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焉知非皇 > 第55章 秋猎祭祀(五)

焉知非皇 第55章 秋猎祭祀(五)

作者:李安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7 03:18:19 来源:文学城

蔡桐刚召集完府兵,出发之际,便看到妹妹蔡岑挑着灯,站在必经之路的暗处,静静地看着他。

兄妹二人对视一眼,均未开口。

时间紧迫,容不得半点浪费。蔡桐硬着头皮,走过这条必经之路,见蔡岑挡在他身前,他亮出出鞘半寸的长剑做威胁。

蔡岑并不怕,眼神直勾勾地落在前方的一片光亮处,幽幽开口道:“兄长,开弓没有回头箭。”

蔡桐并不理会,一把推开蔡岑。

蔡岑还想再劝说几句,待转身回头之时,蔡桐早已走了数步之远。

“兄长!”

蔡桐驻足片刻,并未言语,扭头余光瞥了蔡岑一眼,一眼过后,继续他的路。

才封禁了京城,时间紧急,还有许多事情要去筹谋,容不得他在这里儿女情长。

眼下便有一事不得不快点去做——羁押金中堂。金中堂是永安长公主的一只眼,若他不除,只怕京中的消息会外泄。待万安山反应过来,那后面就难了。

金中堂才将这几日的庶务整成奏章,传来随侍,吩咐将这份奏折传到万安山去。

随侍出门不久后,见街上戒严,街道之上满是驻城军的身影,行至城门口,又见城门紧闭,不许出入,察觉到不对劲,忙折返回来,将这异常情况报与金中堂知晓:“将军,街上在戒严,城门紧闭,听说是奉了昨夜皇后的口谕。我见情况不对,忙回来将此事报与将军。”

金中堂闻听此消息,沉思片刻,皇后不是疯了被幽禁于长秋宫吗?怎么还会传出口谕呢?

待想到蔡桐得知太子薨逝后的反应,暗叫一声不好,忙吩咐随侍:“京中似有动荡,你不论用什么法子,务必要出城去,将这则消息传到万安山上去,越快越好。”

岂料随侍还不曾出门,便与匆匆赶来的蔡桐撞了个正着。

蔡桐狞笑着进屋:“这是要去哪儿啊?”

话音刚落,剑已出鞘,一剑封喉,随侍当场毙命。

金中堂也被众多士兵围住,七手八脚地捆了起来。

待看着蔡桐身后穿着驻城军服侍的士兵,再看此时蔡桐嚣张的样子,一时明了,蔡桐这是与驻城军勾结在了一起。

只可惜他慢了一步,没将这消息传出去。

蔡桐看着这张面目可憎的脸,狠狠啐了一口,随后从金中堂身上翻找到兵符,在手中随意掂着,嗤笑一声:“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京城内有驻城军,城外又有虎符可调令才支援栾南的队伍,有军权在手,岂不万事大吉?

金中堂脸色被压得涨成了猪肝色,强行从嘴里吐出字来怒骂道:“蔡桐!你这乱臣贼子,食君俸禄竟行此谋逆之事!你无德无行!”

蔡桐听后,哈哈大笑,无德无行?当即一脚踩在金中堂脑袋上,脚上用力,来回碾着。

无德无行?难道你金中堂就行事光明磊落吗?若不是永安她从中斡旋,哪儿有你什么事?当日若不是你金中堂带着她强闯宫门,哪儿还有今天这许多事!

如是想着,不觉脚下的力道加得更甚。

一夕之间,蔡桐便毫不费力地便拿下了京城,过程之顺利到他都有些不敢相信。

控制住京城,接下来便是皇宫。

凭着皇后印玺,看护皇宫的守卫也从直属于皇帝的禁卫换成了皇后的从属羽林军。

后宫诸殿,也皆被羽林军所围住,凡有任何走动之人都会受到盘问搜查。

禁卫统领质疑道:“皇宫的安危,向来都由禁卫负责,何时要换成羽林军值守?”

“烦请拿出陛下的手谕。”

蔡桐一个狰狞的眼神看过去,看了眼蓄势待发的统领及他身后的护卫,后退一步,假意离去。

后又趁禁卫统领不注意,迅速抽出佩剑,一剑将禁卫统领的脑袋砍了下来,统领那还睁着眼的头颅在地上弹跳了数下,才咕噜咕噜滚到一旁。

蔡桐身后的将士见此情形,一时士气大涨。

其他禁卫见状,面面相觑,怕会有统领一样的下场,又想到统领先前交代的不必过多阻挠,便纷纷后退臣服。

六皇子刘赞看着今日宫中的守卫有所加强,还由原来的禁卫都换成了羽林军,察觉到不对劲,忙设法传信到听音坊询问城中的情况。

听音坊收到消息,忙派人去探查,直到此时才得知,昨夜京城便封禁了城门,全城戒严。

为首的坊主忧心道:“得想方设法将这消息传递给主子。”

坊主皱着眉,一脸懊恼地拍打着自己的脑袋,虽说近来太子丧期,京中禁止演乐,主子准许她们休假,可怎么竟连该有的警惕都没了呢?这么大的事竟然现在才知道。

出去打探消息的那人咕噜咕噜接连喝了几大口水,叹气道:“别说了,现在街道上到处都是驻城军,根本不让走动,哪里还能传递得了消息呢?”

“便是我刚出门,还没走过几条街呢,就被驱着赶着,不得已我才回来了。”

坊主忙问道:“怎么好端端的要封禁城门呢?陛下不是还在万安山祭祀吗,也不曾听说京中出了什么事,怎么会全城戒严呢?可问清楚是怎么回事吗?”

“听说是有胡人的细作混进了京中,驻城军要抓细作。可我想,即便是抓细作也用不了这么大的阵仗啊。”

为首的坊主蹙着眉头,情况危急,恐有事端,便思索着如何将这件事传给六皇子刘赞。

打探消息那人看向沈韵,道:“阿韵,我回来的时候路过秦王府那条街道,秦王府被围成铁桶一般,那里的驻城军比别处要多上数倍。我一想那秦王妃不就是胡人吗?她身边还有一众从大胡那边带过来的侍从,会不会此事与她有关啊?”

说罢,又补充道:“听说这次是驻城军奉的皇后的口谕。”

沈韵疑惑:“皇后?皇后不是已经疯了吗,她怎么传的口谕呢?”

“所以才觉得怪啊。”

“你们还记不记得那次,就秦王做质子那次,也是这样的全城戒严,禁止走动。我们一家五口守在家里等了数日,才知道是胡人的军队来了,你们说,这次是不是也和上次一样?”

一说起这个,众人都心有余悸,当年胡人的军队进城之后,烧杀劫掠,当时她们都只不过是几岁的孩童,最大的也就才十岁出头。

坊主见众人一个个的都抚着胸口后怕不已,忙出来安慰大家:“如今天下太平,哪里还会发生像先前那样的事儿?别急别急,过几日等收到主子消息再看看吧,我们也别自己吓自己了。”

“对对对,如今我们大江国力强盛,断然不会再发生上次的事情了。”

听此一言,众人均互看一眼,暂且心安,但眼中还是藏不住的害怕。

沈韵怔怔地跟随着众人散去,但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在她年幼之时,就曾经历过胡人兵临城下的景象,那时也是这样的全城戒严,高门权贵们纷纷出城逃命,只留下一城的底层百姓苦苦挣扎。

如今越想越觉得心中不安,虽说秦王妃还朝是胡人的公主,可她祖上是汉人的和亲公主的血脉,身体里有一半流淌的都是汉人的血,况且这些天同她相处来看,她很是亲近大江,行事举止皆与大江女子无异,断然不会是细作的。

可她……若是被诬陷呢?

想到这儿,沈韵察觉到有丝不对劲,想及秦王妃还朝即将临盆,若真的乱了起来,只怕她一个大着肚子的妇人行动不便,即便是身为秦王妃,只怕也不好过。

再者,女子产子本就是鬼门关上走一遭,如今这情形,岂不是会要了她的命?

不行,秦王妃不能有事。

沈韵思定,忙背起最爱不释手的那把琵琶便要出门。

“阿韵,你去哪儿?外面还乱得很呢!”

“我去秦王府看看,去去便回,你们不必担心。”

众人见拦不住沈韵,便也作罢,只能在心里默默为她祈祷,希望她能平安回来。

沈韵抱着琵琶,一路上只敢走在暗处,亦趋亦走地来到秦王府,幸而今日街上的驻城军比昨日要少了许多,她才能安然抵达秦王府附近。

果真如坊中姐妹所说,秦王府的看守比别处要严上许多,如此这般,不就是说明与秦王妃还朝有关吗?

沈韵急得直跺脚,她记得这几日秦王带兵去京郊剿灭山匪去了,不在京中,那王妃可如何是好?

沈韵低头看了眼手中抱着的琵琶,心中有了主意,深吸一口气之后,摘掉头上带着的斗笠,强撑着打颤的双腿,佯装镇定自若地走到秦王府前。

看守的士兵见有人不长眼地过来,忙拦下驱赶:“你是什么人?回去!不得靠近。”

沈韵冲士兵们盈盈一拜,身姿如弱柳扶风一般,面上带笑道:“哥哥们,我是奉秦王殿下之命,日日为王妃弹奏演乐助兴的。”

士兵们对视一眼,有些狐疑,依旧不肯放行。

正僵持之际,王府内的仆从们见到沈韵,欣喜不已,忙出言解围道:“沈姑娘,你来了!王妃等你好久了。”

而后又朝着看守的士兵呵斥道:“你们不让我们出去也就罢了,如今这沈姑娘来了你们也不让进吗?”

“你们可知她是谁?她是秦王殿下亲自指派给王妃安胎的,有她在,王妃才能顺心些,你们如今耽误了她,若是王妃有什么好歹,你们都担当得起吗?”

“皇后只说让你们看守秦王府,可没说别的吧?若是王妃身体不适,来日上头推脱怪罪下来,你们担当得起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