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焉知非皇 > 第75章 代政(十)

焉知非皇 第75章 代政(十)

作者:李安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5 10:06:30 来源:文学城

夜深,太傅王落儒守在宫门口,听见长公主刘安的车马声逐渐靠近,忙搓着有些僵硬的手指,上前询问:“长公主殿下,如何?”

刘安抬起略显疲惫的眼皮:“再等等。”

王落儒不解,顺着刘安的眼神看过去,除了黑洞洞的街道,什么也看不到,不免问道:“殿下,还要再等什么?”

刘安听着马蹄哒哒哒的声音,笑道:“来了。”

不多时,金中堂快马加鞭赶来。

待金中堂看到刘安之时,勒住马,随即跳下来,跪下高举着手中的信件:“殿下,已拦下。”

刘安打开看过,正是刘仲与栾南诚王暗中勾结的密信。刘安低头一笑,将袖中那张白纸掏出,替换了其中的密信。幸而当时与刘仲相隔得有些距离,如若不然,只怕要被他发现了。

刘安换好密信,紧接着将装有白纸的信封递给金中堂:“送出京去吧。”

刘安已经可以想象得到,诚王叔在接到这封来之不易的密信之后会有多激动,只是启封之后发现竟是一封空白的密信,岂不是暴跳如雷,以为刘仲在捉弄他?只怕恨不得当下便进京来吧。

要想除掉诚王,不能一味的忍让等待,需得主动,需得诚王主动露出马脚,这封空白的密信,正好激怒诚王。待诚王进京之日,便是他断头之时。

刘安看向王落儒,胜券在握:“王太傅,不必担心。明日早朝,新帝登基。”

王落儒思虑再三道:“殿下,眼下朝中尚未清理干净,贸然登基,只怕……”

刘安道:“太傅不必担心,我有法子。只是明日早朝,无论我说什么无论我做什么,还要太傅坚定不移地站在我这边才是。”

刘安心中忖度着,明日朝堂之上,才将是一场恶战,程显等人若是得知父皇殡天,定会跳出来再为刘仲博上一博。朝堂之上的大部分官员,如今都出身寒门,与程显有脱不开的关系,皆看着程显的举动。明日,需得按下程显,无论他是否心甘情愿,都得臣服于新帝。

闹吧闹吧,好好闹上一场,也可好好看清楚朝上那些人身上都披着什么皮。

王落儒虽不大明白刘安想做什么,还是点点头应允。长公主是陛下亲封的抚政长公主,定会竭尽全力扶持幼帝的。

翌日早朝,也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群臣们得了些许的风声,皇帝还未上朝,大臣们便窃窃私语地议论着。

王落儒皱着眉,回头瞪了众臣一眼,众臣并未有所收敛,直至户部尚书程显清了清嗓子,众臣们方才止住,等着皇帝临朝。

许久过后,只见长公主刘安一手牵着八皇子刘绥,一手奉着圣旨,从列成两队的群臣中缓缓走过。

刘绥身着衮服,头戴冕旒,面上一副戚戚哀痛之色,怀里还抱着传国玉玺。

刘安与刘绥二人还未登上台阶坐上龙椅之时,便听到身后黄崇安的声音传来:“二位殿下,缘何如此装扮?”

王落儒站在最前面,听闻此,回头狠狠瞪了黄崇安一眼,难怪长公主昨日会说那样的话,想来早已猜到今日新帝登基会被人刁难。随后目光又落在程显身上,朝中谁人不知,黄崇安和程显关系要好,黄崇安的意思,怕不是程显的意思。

众大臣面面相觑,这不是明知故问吗?陛下殡天,传位于八皇子,这不明摆着的事吗?圣旨、国玺都在,难不成还有假?

刘安刹住脚步,侧头看去,眼神先是落在王落儒身上,而后又继续转头,看向黄崇安前面的程显,程显头压得很低,长长的笏板遮住了他脸上的神情,紧接着目光终于落在黄崇安身上。

只一瞥,刘安冷哼一声,并不理会,继续牵着刘绥一步一步登上台阶,坐稳皇位,而后转身面向诸位大臣,面露哀痛之色:“诸位卿家,父皇遗诏。”

众臣闻言,纷纷端庄跪下。

王落儒此时站出列,高声道:“先帝遗诏,皇八子刘绥,秉性良善,仁孝两全,可堪当大任。然稚子年幼,着敕封皇长女刘安为抚政长公主,从旁辅佐。”

遗诏后面那一段,王落儒并未念出,若是让程显得知他为顾命大臣,尾巴还不得翘到天上去,到那时长公主辅佐政务岂不愈发艰难?

黄崇安在程显的授意下,继续发难道:“长公主殿下,先帝卧病多时,殿下这是要……谋权篡位不成?”

刘安站在高台之上,底下人的举动看得一清二楚,自然看得清程显与黄崇安的小动作。

王落儒问道:“黄侍郎此话何意?”

黄崇安不屑道:“长公主日夜侍奉在先帝面前,玉玺就在她手上,她想要什么样的诏书拿不到?”

刘安紧紧盯着黄崇安,一步一步走下台阶,怎么,是想给她栽个伪造圣旨的罪名吗?

王落儒听不下去,指着黄崇安的鼻尖,怒气冲冲道:“你这是信口雌黄!长公主殿下是先帝临终前亲封的抚政长公主,岂容你在这里青口白牙随意污蔑!”

黄崇安脸上毫无惧色,继续道:“更何况,先帝生前从未属意于八皇子,又怎会让他继承大统!莫不是长公主见八皇子年幼好拿捏吧。”

刘安停在黄崇安面前,静静地盯着他,面不改色问道:“黄侍郎以为,父皇心中属意于谁来继承大统。”

黄崇安眼珠一转,瞟了眼程显的背影,回道:“先帝曾在朝堂之上,夸赞过二殿下,曾言二殿下最最像他,可堪重用。”

王落儒眉头皱起,先帝是说过这话不错,只是先帝说这话时,太子殿下也还在朝堂之上,先帝这话之中,哪里有一丝一毫的传位之心?

刘安冷哼一声:“不知黄侍郎口中的二殿下指的是谁?”

黄崇安道:“二皇子刘仲。”

刘安并不接话茬,反而是嗤笑一声,走到程显身旁,问道:“程尚书,你久居朝堂之上,见多识广,依你看,父皇的心意可是如黄侍郎所言?”

程显装聋作哑含糊道:“先帝的心意,臣等岂敢妄自揣测?”

不过话锋一转:“不过先帝确实在朝堂之上说过这话。”

刘安闻言挑眉,对着程显点点头,继续道:“听闻黄侍郎是程尚书的得意门生,想来,黄侍郎的意思,便是程尚书的意思。依黄侍郎的意思,今日该坐在皇位上的人,该是刘仲?莫不是程尚书也是这么想的吗?“

程显笑道:“殿下这话说的不对,立储一事,黄崇安他哪里能决断得了呢?臣又怎么能决断得了呢,一切全凭先帝的心意。”

黄崇安当即附和道:”程大人这话说的不错,怎的是微臣的意思?这明明就是先帝的意思,先帝有心传位于二殿下。”

林英闻言,眉头紧皱,怎么越说越离谱了,先帝在时,何时属意过刘仲?刘仲一个被废黜之人,今日哪里有资格配在这里讨论?因而碰了碰一旁的黄崇安,希望他能少说两句少拱把火。

黄崇安并不理睬,只是一味地收回臂膀。

刘安脸冷了下来,乜视一眼:“二殿下?他不是早就被父皇废为庶人了吗?黄侍郎却还一口一个二殿下的叫着,此为何意?”

”你们还将父皇的旨意放在眼里吗!“

黄崇安赶忙跪下:”殿下误会臣的意思了。”

刘安并不听黄崇安解释,抬手指向黄崇安,指尖在黄崇安与程显二人之间晃动着:“你们敢背叛父皇!”

程显扑通一声跪下,连连喊冤:“殿下这话严重了,臣等忠君报国,先帝也常说臣乃忠贞之士,实在是担不起殿下这声背叛啊!”

刘安继续斥道:“你们都是我父皇一手提拔下来的,若没有父皇,你们几个的脑袋早不知道挂到哪里去了。你们如今却妄议储君,企图拥立个早就被废黜的人来做新君,难道这还不是背叛吗?”

“本宫记得,你们二人都是科举考上来的,你们可都是天子门生啊!可你们呢?你们读的圣贤书呢?你们标榜的忠义礼智孝呢?竟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你们几人,如今的一言一行,哪里对得起父皇!”

程显听出刘安话中的意思,如今已到了这个地步,早已撕破了脸皮,若此时不争,更待何时?

程显缓缓挺起腰杆,一转方才事不关己的暧昧态度,直言道:“殿下,臣等现在做的就是匡扶先帝之遗愿。”

刘安冷笑一声:“哦?推扶他上位就是匡扶先帝遗愿?”

“先帝临终前都从未解了他的监禁,也从未想过放将他出来,更未曾想过恢复他的位份,你们如今可倒好,竟敢打着先帝的旗号,在此大放厥词!”

说罢,刘安奋力扯起程显的衣袖,转身就要朝着殿外去,边走边哭边诉道:“走,跟我去先帝面前,当着他的面,把你们刚刚说的话再说一遍,让父皇评说评说,我倒要看看父皇他是不是这个意思!”

程显自然不会同刘安去,一抬胳膊,将衣袖轻松从刘安手中抽出。

刘安被甩了个趔趄,幸而有王落儒这把老骨头扶着。

刘绥坐在高台之上的龙椅上,见到姐姐受了欺负,哭着走下来,指着程显:“长姐!你们敢欺负长姐!呜呜呜——”

刘安一把抱住刘绥,脸上尽是柔弱姿态,眼中含恨盯着程显,哭诉道:“可怜我们孤姐幼弟,竟然要被你们欺负到这个地步!”

刘安仰天道:“父皇,孩儿不孝,没有完成您的遗愿!被人欺负至此!”

说罢,缓缓起身,目光坚定道:“我不如一头撞死在这金銮殿上,我要去见我父皇,去我父皇面前告你们一状。”话音刚落,便转身朝着身后的柱子撞去。

若不是王落儒眼疾手快挡在刘安面前,只怕抚政长公主今日便要血洒金銮殿了。

程显等人哪里能想得到长公主竟这般刚烈,不惜要一头撞死在这里,转眼间,他们便落入下风,再无还手的余地。

在殿外听了许久的刘昶听到此处,再也忍不住了,身披甲胄,手持利剑,闯入金銮殿。

刘昶含着怒火的眼睛扫视一圈,幽幽开口道:“方才本宫在殿外,听得有人欺负长姐,也不知是谁,不妨站出来。”

群臣们见他这副打扮,纷纷怕得后退,程显等人也混在人群之中,垂头默不作声。

刘安神色戚戚,脸上还挂着泪痕,俨然一副受尽委屈的样子,命人取来纸笔,当即道:“本宫与新帝,资质粗陋,自知难当大任,本宫会遂了方才卿家所言,将这位置禅让于诸位卿家所举荐之人。还望诸位卿家不要过再为难我们姐弟几人。”

“我们禅位便是。”说罢刘安抬手抹去挂在下巴上那颗摇摇欲坠的泪珠,提笔便要写。

王落儒率先跪下祈求:“殿下这是何故?殿下是先帝亲封的抚政长公主,名正言顺,满朝上下,又有谁这么不长眼敢欺负殿下呢!”

群臣们也慌忙跪下。

程显紧紧盯着刘安手中的那支笔,他认得那支笔,那是他先前赠与二殿下刘仲的,二殿下一直都很珍重,从不轻易示人,更不会将这支笔转赠他人。她,又是从何而来的这支笔?

莫不是二殿下已落入她手中?莫不是她在以二殿下的性命在做要挟?难怪今晨二殿下府外看守的护卫比平日里多了两三倍。

程显无奈,撩起衣袍,扑通一声跪下:“殿下扶持新帝登基,名正言顺!”

刘安居高临下睥睨着跪在她面前的一众大臣,尤其是多看了一眼程显,闹了这么一大圈,她要的就是程显如今这反应。

刘安倒要看看,刘仲与程显之间的情谊到底能有多深厚。今日一试,竟如此坚不可摧,程显为了刘仲,竟然不惜犯上作乱,如今为了能保全刘仲一命,竟肯舍下脸面臣服于她。

刘安眸色暗了几分,程显心存异心,断不可重用。

刘安拂去脸上的眼泪,举起遗诏,转身面向大臣们,神色坚定道:“此传位诏书乃父皇临终前亲手所书,有王太傅作证,本宫绝无半分矫诏之嫌,诸位卿家若是不信,大可细看细验。”

如今都闹到这副田地,又有谁敢再看再验呢?

刘安笃定众人不敢再多言,便再牵起刘绥的手,重新走过一遍台阶,与刘绥共同坐在龙椅之上。

至此,新帝登基。

承道二十六年,帝薨。

同年,幼帝刘绥登基,尊皇长姐刘安为抚政长公主,皇兄刘昶为定北大将军,年号康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