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燕赵旧时约 > 第65章 太原王妃

燕赵旧时约 第65章 太原王妃

作者:雾里看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10 21:43:28 来源:文学城

为加快航行速度,荀羡等人所乘的是一艘轻便的舸舟,约莫在当日下午就抵达了阳都,速度之快,至少可日行七八百里。

江南地区河道纵横,常以舟船出行,是以造船业十分发达,但速度如此之快,刘长嫣还是第一次见。她特地观摩了一圈船身,发现最不同的便是此舸所用的桨呈轮状,与普通船只不同,想来这就是舸舟快捷的原因。奈何她不通营造,还要躲避荀羡和桓伊审视目光,其它的也看不出来什么。

众人到了阳都附近的一处草市村镇,刘长嫣回忆着米古所说,按照大体的位置引着荀羡和桓伊去寻那徐氏神医,经路人指引,一行人七绕八绕,走了有两个山头,终于在天黑前到了一处绿篱四围种满草药的茅舍。

茅舍的主人是个脾气古怪的中年人,他种了大量草药在院子里,动荡时节多贫寒,他也不拘着有些走投无路的惦记上他的药圃,但是药三分毒,且他种的药十有**都是有剧毒的,偷可以,吃出问题来可不要怪他头上,所以他在药圃门口立了个木牌,粗糙直书:吃死不赔。

能沦落到来偷东西的就没有几个识字的,所以他这药圃三天两头便有官司,偏生他脾气怪,嘴巴也利,三两句话便能噎死个人,起先里长还出来说和说和,劝他少种些毒物,但自从里长小孙子高热不退被怪医者救了命以后,里长也闭嘴了。再有偷东西的,不用怪医者张嘴,里长就先发配了他。

时间久了,十里八乡的便都知道这里住了个脾气古怪种满毒物的神医,米古原是行商时经行这里,回去当笑话讲给了众人听,可巧就帮了刘长嫣。

桓伊看着门口那木牌上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不错,确是徐熙的手笔。他亲自叩了门,开门的是个满头黑丝,胡子比满头黑丝还要水滑浓密的中年人,他眯着眼睛没睡醒,张嘴便是吊鬼嗓:“找谁?”

“找你。”桓伊开口,声如玉磬,趁得对方嗓门愈发刺耳。

“废话,这里就住了我一个,你不找我找谁?”

众人汗颜,桓伊揉揉额心,“是你问我的。”

“哼!”徐熙冷嗤,睁开睡眼就着月光总算认出了来人,“呦,我当是谁,原是桓家笛圣和荀家玉郎啊,你二人找我作甚?”

桓伊每次和他说话都感觉自己要折寿,“仲融兄,徐大夫,我等找你能干什么?自然是求医问诊的。你可知我等为了寻你,从丹阳找到秦望山,又从秦望山跋涉到了沂水,转而到了阳都,你可真是让我等好找。”

徐熙翻翻白眼,“我早先在京口的时候怎么不见你小子找我,我走了你倒想起我来了。”

“大兄,永和九年春日,你我原是约好同游山阴的。”桓伊生无可恋。

徐熙双手抄袖,笑笑,“呵呵,朋友太多,忘了,听说王右军与那谢家名士三月三于兰亭修禊集会,挥毫一笔集序,为人推崇,名声大噪,你去了没?背来给我听听。”

“没有,桓家五郎去了,回来背给我听过。”

刘长嫣听着这个桓五郎,应是桓温第五子桓伟。

桓伊绝不是来找他叙旧的,徐熙也知道,他很有眼色地扯起荀羡的袖子给他把脉,不要问他为什么知道是给荀羡看病,此处足见此人道行。

看他还算识趣,桓伊拣了两段王羲之写的集序给他背了,搁别的文章能记下来是因为桓伊记性好,此文就绝对是因文采惊世,令桓伊过耳不忘了。

他声音清鸣,很是好听,娓娓背来,令刘长嫣也入了神,心觉这王右军果不负其名。

徐熙搭着脉,一会皱眉,一会飞眼,一时喜,一时愁,简直让人以为荀羡不知道得了什么怪病,末了,他拊掌大笑,暴喝:“好!好一个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果然名士洒脱真性情!”

沉着如荀羡,也让他那吊鬼嗓惊了一瞬。

徐熙眨眨眼,在众人莫名的神色里清了清嗓,他矫揉造作地翘起无名指和小拇指继续去把荀羡的脉,另一只手故作高深地捋了捋胡须,撇了眼刘长嫣和慕容楷,忽道:“我要没记错,你是有儿子的吧?小子几岁了?”

荀羡知他误会了,也没多解释,“膝下两子,长子十二岁,次子七岁,皆在京中。”

“嗯,十二岁也快能顶立门户了。”

能跟病人说这话的,也就徐熙了。

桓伊简直要没了风度,“你这......你这什么意思?”

“你以为我在吓人?”徐熙吼他,偏头看向荀羡,难得有了些正经,“你这脾性太利,过刚易折,我早说过,不收收性子,天王老子也救不了你。”

荀羡仍是沉默。

桓伊道:“要是病痛可规避,要你医家何用?大兄且说如何医治吧!”

徐熙给他个白眼,复引了荀羡另一臂细细把来。江左能人辈出,有志气的却没几个,这荀家玉郎自小是个厉害人儿,他也是看着长大,倘是短折,殊为可惜。待那时,影响的又何止荀氏一族?

徐熙从袖子里抽出一个药囊交给他,“每日一服,连吃三月,内有药方,没了让人去配。不过这只医病,不救命,丑话我老早就跟你说在前头了,是要壮怀激烈英年早逝,还是释权放怀颐养终老,你自己选!”

桓伊脸色更加难看。

徐熙耸耸肩,表示他也没有法子,告诉一行人他要去睡觉了,转头就闭了门,还扬言以后少带人来烦他。

荀羡云淡风轻转身离去。

月明风清夜,草木无声,客舍中人早多歇息,刘长嫣还未睡,她只身立在窗前,时刻注意着舍外草丛中的动向。算算时间,慕容恪的人当不会耽搁太久。

荀羡也没睡,他将属下送上的密函引烛火烧了,送信之人犹疑道:“府君,可要以其为饵,诱敌前来调兵围剿?”

荀羡没有回答,沉着眼睛挥了挥手。

下属面有不甘,“府君,这是千载良机啊!”

“王腾驻军阳都,就在数十里外,若在此动手,势必惊动燕军,到时你我谁都离不开这里。”

可能,这也是那个女子肯带他来阳都的原因之一吧!想起白日那盘棋局,他只觉好笑,枉他自负聪明,就这么让人在眼皮子底下设了局。他看向燃成灰烬的密函,这两日只觉她身份不凡,不想是如此不凡啊!

下属沉默,咬牙退了下去。

刘长嫣没有等多久,当断断续续鹧鸪声响自客舍外传来时,她叫醒了睡着的慕容楷。慕容楷早得了母亲叮嘱,知道父王很快就会来,他飞速从榻上爬了起来,拿起小弹弓尾随着刘长嫣出门,一脸狰狞。

门口的守卫在昏昏欲睡时便已被人击昏,刘长嫣领着慕容楷与接应之人轻手轻脚出了客舍,当看到那个林间的高大身影时,母子俩皆激动难抑。

慕容恪发现她的提示后,立刻马不停蹄赶来了阳都,早在入夜时分就派人潜伏在了徐熙的茅舍附近,他顾虑荀羡会拿母子二人作人质,才一直等到入夜才动手。他先从头到尾看了母子二人,确定二人都没事后才道:“以后出门,你们母子再不能离了我视线。”

刘长嫣转转眼睛应下了,慕容楷不好意思挠挠头,他以后一定尽量憋一憋。

夫妻正要携子离去时,身后传来男子昂阔声音:“刘娘子不打算与再下告别再走吗?”

两人脚步一顿,回首正见荀羡一袭月白长衫持剑立在林下,清冽身姿宛若寒山独立。

颂祁等人皆下意识握上了剑柄,刘长嫣拍了拍慕容恪的手,落落大方上前两步,从容行了一礼,“连日叨扰,多谢荀郎君收留,今夜家夫寻来,团圆之念尤切,便不再打扰荀郎君了。”

荀羡轻轻点头,眼眸在定定看了那雄姿挺拔的缄默男子几息后,移到刘长嫣脸上露出笑意,“有此相会,便是有缘,娘子既然思家心切,那在下就不多送刘娘子了。”

刘长嫣没想到他会这般爽快,在她微讶的目光里,荀羡振臂将手中银柄长剑抛向她,扬声道:“此剑赠予娘子,风骨裙钗当以配之!来日山高水长,风月无央,望娘子与夫君如此山水风月,滔滔凭起,且行且乐且高歌!”

刘长嫣干脆接过,彻底展眉,“多谢荀郎君!”

隔着林间疏疏月光,她留下潇洒背影与那个傲岸男子转身离去。

荀羡矗立许久,只觉这场相遇颇如梦境。

半晌,桓伊幽幽走出,“你就这么放他们走了?”

“不放又如何?”荀羡望着那一对璧人离去的方向,“你可知她是谁?”

桓伊一贯从容的面上露出一丝疑惑。

“燕国,太原王妃!”

不待桓伊反应,他负手向客舍走去,“此次,当真是不虚此行!”

以妻度夫,他也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个什么样的对手了!

慕容尘替慕容恪去了阳都寻王腾布排对堙城用兵事宜,信婉则带着慕容懿返回了广固寻阳婺和慕容臧报信军中出了细作之事,知晓慕容恪前去堙城的不过就那么几个人,阳婺和慕容臧手很快,未几便将细作揪了出来正法。

但因几人行踪暴露,返回广固途中仍是遭遇了几场刺杀。在荀羡处短短两天时间,刘长嫣已经习惯了抽剑砍人,恰巧荀羡送她的剑锋利得很,每每近卫还没动手,她就先把靠近的刺客解决了,近卫们只觉自己要失业了。

还有慕容楷,长达两天的潜伏生涯培养出了他不要命的冲杀技能,现在看到刺客就两眼冒光,拿着弹弓跟要吃人一般。有个刺客是有原则的,不跟小孩子动手,却不防慕容楷没原则,生生从近卫保护圈里冲出来抱住他大腿就咬,慕容恪没杀成,刺客几乎要自杀。

为此,太原王殿下简直头疼,区区两日不见,感觉妻儿都不太需要他了。尤其荀羡赠的那把剑实在碍眼,慕容恪几次都想给刘长嫣扔了,偏生刘长嫣喜欢得很,想到前日遇险,慕容恪就暂时让她留着防身了。

妻子教育不得,儿子还是可以的,他把慕容楷拎到王帐很是教育了一番。

慕容楷手舞足蹈气势汹汹,“父王,你不是说我鲜卑男儿当死生无畏,时刻冲杀在前,孩儿要学父王,也要当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慕容恪俯视着他,“没有大英雄打架用牙咬人的。”

慕容楷收起龇着的牙,默默扛了慕容恪给他新打的小剑出门去,“孩儿省得了。”

经此一遭,慕容恪让刘长嫣和信婉带着孩子又住回了中军大帐。她们所在屋舍建在营房之后,周遭居住的也多是军中营户女眷,四围分列三军营帐,虽然也算是片安稳区域,但为防万一,还是住在王帐稳妥些。

刘长嫣虽不舍茅舍宁静,却怕段龛狗急跳墙,再出险招,便搬了回去。

段龛几次派去的人无一生还,反是奸计败露,燕**中潜伏的细作也几乎被拔了个干净。为此事,慕容尘在阵前叫骂了段龛三天,段龛英名尽失。

时至秋月,天气转凉,刘长嫣裁了细布,为远在蓟城的慕容肃做了几件贴身衣裳。虽然宫中自有保母女官悉心照料,但谁也替不了做母亲的一片心。

早先,慕容恪估摸此战不过半载,谁能料到段龛如此顽固,纵使城中粮草断绝也要顽抗至今。慕容恪断没有为了早些见到儿子撤军的理,刘长嫣亦能理解。她将衣服尽数包好,赶在天气转凉前命颂祁派人送回了蓟城。

慕容恪除了在营房周围令将士们垦荒开田,还派人将广固周围无主荒地山坡进行开垦,给当地因战乱失田失业的灾民分地救济。至入秋时,广固周遭已开田千倾,待过了中秋,便是一年丰收。

刘长嫣陪他至田间视察时,正见百姓田间陇上军民同耕,来往繁忙,阳光洒满广袤田野,照亮人们充满希冀的笑脸,天地间一片金黄。

二人驾着黄牛轺车,在田间小路悠然穿行。路过的将士有认出一家三口的,但因早得了嘱托,知道殿下和王妃不欲扰民,遇之自动避开了去。

慕容恪静静驾着车,他身着深色箭袖褶绔,周身无饰,只身旁放了一柄玄铁佩剑,遇到营中将士和陇头老农,他皆是微微颔首,端看仪表气度便不是常人。

刘长嫣头戴幂篱,长长的帽裙遮蔽到了腰间,虽只着了素面襦裙,晚霞透过轻纱帽裙,仍可透见女子袅娜轮廓,是个美人。

二人皆是可见的低调,但坐在中间的慕容楷和慕容懿就不是很低调了,两个孩子皆是长得虎头虎脑,性子活泼,开始还叽里呱啦说着话,到了田间看到过路农忙翁婆不时看向自己,很是热情地见人就打招呼。

“阿叔好啊!”

“阿婆走慢些,小心担子!”

“姊姊渴了吧,回家多喝些水!”

......

二人在交际场上似乎无师自通,一路招着手问候行人,田间皆是笑声。

待走出田间,慕容楷和慕容懿还意犹未尽,跟人远远地招着手。刘长嫣担心二人渴,拿出牛皮水壶给二人喂了些水。

慕容懿擦擦小嘴,问:“伯父,伯母,为什么这么晚了这些人还不回家,他们不饿吗?”

刘长嫣远远看着田间辛苦耕种的人影,“因为百姓一粥一饭皆仰赖田地收成,若不耕种,田里便没有粮食,今日吃过一餐,明日便没有了。”

慕容懿噘噘嘴,“那他们可以吃赤粱啊!他们没有赤梁吗?”

刘长嫣抿抿唇,将赤梁是如何来的,为何他能吃得到,而这些百姓却吃不到说给了他听。

慕容懿很久没吃赤粱了,早先母亲和伯母给他讲的道理他还记得,不单是要以身作则,还有就是赤梁可以换很多麦子,一石赤粱只能一家人吃饱,十石麦子却可以十家人吃饱,他当时听得半懂,只以为人人都有赤梁吃,迫不得已才去换麦子的。

慕容楷年纪大,觉悟早,拍拍小胸脯跟慕容懿道:“阿弟,百姓们不像我们一样,动乱时候是没有米饭可吃的,能有麦饭饱腹都是难得了。我们有米饭吃,纯粹是因为命好投胎到了母亲肚子里。这般幸运就应该惜福,想办法让跟多的人跟我们一样可以想吃米饭就吃米饭,想吃麦饭就吃麦饭!”

这直白的话慕容懿听懂了,他点点头,“阿兄高见,弟弟明白了!我们要带领大家一起吃米饭。”

刘长嫣和慕容恪听着童言稚语相视一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