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擦得慢,动作轻柔却又恰到好处,齐二很是受用,但她这张嘴却不如她这双手讨人喜欢。
齐二心道:大哥虽苦读多年,却可惜资质平平,以他的应试水平,高中绝无可能!
小芝麻放下二公子的手,转身将巾子投入温水中仔细盥洗。
“外头都说老太爷花重金捐建那紫阳书院,就是为了替齐家子孙积累福报!此番大公子若能金榜堤名,也算是圆了老太爷的多年夙愿呐!”
她如今与巧莲走得近,对齐府的事也知之甚多。
齐颂却不以为然,心道:你这丫头有所不知了,齐瀚斥巨资捐建紫阳书院不假,但背地里的缘由却是当年的知府老爷,那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官迷,在杭城任职眼看就要满两届了,却始终政绩平平。齐颂的父亲谭明曾私下建议岳丈捐建书院。
一来这是千古功名,于齐家颇为有利;二来,王知府亟待政绩加持,此举待他亦有益处;一开始齐老太爷还舍不得,毕竟是真金白银啊!可谭明几番劝说,他才狠下心出资,结果书院建成后广受赞誉,国子监的主官还亲临视察,回去后洋洋洒洒写了一封奏折上表天听,王知府如愿升职,临走前从善如流地替齐老爷办妥了湖州那片桑园的批文。
说来也是喜人,那紫阳书院开办至今,年年都有学子登金榜,最多的那一年,头甲二十名里紫阳书院独占三名,二甲五十人中,紫阳书院也傲居十名之多·······
如此亮眼的成绩,放眼全国都是独一份!却是为齐家赢得赞誉无数!就连盛京的学子们都晓得,杭城有位儒商齐老太爷。
思起这些往事,齐颂的心里五味杂陈。
他年幼得父亲点播,本人又喜读书,原本应该像父亲那般,十年寒窗金榜提名······
可命运捉弄,后来的他弃文从商,却在大有可为的年纪遭了天灾。
如今双十年纪的他,终日围困与床榻间,好似一摊烂泥,哪里还有一丝丝盼头?
“对了,二公子,再过几日便是端午了,小奴托巧莲去寻了些艾草来,届时混了干姜煮水替你沐浴!咱们也去去晦气,往后风调雨顺,安乐康健······”
说这句话时,小芝麻的手恰恰落在齐颂光洁平坦的小腹上。
齐颂周身麻木,耳尖却灼热难当。
偏偏那小丫头不觉有异,还同他唠家常一般絮叨着:“我娘说过端午的艾草药性最强,能祛百病、温养气血·······”
齐颂听不清她后面又说了些啥,只感受到一股温热的力道正缓缓碾压着自己的腹部。
“小奴这样按揉,您觉得舒坦吗?”后者没什么坏心眼,纯粹想帮二公子活动气血。
他终日靠汤药和丸剂续命,几乎不怎么进食,所以腹部已平坦到近乎干瘪的程度,一双手覆上去,只觉得掌心空落落的、皮肉绵软好似棉花。
“我娘说,普天之下就属五谷养人,尤其是粟米汤,金黄油亮赛人参!”她顺着齐颂的肚脐揉搓了三圈,又反方向揉了三圈。
静谧的架子床上只听见“咕噜···咕噜”若有似无的腹鸣在狭小的空间中格外显著,小芝麻愣了一下,转而盯着二公子清俊的脸庞。
闭着眼的齐颂瞬间脸热起来:我,我这可不是出虚恭啊······只是,只是····
“二公子,您是不是饿了?”小芝麻露出心疼的神情,这么个大活人躺在床上几个月了,怎么能一口饭不吃呢?这也太不妥当了。
“明日小奴就问问曹大夫,能不能喂您喝些粟米汤?”语落,她好奇地用手丈量了一下,随即发出一声惊叹:“二公子,您这腰身恐怕只有七寸吧!!啧啧,好细的腰啊!”
古有楚王好细腰,所以后宫多饿死,如今杭城内外也痴迷女子柳腰纤纤之态。
小芝麻:“二公子,您容貌俊朗、肤白赛雪;如今又身量纤细,若是扮作女装定然美过天上仙女!”
齐二无意理会小丫头的突发奇想,心中只愤愤呐喊:求你住手吧,别揉了,再揉我可忍不住了···
“咕噜噜,咕噜噜。”
又是一阵绵长的腹鸣。
*
翌日。
曹大夫照例来为二公子请脉,小芝麻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二公子身虚体弱,肠胃尤甚,若是饮食不当反而有碍康复!”小老头笃定的指了指自己研制的药丸:“这可是老夫遵循千年古方炼制的十全大补丸,含服一粒便可扶本培元,无需五谷也可续命!”
小芝麻顿了顿,她不懂什么千年古方,可她知道,齐颂水米不进、腹中早已干瘪空洞。
“可昨日小奴替二公子揉腹,他内里空空,腹鸣不止!”她还想争取一下,可曹大夫却摇了摇头:“打嗝也好,出虚恭也罢,都是寻常反应,你切莫多事,照老夫所言行事即可!”
小芝麻见这老头倔强得很,只好悻悻收声。
曹大夫走后没多久,王巧莲便来送晌午饭了。
小胖丫头挎着竹篮,熟门熟路停在主屋门口:“芝麻芝麻,开饭了!”
两个丫头坐在主屋窗檐下的阴凉处。
“喏,今日特意叫我娘给你加了半个卤猪蹄!你尝尝,可香了!”
小芝麻见她两颊红红,嘴角还残留一丝丝汤汁的痕迹,便知道这丫头已经吃过了,于是不再客套,端起碗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唔,好香啊!”稻米饭配猪蹄,这可是顶好的伙食呢!
王巧莲笑嘻嘻从自己的荷包里掏出一小把瓜子磕了起来:“那是,今日后厨给大少夫人加菜,灶上做得多,我娘偷留了一小碗!”
王巧莲脸蛋圆润,随着嗑瓜子的动作,那水润红艳的嘴唇一开一合,越发有福相了。
小芝麻痴痴地盯着她,脑海中却浮现出二公子面色苍白、肚皮凹陷的凄惨模样,小丫头暗暗下定决心,不能坐视不理!!
“巧莲,我想麻烦你一件事!”
王巧莲小嘴巴巴嗑得正欢:“何事,你但说无妨!”
小芝麻停顿了一瞬,畅岚院没有小厨房,但她平时烧水的灶房里有炉有锅,煮一碗米汤并非难事。
“你能帮我拿些粟米来吗?”
王巧莲不解问道:“你要粟米做甚?”
小芝麻羞赧一笑:“我每晚都要守夜,偶尔饥饿难忍,所以想备一点点粟米煮粥吃。”
府上虽不允许私自开火,但其他几房都有自己的小厨房,偶尔煲个汤做些小点心倒是不打紧。
“得!今晚我就带来。”巧莲仗义的点点头,末了还不忘催促小芝麻快点吃,吃完了好给自己讲话本子!!!
两个小丫头一聊起来就没完,一窗之隔的屋内,齐颂被那红烧猪蹄的咸香味勾得馋虫发作,那本就干瘪的腹中酸水直流!
两个没眼色家伙,就不能去别处吃饭吗?
如此浓郁的肉香,你俩当真闻不到吗?
好不容易熬到那肉香味儿消散了一些,齐颂惊觉自己口齿间满是酸水!
卧床半年有余,曹大夫的十全大补丸只能吊住他一口气,至于口腹之欲,他早已经忘到了九霄云外!
想吃饭!!太想吃饭了!齐二公子生平头一次如此强烈的渴望能有一口饭吃!
他努力将浑身的气力集往一处,哪怕只是开口说一个字,或是动一动手指都行!!
可努力了许久,这具肉身依旧纹丝不动。
唉!
失落感瞬间涌上他的心头。
窗外的俩个小丫头还在兴致勃勃的聊着话本子,全然不知屋内二公子的煎熬与可怜。
*
齐府膳厅。
雕花嵌玉的紫檀八仙桌上规规矩矩摆放着六道凉菜,八道热菜,外加两例汤羹。
前几日选喜饼,白氏在众人面前露了脸,罗氏今日便存心要将闫先生称赞齐泓文一事说与众人听!
其实这件事,无需她说,旁人都晓得。
毕竟齐家孙辈中,除了二公子齐颂,其余三位公子都一心读书致仕,所以紫阳书院里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众人的眼睛。
只见罗氏绕过屏风,欣慰地点了点儿子肩膀,一双眼睛却盯着为首的齐老太爷:“弘文你定要加倍努力,绝不可辜负了先生的期望啊!”
齐泓文抬眸,见不远处的祖父正神情缓地看向自己,那苍白的眉宇间似乎露出几分愉悦之色。
他忙激动地点点头:“还请祖父放心,孙儿一定发奋图强,为咱们齐家光耀门楣!”
齐老太爷掷地有声落下一个字:“好。”
他并非不知齐泓文的水平,可他毕竟年过七旬,自觉精力不济,眼下又少了齐颂这个左膀右臂,烦心之事太多,根本无暇顾忌这个不成器的孙子。齐泓文考过三回了,没一回登榜。齐瀚亦不想多言,只求上天顾念齐家,他能登榜亦是幸事···
“哎呦,泓文你可别有压力,你身后还有泓砚、泓宣呢,咱们齐家的门楣啊,往后要靠你们兄弟三人齐心协力,共同光耀!”四夫人张氏笑盈盈的提醒道。
齐泓文一愣,这才尴尬地看了看两个弟弟:“四婶母说的是,我们兄弟三人定当竭尽全力。”
张氏开了口,罗氏自然没有好脸色,二人暗暗对视。
一旁的白氏却将话锋一转,隔着紫钿螺纹六折屏风笑盈盈地看向对面:“公爹,眼下就快端午节了,府上的节礼可得加紧筹备起来,今年人多,这节礼可马虎不得。”
罗氏闻言也笑盈盈搭腔:“是啊,往年节礼都是齐二早早预备好的,今年无人操持可不行!”
齐家作为杭城有名的商贾之家,每年大小节日都要为亲眷好友、商会同行、官署知交准备上百份礼物。
筹备节礼,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个肥差!
往年大家虽然都想沾沾手,可到底都没有齐颂那通天的本事。大江南北的奇珍异宝、价值连城的古董字画,亦或稀奇古怪的西洋舶来品,他总能寻来。
去年端午的节礼,是二公子特意差人从南洋定制的象牙雕龙船、素有“珠中皇后”之称的黑蝶贝母、还有鎏金打造的雄黄酒壶,不仅价值不菲,品类也是稀奇少见的。
这样的节礼拿出来,实在叫人颜面倍增。
白氏心里酸溜溜的,可惜去年儿子齐泓砚尚未定亲,这些好东西自然都便宜了郑氏的娘家!
她婉转提醒齐老太爷:“公爹,今年是泓砚头一回往贺家送礼,于情于理都得隆重些····”
齐瀚看了一眼自己的三个儿子。
他们一个个人到中年,读书致仕已全然无望了,眼下每人手里都管着不少铺面,却还浑然不理府中庶务,连端午节礼这样的小事,都要麻烦年逾七十的老爹?
齐瀚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丝丝恼意:“老大。”
被点名的齐青山一愣,发现妻子罗氏在给自己递眼色,他急忙点点头应道:“泓砚初次在岳丈家露脸,所谓礼多人不怪嘛,是得隆重些。”
他干瘪的笑了几下,却发觉父亲的脸色阴郁。
膳厅内众人也都发觉了,不自觉紧张起来。
“此番与贺家结亲,咱们的行事已然过于张扬了,所谓尊卑有序,内外有别,节礼亦是如此。”齐老太爷坐姿稳若泰山,犀利的目光扫过在场诸多子孙,最终落在屏风那边:“张氏。”
忽然被点到名的四儿媳妇张氏急忙福了福身子:“儿媳在。”
齐瀚:“今年节礼便交由你来操办,一应花费由账房支取。”
语落,众人错愕的目光纷纷落在张氏身上。
她倒是毫不扭捏,大大方方应了下来:“请公爹放心,儿媳一定尽力。”
齐二:饿,饿,饿,肚子好饿,我想吃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求你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