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焉知非皇 > 第67章 代政(二)

焉知非皇 第67章 代政(二)

作者:李安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7 03:18:19 来源:文学城

程显听闻此言,心中自是不满,就连陛下,也从未对他说过这些重话,眼前这个不过是一个临时代政理事的长公主!

因而呛声道:“殿下此言差矣,面对此等天灾,并非是臣等毫无作为,实在是……实在是国库空虚,即便是臣等想做些什么,也实在是没有银钱所支撑啊!还望殿下明鉴!”

说罢,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

听闻国库空虚一事,刘安脸上有了些松动,气势也柔和下来几分。先前刘安便听承道帝提起过,只是没想到如今竟到了如此地步,竟连赈灾的银两都拿不出来了。

黄崇安也紧跟着哭诉道:“殿下不知,近来几年灾情频发,诸如前年汀州水患,免了一年的赋税,去年最南边的康州疫情,也免了一年的赋税,今年靖州旱灾,也免了一年赋税。”

“此外,拢共还剩下栾南、永州、颖州、覃州、陌南、彰州、海州等七地,其中,颖州赋税最轻,永州重边防,彰州原先二十城池,如今仅剩十城,自是大不如从前。”

“再者,栾南赋税从未曾上缴过朝廷,甚至每年还向朝廷哭穷要钱,前不久栾南战事,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如此种种,国库如何充盈?”

刘安一时被堵得说不出话来,她自幼是父皇的掌上明珠,满宫里是独一份的恩宠,何曾想过国家财政竟到了如此危急之时。听得程显、黄崇安二人言语之间带着几分的咄咄逼人之势,见跪在他们身后的林英自始至终未曾发过一声,便点了林英:“林卿家,自你进来之后便一言不发,不知对于此,你可有什么要说的吗?”

程显黄崇安二人回头看了眼林英。

林英见自己避免不了发言,便直了直身板,清了清嗓子,开口道:“殿下,十二年前,边防战败,每年都有给胡人支付银钱,不久前,秦王回京,还付了一大笔的赎金。再加上今年皇子皇女们相继成婚,以及前不久的京城叛乱,前几日皇室宗亲的丧仪,也花了不少银钱,这些都是从国库中另拨出来的。”

“待臣等将财政收支一项呈于殿下面前,殿下看过便知。”

刘安点点头,表示应允。

程显手心冒出一层冷汗,这林英怎么这般口不择言?如今财政是有些问题,可若是让长公主查出来财政有问题,岂不是打他这个户部尚书的脸?

林英继续道:“殿下,当下除了免除赋税,发放赈灾粮以外,更要紧的是需安定民心。近来京中连着发生大事,若此时靖州旱灾一事再传开,只怕民众议论,时局不稳。”

刘安皱着眉,问道:“那依林卿家看来,眼下该如何做?”

林英想了想,回到:“昔日汉武帝时期,曾颁发罪己诏以安抚民心。如今情形,陛下也可效仿汉武,旨在安抚民心,稳定时局。”

刘安沉思良久,气势也没先前那般凌厉,摆手道了声:“本宫知晓了,你们退下吧。”

“是。”三人齐声道。

林英又补了句:“殿下,臣稍候将财政收支一项整理好后再呈与殿下面前。”

刘安“嗯”了一声。

程显没想到林英还追着这事不放,刚出了福宁殿,便瞪了林英一眼,冷哼一声,甩袖离开先走了。

黄崇安欲言又止,但碍于在皇宫之内,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当着林英的面,五官皱在一起,连连拍手叹息,撇下林英,追着程显去了。

林英扶正衣冠,不紧不慢跟在二人身后。

刘赞被刘安紧急传召,忙不迭赶来,见程显三人出了宣政门,心中已大概猜到大姐姐此时传召他或许与这三人有关。

户部?莫不是有什么把柄落到他们三人手里了?不应该啊,刘赞向来做事谨慎,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想着,刘赞来到刘安面前。

“大姐姐,这会子找我有什么事吗?”刘赞笑道。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大姐姐见了他,定不会重重责罚他的。

“可是父皇应允开放边市了?”

刘安捏了捏眉心,叹道:“边市的事儿先放一放,我且问你,如今国库空虚,具体亏空多少,你可知晓?”

刘赞道:“这……我便不甚清楚了,财政收支一事,均在户部,大姐姐传户部尚书一问便知。刚我还看见他才出了宣政门,此刻想来还未曾出宫吧,不妨再传唤他。”

刘安长叹一声,眉眼之间尽是疲惫之色:“国库空虚便是是户部尚书程显才刚告知于我。”

“如今靖州旱灾,朝廷竟一时拿不出钱去赈灾,我正为此事发愁呢。就刚才,为着这事儿,我还冲他发了好大一通火气。他走的时候心里可憋着气呢,我哪里敢再劳烦他,我还怕会给我使个大绊子。”

“父皇如今身体不畅,我能做的,也只是替父皇稳住局面而已,万不可再生事端。”

“我想着,旁人我信不过。你,我倒是相信的。算账理财一事,你最清楚也最熟练,,况且如今涉及国家财政,我想着还是找你最为稳妥。”

刘赞疑惑,虽说国库空虚,支出大于收入,可也远不至于拿不出赈灾的银两啊,便问道:“大姐姐,户部怎么说?”

刘安将方才户部那三人说的话复述一遍,还没说完,刘赞便察觉到不对。

刘赞道:“胡扯!先前太子成婚,只从国库之中拨取了些许而已,大姐姐先前那次,更是没用着国库,甚至支援栾南那次,我至今还记得,太子求到我面前,是我,我京郊那座私宅还有京里几十个商铺,都掏空了,这才勉强凑出来的。”

刘赞声音低了好几个度,怅然道:“若不是为着这些,我组建情报网的事也不会一延再延,先前蔡桐叛乱一事,便不会落得那样的下场。”

想到这,刘赞心中愤恨不已,声音又抬高不少:“不过这些何时竟成了国库里的开销了?大姐姐,这话是谁说的?我找他去,当面锣对面鼓的把这事儿弄清楚!”

刘安按下刘赞,道:“我也察觉有些异样,只是这其中的一应事项我并不大懂,这才想着叫你过来问个清楚。我记得,还是你同我讲的国库空虚,当时采办等一应事务,都未曾用宫里的,还是我们找的外头的。”

刘赞点点头,愤愤道:“是啊,尤其是支援栾南一项,这是个大头,他们竟将这项也一并算入国库的花销之中。”

“想来是他们以为姐姐不懂,便如此说辞来糊弄姐姐。哼!好个户部,今日若不是姐姐找我来,我还被蒙在鼓里呢。”

与刘赞简单对过之后,刘安心中有了底,但也有了新的问题:户部所列举的一众事项花销并未走国库的账,那国库的钱呢?钱都去哪儿了呢?

诚然,查财政支出是一方面,可现在最重要的是要赈济靖州,要实实在在地拿出钱粮,可国库空虚,她刘安又从哪儿拿得出钱呢?

刘安捋了捋头发,长叹一声,眼前时政朝局就犹如一团乱麻,如何能不焦虑?处处都缺钱,处处都没钱,处处又都要用钱,这可该如何是好?焦虑之下,竟生生薅下数根长发。

刘赞见刘安焦虑得不行,满眼心疼,出主意道:“大姐姐,依我看,如今还是得开源。”

刘安问道:“开源?”

刘赞解释道:“正如户部所言,我们大江,除京城外,还有十州,并永济、宿城两座重要城池要塞。其中,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免除赋税或赋税减少的就十之有七,而国库进项又以赋税为重,如此种种,致使年年都收不上来税,入不敷出,国库又如何才能充盈?”

刘赞道:“对,眼下天灾不断,赋税是一年比一年少,若想充盈国库,需得从其他地方来财。就拿我先前说得,开通边境市场,引进周边国家的物品,高价卖给这些个世家大族,我们亦可再将我们的东西高价卖出去。”

“这些个世家,累世的积攒,手头上积累了不少的财富,可这些钱财又不会在市面上流通,致使市面上可流通的财富越来越少。往常来说,若要攫取他们的财富,除了改朝换代或是战争,也就只有抄家灭族一说,可这些法子都太过强硬,而开通边市的意义,就在于此,以温和的手段,从他们手里将财富拿出来。”

刘安有些犹豫:“这……兹事体大,并非是我能做得了主的,虽说父皇先前同意了你这个想法,可具体事项又该如何实施,我看还是与父皇商议过后再做定论吧。”

开边市,刘赞先前就与太子与承道帝都商议过,都觉得开放边市一事可行。只是东边是胡人十八部,西边有海寇时而作乱,若是开放边境,只恐敌人会趁机渗透进来,因而暂时搁置,没想到之后太子薨逝,京中发生叛乱,承道帝病倒理不了政,此时又一再搁置。

刘赞只得无奈叹道:“如今京中接连不断地出事,这事儿一推再推,也不知何时才能实施。”

刘安招手,待刘赞耳朵凑近,低声道:“还有一事,我想知道程显等人与刘仲之间到底有何关联,此人是否可重用。”

正说着,户部送来了国库近三个月的财政收支。

莲音道:“殿下,林大人说了,先整理了近三个月的收支请殿下过目。”

一摞摞的账目明细摆在眼前,刘安看了直觉头大,无奈扶额,这才只是三个月的收支明细,便这么多,单凭自己是查不完的,可也不能贸然查验国库的账目,总得有个突破口才是。

刘安看向一旁的刘赞,叹道:“你最懂这个,你我二人且先一同看过,看看这国库的银两都用在了何处,其中是否藏有猫腻。”

刘安拿来一本,翻了数页,瞟了刘赞一眼,犹豫再三道:“赞儿,我记得,你在京中开设了不少商铺吧,当初栾南战事,你便拿出了不少,如今……”

“只怕还是需要你先垫上一些。”

刘赞爱财如命,要他掏出钱财,就好比要了他命一般,可见从小将他抚养长大的大姐姐现如今这般忧愁,无奈道:“就依姐姐的。”

二三百万的赈灾款拨下去,靖州灾情才得以□□。只是靖州至今还是滴雨未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