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亚父 > 第12章 心愿

亚父 第12章 心愿

作者:中原老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3:45:19 来源:文学城

“娘娘,该起身去紫宸殿了。”

裴文冕睁眼,瞧见一旁的烛火,和窗外漆黑的夜色。

昨夜是如何睡着的,裴文冕已记不大清楚了,只知道大概是个混乱的夜,便任由宫人为她更衣梳妆。

纤云拿簪子询问裴文冕的意见。裴文冕无可无不可,最后只道:“要简单些的。”

现在出发,到紫宸殿时,差不多便是用早膳的时辰。裴文冕想,他今日早朝后是不会召见大臣了,否则一定会留他们用膳,绝没有在此刻召见她的份。

念及此,裴文冕便不由带出几分冷笑来。

也不知他看到桌上的美酒佳肴,会不会想起,昨夜他也曾送给她一杯毒酒?

但更让裴文冕心塞的是,她如今不得不想法子讨他欢心,以此寻找机会出宫。想出这些法子,对裴文冕来说不难,难的是,如何隐藏起不甘行事。

待纤云插上最后一根簪子,裴文冕便起身往外走。纤云禁不住轻声问:“娘娘,您不看一眼吗?”

裴文冕回首,“不必了。”

纤云和几个宫女对视一眼,压下眼底的忧愁,快步追上。她们身处内庭,很少能接触到皇帝和前朝大臣,被派来这里,本是欢喜不已。这些年来,陛下后宫里从来没进过新人,娘娘还是头一个。可坏也坏在这儿,她们没人知晓陛下的喜好,娘娘也浑不在意,仿佛无心固宠似的。

内庭,裴文冕也甚少踏足,走在长长的宫道上,放眼望去皆是朱墙澄瓦和挂着陌生殿名的恢宏宫殿。

耳边传来细碎的声响,裴文冕驻足,纤云问道:“娘娘,怎么了?”

裴文冕摇摇头,示意众人噤声,抬步往声源处走去,就看几个太监将一个瑟缩着的小太监堵在角落里殴打恐吓。

“秋声,你胆子大了!我们可是杨公公的干孙子,这一带三宫十殿,哪个不得听杨公公的,叫你扫个地怎么了?”

“就是,我们家娘娘今日要出门,脏了娘娘的鞋,你担得起干系吗!”

却有一道清泠冷淡的嗓音从背后悠悠飘来,“哦?我竟不知,我殿里还有你们这帮为虎作伥的家伙!”

几个太监砰的一声跪下,“娘娘饶命,娘娘饶命!”

裴文冕无意纠缠,“纤云,你找人把他们送到赵公公那里。”

一个太监膝行过来,顷刻间已是满脸泪,“奴才们是奉杨公公的命来给您送东西的。”

太监也有品级和职权划分,偌大宫廷,就是由这些太监和宫女一起撑起了运转的功能。裴文冕观他们模样衣着,分明与秋声小太监一般无二,却能颐指气使、拳脚相向,概因背后的靠山大有不同。

而宫妃大多要为自个留后路,与杨节一类的大太监打好关系,就是一朝冷落,日子也不至于很难过。

那太监就看眼前这位清清冷冷的娘娘,极缓地绽出一抹笑,不由心下一松。这位娘娘虽气势不凡,但据他们得来的消息,大概是个无权无势、无依无靠的民间女子,正是需要他们的时候。

下一刻,他却听那位娘娘冰冷的嗓音,“堵了嘴,送给杨节。我就在紫宸殿里等着,叫杨节到紫宸殿复命。”

不理会那几个呜呜哀求的太监,裴文冕走近疼得嘶气的秋声,看他不过十五六岁模样,呆愣愣的,便拉他起来,“对不住了,秋声,是我疏于管理。你可愿意到我殿里当差?”

秋声摇摇头,垂下眼眸,可惊呆了一众人等。这样好的出头机会,当众拒绝娘娘,不是得罪人吗?

裴文冕缓了声,“虽说无功不受禄,但你这伤却是真的,稍后我叫人送些药给你。”

这一耽搁,到紫宸殿的一路上,她们都没有多做停留。

杨节的动作却比她们都要快,赶在她们之前到了紫宸殿外的宫道上,压着那几个脸颊高高肿起的太监给裴文冕陪笑。

紫宸殿外宫人众多,侍卫也多。昔日风光无限的杨公公带着干孙子卑微地站在这儿,格外引人注目。

裴文冕视线扫过那几个泪汪汪的太监,“行了,今后好生约束就是。”

杨节听闻,扑通一声跪下,砰砰砰叩头,额上鲜血淋漓,“谢娘娘宽恕!谢娘娘宽恕!”

察觉到过往宫人隐晦的视线,纤云扬声道:“杨公公,我们娘娘好心肠,可什么都没说呢,你这副模样给谁看?”

都做了许多年的宫人,不必刻意听,纤云就知道,此时众人心中必定在猜忌娘娘刻薄寡恩、飞扬跋扈。宫中虽以帝王荣宠为风向,但小人物的一念之差,也许便会在关键时刻化作利刃。

此人用心实在歹毒,纤云恨极了。

杨节一怔,露出个笑,“是我冲撞了娘娘,娘娘这样罚我,确是轻了。”

裴文冕缓步上前,走过他时,忽地回头道:“原也是我想岔了,只想着轻拿轻放,却没考虑到,这样的大事,你又是陛下身边的旧人,合该陛下亲自惩处才是。”

被裴文冕锐利的目光轻轻扫过,杨节心猛地一跳,就听裴文冕用轻缓的嗓音说出让他震颤的话语。

“你不要回去了,随我进紫宸殿,恭候圣驾。我倒要看看,陛下要如何给我个说法。”

垂下头,毕恭毕敬地随裴文冕入了紫宸殿,杨节便自发在殿门外跪下。

怎么可能!

干爹明明说了,陛下对这位娘娘根本就不在乎。何况昨夜他也在狱中,陛下对她言语间多有轻慢,她怎敢……怎敢捅到陛下面前!

皇帝还没下朝,裴文冕在殿里坐了会儿,就觉发上珠钗碍事,压得人脑袋昏昏沉沉,遂往铜镜前走去。

短短几步,禁不住再次感叹这座宫殿的富丽堂皇、品味高雅,怨不得历来得了天下的人都爱住在皇宫中。

这般一想,裴文冕摘发饰的动作一顿。

之前是她着相了。

有悍然到能守住天下的强权,还有什么,是帝王强要不来的呢?

他却又什么都不肯说,只可能是所求难于启齿了。

既如此,裴文冕也就不急着琢磨他的心思了。砝码嘛,总要一点一点加,等到他失了耐性,才是好时机。

纤云眺望一眼跪在殿外的杨节,掩唇笑道:“娘娘您瞧,他那模样。”

裴文冕道:“他等着他主子给他撑腰呢。”

纤云和一众宫人忿忿不平,“今日可真怪,先是有个不识好歹的秋声,又来了个着魔一样没长眼睛的杨公公。”

“秋声的事不许再提。何况他做什么,原也是他的事,”裴文冕心情不错,打量着铜镜中身着繁复宫装的人,不由一笑。

她头一次穿汉服,还是和社团里的朋友们一起。一群青春正茂的年轻人,费了老大劲收拾好行头开读书会,执扇执卷,望着彼此古风古韵的模样,自是无比开怀。

如今时移世易,裴文冕这身宫装,不知比那年讲究华美上多少,却只让人心生沉重。

她今年已二十五岁,转眼已经来到这个陌生的王朝五年。

裴文冕算了算,若是在现代,她应当已经递交了博士申请,正在读博的路上。

纤云几人被裴文冕这笑一晃,叹道:“娘娘,您笑起来真美。”

赵公公几人坠在帝王身后,不敢出声。

帝王已负手立在院中,凤目望向窗前被众多宫人簇拥着的裴文冕,不知看了多久。

他从来都知道,文冕是极美的,却不知,原来文冕换上留仙裙,会是这样摄人心魄。

尤其……帝王确信,方才他确实看到了裴文冕的笑。

没有母后,没有那些不相干的人,就在他的宫殿里。

虽然这笑一闪而逝,夹杂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但却是真真切切的笑。

裴文冕也发现了他,已经敛了笑意,出声唤道:“陛下。”

帝王面上便带了笑,欲要相迎。

窗前人影一闪,裴文冕已经从殿内出来,神色间少了几分冷淡,“今日可还顺利?”

帝王颔首。

裴文冕眉尾微抬,“可我这里不顺利。”

赵公公心一下就提了起来。莫不是裴大人这厢一夜沉思,又不干了?便悄悄地去觑帝王的脸色。

帝王面色如常,只是眸间多了丝寒意,“安康富足,还能有什么不顺?”

裴文冕斜他一眼,莫名其妙。

“纤云,你来讲。”

纤云口齿伶俐,三言两语便将杨节的事复述出来。至于引起事端的小太监秋声,在场诸人却无人关注了。

帝王笑道:“着实不顺。”

裴文冕指向殿外的杨节,“人就在这里,我初来乍到,还不清楚宫里的规矩,劳烦陛下帮我处置了。”

帝王笑笑,视线淡淡扫过面如土色的杨节,又滑过瞬间紧绷的赵公公,一锤定音,“杖二十。叫来各殿主事太监、宫女,一并观刑。”

“敢有再犯者,与杨节同。”

裴文冕眉目舒展。既然要待在这里,总要待得舒服些。

纤云等人亦止不住高兴。经此一事,宫里再不会有不长眼的敢顶撞娘娘。她们做为娘娘的宫女,在外也沾光。

裴文冕又问:“那些小太监们说,我那边三宫十殿,谁的名号都不如杨节有用,可是真的?”

赵公公陪笑道:“杨节行事张扬,冲撞了娘娘,罪该万死。后宫里,自然是以陛下和娘娘您为主。”

用过早膳,帝王便以消食为由,与裴文冕一同入了御花园。

纵是秋日,御花园中也有娇花盛放,美丽动人。

八角亭外,帷幔轻垂,花香袭人。

帝王端坐,提笔批阅奏折,裴文冕挽袖磨墨。

清润修长的手,握着朱色方墨,推拉磨旋间,便有鲜红墨水从白皙指尖流淌而出。

他看着,忽觉活色生香,抬指压在那纤细腕骨上,察觉手下人一僵。

“文冕。”

“在。”

他仰头覆上裴文冕的唇,便是裴文冕未尽的话语,也尽数被堵在口中。

脊背触上冰凉坚硬的朱柱,裴文冕冷得一激灵,清越眉眼微皱。

帝王手掌捏握在她后颈间,待瞧见她清明的双眸,凤目一黯,继而笑笑,扯起她臂弯间那条碧山色披帛,罩住裴文冕眼睛,系在脑后。

暂时抛去视觉,反倒叫裴文冕轻松些。

广袖滑落,纵使看不见,裴文冕也能感知到,他带着薄茧的手抚上了她肩头,带着她深吻。

帝王滚烫的灼息,无孔不入的龙涎香,以及将裴文冕逼在柱前的健壮身躯,无所不至地夺取着裴文冕的一切。

于是裴文冕在他掌下化作任意形状,也随他的蓄意作为微微喘息,脸颊抵在朱柱上,任清凉的风和他灼热的唇一同拂过她身前。一冷一热,经久不绝,最终都汇作喉间的干渴难耐。

偶尔,裴文冕还能听到他模糊不清地唤她的名字。只是彼时她正百无聊赖地神游天外,不过随着他的力道应他一两声罢了。

帝王抬眸,看着那张如雪仙容染上潮红,贝齿咬着樱唇,肌肤泛着桃粉,扬起修美弧度的脖颈,既自得于这些愉悦因他而起,又没来由地生起失落。

若今日不是他,而是任何一个坐在这龙椅上的人,文冕,是否也会如此?

俯近裴文冕耳畔,帝王收了收掌心,低声道:“文冕,朕对杨节的处置,可还合你的心意?”

裴文冕不知他为何发狠,更无心探究,“自然是……合的。”

帝王笑笑,退身而去。

裴文冕长舒了口气,手指摸上眼前轻纱,正要摘下,却冷不丁被去而复返的帝王一掌钳住双手,扣在头顶。

饱蘸朱墨的紫檀狼毫落下一个个龙飞凤舞的字迹,仿若茫茫雪地里开出朵朵红梅。

八角亭中,轻垂的纱幔被风吹起,拂过裴文冕,带起阵阵痒意。

但裴文冕的骄傲,绝不允许她在此时动弹。

她想,她大概知道他要做什么了。是因为那近五年的光阴里,她一直压他一头,所以,他才想把她踩在脚下吗?

诸如磨墨,亦或近些日子的荒唐事,都是裴文冕从前绝不会干的。

“文冕,你可还有什么心愿?”

“我,要再上荣落山。”

再次摘下眼纱时,那双眼睛露出来,依旧是清凌凌的。

“好了吗?”

裴文冕垂眸,压下眼中耻辱。

她的嗓音冷淡淡的,仅带一丝沙哑,又透着轻讽。帝王心中一刺,“自然没好。你既不中用,不得不戛然而止。”

裴文冕哦了一声,视线扫过不远处背对凉亭的宫人,从里面寻到许多熟悉的影子,纤云等和赵公公自不必再提,高回乐却也在,不由便生出一丝恼意。

“何时去荣落山?”

“下午。”

虽然方才别了一句,但帝王还是心生温存之意。

文冕坐在他身旁,眸光流转,若不看微乱的发丝和衣襟,活脱脱便是个餐风饮露的世外仙人。

“你那殿,改叫蓬莱殿,如何?”

“好极了。”

裴文冕随口应着,从他袖下的折子里,瞥见了“流民”二字。

蓬莱二字,神秘浪漫引人探寻。但更多的意味,却是与悲剧相连。诸如徐福入海、唐明皇与贵妃,不过是一个不算好的开端,和一个意料之内的结尾罢了。

帝王不多时便走了,留下高回乐护卫裴文冕。一方面,他如今的确很忙。另一方面,却是不愿意继续和裴文冕相对无言。

高回乐眼看帝妃二人分别,默默按了剑,准备再离亭子远一些。

亭中人慢声道:“站住。”

“臣参见娘娘。娘娘有何吩咐?”

裴文冕道:“你进来,我有话问你。”

高回乐只到帷幔外一米处,便止住脚步,垂首道:“臣不敢面见娘娘。娘娘有话请讲。”

裴文冕走近了,拨开飞扬的帷幔,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

“裴丞相,近来在朝中如何?”

“恕臣不能直言。”

一只纤细白皙的手,轻轻搭上高回乐肩膀。高回乐瞳孔一缩,忙要后退,却发现裴文冕抓得这般紧,又怕连累她摔倒,一时进退两难。

附近不只有他和禁军,还有皇帝的暗卫。高回乐知道,皇帝留在裴文冕身边的暗卫绝不在少数。

若被皇帝知道……

余光里,裴文冕离得又近了。

高回乐妥协,低声道:“裴大人告病假了。”

裴文冕很满意,“流民是怎么一回事?”

高回乐不敢不回,含混道:“旱灾,还有狂风,收成不好。右相大人在管着了。”

裴文冕缓声道:“你可要想清楚,今日是我问你你不答,换做明日,兴许我问话的,便不是你高统领,而是周统领、郑统领了。”

“您……”

高回乐难以置信,这般无赖的威胁话语,竟然是从裴文冕口中说出。

换做任何一个朝中官吏,他都不会震惊。可偏偏这人是裴文冕。

最终,高回乐还是回道:“流民南下。今日早朝,陛下斥责右相无为,使流民在城内艰难乞讨。下了早朝,右相派人将难民全都赶出城去。现下几位大人正在与陛下议事。”

裴文冕摇头,“我问你答。”

“难民从哪个州郡来?长官可有上书请罪或是施行对策?有没有州郡官吏或是百姓上京告密?其人为谁,后果如何?”

“巨鹿郡。还没收到郡守的请罪书。至于有没有施行举措,臣不清楚。司马陆允到京兆尹处告状,碰上右相,以流程不对被收押在牢中,明日会审。”

“明日?”裴文冕长眉微蹙,“有些紧。”

“大人,”高回乐禁不住劝道,“您别管这事了,与您并没有干系。”

裴文冕嗤笑一声,“我就是想管,管得了吗?”

高回乐这颗心便放下了,“臣去准备出宫事宜。”

天冷了,是时候准备给渣渣龙起个名字了[愤怒]

如果我改了书名,大家还会找到我吗[星星眼]

还有就是[求你了]我最近不能更新了,有考试和很多其他事情要准备[可怜]最晚这周日才能恢复更新[爆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心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