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烟雨湿空阶 > 第3章 崭新一天

烟雨湿空阶 第3章 崭新一天

作者:司马辩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16:33:16 来源:文学城

书院每日辰时四刻开始授课,一直跟着家中延请的先生读书的清霁是第一次与同龄人一处上课,自然新鲜得很,早早就起床洗漱,换上簇新的长衣,对着镜子照个没完。

耀离虽心有期待,但还不确定先生和同窗看见他会个是什么态度,因此动作慢吞吞的,过了许久还在梳理早已梳顺头发。

从他有记忆开始,迎接他的就是疏远与嫌恶,他对书院里的人不可避免地怀揣着丝丝畏惧,想靠近又怕靠近,他忍不住开始希冀时间能过得慢些,让他能晚一点迎着众人的白眼踏入讲堂。

清霁照了半天镜子,总算对自己的仪容绽出一个满意的笑,然后余光才瞟见一直在梳头发的耀离。

他根本没意识到他在有意磨蹭,上前就拿过梳子,三两下给他绾了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发髻,用与衣衿同色的发带扎好。

这般年纪的孩子大多盘着双髻,再小一些的扎着两角,清霁却小大人似的早早绾起了单髻,还要留出一部分披在身后,潋滟的桃花眼一弯,已然风流初具。

耀离习惯性耷着小脸,额前刘海长且厚,原本明艳锋锐的五官被一团阴云遮得模糊,他们梳着一样的发髻,清霁是清新俊逸,他则是沉闷郁结,衬得身上青白的衫子愈发黯淡。

他比比镜子里的自己和清霁,颇不自在地摸了摸头顶发髻,心道清霁可真好看。

清霁像一只骄傲的小孔雀,又开始左照右照,突然看到映在镜子里的漏壶,不由哎呀一声,赶紧拉着耀离冲出门去:“要迟到啦!快走!”

门外朝阳耀眼,清霁走在前面,乌黑的发髻晕着光,髻上青色的发带和衣带一同飘在风里,扫过耀离的脸颊,麻麻痒痒的,他抬手去搔,恰好清霁回过头冲他笑,一双桃花眼眼波流转。他的心让这一笑激得跳动剧烈起来,牵在左手上的那只手一下变成了火炭,灼烧得他连呼吸都忘了,就这样瞪大眼睛愣愣注视着眼前人,怎么进的讲堂都不知道。

先生还未到,讲堂里乱糟糟一团,学子们三五成群地笑闹着,根本无人注意到耀离,他回神的功夫里,清霁已飞快地和邻座几位同窗通了姓名,然后招呼耀离道:“离弟,看我新认识的朋友,这个是章笑天!这个是弘澈!这个是王梓桐!”

这三人耀离皆没见过,顺着清霁的手指看过去,章笑天个头和年纪最小,肤色黝黑;弘澈比清霁大半岁,圆脸微胖,高大白皙;王梓桐浓眉大眼,笑声爽朗,兴奋时喜欢拍人肩,和弘澈是襁褓里就认识的朋友。

看着清霁和周围人很快打成一片,耀离有些不大高兴,藏在刘海下的眉心微微挤出一点褶皱,他向那三人点点头表示友好,但没有说自己的名字,清霁可不管那么多,一把揽过他的肩,主动向三位同窗介绍道:“这是耀离,我弟弟!”

耀离的身体一下绷紧,唇也抿成了一条线,他不知道他们听到他的名字会怎么样,书院的人应该都知道有个叫耀离的魔种。

果然,他们全听说过耀离,章笑天一下变了脸色,弘澈还在好奇地打量耀离时,王梓桐就已经一拍他的肩:“这就是魔啊?和人也没什么不一样嘛。”

弘澈收回目光,顺着好友的话道:“是差不多,好像就眼睛比咱们红一点。”

耀离感觉到他们没有恶意,紧张的情绪终于放松下来,清霁的手臂还搭在他的肩头,正信誓旦旦地胡说八道:“什么魔?离弟可是狐狸,我们说好了下辈子一起当狐狸的。”

章笑天早转回身去温书,剩弘澈和王梓桐继续同他们闲聊,几个人又扯了几句,随着一个白面书生跨进门槛,偌大的讲堂变得鸦雀无声,一个个都恢复了正襟危坐。

书生很年轻,绝不到而立之年,长发束成一个简单的马尾,脸上笑眯眯的,看起来很温和。注意到讲堂里多了两张新面孔,他朝他们微微一笑,拿起书接着上堂课的内容讲了起来。

王梓桐偷偷对他们道:“这是杨先生。”

杨先生教的是《论语》,满篇之乎者也,枯燥乏味,座下的孩子们很快就打起了瞌睡,清霁捧着书低着头,俨然一副用心的模样,然而细看去,他的眼睛早闭上了,和他后面的弘澈一样睡梦正酣。

他身边的耀离倒是认真得很,一直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在书上写下脚注,杨先生很快注意到了这个陌生的学子,一边讲着释意一边起身踱步过去,在他桌边停下。

发觉先生在看自己,耀离慌忙站起,老老实实等着先生发问,讲堂里的目光此刻全部集中在了他身上,灼烧得他只想藏起来。

杨先生手中的书状似无意地敲在案上,“嗒”一声闷响,清霁惊醒,茫然地左顾右盼两下,注意到先生已经来至桌边,他赶紧端正坐好,假装无事发生。

清霁醒了,耀离紧张的心突然平静下来,只听得先生问道:“‘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①何解?”

耀离听课用心,很顺利就答了出来。先生点点头,又问道:“你如何看‘宰予昼寝’?”

耀离的目光下意识地飘到了刚醒的清霁身上,看到他,他要出口的话立刻拐了个弯:“学生以为……白日安寝并非恶事,夫子责骂太过,不足彰显仁厚。”

清霁咧嘴一笑,朝“宅心仁厚”的耀离挤了挤眼。

杨先生没评价他回答的正确与否,转而问他的名姓,当着讲堂里几十个人的面,耀离一下不知所措起来,目光又溜回了清霁身上。

清霁不明所以地朝他笑,就在这时,角落一个声音叫道:“他叫耀离!就是那个魔头!”

耀离神色一凛,循着声音的来源望了过去,脸上既有凶狠也有委屈。

说话那人正是平时喜欢欺负他的人之一,另外几个狗腿子集中坐在他周围,个个面带幸灾乐祸的笑。

清霁握握拳,捺下没有发作,他牵住耀离攥紧的手,坚定道:“别听他们的,你明明是我的狐狸弟弟。”

“要离?这是个有故事的名字。”杨先生没过多表示什么,拿起书负手继续在讲堂里踱步,抑扬顿挫地念起另外一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②”

耀离木然坐回原处,心乱如麻,先生讲的内容他半个字都听不进去了,掌心冷汗涔涔,愈发显出清霁那只手的温暖来。

这堂课下了,他的心情仍然很差,无论清霁怎么安抚都不肯说话,闷头随着人流往外走。

那几个人自然不肯放过他,早等在庭院里一棵高大的海棠树下,一见他出来就围了上去,方才道出他名字的那人一把夺走他的书,拿在手里随便翻着:“呦,挺认真啊!谁准你和我们一起读书的?你是魔,才不配和我们一起!”

“还给我!”耀离伸手想把书抢回来。

几个孩子相互将那本书抛给对方,怎么也不让瘦小的耀离摸到,耀离生了气,恶狠狠地瞪着他们。

清霁也不高兴了:“把书还给他!”

“你又是谁啊?你袒护他,那你也是魔!”

“我是魔?”清霁开始卷袖子,“那今天就让你们尝尝魔的厉害……哎!”

他才卷起袖子,耀离都已经打上去了,他会还手,但身形瘦小兼寡不敌众,每次挣扎半天还是被围殴的结局,几个孩子也早习惯了,七手八脚地准备和之前一样按住他,同时嘻笑道:“你行不行啊?这么弱还想还手?”

清霁冲上去,一拳揍在打头那人的鼻梁上,一众人没想到他会帮那个魔头,全部愣住了,挨了几下拳脚才反应过来,一群孩子登时打成了一团。

耀离怕他们误伤到清霁,打得前所未有的拼命,清霁是第一次打架,新鲜感刺激了他的神经,下手也渐渐不知轻重起来,到了最后,他们竟将四五个同龄人全部打倒在地。

喘了几口气,清霁看看耀离挂彩的脸,忍不住大笑起来,耀离抿抿唇想笑,却被忧虑绊住了喜悦,仍是忧心忡忡的模样,清霁见状,伸手就给他脸上撑出一个笑:“离弟,你不高兴呀?”

“咱们打伤了他们,要被监院责罚了。”

棠花书院的监院为人极严厉,对学生向来一视同仁,今日他们全部打架受了伤,性质不同于平日玩闹,必定要受罚的。

耀离自己倒无所谓,怎么过都是那样,可清霁不同,清霁是为了他才打架的……

清霁满不在乎:“嗐!不怕~我受罚有你陪着,你受罚有我陪着~”

耀离充耳不闻,三两下抹净他脸上血迹,又把他鬓边散落的头发掖回发髻,动作粗暴,把清霁疼得哎呦直叫。

勉强把他收拾好,耀离一推他:“你走,问起来就说不知道。”

“离弟,你什么意思呀?我又不是胆小鬼。”清霁把头发重新打乱,然后从耀离脸上匀了把血到自己脸上。

耀离犯起倔来,抬手又要给他绾头发,这回清霁眼疾手快地抓住他的手,另一只手臂一揽他的肩:“你是我弟弟,我当然要保护你!而且是他们先动的手,我保护我弟弟怎么啦?”

耀离不说话,目光飘到了别处,清霁把他的脸掰正,和昨天一样揩掉了他将掉不掉的泪珠:“好啦,咱们打赢啦!为了报答我帮了你,你得给我笑一个~”

耀离吸吸鼻子,用力挤出一个自认为最灿烂的笑,他心中的阴霾此刻全部消散,阳光和煦,愈发显出五官的明艳来。

清霁满意地嗯了一声,在衣服上擦擦手,从地上捡起书,拍拍灰物归原主:“给。”

书已经在争斗中被撕扯得破破烂烂,耀离黑里透着暗红的眼睛重新黯淡下去,又恢复了闷闷不乐的样子。

“以后咱俩用一本,正好还能说悄悄话。”清霁用肩碰了他一下,满脸狡黠。

耀离哭笑不得,坏心情再次轻易消失不见,有这样一个小太阳似的清霁在身边,想不开心都是难事。

一群孩子全部挂了彩,其中还有两位官家公子,直接惊动了山长,他们连监院的面都没见到就被提溜到了一间大书房里,看着坐在上首的山长气得吹胡子瞪眼。

山长清清嗓子,问起了事情经过,相比那几个哭天抢地的孩子,清霁要冷静得多,只有在他们颠倒是非时才会出言纠正,后来山长点名挨个诘问,问到他时他依旧小孔雀般骄傲,大方地承认了打人一事,还将耀离的错揽到了自己身上。

山长本以为是耀离这个小魔头带头打架,在来的路上就想好怎么处理了,现在让清霁这么一澄清再一揽,反倒把耀离摘干净了,真不知道这小魔头是怎么入的他的眼!

不过那几个孩子天天逮着耀离欺负也有些过分了,再怎么不招待见也是个孩子,是个活生生的小生命。而且书院主要经济来源是盐商和盐务官员的出资,昨天耀离可怜兮兮的模样已经让清洲夫妇看了去,现在又有清霁罩着,哪天清霁把这事给父亲添油加醋一说,他这个书院还办不办了?山长还做不做了?

山长捻捻胡子,决定不管真相如何,几个人统统罚去抄书,也借此敲打一下那几个仗势欺人的孩子:“都给我去……”

话未说完,一个书童急急忙忙进来通传:“杨先生有急事要见山长,正等在外面。”

“嗯?”山长顾不上再处罚几个孩子,向书童问道:“哪个杨先生?”

“是杨彤杨先生。”

“你们几个就待在这,我去去就回!”山长瞪了几个孩子一眼,整整衣冠出门去了。

几个孩子大眼瞪小眼,对面打头的那个被清霁揍得最狠,一张脸肿得和馒头一样,眼睛都快挤没了,一听杨先生来了,他努力从挤成缝的眼睛里透出得意的光采,跟在他身后的几个狗腿子也纷纷咧嘴笑了起来,杨先生一定是来给他们“人”撑腰的!

作为非人的耀离重新低下头,盯着鞋尖不说话,清霁拉着他的手摇了摇,冲那几个人神气十足地呸了一声。

要不是有一左一右两个学官盯着,他们非再打起来不可。

山长过了好一会才回来,几个孩子站得腿都酸了,他回来一改先前的态度,直截了当地分别降下处罚:“清霁耀离,《学而篇》抄三十遍,好好闭门思过!李梦蝶,《学而篇》《里仁篇》各抄五十遍,抄完来这里说说悟到了什么!剩下你们几个,《学而篇》《里仁篇》各三十遍,不抄完不许出来!”

耀离讶异地抬头看山长,不太明白怎么对自己处罚得这样轻,清霁生怕山长改变主意,先压下心头疑惑,扯着他一起乖乖行礼认罚,赶紧离开了。

李梦蝶顶着被打成猪头的脸抗议,他爹好歹是个同知,山长怎能如此不给面子?何况他鼻梁都被清霁打断了,该被狠狠惩罚抄书的不该是那两个魔头吗?该罚他们抄一百遍!

山长捻捻胡子,意味深长地瞅了他一眼:“清霁和耀离为什么打你们来着?”

“我想借那个魔头的书看看,谁知道那个就……”李梦蝶嘴硬。

“一派胡言!”

山长动了怒,李梦蝶吓得一缩脖子,后半截话不敢再说出来。

屋内静了一会,山长才继续道:“你们撕的是什么书?那是圣贤书!是可以这样玷污的吗?!”

所有入书院就读的学生无一例外地要先叩拜孔子像,他们今天撕坏《论语》,简直是对圣人大不敬,再观他们一个个颠倒是非相互推诿的样子,太不像话!书都白读了!

倒是清霁颇有风度,不急不躁,陈述事实也不避重就轻,不愧是巡盐御史家的公子!

山长没有多余的时间听他们狡辩,处理完便拂袖而去,四个孩子只好哭丧着脸离开书房。半天的功夫先是被送到医官处处理伤口,然后又被提溜过来听山长训斥,早过了午饭时辰,饭堂里空空如也,他们不得不饿着肚子回去抄书。

那厢,耀离和清霁已经回到馆舍中,他们也没赶上吃饭,所幸早上吃得饱,一顿不吃也不至于饿昏过去。

耀离坐到几案后,乖乖铺纸研墨准备抄书,提起笔,他才想起自己的书已经扯烂了,还得和清霁共用一本。

清霁在一边连连叹气,他已经后悔那么快就跑回来了,应该先和山长打个商量改成罚跪的,《学而篇》三十遍啊三十遍!他宁可去孔子像前跪一天!

三十遍《学而篇》自然不可能凭空出现,他再不情愿也得开始抄了,书院还没完整逛过,新认识的朋友也还没来得及多交流二三,早些抄完早些出去!

一魔一人并排而坐,一本《论语》放在中间,一时间屋内只余纸张翻动的窸窸窣窣声。

过了一会,敲门的声音打破屋内寂静,他们以为是哪位同窗,手上忙着抄书,没一个起身去开门,清霁直接扬声道:“门没锁,进来就行啦。”

门被推开,进来的却不是哪位同窗,而是一个书童,一手提着食盒,一手拿着一本泛黄的书。

见是陌生人,一魔一人不约而同搁下笔,对视一眼,然后同时望向书童。

“杨先生嘱托饭堂留了饭,让我给你们送来。”书童笑容干净温和,与杨彤很像,他把食盒搁在桌上,双手捧着那本书轻轻放在案头,“还有一本书。”

有饭吃!两个孩子惊喜不已。书童任务完成,也没给他们道谢的机会,留下一句慢用就离开了,走时还帮他们带上了门。

书童一走,清霁立刻拿过那本书,竟然是一本《论语》!随便翻开一页,里面密密麻麻的全是脚注和见解,字迹清隽,让人一看就想起了温和敦肃的杨彤。

耀离挤过来和他一起看,清霁略翻了翻就把书给了他,还顺手捏了一下他的脸:“你看,杨先生挺喜欢你的,知道你书坏了还把自己的书给你。”

耀离捧着书,面对这样珍贵的礼物有些不知所措,这两天发生的事太多了,自打认识了清霁,他的生活一下天翻地覆,好像一夕之间所有人都变友善了。

他摸摸自己的额头,硬硬的,角还在,他还是魔,没有变成人。

“杨先生真好,今天他来一定是给咱们开脱来着,山长回来后看他们的眼神都变啦。”清霁没管兀自发愣的耀离,自行抱了食盒过来,见他还在发愣,他推推他换了话题:“话说杨先生怎么样呀?你以前见过他没有?”

耀离回忆了一下,他大概是见过杨彤的,没准还偷听过他授课,但他在今天之前根本不敢靠近大家,所以杨彤应该没有见过他。

如果早些认识杨先生,前几年的生活是不是能有些不一样?

食盒里飘出的香味打断了他的思绪,饭菜尚温着,就是在火上热了太久,过了火候,样子和味道都差些,不过对于两个饥肠辘辘的孩子来说,山珍海味也莫过于此了。

耀离挪开纸笔,珍重地把杨先生赠予他的书收到一边,清霁端出两碗饭,摆好菜,递了筷子给他,一魔一人就着一碟菜,狼吞虎咽地扒起饭来。

①:出自《论语·公冶长》,翻译:起初我看人,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看人,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②:出自《论语·子罕》,翻译: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