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真总觉得陈陟看自己的眼神带着些戏谑,就好像对他尽力掩藏的一切都十分了然。
他心中大骇,面上却还是那副温润的模样,拱手行礼后缓声道:“在下徐真,见过陈督公。家母尚在病中无人照顾,鄙人这便告辞了,不扰督公雅兴。”
他手都还没放下,便听得陈陟悠然出声:“徐生见了本督便要告辞,莫不是怕我寻你的麻烦?我东厂虽名声不好,但最是敬重读书人,否则我也不会陪着老祖宗来这园林,徐生莫要害怕。”
他回身端起酒盏,复又立于徐真身前,微笑道:“我与徐生一见如故,改日定要在陆大人面前替你美言几句。”
杯沿重重抵在胸口,酒水洒落前襟,晕染出一片深痕,徐真实在不知他与自己见的是哪门子的故。
看着徐真狼狈离去,陆方慎才摇着扇子,好奇问道:“督公与徐真兄有何过节?”
陈陟提壶续酒,不答反问:“你们陆家人都曾患过眼疾?”
“没啊,督公为何问起这个?”
“我看未必,改日还是寻个大夫,好生治治吧。”
北镇抚司,诏狱。
秦宗良将鞭子再次浸入盐水,盆中一片血红,已然无法分辨鞭子落在何处。
他接过番役递来的帕子擦手,在椅子上一屁股坐下,舒了口浊气。
刚休息没多久,就听见外边传来狱卒行礼的声响,秦宗良连忙理着衣裳站起身。不多时,一道墨蓝色的身影便出现在了门口。
“属下见过督主,您怎么亲自过来了?”
陈陟并未出声,只摆了摆手将牢中的人尽数遣退,随后将秦宗良方才休息的那把木椅拖到刑桩前,屈腿坐下。
木桩上绑着的人血肉模糊,尚存一息,见了陈陟便是一口唾沫:“阉狗,呸!”
“看来手底下这群废物是没给韩大人喂饱饭啊,骂得这般有气无力,本督连半个字都听不清。”
陈陟半撩眼皮,双手交叠在身前,一派慵懒闲适的模样,仿佛身处之地不是腥臭无比的诏狱,而是什么雅苑华庭。
韩复铮喘着粗气,冷笑道:“不就是想屈打成招?东厂还有什么腌臜的手段,尽管使在……”
“韩大人误会了,”陈陟出声打断了他的话,“陈某并非屈打成招之人,手下做事没个轻重,还望韩大人莫要怪罪。”
韩复铮见陈陟面上一派和气,正捉摸不透,就见他缓缓起身,压低了声线在他耳侧轻语。
“韩大人宁死不招,不就是做给他们看么?啧,只可惜大人如此骨气,招与不招,也不过本督一句话的事儿。”
韩复铮面色微变,急道:“阉贼,你想做什么!”
陈陟伸出一根手指拨了拨覆着血痂的铁链,眉间微皱,表情似是怜惜:“本督若将韩大人移出死牢好生照顾,你说,他们又会如何对待韩大人的妻儿呢?”
“陈陟,你这个畜生!”
“金蝉脱壳,确为好计。只可惜,若大人当真了无牵挂,便不会在这诏狱里耗着了。陈某猜的可对?”陈陟直起身子,恢复了阴冷的面容。
“若真想护住妻儿,韩大人还是聪明些为好。”
韩复铮呼吸急促,沉默良久之后,终是垂下了脑袋。
“……我招。”
秦宗良将按了手印的供词仔细收起,笑得一脸狗腿:“还是督主大人英明,什么刑都不用就让这硬骨头招供了。高,实在是高!”
“派一队身手好的,去将韩复铮的妻儿带出来,安顿在黎山别庄。手脚干净些,别留下蛛丝马迹。”
“属下领命!”
陈陟回到刑桩前,看着面色凄寒的韩复铮,淡声道:“委屈韩大人在这诏狱多待上些时日,只是不必再受此罪了。待此间事了,本督自会送韩夫人和大公子隐姓埋名迁至西南。至于韩大人,便由厂卫秘密押往临水县衙,再行处置。”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这也是陛下的意思。”
韩复铮猝然抬头,声音发颤:“陛下他……不追究我的过错?”
陈陟并未答话,只拍了拍他的肩膀。
两年前,江南多县盐税锐减,户部呈报的原因是当地多雨雪,官盐运输受阻。皇帝怀疑有人贩卖私盐牟取暴利,便委派陈陟亲下江南查案。
陈陟明面上循规蹈矩地查账走访,暗中则派人伪装成百姓潜入盐市打探消息,顺藤摸瓜将卷入私盐事件的官员一网打尽。
此事看似了结,但移交三法司审理之后,陈陟总觉遗漏了什么。他再次取回卷宗,细查之下才发现,名录上的官员皆由吏部直接任命,大部分甚至连科举都没考过,更遑论功名。
如此明目张胆地卖官鬻爵,皇帝勃然大怒,势必要揪出朝廷背后的蛀虫。要想连根拔起,此事便不宜打草惊蛇,只能以私盐一案掩人耳目,从户部查起。
韩复铮虽于此案有所牵连,但毕竟也只是其中一枚棋子罢了。放他魂归故土,便是帝王最后的仁慈。
街市上熙熙攘攘,徐真却只能感受到疲累。
春闱将至,梦苔失踪,母亲病重,陆家冷待。桩桩件件压在心头,令他根本喘不过气。
他行尸走肉般在一处酒摊落座,正打算借酒浇愁,忽听得身后有人唤了一声“梦儿”。
原以为只是自己的幻听,没想到那人又唤了一声,似乎还离他越来越近了。
徐真循声望去,街对面那个一身粉裙的女子,不是梦苔又能是谁?
梦苔一手抱着个红木盒,一手提着条活蹦乱跳的鱼,朝着林管家得意地笑:“林伯,我炖的鱼头汤可好喝了,今晚给您尝尝我的手艺。”
林福看着她活泼的模样,也忍不住笑道:“进府这么些时日,老夫竟不知梦儿还会做饭呢。”
梦苔正要说话,手里的鱼便开始翘着尾巴四处乱晃,眼看着就要脱手而出了,另一双手忽然从旁伸出,按在了她的手背上。
看清徐真那张憔悴的脸时,梦苔第一反应是以后都不想再买鱼了。
怎么每次她出门买鱼都要碰上这个人?
看着梦苔用力将手抽回去,徐真再也抑制不住火气,怒道:“这么些天你都去哪儿了,为何连家都不回?你可知我有多担心!”
林福看看徐真,又看看梦苔,疑惑道:“梦儿,这位公子是你何人?”
见梦苔穿着打扮精致漂亮,又听林福如此亲密地喊她“梦儿”,徐真脑中那根弦彻底崩断,失控地吼道:“我道你为何连日不肯归家,原是委身了他人!怎么,就因为他有钱?哈,果真是青楼里出来的女子,如此自甘下贱!”
尖酸刻薄的话语不断刺痛着梦苔的耳朵,她原以为自己不会再因徐真而难过了,可真心相待的三年只换来一句自甘下贱,实在令她心痛不已。
再没什么好说的,梦苔推开徐真,疾步离去。徐真还想追,却被林福给拦住了。他看着年迈,却是个练家子,一条手臂横在胸前,徐真便寸步难行。
“小子,老夫我告诉你,不论从前你与梦儿有何纠葛,如今她是我陈府中人,不是谁人都能欺侮的。要想追上她,打得过老夫再说。”
徐真一个细胳膊细腿的弱书生,哪里懂得拳脚功夫,悻悻瞪了林福一眼,只得离去。
浓云遮月,一点昏黄的光线在幽深的宫道上缓缓穿行。内侍悄悄瞥了一眼身侧的人,面色微红,也不知醉是没醉。
出了宫门,一驾马车早已候着了。内侍稍稍退开,细声道:“督公,到了。”
随即,他将灯笼放在一边,跪伏在地上做人凳。
陈陟眯了眯眼,却没踩着他的脊背上马车,而是撑住车檐翻身一跃。
内侍爬起身来,暗叹一句好俊的身手,复又提起灯笼,朝驾车的内侍开口:“仔细着点儿,去东……”
“回陈府。”
他的话被陈陟打断,恭顺地闭上了嘴,垂首立在宫门处,直到马车消失不见。
下车,回府,直到进入书房,陈陟看起来都与平常无异,只是格外安静规矩。
林福却能看出督公已然醉得不轻,便吩咐厨房熬了醒酒汤送去。
这差事原本轮不到梦苔来做,但她自回府后便一直想着徐真的事,总觉得自己还要犯傻,就想让陈陟再骂她几句,把她给骂清醒,于是主动向厨房的小内侍讨了这个活计。
“陈大人,我来给您送醒酒汤。”
梦苔敲了敲门,又耐心等了一会儿,还是没听见房内传来任何声响。她疑心陈陟已经睡着了,便干脆自个儿推门进屋。
书房里灯火通明,她第一次进来,还不清楚格局,便四处张望着。博古架放满了各色各样的玉石宝器,墙上还挂着许多字画,她认不出是哪位名家的手笔,只觉得怪好看的。
穿过博古架后的月洞门,再绕过一扇雕着高山流水的梨木屏风,她终于见到了端坐于书案前的陈陟。
他低垂着眉目,手里握杆紫毫笔,正神情认真地写着什么。
“原来大人您没睡啊,那为何不出声呢,是没听见么?”
他还是不说话,梦苔提步走近,将醒酒汤轻轻放在他手边。正要开口,余光瞥见他笔下的字迹,一时愣住了。
他哪里是在写字,他分明是在画符啊。
梦苔:大人,您还会画符呀。(凑近)
陈陟:……(画画画)
梦苔:陈大人?(再凑近)
陈陟:……(画画画)
梦苔:你不许画了!(抢走毛笔)
陈陟:还给我!(炸毛)
醉酒版陈大人就是如此。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第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