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哑幕十四行 > 第9章 第 9 章

哑幕十四行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洛奥德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27 15:48:03 来源:文学城

他回到房间,打开《多维空间与生态文明》。他翻得很快,仿佛自己会速读,但实际上他一个字也没看进去。这让他的心更加焦灼,他认为自己正在辜负这本书的作者,辜负团队成员,更是辜负他自己。

可是怎么办?到底该怎么办?

可怕的自卑感涌上心头。他觉得自己很难真正融入他们,就算身体可以,灵魂也望尘莫及。他回想他待在蔺哲身边,无所事事,就像只无忧的小傻瓜。这只小傻瓜甚至一度出手打扰人家工作。

蔺哲现在一定烦透他了,或认为他是个趁人之危的变态。江奕敲敲自己的脑壳,懊恼偏偏被几口酒剥夺去理智。他去卫生间洗了把脸,不知不觉就对镜子里的自己发起了呆:他有颗希腊式的小脑袋,这让他看上去只有十六岁;他的双眼皮很窄很窄,眼眶圆圆的,眼尾略下垂;灯光照耀,他的眼睛像两颗顶好的火欧泊,双唇像粉芍药花瓣。他想起波诺,他长得跟他一样可爱,就是少了些高智感,多出来的蕴藉是天性使然。

难怪波诺讨厌他。

他再次坐到书本面前,翻到“速读”开始的那一页,边学习边掉眼泪。他嘲笑自己的表现过于矫揉造作,可他就是这样。他越是认真对待一件事,就越希望在短时间内取得理想的成绩,而当事与愿违,他就容易跟自己过不去,陷入深深的内疚与自我怀疑。

等终于静下心来,他把自己完全献给了时间与知识。他深刻了解到三圈层污染情况,从主要污染物到半衰期再到辐射强度。

他知道细胞结构不同,基因融合的触发机制就不同。譬如动物的跨物种基因转移载体是血小板,被子植物则用到维管束和筛管细胞,细菌强化是辐射诱导的CRISPR系统超突变,病毒则能够跨界传播。

有时他会单纯把它当作故事来读。

譬如波诺曾将一个北极狼人嵌合体拆解成点,安插在文森特·梵高的《星月夜》里长达近百年;他开创的最早的莫比乌斯环世界叫“乐界”,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是调配“乐界”的核心人物。

他开始动笔——

观后报告

书名:《多维空间与生态文明》

作者:波诺

出版社:密涅瓦出版社(原版出版于2100年)

一、引言

《多维空间与生态文明》是新德尔斐圣殿秘境公会领袖波诺的代表作之一,书中详细记录他对多维空间开拓的历程以及对未来生态文明的展望和启示。这本书融合了近现代历史、生物技术、资源管理与社会批判,表达了对新时代进步的高度崇拜和对过往社会结构的强烈不满。我阅读这本书的初始动力,主要来源于工作需要以及对作者和译者思维方式的好奇。然而在读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对自由意志和存在主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世界里,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并决定我们的未来。

二、内容概述

《多维空间与生态文明》是波诺在2095到2098年间,在威尔克斯地自建的雪屋里独居三年完成的图书类文献。在这期间,波诺孑然一身、饥寒交迫,抵抗疾病的同时尽全力拯救生命。书中内容不仅包括生物变异的原理及规律,如太平洋海裔、非洲蛛林、黑曲霉变异株、珊瑚礁病毒,还记述了五维谜宫、剧本、游戏对三维世界产生的蝴蝶效应。

本书共七卷,涵盖了从对建立多维空间的用途,到对人性、理学、生存之间关系的探讨。波诺通过切身体验,反映了近现代人类过度排外的现象,提出“进化即救赎”的理念,倡导生物舍弃原生基因,否则文明将面临无可挽回的癌症。

三、书籍分析与评价

1. 书籍的主题与中心思想

《多维空间与生态文明》探讨了多个层面的主题,其中最核心的是各维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升降和跨维运动。波诺认为,维度本质就是宇宙的俄罗斯套娃。“说不定此刻,六维你正在给三维我的自媒体账号点赞关注。”

2. 作品风格与结构

波诺的写作风格简明幽默,比喻生动形象,语言轻快且富有童真。书里有很多段落,波诺通过奇妙的刻画与类比,展示了他对跨维技术领域的卓越研究成果和对人类剿杀异种行为的抨击。全书结构紧凑、思维通透、逻辑清晰,令读者心驰神往、茅塞顿开。

3. 理论观点

波诺独居南极并非走投无路,而是一种对人心险恶的藐视以及神明独特的自罚方式。他倡导生物融合、开创《新德尔斐基因圣经》,并非存心与人类为敌,而是失望透顶后的自我救赎。他清楚,曾经那个理智温驯的天才已经无法拯救他和他的同伴于水火,他能做的就只有化身暴君,用鲜血灌溉他想挽留的未知的爱。在这场基因革命中,他不是先驱,却能凭一己之力成为首脑并亲手推翻旧社会制度,建立新王朝,弘扬新理念。

4. 创新性与价值

《多维空间与生态文明》无论在史学、科学还是社会学方面,都具备极高的参考价值。它不仅是一本方便查找知识信息的工具书,更是科技发展的里程碑。二十多年过去,这本书依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帮助研究者增进技术水平、提升精神境界。波诺研发的基因改造技术至今仍影响着一批又一批人类。

四、个人感悟与启示

从《多维空间与生态文明》中,我学到很多知识,也得到了深刻的启发。首先,我认识了爱因斯坦-罗森桥,知道黑洞为什么被叫做“凝聚星”,并成功背下史瓦西度规在Kruskal坐标系的线元表达式,用爱因斯坦场方程在纸上计算出了虫洞喉道的张力。

其次,波诺的事迹让我对他、对这个世界产生了不一样的看法。他们清晰了,也复杂了。他们似乎并不像我想的那么美好,甚至是残酷且无法直视的。我时而迷茫,时而恐慌,时而原地踏步,时而耽溺于生命意义的思考,殊不知生命本就没有特定意义,事在人为,一切自有定数。

最后,我仍憧憬未来,哪怕身陷囹圄,哪怕前方一片混沌。因为有人为我牺牲,因为有人与我同在。

写完结论,他伸了个懒腰,整理好书本走出卧室。在茶几的老位置上,他看到热腾腾的紫薯、温开水。他坐下来,从碗底抽出一张手写纸条:

早吃早睡

LZ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