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姚解的黑影世界 > 第14章 穿颅师(7)

姚解的黑影世界 第14章 穿颅师(7)

作者:近水日悬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7 22:22:57 来源:文学城

祝和齐从卫生间回来,她有意拖延了几分钟,跟姚解和郎客打了一个时间差,免得让崔崴觉得是自己在从中起作用。

她走到会议室,推开门发现姚解已经坐在了前排的一把靠椅上,手里拿着份文件,应该是会议大纲,在刚刚开会时,有书记员随时记录着。郎客正在和他一块看,坐在他的右手边。

廖静和她的副队长已经不在会议室了,这给了他们更多的空间,可以自由谈论跟黑影相关的事项。

“你们打算在这里待几天?”姚解已经读完了会议大纲,问崔崴。

祝和齐不知道他是已经被容霄辉口头教育过,还是刚才在茶水间睡了一会儿,拥有了更好的精神状态,总之,姚解的态度还不错,起码从他的语气中来看,听不出半点讽刺,只是就事论事地谈论乌晟德的案件。

祝和齐为眼下这个状况松了口气,姚解主动低头,现在就要看崔崴的回应了。

“三天。如果案子没有明显进展,我们就会撤出,管理处会重新派人继续跟进,直到排除乌晟德的死亡跟黑影无关。”崔崴说道,他的目光没有和座位上的姚解接触,他只是看着白板上乌晟德尸体的照片,反复盯着看就能让凶手立马投案自首似的,但只要祝和齐把期待的底线放得够低,她会认为这是崔崴的进步,他已经重新开始和姚解的正常对话。

正式立案调查不久,技术组在监控录像的分析上有了突破。乌晟德的杂货店没有安装监控,只有门口一个报警器。距离这家店铺最近的监控在斜对面的水果店外。根据乌晟德初步大约死亡的时间来推断是今天早上的七点左右,两小时后尸体被人发现。

七点,杂货店所在的街道叫建设三路,人流量并不算太大,清晨主要活动的居民都集中在建设一路的南门菜市场,以及附近的早餐店,上班的早高峰还未真正开始。由于乌和县大部分居民都以农贸自营,工厂很少,有机关单位,但不足以形成真正大规模的交通高峰。所以搜查监控的难度要远低于其他繁华地带。

水果店外的监控显示,在六点半和七点半之间,共计有两辆轿车、十五辆摩托、电瓶车以及自行车路过,以及八名行人。轿车都未停靠,可以直接排除。有两辆摩托车停靠,但均是去了水果店边上的烧饼摊买早餐,并非是去杂货店。

有一名行人去了杂货店,但很快就出来了,手上拿着一瓶矿泉水,没有作案时间。杂货店的门可以推开,说明乌晟德这会儿多半已经开门营业了,没准在柜台后边玩手机扑克。

有疑点的是一辆经过的摩托车,在杂货店门口停下。骑行人员是一个穿着灰色冲锋衣外套和灰色长裤的年轻人,身高目测在一米七出头,这是六点四十三分的事情。背着一个双肩包,看装备就像公路上的骑行者,没有脱头盔,下了车就去了杂货店。

在店内用了四分钟,对于采购来说并不算长。也许有很多物资需要补充。从杂货店出来是有正面,但水果店毕竟是斜对面,再加上摄像头像素不高,并且此人戴着头盔,因此无法辨认。

之所以认为有疑点,是这个时间段只有这人在店内并且逗留的时间最长,如果袭击得当,在四分钟内的确可以造成这样的伤害。另外,此人携带了背包,这里面可以盛放作案工具,比如一把电钻。再加上戴了头盔,无法辨认外貌,如果这人真是袭击者,说明是有备而来。

当然,上述疑点全部可以解释成一场巧合,因为很多骑摩托车的人都是近似的装扮。

最大的问题在于这辆摩托车的车牌是伪造的。应该这么说,车牌是真的,但和登记的车辆匹配不上。车主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小伙,本来能够对上怀疑,但在电话中,那人说车牌昨天晚上被偷了。

尽管如此,廖静仍叫他下午来警察局一趟。来了才发现身高根本对不上,他的确是乌和县人,可是他个子又瘦又矮,身高只在一六五,和监控视频中完全是两个人。小伙还嚷着要把偷他车牌的人抓起来,廖静让他去车辆管理所登记。

使用偷窃的车牌,极大程度增加了嫌疑。但由于没有任何可以辨别的特征,所以对于乌晟德的社会关系仍然在调查之中。到底是谁要费这么多功夫,去杀一个如此普通的中年男人?

监控继续搜查,这辆摩托车离开杂货店后,经过了建设三路,最后在两条街之后消失,那边中途没有监控,而且居民楼多,岔路也多,基本上算个城中村,半道上摩托车估计是在其中一条巷子内靠边。这个人很可能弃车离开了。

因为刑警队人手全都派出去做事了,崔崴这几个人又闲着,所以姚解和郎客以及另一个民警去了南门街。开车到地方之后,三个人沿着监控断掉的方向走着。

这个民警就是一开始在杂货店外面维持秩序的年轻人,叫冯彰。他对崔崴这一行人很好奇,觉得是自己以前看小说,经常有的那种什么特别行动组终于成真了。但又知道不能随便打听,所以找话题基本上都在说自己的事。

“我以前也是茅坪村的人,小时候在那里长大,后边搬迁了特别多人口,乌和县本县真正的人口其实就那么点,我妈说政府出资让人迁出山里,人就越来越多了,还有隔壁村过来的也不少。茅坪村姓乌的很多,乌晟德就是茅坪村的。”

郎客比姚解更擅长和人闲聊,姚解是个非必要不闲聊的人。郎客受不了一路的沉默,又不忍心让冯彰的话掉到地上,就主动问道:“那这边为什么叫乌和县?跟姓乌的有关系吗?”

“应该是来源于附近的乌山,我们好几个村落都在乌山脚下,或者山谷内。迁出来的人口越来越多,这地方在几十年前就被命名成了乌和县,取个‘政通人和’的含义吧。反正我姥姥姥爷他们是这么说的。”

“很多年轻人都去外地打工了,乌和县常住人口就那么点,我们这真是小地方。”冯彰说道,“我都想不到会出这么离奇的事情。”

“我平时工作真没什么有劲的,顶多是哪边吃完夜宵,酒后有冲突了,我们接到报警过去看看。这是最激烈的,要不就是轮胎被人恶意放气,或者哪边的窨井盖被人偷了。”

“那你为什么打算留在这里?”

“小地方物价低呗,再加上我刚好考上了,这编制一个月一千八,饿不死我,再加上我以前就挺想当警察的,虽然我进不去刑侦,但是做民警也还不错,所以就一直留在这里,我已经干了两年了。”

郎客在心里嘀咕,自己也就比冯彰多了五百多块钱,但消费水平可谓是天差地别,要不是他在出事之前交了整年的房租,不然他现在已经在睡桥洞了。

他的房子在今年九月份到期,他还不知自己该何去何从。如果他的工资一直都是这个水平,他一定得换地方了。他以前的大部分存款都被当做赃款扣留,认罪协议里没让他罚钱,但有问题的交易全被挪走了。

他东西太多,主要是他的那些服务器、主机之类,如果要跟人合租,缩小房间面积,他起码得二手出掉一堆配件。虽说他现在也用不上了。

其实他有点想退租之后,跟姚解住一块。但有许多问题,导致他至今没有问。一来,他不清楚姚解的租房状况,也许对方有固定的合租舍友,郎客没有办法突然横插一杠。二来,尽管姚解和郎客在酒店的双人间住得还算好,但一旦合租,万一生活习惯对不上,容易产生矛盾,郎客不想因此破坏和姚解在办公室的友谊。

到时候再说吧,郎客对自己这么说,实在到走投无路的时候,真找不到合适的房子,再去问姚解能否收留一段时间。

“希望还能找见,如果那辆摩托车还没上锁,可能会被人骑走,那就更没法找了。”冯彰说道。

他们连续走了三条巷子,说是巷子,其实更像是平房之间的空隙,只不过走的人多了,刚好又能过车,所以甚至有人在更宽的巷子里摆摊,租不起菜市场的摊位,就在附近的巷子里。远远地见到姚解和郎客穿着制服,更不用说封住哪个穿着民警警服,还以为是来赶人的,顿时慌里慌张地准备收摊。

“唉,不用不用。都别走。”冯彰连忙喊道,“我过来打听一下事,我不管摊子。”

于是这几个小摊贩又坐了下来,旁边挑菜的人也没离开。

冯彰从怀里掏出打印下来的监控截图,就是那个穿灰色冲锋衣外套的人和摩托车,问:“你们几点过来摆摊的?有见到这个人吗?”

“我才刚来摆中午的摊,不知道,她早来的,你看她的菜都快卖完了。”离冯彰最近的小摊贩连连摇头,指着对面的一位中年女人。她摆在地上的两个篮子的确只剩下一些豆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