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哑巴贵妃和她的话痨帝王 > 第53章 第 53 章

哑巴贵妃和她的话痨帝王 第53章 第 53 章

作者:木子谣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3 10:33:58 来源:文学城

嗯,公孙仪的皇妹,当朝长公主公孙忆雪,是十月十二这日来的坤宁宫,在她求见清心殿、谢过公孙仪的救命之恩之后。

还未等她叙一叙这十分浅薄的兄妹之情,公孙仪便开口将她送到了坤宁宫来。他说:“皇妹若是不急着出宫,可以到坤宁宫去找你皇嫂玩儿。”

“她这会儿当是已经处理完宫务,练了一会儿字,也该歇一歇了。”

“今日朕午时有事和大臣相商,不回坤宁宫用膳,皇妹不妨待久些。”

“裴叙方才已经走过一趟,贵妃知晓朕不回去用膳,当会留你的。”

其实徐乐蓉不是在练字,只是徐乐蓉著书终归未曾在人前显露,他便用练字替代。

相伴月余,公孙仪已经对徐乐蓉多了几分了解。

他知道,一旦写起书来,徐乐蓉便总会忘记时辰。等到她写得差不多了,要放下笔的时候,腰肢和手腕总是酸疼的。

故而他总爱将人拉到他这清心殿来,不止为的是时时能够见到她,还为提醒她歇息。

但今日朝政繁忙,清心殿大臣来来往往,他怕徐乐蓉不自在,也担心她在屏风后待着会发闷。

咳咳,还有就是,想着明日秋狩,路上舟车劳顿,他明晚不大敢折腾她,昨夜便多贪了几回。

晨起他想亲亲她再走,却被徐乐蓉误会,她可恼了了一阵子,才在他好声好气的哄声中继续入睡。

如此,他哪里还舍得让她到清心殿来陪他?

公孙忆雪对公孙仪的想法和打算一无所知,但她听着他一连串的话,一时都有些发怔,有些没反应过来。

她上回和公孙仪相处,还是送他去皇陵安葬先皇后嫡母的棺椁时。

而后公孙仪流落民间,不知经历了什么,等她再听到他的消息时,他已经成了声名在外的小将军柳玥仪。

那年,公孙仪十五岁,她也十四岁了,正被刘皇后看管得严严实实的,只差将她幽禁在宫中。

而公孙仪虽已恢复太子身份,那时却并未住在宫中,而是在宫外的驿馆住着。

依她打听回来的消息,道是他的原话:

“此次战役虽大胜,但漠北依旧不安稳。而北疆蛮夷这些年休养生息,也在蠢蠢欲动。儿臣须得早日回漠北。趁着在京的这些时日,儿臣多和武将们商讨军机,集思广益。如此儿臣住宫中不便,暂不回宫了。”

公孙仪不在宫中住,公孙忆雪想去见他,便只能出宫。为了出宫,她试了好多种法子,也一一都被刘皇后拒了。

她最后求到先帝公孙佳音面前。

他沉默了一会儿,和她说道:“雪儿,你母后如今正为你的亲事烦心,出宫这事不必再提。”

公孙忆雪不可置信地盯着她的父皇看,一颗心渐渐冷了下去。她犹还不死心,求他:“可是父皇,儿臣只是想见见皇兄而已。”

有泪顺着她清冷却娇艳的面颊流了下去,公孙佳音见她和故人相似的面容,和缓了几分语气:“会见到的。”他说。

他沉吟片刻:“你皇兄才回京,又有军事在身,寻常抽不得空。但父皇三日后会诏他进宫,届时你可见他一面。”

公孙佳音说到做到,但也果真如他所说,也只是见一面而已。

公孙忆雪带着贴身的宫女在宫道上候了片刻,见公孙仪从宫道上走过,二人略叙一叙旧,先帝那边就着人来请公孙仪了。

她只来得及将自己亲手绣的香囊送了出去,便眼睁睁见着她的皇兄越走越远。

再后来,公孙仪回京,她早已嫁到了江南孙家。

多年过去,兄妹俩这还是头一回这样小聚。

这小片刻,也多是她在说话,公孙仪偶尔回应一两句。

她还以为皇兄的性子还是和小时候一样,不多话。却不想,要分别时,他竟说出这样一番长句来。

还有他的那句“皇嫂”,让公孙忆雪多想了一会儿。

原来皇兄以正妻之礼迎娶徐国公孙女徐乐蓉,竟不是为了做给徐家人看么?

除了徐家人的兵权,他也还是对那可怜的姑娘有几分情意在的?

公孙忆雪想着,没意识到自己已经诧异地盯了公孙仪好一会儿。直到她身边的宫女大着胆子、悄悄在她身后戳了戳她,她才回过神来。

而公孙仪任由她看着,只目光黝黑,回视的目光十分平静。

公孙忆雪看懂了他眼神中的催促,便应了一声。

她思及方才公孙仪提到贵妃时柔和的目光,和他说到“也该歇一歇”了时眼神中难掩的无奈,便开口笑道:“皇兄放心,妹妹这就过去,让皇嫂歇一歇。”

公孙仪见她意会,面上微微露出个笑,朝她点了点头:“那皇妹去罢,皇兄还要继续忙。”他说。

公孙忆雪告退。

久居深宫的人,尤其她这样不受宠的公主,心思要较常人要深上一些。

方才在公孙仪面前的短暂失态,已经是十分难见的了。

她带着宫人往坤宁宫方向走时,其实还未反应过来。

她的皇兄,何时竟这样多话了?

是因着他们兄妹二人太多年未见,竟错过了他的变化么?

想着公孙仪对徐乐蓉的看重,又记起当年徐乐蓉和徐国公的相助之情,公孙忆雪面色十分温和:“皇嫂,明日冬狩,我便不去了,孩子还小。”

“莫怪我回京多时,今日才进宫。孩子实在是时刻离不得人,刚进京,就大病一场,前日才好透。”

徐乐蓉摇摇头,这事她也听公孙仪说了,道是宫中的太医被公孙忆雪叫走了大半,一直守在长公主府三日,才将那孩子救了回来。

其中凶险,哪里是公孙忆雪这样简短两句话能概括得了的。

小花厅没有熏香,但摆放了炭盆,熏得暖融融的。一旁还放了个熏笼,上边搭了几个橘子,橘皮的香气萦绕在鼻尖。

公孙忆雪慢慢放松下来。

徐乐蓉口不能言,她便主动说话。

“皇嫂不知,我方才还想在清心殿多待一会儿,但被皇兄赶出来了。”

她笑道:“皇兄还说,皇嫂练字许久,也该歇一歇了。”

“依着我说啊,皇兄就是盼着我过来,好陪皇嫂说说话,又讨巧地让你歇上一歇呢!”公孙忆雪用帕子遮了唇,露在外面的一双美目笑盈盈的。

因着遮了小半张脸的缘故,她面上的清冷便散了几分,只看一双眼睛,便会以为她是哪家俏皮的贵女。

哪里晓得这样的姑娘,竟会是被父亲忽视、被继母搓磨了小半生,又被夫家折磨了几年的一国公主呢?

她身侧的宫女双眼一热,险些掉下泪来,忙低头遮掩了去。

徐乐蓉目光不动声色地从宫女身上扫过,落在公孙忆雪溢满笑意的双眸上。

她微微笑了笑,只当是默认了公孙忆雪的这番打趣的话。

恰徐嬷嬷来禀,道是午膳已经备好了,她便请人留下陪她一起用膳。

公孙忆雪将帕子放了下来,唇边竟也是带着笑的。她说:“可见皇兄多了解皇嫂,连皇嫂会留我用饭都算着了。”

她嘴里公孙仪出现的次数也太多了些,徐乐蓉想起他,眉眼柔和了几分。

不过,她和这位长公主,虽有渊源,其实也并不大相熟,除了公孙仪这个将她们变为姑嫂的人外,也确实没什么可谈的了。

公孙忆雪不会手语,这种亲密的话要让宫人们翻译,也不大合宜,所以徐乐蓉只微微颔首、笑了笑,就当是应了。

长公主说的是实话,她可不会为这种事脸红,也不会谦让、拗着性子不承认的。

公孙忆雪见她大大方方应了,心里也松了口气。

她其实也怕这位皇嫂扭扭捏捏的,二人又不怎么相熟,她的打趣话若人家羞得不肯认,那尴尬的只会是她。

从前在宫中偶尔见一面的人,还会朝她行礼。如今身份调转,她变成身份下位那个,虽她不会多想,但也担心自己的讨好落了空。

她如今,空有一国长公主身份,其实论起来,比父皇在世时还要艰难些。

父皇在世,她是公主,虽不得看重,也常被苛待,但身份摆在这儿,唬一唬旁人还是够的。

父皇去世,皇兄即位,她成了长公主。虽说身份听着还似是高了一层,但其中的落魄只有她自己才知道。

孙家生怕前些年苛待她、软禁她的事被皇兄知晓,竟胆大包天地想要取她的性命。幸得皇兄早安排了人在她身边,将她救下了。

但一个未婚的公主,和一个休夫带一子的长公主,是不一样的。

前者或许可以为皇兄带来些价值——可能他也不需要。

后者却只能仰仗他过活儿,日后在这燕京城,她和孩子能否安安稳稳的,还是得仪仗宫中这两人。

所以,公孙忆雪面对徐乐蓉,态度转变得十分自然,连分别扭都不见,就安然地一口一个“皇嫂”叫着了。

她身边的宫女替她心酸,她却可泰然得很。

但若是徐乐蓉不配合,或者别别扭扭的不愿意应她的话,她还得担心自己是否得罪了人。

依着皇兄对徐乐蓉的看重,她担心自己和孩子日后的日子会不好过。

幸好!

幸好这姑娘性子和以前一样,大大方方的,也体贴得很,不曾叫她为难半分。

一顿饭,安安静静地用完了。

饭后,公孙忆雪还不急着走,她陪着徐乐蓉在海棠树林下慢慢散着步。

十月的天儿,海棠树的叶子早就掉光了,此时一片片光秃秃的树,其实并不大好看。

但公孙忆雪羡慕这份用心。

她方才进小花厅前,就已经留意到了这片小树林,问过引路的小宫人,才知是她的皇兄在大婚前特意命人种的。

公孙仪对徐乐蓉的看重,让她又多了一分了解。

“母后在世时,”公孙忆雪语气有几分怀念,她对徐乐蓉说道:“这里种的是一片竹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