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扬州万金 > 第12章 第 12 章

扬州万金 第12章 第 12 章

作者:吃了木鱼的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0:20:26 来源:文学城

第十二章

京城的雪来得猝不及防。

清晨推开窗时,檐角的铜铃已裹了层薄雪,风过时叮当声都透着清寒。杜之妧立在廊下,望着庭院里那株老梅被雪压弯的枝桠,素白的斗篷边缘沾了些雪沫子,像落了满身碎星。

今日是她启程赴江州的日子。

护送的队伍已在巷口等候,她此行只需护送最前头那批稍细的楠木,可木材运输本就不易,江州到皇陵的路虽不比进京迢遥,却也多是山道崎岖,水路湍急,这一去,少说也得小半年。差事不算难,却十足是桩苦役,赵河明原是极不赞成的,说护送之事交由禁军便可。可杜之妧求了许久,说 “姥爷陵寝所用,臣女自当亲送”,终究是犟过了那位心软的舅舅。

“这一路山道多,水路险,你性子急,可得耐着些。”杜渊替女儿紧了紧斗篷系带,指尖触到她冻得发红的耳尖,“我与你娘在后面慢慢跟,能赶上你自会寻你。”

赵酒鸯塞过去一个暖手炉:“里头掺了艾草,夜里冷了就抱着,到了驿站记得烫脚。”

杜之妧刚应了声“知道了”,眼角余光便瞥见廊下立着的妹妹。杜之妗手里攥着个包裹,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见她望过来,眼圈先红了。

姐妹俩走到月洞门边,雪落在发间,转瞬便化了。

“遇上吃不惯的就换换嘴。”杜之妗把包裹塞进姐姐怀里,里头是姐姐爱吃的一些零嘴,“路上若遇着好看的石头,替我捡两块。”

杜之妧捏了捏她的脸颊,指腹沾着雪水,凉得她一颤:“你一个人在京里才要当心,夜里锁好门窗。想我了就给我寄信,我们走得慢,定能收到的。”

姐妹俩又说了些琐碎话,才依依不舍地松开手。

因着要避嫌,陆云州没能来当面送别。她躲在发财酒楼三楼的雅间里,隔着仅开了一道缝的窗,望着街面上缓缓移动的队伍。杜之妧前一晚悄悄去了她屋里道别,也说了今日会从这里经过,是以她一早就候着了。

杜之妧骑在白马上,素白斗篷被朔风掀起一角,猎猎如振翅欲飞的鹤翼。雪粒子打在斗篷上簌簌作响,她微微缩肩,指尖攥紧了缰绳。队伍行至发财酒楼楼下时,那匹通人性的白马忽然放慢蹄子,鼻孔里喷出两道白汽。马上人侧过脸,乌发被风卷着贴在颊边,目光穿透漫天斜飞的雪幕,像两束精准的箭,直直落在三楼那扇糊着素纱的窗上。

“哗啦”一声,窗扇被推开一些。陆云州将身子探出去一些,寒风裹着雪沫子狠狠灌进领口,呛得她忍不住咳嗽,指节却死死扒着窗框。待缓过劲来,她用力挥起手臂,腕间那只银镯子在风雪里划出细碎的光弧,像串会跑的星子。

杜之妧在马上微微颔首,唇边凝着点若有似无的笑意,鬓边的白丝带被风卷得打了个旋。她没有扬手,只轻轻勒了勒缰绳,白马便踏着碎雪跟上队伍,素白的身影渐渐汇入街尽头的雪幕,像滴墨融进宣纸上的留白。直到那抹白被街角的朱红宫墙彻底吞没,陆云州还保持着挥手的姿势。

“砰”的一声合上窗,隔绝了外头的风雪,也隔绝了那点残存的暖意。陆云州僵在原地,指尖还残留着扒窗时沾的寒气。来京城这些日子,她总像块橡皮糖似的黏着杜之妧,看杂耍时挤在一块儿抢糖吃,逛庙会时手挽手踩遍青石板路,此刻人走了,连炭炉里的火苗都显得有气无力,偌大的雅间空旷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姑娘,炭快烧透了。”侍女捧着暖炉上前,轻声提醒,“该回府了。”

陆云州恍惚着点头,转身时后腰撞到桌角,才猛地想起昨夜杜之妧偷偷溜进她房里说的话。那时窗外落着零星小雪,杜之妧攥着她的手,指尖带着室外的凉意:“到江州不过一月路程,林家的商队在码头等着了,你写了信,托他们带再方便不过。”

心头那片空落落的疼忽然被这念头焐化了些,冒出点毛茸茸的盼头。她转身时脚步轻快了些,连带着声音都亮了:“回去!姐姐该等着我吃饭了。”

杜之妧虽走了,却留了个伶俐小厮在公主府,说陆云州若有东西要转交给杜之妗,去寻他便是。以她们的情分,杜之妗自然不会拒收她的信与物件。这般安排原是妥帖,可陆云州对着信纸,终究还是得找姐姐代笔。

虽与杜之妗同处京城,陆云州却难得见她一面。这位郡主殿下终日忙于政务,一个月也未必能遇上一次。偶有“巧遇”,也不过是在公主府外的巷口匆匆一晤,说不上三两句体己话便要分别。

倒是那些回信,字字工整,笔笔从容,显是用了十二分的心思细细写就。只是内容愈发深奥,不是论《文选》精妙,便是谈《春秋》大义,有时还夹着几首晦涩的诗。陆云州捧着信笺,只觉得比幼时夫子布置的功课还要难懂三分,一面懊恼自己当年读书不用功,一面又暗自庆幸——好在还有姐姐这个“代笔先生”,否则连封像样的回信都写不出来。

窗外的雪还在下,檐下的冰棱结得越来越长,像一串串透明的玉坠。陆云州望着那些冰棱,忽然开始盼着开春——等雪化了,杜之妧是不是就离回来的日子不远了?

窗台上的积雪化了又冻,冻了又化,终于在某个清晨凝成层薄冰时,林家的商队捎来了杜之妧的信。

陆云州正趴在案上描花样,听见侍女说“江州来的信”,手里的炭笔 “啪嗒” 掉在宣纸上,晕开个黑团也顾不上。她扑到门口,指尖几乎是抢过那封素笺,信封上沾着点潮湿的水汽,还带着江南水路特有的腥甜气。

信纸展开时簌簌作响,杜之妧的字迹比先前更遒劲些,墨色里混着点浅黄,许是江边的潮气洇的。信上说江州的码头比想象中热闹,林家的管事办事极为妥帖,待休整几日便可启程。末尾还画了个歪歪扭挠的雪人,旁边写着:“京城的雪景,可如我说的那般好?”

陆云州捏着信纸,忽然就红了眼眶。她翻出姐姐裁好的洒金笺,提笔便写,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响像春蚕啃桑叶:“京城的雪下了三场,前儿那场最大,把神武门的狮子都埋了半截。我去看了腊梅,你说的那株开得最盛,黄灿灿的像堆金子,就是没人替我折枝……”

她写得兴起,连炭火盆烧旺了烫着手都没察觉,从街头新出的糖画说到戏园子里新排的《长生殿》,从姐姐替她改的新裙子说到侍女养的那只白猫生了崽。末了画了个歪歪扭扭的雪人,旁边添了行小字:“这么大的雪,却没人陪我打雪仗。”

信交给林家商队的管事时,陆云州特意往信封里塞了包炒得喷香的南瓜子,杜之妧说过,路上嚼这个解乏。管事笑着打保票:“姑娘放心,这趟船走得快,不出半月,定能送到姑娘手上。”待管事离开后,她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出神——等这封信送到杜之妧手中时,她们之间的距离,就该更近些了罢。

影在窗纸上轻轻摇晃,将陆云扬执笔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狼毫悬在洒金笺上方许久,一滴浓墨顺着笔尖坠下,在素白的宣纸上洇开朵墨色的花,像极了她此刻纷乱的心绪。

案头堆叠的信笺微微泛卷,最上头那封还带着淡淡的梅香。杜之妗的字迹总带着股清劲,笔画如寒松立雪,墨色里藏着若有似无的冷香。陆云扬猜,她案头定是常供着红梅,连砚台里的墨都染了三分雅韵。信里说的尽是些《南华经》的微言,或是《玉台新咏》的佳句,那些云州看了直皱眉头的典故,在她笔下却如流水般淌淌不绝。

陆云扬指尖划过“松风入弦”四字,忽然想起初见杜之妗时,对方眼底藏着的锋芒。她素来知晓这位郡主对云州的烂漫性子并无多少热络,起初总暗自提防,这般心思深沉的人,会不会为了生意,或是朝堂权柄,刻意笼络云州?可拆看了这么多信,竟寻不到半分投其所好的痕迹。

原以为,杜之妗既已知晓那些信均是自己代笔,再回信时便会敷衍,可送来的每一封信都如此认真。有回云州拿着信嘟囔“又是讲《史记》”,陆云扬接过一瞧,见杜之妗在“易水送别”旁批注:“壮士断腕易,知己难逢难。”字迹力透纸背,倒像是借着古人抒发自己的感慨。那一刻她忽然明白,对方也并不是故意借此拒绝云州,分明是本性如此——对经史子集的痴迷是真,对风花雪月的淡漠也是真。

替云州代笔时,她渐渐忍不住添些私语。而杜之妗的回信里,竟会逐句应答,偶尔还附上半幅小楷,笔锋间带着棋逢对手的畅快。

烛芯“啪”地爆出个火星,陆云扬望着案头那盆含苞的墨兰,忽然生出个荒唐的念头:若杜之妗不是金枝玉叶的郡主,若她们不是隔着这层生意与算计,或许真能在某个雪夜围炉,煮着碧螺春论尽古今文章。

可这念头刚冒出来,便被窗外的寒风卷散了。她将狼毫按在墨渍旁,一笔一划写起回信,字迹端庄如旧。京城的风里,从来都掺着权力的铁锈味,她们之间隔着的又岂止是身份,更是无法言说的算计与提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