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盐雪辞 >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又现暗流

盐雪辞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又现暗流

作者:柒壹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2:32:41 来源:文学城

乾隆二十三年,冬。

腊月之初,扬州城飘起了今冬第一场雪。

细密的雪籽初时还夹着雨丝,敲打在青瓦上发出沙沙声响,渐渐便成了鹅毛般的雪片,纷纷扬扬地覆盖了整座城池。

古老的扬州城在雪幕中若隐若现,运河如一条墨色玉带穿城而过,河面上最后一班漕船正缓缓驶离码头,船工呵出的白气在寒风中瞬间消散。

临湖别院的飞檐下挂起了晶莹的冰凌,在暮色中泛着清冷的光。

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白墙黛瓦,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院中一池碧水尚未完全封冻,几尾锦鲤在浮冰间游弋,偶尔激起细微的水声。

回廊曲折,连接着各处厅堂,廊下悬挂的灯笼在渐暗的天色中陆续点亮,在雪地上投下温暖的光晕。

苏墨卿坐在廊下的紫檀木椅上,将晒干的银杏果一粒粒倒进青花瓷盆里。

金黄的果实在雪光映照下泛着温润光泽,与盆沿上绘着的缠枝莲纹相映成趣。

她今日穿了件月白缎面夹袄,领口围着一圈银狐毛,衬得她面容愈发清丽。

廊外的红梅已初绽花苞,在白雪映衬下格外娇艳,暗香浮动,与屋内熏香的沉香木气息交织在一起。

一阵沉稳的脚步声自回廊尽头传来,沈如澜裹着件玄色貂皮披风踏雪而来,领口的风毛被雪染得斑白。

她手里捧着个描金漆盒,盒面上的西番莲纹在雪光下流转着金色光泽。

她的靴子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声响,身后跟着的小厮赶忙替她拂去披风上的落雪。

“这么冷的天,怎么还在外头坐着?”沈如澜语气里带着责备,眼中却满是关切,“手这样凉,当心染了风寒。” 她伸手握住苏墨卿的手指,轻轻呵着热气。

苏墨卿抬头浅笑,眼角眉梢染着暖意:“屋里闷得慌,倒不如在这里看雪景。这银杏果晒得正好,明日给你炖冰糖银杏羹。”她说着,将一颗饱满的银杏果递到沈如澜唇边。

沈如澜就着她的手吃了,唇角漾开笑意:“甜得很。”她将手中的漆盒放在一旁的石桌上,“给你带了样好东西。”

漆盒打开,露出里面整齐码放的西洋画笔。笔杆是上好的象牙所制,笔尖用细密的貂毛制成,比她平日用的湖笔要纤细许多。

“这是从广州十三行一个英吉利商人那里得来的,据说西洋画师画人像时,最擅长用这种笔勾轮廓。”沈如澜取出一支笔,在指尖转动着,“我想着你近来在研究人物画法,或许用得上。”

苏墨卿接过笔,指尖触到象牙微凉的质感。笔杆上精细地雕刻着藤蔓花纹,可见造价不菲。

“这样精致的物件,怕是费了不少心思。”她轻声道,目光却落在沈如澜微蹙的眉头上,“可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我见你今日回来得比平日都早。”

沈如澜正要开口,就听见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老管家沈福撑着油纸伞匆匆赶来,伞面歪了大半,肩头落满了雪。他神色慌张,连呼吸都带着白气:“少爷!京中内务府又来人了,这次还带了个姓赫的主事,说要亲自见您!说是…说是奉了刘总管的急令,此刻正在前厅候着。”

沈如澜眉头骤然收紧。内务府前番合作刚定,此刻突然派主事前来,绝非好事。

她将画笔轻轻塞进苏墨卿手中,指尖在她冻得泛红的指节上轻轻一按,低声叮嘱:“你先回画室,我不叫你别出来。让丫鬟把炭火烧旺些,我很快回来。”

玄色披风在雪地上扫过,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

苏墨卿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手中的象牙笔杆仿佛还残留着沈如澜的温度。她心中莫名升起一丝不安,连廊外红梅的暗香都显得格外清冷。

几个丫鬟悄声上前,为她披上斗篷,又递来新的手炉。

前厅内,炭火烧得正旺。

赫主事穿着一身石青色补服,胸前绣着鸂鶒补子,正端坐在太师椅上品茶。他约莫四十上下年纪,面白无须,一双三角眼时不时闪过精光。见沈如澜进来,他缓缓放下茶盏,目光锐利地扫过她全身。

“沈少爷,”他声音尖细,带着官腔,“此次前来,是奉内务府刘总管之命,催问颐和园修缮出资之事。上次沈少爷以‘南洋贸易亏损’推脱,可据内务府查到的账册,沈家上月在广州的西洋货物贸易,盈利足足三十万两。这‘亏损’之说,怕是不实吧?”

沈如澜心中一沉。内务府竟暗中查了沈家的账,这是她始料未及的。

她面上依旧平静,亲自为赫主事续上热茶,缓声道:“赫主事有所不知。南洋贸易虽有盈利,却需预留大半用于明年采办。且扬州盐场冬季修缮也需银两,实在无力承担修缮之费。”

赫主事冷笑一声,从袖中掏出一本蓝皮账册拍在黄花梨木桌上。册页散开,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字迹。“沈少爷不必狡辩!这本账册上写得清清楚楚,沈家在江南有五处田庄、三艘漕船未入公账。若沈少爷不愿出资,那这些‘私产’,怕是要交由户部核查一番了。”

这话带着**裸的威胁。沈如澜指尖在袖中攥得发白,面上却依然带着得体的微笑:“主事言重了。只是五十万两不是小数目,还请容沈某筹措几日。”

赫主事这才露出满意的神色,又吃了一口茶,慢条斯理地道: “沈少爷是明白人。三日后,咱家再来听信。”他起身时,忽然又道,“听说沈少爷近日与江宁巡抚往来甚密?这朝堂上的事,还是莫要掺和得太深为好。”

送走赫主事,沈如澜站在廊下久久未动。

雪越下越大,院中的假山石已经覆上了一层素白。

几只麻雀在光秃的梧桐枝头跳跃,震落簌簌雪屑。

她想起母亲临终前的嘱托:沈家虽富,却终究是商贾之家,在这皇权至上的世道,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赫主事最后那句话,分明是在敲打她不要寻求巡抚的帮助。

回到临湖别院时,苏墨卿还站在廊下等她,手里紧紧握着那支西洋画笔。见她脸色凝重,苏墨卿连忙上前,将早已备好的手炉塞进她手中。

“出什么事了?”苏墨卿轻声问道,眼底满是担忧。

沈如澜将内务府的逼迫和盘托出,声音里带着罕见的疲惫:“他们要我拿出五十万两修缮颐和园,否则就要查抄沈家私产。”

苏墨卿心中一惊。五十万两对寻常人家是天方夜谭,即便对沈家这样的江南巨富,也需动用大半流动资金。她想起自己这些年攒下的画酬,虽然不多,但也是她的一片心意。

“要不…我把这些年攒的画酬都拿出来?”她握住沈如澜的手,感觉那手指冰凉得吓人,“虽不多,也有几千两,总能应应急。”

沈如澜反手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疼惜:“傻瓜,你的钱留着买颜料、画你喜欢的画便是。这些朝堂上的勾当,不该污了你的手。”

她望向院中越积越厚的雪,声音渐渐坚定,“明日我去拜访江宁巡抚。巡抚大人与家父有旧交,或许能从中斡旋。”

.

暮色四合,雪光映得窗纸发亮。

丫鬟悄悄进来添了炭火,又奉上新沏的碧螺春。

茶香氤氲中,苏墨卿悄悄打量着沈如澜紧蹙的眉头,心中涌起一阵不安。如今朝中派系纷争不断,这次内务府突然发难,恐怕背后另有文章。

“如澜,”苏墨卿轻声道, “我听说这位赫主事与和珅走得很近。皇上最恨结党营私之事。他们此举,莫非是要拉沈家站队?”

沈如澜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诧。她从未想过,整日沉浸在画纸墨香中的苏墨卿,竟对朝堂局势有如此敏锐的洞察。

“你如何知道这些?”沈如澜轻声问道。

苏墨卿垂下眼帘,长睫在雪光映照下投下淡淡的阴影:“之前,也曾为几位大人画过像。他们谈话时,当我是不存在的。”她顿了顿,声音更轻,“官场上的事,有时候比画纸上的墨迹还要黑白分明。我虽不懂朝政,却也看得出这位赫主事来者不善。”

沈如澜久久凝视着窗外纷飞的大雪,忽然觉得这个冬天,比想象中还要寒冷。她想起近日扬州城中多了不少生面孔,盐运使衙门的差役也时常在沈家商铺附近转悠。原来这一切早有征兆,只是她忙于生意,竟未察觉。

“明日我去见巡抚大人,你且在家好生待着。”沈如澜沉吟片刻,“让沈福多派几个护院守在别院四周,近日扬州城怕是不太平。”

苏墨卿点头应下,心中却隐隐作痛。她看着沈如澜疲惫的侧脸,忽然很想为她做些什么。

夜深人静时,她悄悄取出藏于箱底的一个紫檀木盒,里面整齐地放着这些年来所有的画酬银票。虽然对于五十万两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但这是她全部的心意。

窗外雪落无声,红梅在月下疏影横斜。

苏墨卿提笔蘸墨,在宣纸上细细勾勒。

笔尖游走间,一树傲雪红梅渐渐成形,枝干虬劲,花瓣娇艳。

她在画角题下一行小字:“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但愿这场风雪早日过去,红日终将升起。

她望着画纸出神,心中暗暗祈祷。

而此时的书房内,沈如澜正对灯独坐。

账册摊开在案头,墨迹在灯下泛着冷光。

她提笔蘸墨,在宣纸上写下一封密信。烛火摇曳,映得她面容明灭不定。

窗外风声呜咽,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这一夜,听雪轩的灯久久未熄。

沈如澜望着窗外的飞雪,心中盘算着明日去见巡抚时要如何周旋。她知道,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恐怕只是开始。

朝堂上的明争暗斗,终究还是波及到了扬州城,而沈家这座看似稳固的商业帝国,正在风雪中摇摇欲坠。

与此同时,在扬州城另一端的驿馆内,赫主事正对着烛火仔细端详着一枚玉佩。玉佩上雕刻着精致的龙纹,在烛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他嘴角泛起一丝冷笑,轻声自语:“沈家…倒要看看你们能撑到几时。”

窗外,雪越下越大,覆盖了整座扬州城,也将所有的阴谋与算计都掩埋在洁白的雪色之下。

夜更深了,打更人的梆子声在寂静的雪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苏墨卿悄悄来到书房外,透过门缝看见沈如澜仍在伏案工作。她轻轻推门而入,将一碗热腾腾的杏仁茶放在案头。

“歇会儿吧,”她柔声道,“我已经让厨房备了些点心,你最爱吃的桂花糕。”

沈如澜抬头,眼中布满血丝,却还是扯出一抹笑:“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

“我陪你。”苏墨卿在她身旁坐下,拿起墨锭轻轻研磨,“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陪在你身边。”

烛火跳跃,将两人的身影投在墙上,交织在一起。

窗外的雪还在下,但屋内的温暖却足以抵御这个冬天的所有寒冷。

这一刻,她们彼此都知道,接下来的路或许会很艰难。

夜深了,雪渐渐小了,但扬州城的暗流,却才刚刚开始。

在这看似平静的雪夜之下,各方势力都在暗中布局。江宁巡抚府邸的书房里,同样亮着灯火;盐运使衙门的值房里,几个官员正在密谈;甚至连运河上那些看似普通的漕船里,也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而这一切,都围绕着沈家这座江南第一富商的府邸,悄然展开。

雪花依旧无声飘落,覆盖了所有的痕迹,却掩盖不了正在酝酿的风暴。

此刻的听雪轩内,沈如澜终于放下笔,将写好的密信仔细封好。“明日一早,你亲自送去巡抚衙门。”她对守候在门外的管家沈福吩咐道,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苏墨卿静静地看着她,忽然觉得这个雪夜格外漫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