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扬州万金 > 第28章 第 28 章

扬州万金 第28章 第 28 章

作者:吃了木鱼的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0:20:26 来源:文学城

第二十八章

杜之妧心里揣着告假去临安提亲的念头,可眼下正是新令推行的关键时候,她刚坐上北城都尉的位置,手底下的军务还没捋顺,朝堂上盯着女子公职的眼睛又多,实在找不到半分脱身的契机。她只能每日借着处理军务的间隙,给陆云州写封信,字里行间全是思念与对未来的盘算。

秋闱的脚步越来越近,京城的书香气也浓了几分。赵焕琅瞅准时机,在早朝上提出要在京城为女子加一场特许院试——此举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几位白发老臣气得直拍朝笏,唾沫星子横飞地喊着 “有违祖制”“对男子不公”,连说此举不公。

“不公?” 杜渊端然立在文官之首,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百年来,朝廷将女子拒于科考门外,不准她们凭学识立身,那时怎没人喊不公?” 一句话堵得老臣们哑口无言。赵河明当即拍板:“丞相所言极是!朕准了!就定在秋闱前十日开考!”

朝堂上的风向瞬间变了。不少官员家里本就有读书的女儿,先前碍于规矩只能藏着掖着,如今有了机会,哪还舍得争辩?纷纷低着头盘算着回家如何督促女儿备考。尤其是那几家儿子不争气、连童生都考不上的,更是眼睛发亮,若是女儿能考个功名,自家在朝堂上也能多份底气。只是私下里,众人都有默契:自家姑娘再厉害,怕是也比不上丞相府那两位,只是杜之妧已身居都尉,想来是不会再掺和科考了。

这场特许院试本就打破了 “需先得童生功名” 的规矩,算是朝廷给女子的恩典,也就没有限制需京城人士才许参加。消息传出,大召各地的姑娘们都动了心,不少人带着书卷,千里迢迢往京城赶。能熬过路途劳顿特意赴考的,多半是有些真才实学的,一时间,京城的客栈、书坊全是姑娘们的身影,连街头的笔墨铺都卖断了货,热闹得远超预期。

陆云扬得知消息,当即让发财楼挂出了告示:凡进京赶考的女考生,入住一律半价,每日还额外赠两碟精致点心。虽说能供女儿读书的家庭不算贫寒,可从外地赶来京城,车马费、住宿费加起来不是小数目。姑娘们一路过来,听得最多的是不解的议论、沉默的打量,甚至还有人指着她们的背影嘲笑 “女子家不安分”,像发财楼这般主动伸出援手的,实在少见。告示刚贴出半日,发财楼就住满了赶考的姑娘。

这日午后,杜之妗特意寻到陆云扬对弈,棋盘上黑白子交错,落子声清脆。她拉过石凳坐下,看着对面从容落子的人,笑着问道:“这特许院试可是百年难遇的机会,云扬就没动心?”

“我?” 陆云扬指尖捏着黑子顿了顿,随即轻轻落在棋盘上,眼底带着几分自嘲的笑意,“我不过是识得几个字,会看账本算盈亏罢了,哪懂什么经史子集?去了也是白白献丑。”

“你这话可就虚了。” 杜之妗被她的过谦逗得哭笑不得,伸手点了点棋盘,“你读的书比我还杂,上次同你聊《商君书》,你说得头头是道,怎么到了科考就成‘识得几个字’了?也不让云州回来试试?”

“她呀,” 陆云扬提起妹妹,语气软了几分,嘴角漾开浅浅的笑,“连商场上的应酬都觉得麻烦,哪耐烦去官场应付那些弯弯绕?何况,她的水平哪里需要特意赶回来,不如踏踏实实从县试考起,一步一步来,也能知晓自己到底有几分斤两。”

杜之妗点点头,心里也明白陆云州的性子,可还是忍不住叹道:“你若不去,真是朝廷的损失。” 虽说早有预料,可亲耳听到陆云扬拒绝,惋惜之情还是忍不住冒了出来。

“凌华定是要去的,对吗?” 陆云扬忽然抬头,黑白分明的眼睛直直望着她,目光里藏着几分探究。

杜之妗迎上她的视线,没有半分犹豫,重重点头:“嗯,我要去。” 她指尖轻轻划过冰凉的棋盘边缘,语气里带着几分坚定,“我想亲自试试,这科考的路,女子能走多远;这朝堂之上,女子又能爬多高。”

陆云扬看着她眼底的光,忽然笑了,抬手落下一子,将她的白棋围住:“那我便在发财楼备着庆功酒,等凌华高中。”

杜之妗看着棋盘上的困局,非但不慌,反倒笑了——这盘棋输了无妨,她要走的那条路,定能赢回来。

那场特许女子院试在京城的喧嚣中落下帷幕,放榜日定在了乡试前一日。天刚蒙蒙亮,贡院外的红墙下就挤得水泄不通 —— 大半是来看热闹的百姓,伸着脖子盯着空白的榜单墙,嘴里七嘴八舌地猜着 “哪家姑娘能先拔头筹”。可榜单刚贴稳,人群还没来得及将 “杜之妗” 这个榜首名字嚼出滋味,乡试的锣声便沉沉敲响,所有人的注意力又被这场 “正考” 拽了过去。

此次京城乡试因新增了十多名女考生,朝廷格外添了三个录取名额。消息传到秀才们耳中,反倒成了他们自鸣得意的由头:“不过是给女子添的虚位,倒让咱们沾了光。” 更有甚者,私下将院试本应间隔十日的正试与复试硬并成一场,嘲讽此举 “儿戏般荒唐”,全然没把那些捧着书卷进考场的姑娘放在眼里。

可朝堂上的动静却截然相反。这场掺了 “女子” 的乡试牵动着满朝文武的神经,赵河明更是下了死命令,让翰林院连夜阅卷,务必半月内放榜。那几位刚过了院试的姑娘都改了主意,留在京城等着看这场 “男女同考” 的结局,想瞧瞧女子在乡试里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放榜那日,贡院外的人潮比院试时更盛,连不少官员都派了家仆来打探消息。红底黑字的桂榜刚贴出,人群瞬间炸开,密密麻麻的脑袋攒动着,全往榜首的位置挤 ——“解元是谁?瞧这名字,杜之妗?” 有人念出名字,随即皱起眉,“没听过啊,哪家的公子这么厉害?”

“什么公子!你瞧这名字,说不定是个姑娘!” 人群里有人喊了一嗓子。

这话刚落,立刻有人接话:“前几日女子院试的榜首,不就叫杜之妗吗?”

“杜之妗……凌华郡主!这是凌华郡主的闺名啊!” 终于有人反应过来,声音里满是震惊。

哗然声瞬间席卷了整条街。可不是嘛!凌华郡主的才名在京城早有耳闻,当年在公主府的诗会上,一首《秋江赋》惊艳四座,只是从前女子不能科考,才藏了锋芒。如今她一举夺魁,倒成了顺理成章的事,连先前质疑的人都闭了嘴:“谁不知凌华郡主的才华,得解元有何稀奇?”

消息传到宫里,赵河明乐得差点掀了御案,第二日早朝刚开口,笑意就藏不住:“朕就说!朕的外甥女,从来都是最拔尖的!” 他扫过阶下群臣,语气带着几分感慨,“这女子恩科早该放开了!瞧瞧,这么多人才都藏在民间,岂不是朝廷的错失?”

臣子们哪敢扫圣上的兴,纷纷躬身附和:“陛下英明!郡主才学出众,实乃表率!” 几位家中女儿也过了乡试的官员,更是红光满面,跟着凑趣道:“臣女能得中,全赖陛下开恩,给了女子立身的机会!”

赵河明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转头看向礼部尚书:“明年春闱,礼部得早些筹备。此次过了乡试的姑娘不少,考卷糊名定要仔细,别叫人说凌华沾了朕的光。” 他顿了顿,声音沉了几分,“她的本事,用不着这些旁门左道。”

这话明着是吩咐春闱事宜,实则是敲山震虎——那些家里男儿落榜、正想私下嚼舌根的臣子,闻言都悄悄敛了神色。杜渊立在文官之首,眼底掠过一丝赞许:这大舅子当了几年皇帝,总算长了些心思,尤其是护短的本事,竟无需她再暗中提点,倒是省了不少事。

原本非议不断的新令,随着杜之妗拿下解元而稳固了下来。朝臣也不敢再递反对的折子,毕竟木已成舟,丞相家的闺女,皇上的外甥女拿了解元,他们再去反对岂不是在质疑她的真本事?京城那么多秀才硬是没有一个比得过她的,还不够成为女子恩科的理由吗?

杜之妧攥着早已拟好的假折子,趁着早朝结束的空隙堵在了御书房外。此时赵河明正对着翰林院呈上来的乡试榜单笑个不停,指尖反复点着 “杜之妗” 三个字,见她进来,立马扬声道:“快进来,刚让御膳房做了桂花糕,尝尝?”

杜之妧接过太监递来的茶盏,定了定神才开口:“舅舅,臣想告几日假,去临安一趟。”

“临安?”赵河明抬眸,眼里还带着笑意,“去那儿做什么?”

杜之妧脸颊微红,声音放轻了些,“是……是去提亲。”

赵河明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饶有兴致地追问:“哦?哪家的姑娘这么有福气?朕认识吗?是江南士族家的小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