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佯谬 > 第8章 《Postcards From Rome》 - Anth

佯谬 第8章 《Postcards From Rome》 - Anth

作者:野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8 02:49:50 来源:文学城

罗马的晨光像融化的金箔,慷慨地淌过特拉斯特维莱区起伏的陶瓦屋顶,最终透过顶楼公寓那扇未完全合拢的百叶窗,在深色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栅。

黎谬加在这一片宁静的金色中醒来,身侧的床铺已空,只余凹陷的枕痕,像一片尚未冷却的、另一具身体的负形拓片。

客厅里传来意大利广播电台模糊的絮语,夹杂着瓷器轻碰的脆响。她走出去,看见易佯背对着她,站在那台复古的红色**EG冰箱前。他只穿了一条宽松的亚麻居家裤,赤着的上身,肩背与手臂的肌肉线条在晨光中舒展而流畅,如同米开朗基罗手下刚刚挣脱石料束缚的大卫。阳光在他微卷的、略显凌乱的黑发上跳跃,晕出毛茸茸的光晕。

“醒了?”他没有回头,仿佛后脑长了眼睛,声音带着晨起的微哑和松弛,“咖啡马上好,用的是巴西桑托斯的豆子,中浅烘焙,你应该会喜欢。”

这过分流畅的日常感,和熟稔得仿佛经历过无数次的语气,让黎谬加有一瞬的恍惚,仿佛误入一个精心搭建的、关于一对恋人“日常生活”的戏剧布景。

她沉默地在餐桌旁坐下,像在观察她的对手戏演员。

易佯端来两个小巧的白色陶杯,里面盛着油脂丰富、醇黑浓郁的Espresso。接着,又变戏法似的从身后拿出一个印着“Romoli”字样的小纸袋,里面是几个刚刚出炉、还散发着温热酵母与甜香气息的Maritozzo(奶油面包),蓬松的面包体里挤满了轻盈的鲜奶油。

“罗马人自己选出来的Top 1 Maritozzo,”他坐下,长腿在桌下似乎有些无处安放,不经意间碰到了她的膝盖,带来短暂的温热触感,“甜得能唤醒死人的味蕾,但你得试试。当地人的灵魂早餐。”

这种自然而然的亲昵,像一根柔软的羽毛,轻轻搔刮了一下黎谬加那扇早已落锁的心门。

她接过,小口吃着,甜腻冰凉的奶油和温软的面包在口中形成奇异的对立统一,一种细微的、危险的暖意随之弥漫。但几乎立刻,她本能的警觉随之升起,像精密仪器的保险丝骤然熔断 —— 这过于美好了,过于像一幅精心构图的生活静物画,完美得令人心慌,像偷来的时光,注定要被追讨。

她下意识地在心底后退半步,将这片刻的温馨冷静地归类为“特定情境下的、暂时的和平共处协议”。

易佯似乎完全沉浸在咖啡因和阳光带来的多巴胺里,几口喝完了那杯黑色的浓缩液,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仿佛在读取什么温度密码。

他忽然伸手,极其自然地用拇指指腹擦去她唇角一点不小心沾上的奶油。

动作快得像错觉。

黎谬加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那触碰点的皮肤微微发烫,如同被短暂的激光灼伤。

他却已站起身,仿佛只是抚去一粒尘埃,拉起她的手腕:“走,带你去个地方消化一下这该死的糖分。”

Vespa依旧在天井里安静的等待,经典的奶油色车身在阳光下反着悦目的光。他递给她一个复古的、皮质镶边的飞行员墨镜:“戴上。罗马的阳光从不吝啬。”

他们穿行在城市尚未完全苏醒的毛细血管里。他今天骑得格外平稳,甚至有些慢悠悠的,专挑那些阳光斑驳、挂着晾衣绳的僻静小巷。风掠过耳畔,带来烘焙咖啡的焦香、盛开天竺葵的甜腻和古老石墙的混杂气息,像一瓶打翻的、香调复杂的古龙水。

他在一处红灯前停下,极其自然地将一只手向后覆上她搂在他腰间的手背,温暖干燥的掌心完全包裹住她的手指,像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招呼。

黎谬加的心跳却猝然失衡。下一秒,绿灯亮起,他松开手,拧动油门,专注前方。那瞬间的抽离让她骤然清醒,指尖在他棉质的T恤上微微蜷缩,仿佛刚才的温热与紧握只是神经系统的一场误判。

Testaccio市场人声鼎沸,充满了生活最原始的活力与嘈杂。

摊位上,红黄交叠的樱桃和番茄宛如宝石,巨大的洋蓟如同青铜雕塑,悬挂着的各种萨拉米和帕尔马火腿散发出浓郁的咸香。

易佯像回到自家厨房般自在。他用流利的、带着浓重南方卷舌音的口语和卖水果的胖老太太开玩笑,精准地挑了一盒饱满欲滴的野草莓;又在一个熟食摊前,要了几片切得薄如纸片、纹理如大理石的帕尔马火腿。

“尝尝这个,”他拈起一片火腿,不由分说地递到她嘴边,“配蜜瓜绝佳,可惜季节未到。”

黎谬加下意识地张口,像接受投喂的雏鸟。咸鲜柔软的火腿在舌尖化开,滋味醇厚。然后,他极其顺手地,从旁边的花桶里抽出一支明黄色的、花瓣上还带着露珠的向日葵,非常自然地别在了她牛仔背带裤胸前的扣眼里。

“颜色很配你。”

他语气随意,眼神扫过她的脸,并无深情的停留,仿佛这个带着鲜明浪漫意味的举动,与挑选食物一样,只是他逻辑链条里顺理成章的一环,并无特殊情感载荷。

黎谬加低头看着那朵几乎要灼伤她视线的、生机勃勃的花,阳光般的颜色烫进她心里。她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为这突如其来、不经任何铺垫的浪漫馈赠。

然而,一个冰冷的声音同时在脑中尖锐地响起:他做这些,只是出于过往经历里惯性的体贴,又或是一个符合此刻情绪高涨时的即兴表演罢了。

她轻轻“嗯”了一声,指尖碰了碰花瓣,仿佛只是接受了一份无关紧要的、搭配早餐的赠品。

午后,天空忽然飘起太阳雨,细密的雨丝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们恰巧逛到犹太人区边缘。易佯拉起她的手,快跑几步,推开一扇厚重的、没有任何标识的橡木门,躲了进去。

门内是一家仿佛被时间施了定身咒的古老书店。光线昏暗,只有几盏绿色的台灯在深色的木桌上投下孤岛般的光晕。

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张、皮革装订线、干涸墨水和淡淡霉味混合的独特气息,沉重而馨香。高耸直至天花板的书架需要移动古老的木质滑梯才能取到顶层的典籍。雨水敲打高窗的声音被隔绝在外,世界瞬间陷入一种静谧的私密。

黎谬加被这种厚重的、知识沉淀的氛围所吸引,指尖划过一排排羊皮纸或布面精装的书脊,像触摸无数个沉睡的灵魂。

在书店最深处,一个僻静的角落,放着一张磨损严重的原木桌子。桌上陈列着一些手感粗糙的复古信纸和风景明信片,旁边还有一个打磨得温润如玉的胡桃木小箱。箱子上面,贴着一张泛黄的纸条,用优雅的花体意大利文写着:

「Scrivere al futuro? Getta nella scatola, la tua cartolina verrà spedita alla vigilia di Capodanno. 写给未来?投入此箱,你的明信片将在新年前夜寄出。」

黎谬加驻足,心像被无形的手轻攥了一下。被这个浪漫又带着点存在主义哲思的仪式深深吸引。

易佯也在此时也走过来,拿起一张印着古罗马广场残垣的明信片,在指尖转了转,嘴角勾起一丝真实的、被挑起的兴趣:“有点意思。给未来的自己寄一张来自过去的碎片,像不像一种时间错位游戏?”

他在桌旁那把吱呀作响的木质扶手椅上坐下,抽出一支灌满深蓝色墨水的钢笔,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就开始书写。

笔尖划过粗纤维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在寂静的空间里格外清晰。他的侧脸在台灯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专注,长睫毛垂下,在鼻梁旁投下小片阴影,遮住了眼底可能流转的情绪。

他快速落笔 —— “Bonnie & Clyde”,这个代号完美契合了他们此刻亡命天涯的浪漫想象,充满戏剧性和不羁的美感,并未深究这背后是否暗含着对“共生”与“共死”的潜意识投射。

投递明信片时,他心中并无多少对未来的具体期待,更像完成一个即兴的、带有后现代意味的艺术行为,一个留给未知时间的、带着玩世不恭笑容的恶作剧。

黎谬加去对此心生怯意。未来虚无缥缈,如同量子态般不确定。她不敢轻易投递任何具象的希望,那无异于在流沙上构筑城堡。

她最终选了一张特莱维喷泉的明信片,也许是心底仍为许愿留下了极其狭窄的一角。她理性地写下了一个坐标 —— 他们此刻所在的精确经纬度,又添上了今天的日期,和一个代表熵增定律的物理符号“ΔS ≥ 0”。

收件人地址栏,她留下了自己在牛津的地址。这更像一个严谨的实验记录,一个时空坐标的冷静标记,确保即使未来一切崩塌,此刻的心境也已被冷静封装,不至于显得狼狈可笑。

她暗自告诫自己,这只是一场限时幻觉,熵增定律最终会抹平一切低熵的有序。

她必须将此刻的一切悸动,都牢牢锁死在绝对理性的公式之后。

她抬眼看向易佯,他已经完工,正拿着明信片轻轻扇着,让墨迹快干。他察觉到她的目光,抬起头,冲她狡黠地一笑,迅速将明信片反面朝下按在桌上,像藏起一张底牌。

“不给看?”她问,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有些俏皮得轻飘。

“惊喜要留到最后。”他眼神闪烁,带着点孩童般守护秘密的得意,“或者,等到它永远寄不到的那天,就成了一个完美的、只有我自己知道的谜。”

他拿起明信片,走向那个木箱,在投递进去的前一秒,黎谬加敏锐地瞥见收件人姓名栏那里,那似乎用流畅的花体字写着“Bonnie & Clyde”。

她的心像被无形的笔尖轻轻划了一下,渗出细微的、酸涩的一点墨汁。

易佯已经利落地将明信片投入箱中,发出轻微的一声“嗒”。他回头看她,挑眉,示意该她了。

黎谬加也将自己的明信片投入。木箱像一个沉默而贪婪的时空胶囊,吞下了两人此刻截然不同的心事,等待着在年末那个特定的时刻,再去叩响未来的门扉 —— 如果到那时,他们之间,这艘偶然同行搭上的船还没沉的话。

雨不知何时停了。他们走出书店,罗马被雨水洗刷得清新透亮,像刚哭过的眼睛,每一块石头都闪烁着湿润的光泽。

易佯没有立刻发动Vespa,只是推着它,和她并肩慢慢走在湿漉漉的、反着天光的石板路上。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在古老的地面上紧密地交叠在一起。

路过西班牙广场时,人潮依旧。他们没有去挤热闹的台阶,只是在破船喷泉边找了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坐下。

游客们喧闹着拍照,恋人们依偎着低语。易佯看着这一切,他又开始了他那套解构一切的游戏,语气懒洋洋的,带着他惯有的、将一切深情都归于生物本能或社会表演的疏离。

“赌今天有多少句‘永远爱你’,其保质期超不过下一杯Aperol Spritz下肚的时间?”

黎谬加看着他的侧脸,夕阳的金光给他轮廓分明的脸颊镀上一层温暖的绒毛,却无法真正融化他话语里那点固有的、玩世不恭的冷硬。

她心中微微刺痛,像被细针扎了一下,却又奇异地感到一丝安心 —— 看,他还是他,并未因这一日的温馨同行而有丝毫本质的改变。这反而让她感到安全。

于是她给出了一个同样冷静的、基于社会心理学和统计学分析的回答,仿佛这样就能将他们之间那点说不清道不明、持续发酵的暧昧,也一同归类为可被观察、可被解释的普通社会现象。

“根据邓巴数字和关系满意度曲线,大概率超过百分之七十的承诺属于情境性表达,其强度与多巴胺分泌水平呈正相关,而与长期承诺的兑现率关联性较弱。”

然而,当夕阳的金光落在他浅棕色的眼眸里,融化了些许平日的疏离,让那瞳孔看起来像两块温暖的琥珀时,当他转过头,对她露出一个近乎毫无保留的、带着一丝疲惫的温暖微笑时,她听到自己用一种轻松得近乎妥协的口吻轻声说:

“或许今天…我们可以允许一些统计误差的存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