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盐雪辞 > 第32章 第三十二章 点睛之笔

盐雪辞 第32章 第三十二章 点睛之笔

作者:柒壹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30 12:19:14 来源:文学城

长春宫的偏殿,连日来总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滞闷。

檐角的铜铃被春风吹得轻响,却驱不散殿内若有似无的压抑——金公公那日带着威胁离去后,苏墨卿便成了宫中无形的“监视对象”。

送来的膳食最是明显。前一日还是翡翠白玉汤、水晶肘子这类精致膳食,次日便换成了糙米饭配寡淡的青菜,连油星都少见;负责洒扫的宫人路过殿门时,脚步总放得极慢,眼神却偷偷往殿内瞟,像是要探听些什么;就连原本常来与桃儿说笑的小宫女,也骤然变得疏远,遇见时只匆匆行个礼,便低头快步走开。

苏墨卿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却依旧每日清晨便起身,净手焚香后立在画案前。

她调颜料时依旧细致,将石青、石绿按比例一点点兑入胶矾水;勾勒百鸟羽毛时依旧专注,连最细微的羽丝都要用狼毫笔尖细细晕染。

只是无人知晓,她握着笔杆的指尖,总比往日更用力些,指节泛着淡淡的青白——她知道,温世昌与金公公是在用这种方式施压,逼她在凤凰的“眼睛”上妥协,画出他们想要的、带着谄媚依附的“忠心”,而非凤凰本该有的王者威仪。

这日辰时,苏墨卿正对着凤凰眼部那片留白出神。

案上的烛火已燃到尽头,烛泪凝结成蜿蜒的琥珀色,像是凝固的焦虑。

她指尖捏着一支细毫笔,悬在绢本上方,却迟迟没有落下——她在构思,更在等待。

忽然,殿外传来宫人清脆的通传:“贵妃娘娘驾到——”

苏墨卿心中猛地一紧,连忙将笔搁在笔洗中,整理了一下素色襦裙的衣襟,快步走到殿门处,屈膝跪迎:“民女苏墨卿,恭迎贵妃娘娘圣安。”

帘幕被轻轻掀开,贵妃身着一袭绛紫色绣兰草纹样的宫装,裙摆上用银线绣着细碎的云纹,行走间如踏云而来。比起初次见面时的雍容威严,今日的贵妃少了几分凌厉,多了几分闲适,鬓边只插着一支白玉簪,却更显清雅贵气。她没有让苏墨卿起身,而是径直走到画案前,目光落在《百鸟朝凤图》上,久久未发一言。

殿内静得可怕,只听得见窗外春风拂过竹叶的沙沙声,以及烛花偶尔爆开的“噼啪”轻响。

苏墨卿垂着头,能清晰地感觉到贵妃的目光在自己身上停留片刻,又转回到画作上,那目光带着审视,更带着一种难以捉摸的考量,像是在权衡着什么。

“起来吧。”良久,贵妃才缓缓开口,声音平淡无波,听不出喜怒,“这画你已画了近半月,为何凤凰的眼睛,至今仍是空白?”

苏墨卿依言起身,依旧垂着眼帘,双手交叠置于身前,语气恭敬却坚定:“回娘娘,凤目乃整幅画作的神魂所系。民女深知此事关乎重大,若轻率下笔,画不出凤凰应有的雍容威仪,便是对娘娘的不敬。故而需静心凝神,反复揣摩,待寻得最恰当的神韵,方能落笔。”

贵妃闻言,唇角似乎微不可察地向上牵动了一下,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她伸出戴着玳瑁护甲的手指,轻轻拂过画面上那只孔雀的尾羽——那是苏墨卿前日刚用特殊青色绘完的部分,色泽温润,在光线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贵妃的指尖在羽纹上停顿片刻,忽然开口:“本宫听闻,近日宫里有人对你这幅画,颇有些议论。”

苏墨卿的心猛地一跳,指尖微微蜷缩。她知道,关键时刻到了。金公公与温世昌的小动作,终究还是传到了贵妃耳中。

她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声音依旧平稳:“民女愚钝,自入长春宫后,便一心扑在画作上,未曾留意宫外的议论。只知尽心竭力为娘娘作画,不敢有半分懈怠。”

“哦?”贵妃忽然转过身,目光如实质般落在苏墨卿脸上,那双凤眸深邃如潭,仿佛能看穿人心,“那你可知,他们议论的是何事?”

苏墨卿抬起头,迎上贵妃的目光。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没有丝毫闪躲:“民女不知具体议论内容。但民女知道,凤为百鸟之王,其德当配天地,其目当有乾坤。若凤目澄澈如镜,便能照见山河万象;若凤目坚定如磐,便能俯瞰众生百态。若是作画者心存杂念,笔下的凤目定然浑浊无神,那才是对娘娘、对皇家最大的不敬。”

她这番话,既表明了自己“画随心动”的创作原则,又暗指那些试图干扰她作画的人“心存杂念”,一语双关,却又不卑不亢,挑不出半分错处。

贵妃凝视着她,殿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桃儿站在一旁,紧张得手心全是汗,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贵妃忽然轻笑一声,那笑声清脆如银铃,瞬间打破了殿内的凝滞:“好一个‘澄澈如镜,坚定如磐’。苏墨卿,你倒是个有风骨的。”

她复又转回身,看向画作,语气缓和了许多:“罢了,这点睛之笔,确实急不得。本宫便再给你三日时间,你且慢慢画,务必画出凤凰应有的神韵。”

话音落,她顿了顿,似是无意地补充道:“你要好好画,莫要辜负了……你这身难得的画艺,也莫要辜负了远方故人的期盼。”说完,她意味深长地看了苏墨卿一眼,便扶着掌事嬷嬷的手,转身离去。

直到贵妃的鸾驾消失在回廊尽头,苏墨卿才缓缓直起身,后背已被冷汗浸湿,贴身的襦裙黏在肌肤上,冰凉刺骨。贵妃最后那句话,像一道惊雷在她心头炸开——“远方故人的期盼”,贵妃分明是知道了沈如澜的存在!是沈如澜在暗中与贵妃有过接触,还是贵妃早已洞察了温世昌的谋划,故意给她传递信号?

无数疑问在她脑海中盘旋,但她很快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无论贵妃的目的是什么,今日这番对话,至少为她挡开了金公公与温世昌的明枪,也让她获得了宝贵的、可以自由落笔的时间。

她不敢耽搁,立刻回到画案前,重新净手。

这次,她用的是温水,指尖在水中反复揉搓,仿佛要将所有的焦虑与不安都洗净。

随后,她点燃三炷香,插在铜炉中,袅袅青烟升起,带着一股沉静的香气,让她纷乱的心渐渐安定。

她从笔架上取下一支全新的细毫笔——这是她特意留着的、最纤细的狼毫,笔锋锐利,最适合勾勒精细的线条。

接着,她打开一个小巧的瓷盒,里面装着她调配了三日的特殊墨汁:以松烟墨为底,加入少量金箔碎屑,再用陈年花露调和,墨色浓黑,却在光线下隐隐泛着细碎的金光,既显尊贵,又不失沉稳。

笔尖轻轻蘸入墨汁,苏墨卿将笔悬在凤凰眼部的空白上方。

她闭上眼睛,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父亲当年教她画画时,握着她的手说“画者,心印也,笔下之物,皆是心中所想”;沈如澜在扬州平山堂的银杏树下,笑着对她说“墨卿,你的画里有风骨,莫要轻易丢了”;还有方才贵妃那句“莫要辜负远方故人的期盼”……

这些画面如潮水般涌来,化作一股坚定的力量,注入她的四肢百骸。

下一刻,她猛地睁开眼,手腕沉稳落下,笔尖精准地点在凤凰左眼的位置——一点,定瞳孔;一勾,描眼廓;一挑,画眼尾!动作行云流水,没有半分滞涩,仿佛演练了千百遍。

当笔尖最后离开绢本时,奇迹般的一幕仿佛出现了:那凤凰的左眼瞬间被赋予了生命!瞳孔深邃如夜,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力量;眼尾微微上挑,带着俯瞰众生的雍容;眼底那抹淡淡的金光,又添了几分悲悯,似能看透世间疾苦,却又不失王者的威严。

那哪里是一只鸟的眼睛?分明是一位洞察世事、心怀天下的王者之眸!

点睛一笔,神魂俱现!

画成的那一刻,苏墨卿只觉得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她踉跄一步,伸手扶住画案边缘才稳住身形,指尖因用力而泛白。

而殿外,不知何时飘起了淅淅沥沥的春雨,雨滴敲打在琉璃瓦上,发出“滴答滴答”的清脆声响,像是在为她这惊险又绝妙的一笔,奏响庆贺的序曲。

桃儿早已看得呆住,此刻才反应过来,激动地说道:“苏姑娘,您画得真好!这凤凰的眼睛,像是活过来了一样!”

苏墨卿看着画作,眼中泛起一丝泪光,却笑着摇了摇头:“还没完,还有右眼呢。”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扬州。

沈府的廊下,沈如澜正凭栏而立。

连绵的春雨将庭院中的青石板打湿,泛着温润的光泽,远处的柳树抽出新芽,绿意盎然,却驱不散她眉梢的愁绪。

她手中捏着一封刚从京城传来的密信,信纸已被她反复看了好几遍,边角微微卷起。

信中说,贵妃虽暂时庇护了苏墨卿,但金公公并未善罢甘休,暗中仍在监视,温世昌更是在宫外调动人手,似是在防备苏墨卿脱身——苏墨卿的处境,依旧如走在钢丝上,随时可能坠入深渊。

“少爷,”沈福撑着一把油纸伞,快步从回廊尽头走来,脸上带着难得的喜色,“京中李公公那边递来消息了!”

沈如澜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急切:“何事?”

“李公公说,金嬷嬷近日在宫中吃了挂落,被贵妃娘娘当着一众宫人的面申饬了几句,说她‘越俎代庖,插手不该管的事’,还罚了她三个月的月例。如今金嬷嬷在宫中气焰收敛了不少,连带着她手下的人,也不敢再随意走动了。”沈福笑着说道,“而且,据李公公透漏,这次揭发金嬷嬷的人,是她手下负责采买的小太监,而那小太监,早年曾受过李公公的恩惠。”

沈如澜闻言,紧绷的下颌线终于松弛了几分,眼中泛起一丝亮色。她前些日子让沈福以自己的名义给李公公送了厚礼——那礼并非金银,而是扬州特有的、用千年松脂制成的墨锭,以及一幅宋代名家的山水小品。李公公素来喜爱文玩字画,自然对这份礼物十分受用,如今看来,他果然愿意出手相助。

打压金嬷嬷,便是斩断温世昌在宫中最得力的爪牙。没有了金嬷嬷在宫内传递消息、制造事端,温世昌便成了“睁眼瞎”,再难轻易对苏墨卿下手。

“做得好。”沈如澜点点头,又问道,“张御史那边,可有动静?”

“张御史收到我们送去的温世昌贪墨盐税的罪证后,并未立刻弹劾,只是让人暗中查访了几日,想来是在收集更多证据。”沈福答道。

沈如澜沉吟片刻,目光望向京城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告诉我们在京的暗线,继续盯着温世昌的一举一动,尤其是他与宫外之人的往来。另外,将我们掌握的、关于温世昌与曹家余党勾结、贪墨宫款的证据,再整理一部分,派人送到张御史手中。”

她顿了顿,补充道:“送的时机要选好——就等苏墨卿的《百鸟朝凤图》完成,呈递到御前的那一日。温世昌此人,素来好大喜功,定会借着画作之事在皇上面前邀功。我们便在他最得意的时候,给他致命一击,让他永无翻身之日!”

沈福心中一凛,连忙应道:“老奴明白,这就去安排。”

春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沈如澜重新望向庭院。

雨雾中,那株老海棠的花苞已悄然绽放,粉嫩的花瓣沾着雨滴,透着顽强的生机。

她轻轻抬手,接住一滴落下的春雨,指尖冰凉,心中却燃起了希望——墨卿,再等等,很快,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而此刻的长春宫偏殿,苏墨卿已重新拿起笔,笔尖悬在凤凰的右眼上方。

春雨敲打窗棂的声音,像是在为她伴奏。

她深吸一口气,手腕落下,又是一笔绝妙的点睛之笔。

两只凤目相对,一只是洞察世事的沉稳,一只是睥睨天下的威严,共同赋予了这只凤凰不朽的神魂。

《百鸟朝凤图》,终于完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