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焉知非皇 > 第53章 秋猎祭祀(三)

焉知非皇 第53章 秋猎祭祀(三)

作者:李安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7 03:18:19 来源:文学城

听到近侍进帐的脚步声,七皇子刘昶头也不抬,看似随意问道:“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公主可有说什么?”

近侍毕恭毕敬地弓腰回道:“公主睡下了,我把药膏交给了公主身边的内官。”

刘昶“嗯”了一声,便不再说话,自顾自看着手上的文书。

近侍见刘昶这么晚了还在灯下看着奏折,走到近旁,剪了下灯花,将蜡烛挑亮了些,而后关切道:“殿下,时候不早了,早些休息吧,别把眼睛熬坏了。”

边收拾桌上摊开的文书,边柔声道:“这些东西明天再看吧。”

刘昶捏了捏酸涩的眉心,强撑着精神道:“支援栾南的军队即将回京,此事事关重大,而父皇同我们不在京中,可千万不能出半点差错。”

“我去同大哥哥和大姐姐商量过后再休息吧。”

说罢,便起身朝营帐外走去,岂料刚走几步,便顿觉一阵晕眩,踉跄几步。

“殿下!”近侍忙上前搀扶,苦口婆心劝道:“方才我从英王殿下和长公主帐前过,他们都已经熄灯休息了。”

近侍见劝不动刘昶,便搬出英王和长公主的名头,嗔怪道:“即便是殿下不爱惜自己的身子,也得想想英王殿下吧,前几日还听长公主殿下说呢,近来英王殿下身子才好了些,若是如今再起夜劳累,只怕……”

一想到大哥哥,刘昶便叹道:“罢了,离天亮左不过就几个时辰了,不急于这一时。”

天色蒙蒙亮,太阳撕开暗夜的一角,又从那撕开的一角中缓缓升起。

蔡桐骑在马上,望着红亮的日出,一路东行回京,嘴里不住地喃喃道:“旭日东升,旗开得胜,好兆头。”

总算是回到京中了。

这一仗打下来,也算是有点功绩了,回京之后,太子殿下再多多为我求求情,陛下看在太子与姑姑的面子上,就会再封我为世子的。

如此想着,蔡桐心情大好,不觉马鞭挥舞地更快了。

金中堂时刻注意着蔡桐的神色,将他的情绪变化悄悄记下。

想来蔡桐此次前去栾南,消息闭塞,以至于太子自戕还有皇后被监禁的消息尚未传入他的耳中。

现下陛下与长公主都不在京中,需得处处防备蔡桐,以免生出变故。

蔡桐身边的近侍又察觉到金中堂时时刻刻的监视,将此事报与蔡桐:“将军你瞧,又记下了。”

蔡桐不屑一顾,高声道:“不过是永安的一条狗罢了,勿须在意。”

“待我回了京,我倒要看看这种秋后蹦跶的草虫,他还能蹦跶几日。”

虽未点明是金中堂,但话里话外的意思,除了他金中堂,还能有谁?

金中堂虽有气,可眼下还有长公主交代的要事在身,不得不咽下这口恶气,不与蔡桐争辩,只快马加鞭越过蔡桐

蔡桐说得对,秋后的草虫还能蹦跶几日?只是这草虫会是谁,还未可知。

蔡桐望向金中堂的背影,冷笑一声,待我回京之后,太子殿下复了我的世子之位,你交了兵权,我倒要看看你还怎么嚣张。即便是她永安来了,也救不了你。

一条走狗而已,得意什么!

才刚入京中,蔡桐便看到京中街道多有挂着白幡,街上百姓大多也都着素服,脸上又多有戚戚之色,不免有些疑惑:“怎么家家户户都挂着白幡?莫非国丧?可若是国丧,天下皆知,即便是我远在栾南,也不会至今未收到消息啊。”

不觉又一阵好笑:“怎么这么巧,莫非家家户户都死了人不成?”

便随手抓来一人便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京中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那百姓听到蔡桐这么问,眼珠上下打量一番,怎么会有人不知道这是太子丧期?便没好气答道:“太子薨逝,全国举丧。怎么?你不知道?”

蔡桐不可置信地重复一遍:“太子薨逝?”

“你说什么?”蔡桐暴怒,将那人身上穿着的素服扒下来,雨点般密集地拳头砸在那人身上:“你竟敢言语诅咒太子!”

那人被打个半死,一脸惊恐地看着蔡桐,手指哆哆嗦嗦地指着他:“疯子!疯子!”

“你再敢胡言乱语,我必将你舌头割下!”

蔡桐还是不解气,转头盯上沿街挂着的白幡,发疯一般地冲过去,将一条条白幡撕碎扯烂,歇斯底里道:“你们这些人,竟敢诅咒太子!你们好大的胆子!”

“是谁让你们这么做的?是谁!”

明明他出京前,太子还好好的呢,太子还写信教训他呢,怎么可能会薨逝!

挂白幡!着素服!

这群庶民,枉顾太子平日里这么的呵护他们,竟这么挂起白幡咒他!

“这人是谁啊?怎么把我们祭奠太子的白幡都给撕坏了?”

“不知道,许是个疯子吧。”

“他凭什么这么做?他以为他是谁?就这么肆意践踏我们对太子殿下的心意吗?”

百姓们想起那个仁孝的太子,不觉气血上涌,心中愤愤不平。

皇帝老儿无情无义,冤枉太子,至今还对太子拟定谥字追封。京中百姓看不过,便自发地为太子举丧,家家户户挂起白幡,街上人人身着素袍。

不想太子薨逝不足月余,便遇到如此嚣张狂妄之辈,将百姓们的祭奠之心全数尽毁,便都自发地抄起家伙,有挑水挑柴用的扁担,有擀面用的面杖,有炒菜用的大勺,步步紧逼,将蔡桐围在其中。

若不是京城的守卫及晋国公府的府兵来的及时,喝退众人,只怕蔡桐少不了一顿打,百姓的拳头不大,但架不住数量多,砸下去也能要个半条命。

蔡桐眼眶通红,弓着身子,用力扣住一府兵的肩膀,问道:“你说,太子殿下如今如何?”

府兵被蔡桐的样子吓到,结结巴巴回道:“太……太子……殿下……下……薨逝……”

“你胡说!”蔡桐夺过马鞭,狠狠抽在府兵身上,怒声训斥道:“你身为晋国公府的府兵,颖州蔡氏的家奴,怎么敢这么诅咒太子!”

一个两个,都在胡说!都在胡说!

蔡桐不信,抢过一匹马,扬鞭挥斥,朝着东宫的方向赶去,他不信那些人说得,他要亲眼见到太子殿下。

若太子殿下见到他这样蛮力不讲理,只怕又少不了一顿训斥吧。

想到这儿,在距东宫一条街前,蔡桐勒马止住,抚平凌乱不堪的头发,正了正衣冠,而后才快马加鞭赶到东宫。

还没进去,便看到了东宫挂着的张张白幡。

一片凋零景象,俨然没了往日东宫门前车马喧闹之景象。

蔡桐失神,从马上跌落,不可置信地看着东宫白色萧瑟的布置,胸口起伏,说不出话来。

竟是真的?竟是真的!

到底怎么回事?我不过才离京数月,再回来,他怎么就不在了?他可是太子!他可是太子啊!谁敢动他?谁敢动他!

蔡桐踉跄着从地上爬起,忘却了身上的疼痛,快马加鞭赶到晋国公府,想找父亲晋国公询问清楚他不在的这几个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不成想刚一进府,母亲晋国公夫人便扑在他身上哭个不停,一问才知,竟是晋国公快不行了。

蔡桐一个趔趄,顷刻间,只觉天旋地转,天地之间只剩明暗两色。

“桐儿,你快去看看你父亲吧。”

“他强撑多日,只为等你回来。”

“你快去看看他吧。”

在母亲声声的哭诉之中,蔡桐在下人们的搀扶之下艰难起身,迈着犹如浸水灌铅般沉重的双腿,半爬半跪地走到父亲床前。

昔日那个笑得和善,看着总是一副没出息样子的晋国公,此时已身形如同枯槁,眼窝深陷,双手高高举起,似乎是在摸索着什么,一副将死之相。

“国公爷,你睁开眼睛看看,桐儿回来了!”

“桐儿回来了。”

晋国公夫人挣脱下人的搀扶,扑在晋国公身上。

蔡桐的妹妹蔡岑为父亲擦去嘴角的流出的药水,而后又擦了擦挂在脸上的泪水,为哥哥蔡桐腾出空间。

蔡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双膝交替前行,爬到晋国公床边,摸起晋国公的手,放在自己脸上,痛哭道:“父亲,我是蔡桐啊,我是蔡桐啊!”

“我回来了。你看看我啊!”

他不在的这几个月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太子薨逝,就连父亲也……

弥留之际,在蔡桐声声的呼唤之中,晋国公缓缓睁开半闭着的双眼,艰难转头看向蔡桐,只有出气没有进气连连道:“好……好……好……”

“什么?”蔡桐看到父亲嘴唇蠕动,忙将耳朵凑近听去,但并未听清父亲说了什么。

自太子薨逝的消息传出来,晋国公便病倒了,八月底那几日,皇帝发疯一般的屠戮,颖州蔡氏许多族人都被牵扯进去,他身为蔡氏一族的族长,却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族人一个个的被俘,一个个的入狱,一个个问斩。

晋国公强撑了几天,最终病倒了,如今本就是强弩之末了,又强行靠着这一口口的参汤吊着这一口气,就为等着蔡桐回来。

如今蔡桐已经回京,心愿已了,只看过一眼之后,便撒手人寰了。

“父亲!”

“国公爷!”

在母亲与妹妹的一声声痛哭之中,蔡桐缓缓抬起头,目眦欲裂,胸腔也随着母亲与妹妹的哭声而一抽一抽的。

如今,颖州蔡氏一族的担子压在了他的肩上,晋国公府的也担在了他的肩上。

离京的这数月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怎么太子与父亲都不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