空点头。

刘玥笑了笑:“倒还算有点孝心。”

慧空不语,面朝佛像,盘腿坐下:“她同你一样,是个痴人。”

“痴人又如何,世上有方丈这样看破红尘、超然物外之人,也当有我这般执迷不悟之人。”刘玥收回手,道,“有黑就有白,有光就有暗,世间事,世上人,非只有一面而已。”

佛光照耀,青烟接地,慧空阖目,开始诵经。

1.“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出自曹植《洛神赋》

2.“青冥”取自李白《长相思》“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3.文中慧空所诵经文选自《地藏菩萨本愿经》

谢谢观看,祝大家天天开心[粉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长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