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焉知非皇 > 第72章 代政(七)

焉知非皇 第72章 代政(七)

作者:李安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1 14:45:55 来源:文学城

刘安咬着嘴唇,思忖半晌,对上王落儒那充满希冀的眼神,犹豫推辞道:“”我虽有心,可手上也无可用之人,徒有个长公主的名头罢了,也做不了什么。”

王落儒见刘安似有松动,忙道:“这个不难,当日太子自裁,陛下罢免了从属于东宫一众官员,并未曾杀掉他们,殿下可知为何?”

王落儒自问自答道:“这是为了保护这些人,避免来日皇子争锋,这些人站错队受牵连,来日新皇无可用之人,内外兼忧。殿下尽可放心,这些人都是可用之人。”

刘安将其中的利弊思量再三,点点头,应下:“好,就按你说的来。”

待送走王落儒之后,刘安六神无主地在殿中来回踱步,思来想去,决定去诈一诈刘仲。

刘安唤来守在殿外的心腹莲音:“莲音,我有事暂且出宫一趟,去去就回,你且守在福康宫,若有人要见我,便推脱掉。”

莲音心疼道:“殿下日益劳累,有什么事,不妨让我们去做,抑或是明日再做也可,奴婢真担心殿下的身子。”

刘安打定主意:“此事关系重大,时机稍瞬即逝,得越快越好,不能再拖,你且去外面守着。”

因莲房的表哥在宫外,莲房经常出宫去,与宫门口的侍卫都混熟了,为此,刘安乔装扮成莲房的样子,与亭才出了内殿,便听着外头传来一声:“莲音姐姐,烦请通传一声,陛下想见长公主殿下。”听着是承道帝身旁的宫人。

刘安连忙折返回内殿,仔细听着外头的对话。

莲音守在门口,回头看了眼紧闭的殿门,犹豫着摇摇头:“内官大人,我们殿下如今才睡着,先前祈雨祭祀,硬生生跪了一整日,之后便摔下祭台昏迷,昨儿才醒了,又守着英王殿下守了一夜。”

“今早英王殿下身边的挽袖姐姐刚报了,我等都听说了,深感哀痛,只是……”宫人有些为难,凑在莲音耳边,低声道:“这……陛下急诏,依着陛下如今的情形,恐怕等不了许多了,还需长公主殿下如同昨日那样守在陛下身边呢,陛下心头大事未了一切事由还需与长公主殿下商议定夺呢。”

宫人说罢,又深深施礼道:“烦请姐姐通传一声。”

莲音闻言一惊,事关重大,需即刻通知长公主才是,只是与长公主亲近之人接连离去,还不知殿下如何承受得住,便在外头提高音量道:“内官大人稍等片刻,我即刻去叫醒长公主殿下!”

刘安听得父皇身边的宫人语气之中的凝重之色,便知事情严重,换了衣衫,开口道:“莲音,让父皇身边的内官进来吧。”

莲音这才带着承道帝身边的内官进了内殿:“内官大人,里面请。”

刘安坐在梳妆的铜镜前,对着铜镜,盯着铜镜中的内官,问道:“父皇有何事?容本宫梳妆打扮之后便去。”

内官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哭道:“殿下,陛下如今已下不来床了,口里一直呼唤着长公主殿下与英王殿下的名字,还望长公主殿下早些去福宁殿呢!”

刘安捧着胭脂盒的手猛然一抖,一盒胭脂撒在衣裙上,如同鲜血一般红艳,此时她也顾不得许多了,披上外衫便急着出宫:“去福宁殿!去福宁殿!”

“你们去将六七两位皇子找来,让他们务必带着宁乐公主一起来,还有八皇子——”

刘安着急忙慌地走出数步,忽而停住脚止住,如今朝政不稳,父皇至今尚未指定储君,若是父皇病危的消息走露风声,只怕京中又会一场腥风血雨。

宫人们刹住脚步,疑惑道:“殿下?”

刘安本想着父皇病危,此次一见只恐将是最后一面,需将弟弟妹妹们都找来,可若是真将皇子皇女们都传唤入宫,岂不惹得臣民揣测?且不说弟弟妹妹尚且年幼,把控不住局面,就说被废为庶人的刘仲,乃至栾南的诚王,可都虎视眈眈的盯着宫里盯着父皇的福宁殿呢,容不得半点差错。

刘安当即下令道:“慢着,只需将七皇子传来便是,让他守好福宁殿,非诏,任何人不得出入福宁殿。”

“再传金中堂,守好宫门,凡有擅闯宫门者,先捆了丢去天牢,在暗处加强京城警戒,严查城南门、城西门两处想去栾南的人。”

吩咐完这些后,刘安整了整衣衫,此时已顾不得再换什么衣裳,只是用宽大的外衫遮住里衣上鲜红的胭脂,又回头看向镜中的自己,除却脸上疲惫以外,再也看不出别的慌乱神情,这才安心前去福宁殿。

刘安刚走几步,脚下无力,一个不稳,险些摔倒。

周边人见状赶忙围上去。

刘安扶着莲音站直身体,道了声:“不妨事,即刻前去福宁殿。”

福宁殿内,李美人及八皇子刘绥,还有王落儒早就候在此处。

刘安整个人怔住一瞬,待与王落儒对过眼神之后,随后神色恢复如常,上前拉住李美人的手,亲昵喊了声:“李娘娘!”

李美人脸上掩不住的得意之色,一副胜券在握的神情:“长公主殿下,我们一同进去见陛下吧。”

刘安已经猜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回头给了莲音一个眼神,而后跟着李美人、刘绥进了内殿,王落儒紧跟在三人之后。

此时的承道帝,虽说正直壮年,可皇子的接连去世,再加上这么多年苦于心机,如今早已是油尽灯枯之势。

自太子秦王的相继离世之后,承道帝便想好将皇位传于八皇子刘绥,碍于刘绥年幼,根基尚且不稳,迟迟未曾向旁人提及,只是如今他再不说,恐就迟了。

承道帝看着面前的稚子刘绥,又看向一旁神色戚戚的长女刘安,抬起一只手。

刘安会意,忙跪着上前数步,握紧承道帝的手。

承道帝释然地笑着:“安儿,你看看你那些个不争气的弟弟,竟没一个可用的。若你是皇子,朕倒想将这位置传于你,朕也不必忧心至此。”

在后面跪着的李美人闻言一惊,抬眼看去。

“安儿,这么些年来,你抚育教导弟妹们,为朕排忧解难,朕思来想去,唯有你,才可堪当大任。”

“有你在,朕便安心了,朕便可安心将你的弟弟妹妹们,乃至大江朝都托付在你手上了。”

刘安轻声唤了一声:“父皇——”

承道帝一招手,他的贴身近侍便捧着圣旨出现:“朕承祖宗基业,为帝二十余载,凡事事必躬亲,无不勤勉。今感大限将至,恐江山社稷无人,故颁此诏以定国本。”

“皇八子刘绥,秉性良善,仁孝两全,可堪当大任。然稚子年幼,着敕封皇长女刘安为抚政长公主,从旁辅佐。复王落儒太子太傅一职,教导幼帝,户部尚书程显,为人清正严明,可重用。”

“近年内有灾情频发,外有草原十八部虎视眈眈,东南沿海流寇时而骚扰,此乃内忧外患之际,新君当与此三人共议,切不可妄下决断。”

圣旨宣读完毕,承道帝只留刘安与刘绥二人在近前:“原先与太子交好的一些官员,朕如今都给他们复位了,这些人的名单都在太傅王落儒手上。王落儒此人,虽有些迂腐,可忠心可鉴,有他在,朕很放心。”

“安儿,从此新君便交由你教导辅佐,直至绥儿及冠之时。”

“安儿,朕便将这国家托付在你手上了,只是如今朝局未稳,需得你多上心,多多操劳些才是。”

说罢,承道帝眼珠又转向刘绥:“绥儿,你……你可要……做个……好……好……”承道帝一口气没上来,话还未曾说完,便已殡天。

“父皇!”刘绥与刘安二人抱头痛哭。

外面的李美人与刘昶听到里头的哭声,不顾宫人们的阻拦,强闯进来,待看见屋内情形,从眼中挤出几颗眼泪,哭喊道:“陛下——”

“父皇!”

刘安深知,如今局势未稳,还不是哭丧的时候,便起身抹去眼泪,冷眼道:“李娘娘哭什么?如今父皇只不过是有些累了,你这一个劲儿的哭喊什么?难道要将父皇吵醒吗?”

“昶儿,你也愈发失了规矩?”刘安说罢,定睛看着刘昶,轻轻摇着头。

刘昶见刘安脸上还挂着泪痕,又见承道帝耷拉着手,便已了然,压着心头的悲伤之情,自请认罪。

李美人戛然止住哭声,楚楚可怜地抬眼看向刘安,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随后又扭头看了眼太傅王落儒,方才陛下的遗诏里说得清楚,他可是顾命大臣,李美人希望他能站出来说几句。

刘安道:“来人,将李娘娘送回宫去。”

待送走李美人后,刘安扶起刘昶,柔声道:“七弟,你且守在福宁殿,父皇的消息,不要透露出一分一毫。”

刘昶眼里噙着泪,木讷地点点头。

待送走李美人、安顿好刘昶刘绥之后,刘安当即决定出宫。

王落儒见刘安的轿辇不像是回福康宫的,倒像是去宣政门的,忙拦住跟随在轿辇一旁的宫侍莲房:“敢问宫侍,长公主殿下这是要去哪里?”

莲房道:“殿下说是要去城南见个人。”

“城南?”王落儒喃喃念了一声,当即反应过来,城南除了刘仲,再无旁人,忙大步跑至轿辇近前,拦住刘安的去路,苦苦劝道:“长公主殿下,此时万万不可去见他呀!”

刘安解释道:“本宫此次前去,是要稳住他的,将这利害关系说与他听,以防他轻举妄动。你放心,他对我的话,兴许还是能听进去几分的。”

“太傅大人不必担心。”

“太傅大人刚刚与我说的,绝不会食言。八弟那里,在本宫回来之前,还需太傅大人姑且看顾着。”说罢,便命人抬起轿辇,继续朝着宣政门去。

王落儒望着刘安离去的身影,心中忐忑不安,但愿,长公主殿下能信守承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