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哑巴贵妃和她的话痨帝王 > 第3章 第 3 章

哑巴贵妃和她的话痨帝王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木子谣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09:57:13 来源:文学城

京中谁人不知,去岁皇后娘娘“好心”请太医为徐家小姐诊治不成,反被徐国公告到金銮殿。

不过,不同于方才跪地求饶的那些纨绔子弟,此时在梅林里赏玩的一众年轻男女,皆是家中备受重视的存在。

相较于纨绔子弟们心里想的,徐乐蓉“顶多是被灌了些苦药”,他们从家中获知的消息要更清晰、且更全面些。

徐国公在金銮殿上告之时,说的是皇后娘娘命人给这哑巴小姐灌了哑药,断绝了她日后恢复说话能力的可能性,又请出早已致仕的太医圣手龚太医为其作证。

龚太医说,他已为徐家小姐医治三年,日前窥见一丝希望,若非那一碗哑药灌下去,徐家小姐的嗓子日后未必不会恢复如初。

可惜,徐家小姐当日从宫中出来,脉象显示她被人灌了哑药;但她自己不懂药性,太医给她喝了什么她自己都不知道。

而她前脚才喝了药,被皇后宫中的嬷嬷亲自送出了宫;后脚太医院煎药用的陶釜不慎被药童打碎,药渣被清理,就连她所喝之药的药方子都毁于一场小火。

嗯,一场小火。

经太医院当值的太医们作证,他们连一丝火光都没看见。

听药童瞬间改口且支支吾吾的声音,那药方子更像是在火盆里烧的。

摆明了就是有猫腻,但物证就是没了。

但判案还得讲究人证物证俱全呢!

哦,你说依据药房里剩余的药来推算啊?可不巧,那日皇后娘娘说是要给刘家老夫人赠药,可派宫中嬷嬷取了不少药走,甚至都没留下记录。

跪在金銮殿上的陈太医是刘皇后的人,他觑着上首帝后的面色,一席哭诉说得真情实意。

“陛下,娘娘一腔好意,不能这样被人糟蹋不说,还反过来遭人诬陷啊!”

告人的人反被指诬告,徐国公怒到极至,反倒笑了。

他是给不出物证,只有人证。

那又如何?

“陛下,臣以徐家世袭罔替的爵位和手中兵权作保,请求严审陈太医和皇后娘娘身边的嬷嬷。”徐国公跪下,哽咽道。

他没有提及药童,那孩子摆明了就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可怜人。

“陛下,老臣的孙女可怜,年纪小小时便被周阁老家的孙女撞入水中。当年得不到公道,今日老臣便是拼了这条命,也要为她讨回一个公道来。”

此话一出,金銮殿便是一静。

就连还在哭嚎的陈太医、和上首的刘皇后,面色也俱都变了。

有朝臣悄悄去看周阁老,见他瞬间脸色铁青,不敢多看,只默默地和一旁的同僚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徐家小姐的耳疾和哑疾是怎么来的?

不就是周阁老的孙女所致么?

当年太祖皇帝驾崩前,留了遗言,将周阁老和徐国公一同封为辅政大臣,辅佐当年的太子如今的皇帝处理朝政。

一文一武,互相制衡。

周阁老和徐国公互相不对付,连带着他们家的小辈也不对付。

但两家到底没有死仇,面上还过得去,平日里在朝堂上、朝堂外见了,两家人还能互相给个笑脸。

而周家和徐家两家人彻底成为死对头,是在两位小姐十岁那年的宫中迎冬宴。

徐家小姐徐乐蓉,十岁那年便已出落得亭亭玉立,成了京中贵女之首,一举一动皆是京中姑娘典范。

而周阁老家中孙女周英宜,和徐家小姐同岁,却还未褪去婴儿肥,虽相貌也不错,到底不如徐家小姐。

本来这二人当是没什么交集的,毕竟一个是武将的孙女,一个是文臣的孙女。

但奈何徐家小姐的大伯父徐伯文是当朝御史,她的长兄徐子容是当年六元及第的状元郎。

大燕建朝年岁尚短,但已经出了六元及第的状元不说,新科状元竟还如此年少有为。

便是前朝大兴王朝,它建朝三百余年,也未出这样一个人物。

便是不看在她大伯父的面子上,光是她十六岁便六元及第的长兄,也足够吸引年少姑娘们围在她身边。

文臣、武将家的姑娘们都簇拥在徐家小姐身边,本是没什么,但周家小姐自小也前呼后拥惯了,还是第一回,身边如此冷清。

她一气之下,挤上去,将姑娘们都挤开了。

也说不清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反正一团混乱之后,伴随着吵吵嚷嚷声,徐家小姐便被周家小姐撞倒,跌入了初冬尚未结冰、却已然冷冽彻骨的湖水中。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徐家小姐被宫人们救上来之后,高烧不退,最后又聋又哑。

而徐国公想要为孙女讨个公道,但周阁老已经先下手为强,说是已经狠狠罚过自家孙女。

因为她的一时激愤和无心之失,导致徐家小姐成为“废疾者”,他实在抱歉。

但他家孙女已经因为愧疚,和他的惩罚昏睡不醒,眼见着他要白发人送黑发人。

“国公便消了气罢!”周阁老擦着眼泪说道。

徐国公不可能信他的一面之词,但皇后出面,请了陈太医去周府给周英宜看诊,也说了和周阁老一样的话。

“陛下,老臣当年相信了皇后娘娘。”徐国公老泪纵横,全不见平日里武将的威严锐利模样,让人真切感受到他身为祖父对孙女的一腔爱护疼惜之情。

但他的话中意,让金銮殿上本就寂静的气氛,越发端肃。

朝臣们忍不住,顺着徐国公的话去想。

当年周家小姐因生病而堵了徐家为孙女讨公道的去路,而为她下了诊断的,可亦是依旧跪在地上的这位陈太医。

陈太医,皇后娘娘。

啧,当初徐家小姐聋哑的消息传出来,周家小姐便闭门不出,说是一度险些救不回来。

但如今再看,周家小姐早已取代徐家小姐,成为京中贵女之首,名声颇佳。

谁还记得被她撞入水中而遭难的徐家小姐呢?

朝臣们虽然不说话,但私底下,双眼传出的讯息,多到皇帝公孙佳音觉着他若再不出声,底下的人心俱都要散了。

他叹了口气。

而今日,在梅林深处,鼻尖梅香幽幽,他听着太子公孙仪说“徐小姐听闻她被人私下肆意取笑,都委屈地哭了”时,亦叹了口气。

他看向刘皇后。

徐乐蓉低垂着头,努力不让唇角翘起。

原来太子殿下方才不和自己说话,不是怕被旁人听见,暴露自己耳疾已愈的事,而是以为她哭了,不敢和她说话啊?

可她哪里是哭了呢?

不过是打了三个呵欠,殿下看过来时,她眼中的水意未散,而兴许眼圈还有几分红罢了!

“皇后,你来说。”

她听见皇帝开口,便收敛了心神,静静地听着,且安分地当着她的聋女。

刘皇后哪里肯承认?

她用帕子掩住双眼,作拭泪状,“陛下,太子自小便看臣妾不顺眼。他污蔑臣妾也罢了,您也不相信我了么?”

往日她这么一说,她身边的贴身嬷嬷和宫女们便向皇帝告罪,而后接着她的话往下讲,安慰她,替她抱不平。

但方才她心血来潮,说是不要人跟着,拉着皇帝便入了这梅林深处。眼下她的人俱都不在身边,哪里会有人替她将余话往下圆。

话音刚落,刘皇后便觉不好。

嬷嬷和宫女们都不在,她岂是太子的对手?

她眉心一跳。

果真,她听得太子开口:

“哦,原来孤看你不顺眼,你是知道的。”

“不过皇后,孤还道是你记恨当初陈太医之事,为他出气呢!原来不是。”

“啧!”公孙仪弹了弹舌,尾音绕了几个音。

落入徐乐蓉耳中,像是有一片羽毛在耳廓轻轻刷过,她努力忍住心里想要挠痒痒的想法。

皇帝闭了闭眼。

和太子打交道十多年,刘皇后再蠢也知道他是在讥讽自己。

她大怒,理智顿消。

不过三两句话,她便被太子激出了实话,“是本宫命人做的又如何?”

早春还有些许凉意,她却因激动而面色泛红。

“她徐乐蓉不过一介臣女,本宫可是一国皇后!当日徐国公逼死陈太医、逼得本宫被禁足一月时,可曾想过今日?”

公孙仪唇角微勾,看向慢慢睁开双眼的公孙佳音,“父皇,您也听见了。”

他微微偏了头,看向来时的方向,“大家可都听见了,皇后承认她因当年暗害徐家小姐之事败露而怀恨在心,时至今日,依旧在迫害徐家小姐。”

才匆匆跟上来的一众人停住了脚步,面面相觑,迟疑地不敢再上前。

冲得太快的安灵儿和赵倩倩二人险些刹不住脚,忙互相搀扶着站稳,悄悄退到了人群后头。

“徐家人可还被牵制在各处?”公孙仪看向分开人群走过来的禁军统领,话却是对公孙佳音说的:“父皇,该将徐家人找来罢?”

公孙佳音单手背在身后,闻言点了点头,示意禁军统领去找人。

罢了,皇后实在太蠢,他已经保过一次,是该让她吃个教训了。

公孙仪伸手在微垂着眉眼的徐乐蓉面前挥了挥,见她抬起头来,便笑着说道:“徐小姐,皇后已经承认,她当初害你之事败露后,依旧对你怀恨在心。”

见越来越多的人朝这边涌来,刘皇后过于发热的脑子慢慢冷静下来,暗觉方才失言。

才想要补救,便听公孙仪如此说,便忍不住大喝:“住口,本宫何时说当初害过她了?本宫说的……”

话被公孙仪打断,他挡在徐乐蓉面前,声音压得极低,“嗯,你入宫后,那宫女也是故意将你带到那些纨绔子弟面前的。”

为着徐乐蓉的闺誉,他说的话,只有帝后和徐乐蓉听见。

皇后怒不可遏,正要继续说话,被眼疾手快的皇帝捂住了嘴。

“行了,‘一国皇后’!别继续丢人。” 公孙佳音说,用她方才说过的话堵她。

皇后“呜呜呜”地叫着,想要挣脱他的手,眼角余光见自己的贴身嬷嬷和宫人们皆往自己这里跑来,顿时便安静下来。

而公孙仪还在慢慢地和徐乐蓉说着话,音量也恢复了正常,“别怕,这回孤会替你讨个公道。”他意有所指。

徐乐蓉眨了眨眼。

殿下明知道她能听见,人前却依旧这样慢速地和她说话。他是很享受这种“做戏”的快乐么?

她好像找到同道中人了。

她朝公孙仪福了福身子,垂眸时,掩住了眼中险些藏不住的笑意。

而跟过来瞧热闹的一众人满意于自己听到了这样大的秘辛,且与他们方才一路走来时所思所想相合。

但亦有一点不大好的是,皇后娘娘好像冷静下来了。

她朝他们看过来了。

有些胆子小一点的,俱都学着方才安灵儿和赵倩倩一般,悄悄退到人群后边去,唯恐自己被皇后盯上。

那徐家小姐又聋又哑的,当初也不知怎的惹上了皇后娘娘,竟又是要断她恢复说话的可能,又是想要她的性命的。

有那脑子活泛一点的,思及后宫仅有的三名皇嗣,俱都是先皇后在世时生下来的。

宫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没了好消息的?

好似,是从如今的刘皇后,当年的丽妃入宫之后。

当时二公主出生时,她的生母雪妃还因难产死了,而丽妃顺利生下如今的三皇子公孙景阳。

再后来,先皇后也忽然暴毙……

这些年,不是没人起过疑心。

但刘皇后毕竟如她方才所说,她是一国之后,陛下都没发话,谁也不敢拿她如何。

且看这些年陛下对她的盛宠,再看去岁她都想要了徐国公孙女的命,人证俱都指向她,却被陛下以没有物证为由,只罚了她禁足一月。

理由还是:“身为后宫之主,却管不好自己的宫人”。

陈太医和当初送徐家小姐出宫的那嬷嬷,俱都被处死了,徐国公便是不满这样的处理结果,也不能如何。

周阁老被他指出自家孙女两年前做的事,正恼羞成怒着呢!

文臣武将之间的牵制,可不是说说而已。

哎,想多了。

还是看看那眼圈都红了,正被太子殿下温声安慰,却因耳疾不得不抬眼盯着他唇部看的徐家小姐罢!

看着看着,他们又想起方才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的话……

身上寒毛乍起,越来越多的人往后退,却碍于后面涌过来的大批人群没能挤得出去,险些出现人踩人的现象。

禁军侍卫们忙过来维持秩序。

这下,不仅是朝臣们,便是这些京中贵公子、贵女们,皆在帝后和太子面前失了体面。

虽然不知道忙着捂皇后嘴的皇帝,和被皇帝捂住嘴的皇后,还有忙着哄徐家那哑巴小姐的太子殿下,有没有心思朝他们这个方向看上一眼。

公孙仪眼角余光瞥见那混乱的一群人,低头轻咳了一声。

公孙佳音立马放开皇后,忙不迭问道:“太子可是旧伤又疼了?”

徐乐蓉稍稍退后一步,给皇帝让出身子来。

她则低着头,用帕子轻轻压在眼尾处,晕出一抹绯色,让自己看着像是受了大委屈还未被哄好的模样。

果真,耳中传来一道充满同情的声音,“徐家小姐真可怜,都哭了。”

这是不畏惧皇后可能的记恨的人,才敢说的话。

也有人附和道:“是真可怜,哭都只能低着头哭,唉!”

实际上,徐乐蓉手中的帕子很快又被她收好。

她低着头,目光正看向脚下的石子路,盯着一枚颜色比较鲜亮的深褐色石子看,不知不觉中又出了神。

方才太子殿下分明是在掩饰他看热闹的心思,才低咳了一声;但陛下却这样紧张地问他是否是旧伤又疼了。

陛下最在意的皇子不是刘皇后所出的三皇子么?

还有旧伤……

原来殿下竟是因伤,才离开北疆前线回京的么?

爹爹最喜欢和她说殿下的消息了,怎的这回一点也没提?

徐乐蓉发着呆,但旁人都知道她又聋又哑,也不大在意她,随她在一旁站着。

而刘皇后,在贴身嬷嬷的安慰下,不住地拭着泪,小声地问她该怎么办。

那嬷嬷见她情绪稳定下来,没有再多说什么,只让宫女们拉开帘子,围出一小块挡住众人视线的地方。

徐乐蓉这个角度,能看见那嬷嬷正替皇后整理着被风吹乱的发丝和衣裙。

皇后的小声啜泣声很快便停了。

徐乐蓉若有所思。

皇后宫中的嬷嬷和宫女们果真厉害,会是谁的人呢?依皇后的性子,没有直接派人杀了她,是嬷嬷劝阻了她么?

假借医治之名让她喝下哑药及慢性毒药,和让宫中宫女带她去给纨绔子弟们取笑,这样十分不高明却行之有效地让皇后出气的法子,是谁想出来的?

徐乐蓉和徐国公、徐子容他们本以为,是皇后自己想的。

但方才嬷嬷和宫女们都不在皇后身边,观她三两句便被太子激得失去理智的样子,徐乐蓉不认为皇后能有这脑子。

而每回皆以“男女有别”“让年轻人自己去玩儿”等理由支走兄长们、大伯娘和两位婶娘他们的那些人,知道皇后的目的吗?

他们当中,谁是在配合皇后行事,而谁又是回回巧合地让她身边仅有宫女青杏相伴的?

她对皇后的了解着实有限,实在想不出来。

徐乐蓉方才消散了许多的困意再度席卷而来。

她深吸了口气,憋得脸都有些发红,眼眶再度盈了一汪水意,才勉强将呵欠压制下去。

人群分开,禁军侍卫们抬着椅子和桌子朝这边走来,皇帝便坐了下去。

他还要拉着公孙仪一起坐,但公孙仪指了指一旁低着头的徐乐蓉。坐下的公孙佳音视野变低,抬眼便见到徐国公的孙女眼眶都红了,其中水意盈盈的。

公孙佳音心里便起了一丝恻隐之心。

这孩子,好似名为徐乐蓉罢?

徐家这一代男丁字辈为“容”,徐国公为孙女取字“蓉”,倒是从了男丁的字辈。

毕竟是徐家盼了三代才盼来的独女,是真真正正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世家贵女。

徐国公是她祖父,骁勇善战的崎威将军是她父亲、英姿飒爽的安阳将军是她母亲,御史台出了名的毒舌名嘴是她大伯父,承元十三年郎艳独绝的状元郎是她长兄……

徐国公一门阳气重,徐国公夫人生了四个嫡子,四个嫡子各自成家后又添了十三个孙儿,才迎来徐乐蓉这一个娇娇滴滴的孙女儿。

京城里常叹,旁的不说,单论兄长疼宠爱护,徐乐蓉就是京城里的独一份。

连久居深宫的公孙佳音都有所耳闻。

只可惜,这样一个金尊玉贵的娇人儿,命运肉眼可见地,止步于十岁那年。

又聋又哑的贵女,若非出自徐国公府,只怕早早便没了性命,免得让一家子落入旁人口舌。

执政十七载,便是政事上公孙佳音未有太多建树,但对于大燕废疾者的命运,他也是有几分了解的。

这般想着,他顿时便觉着刘皇后有了几分可恨来。

这样可怜的小姑娘,竟几次三番地对她下手,甚至没给出他一个合理的缘由。

去岁他为了皇家颜面出手保下她,她却不知悔改,竟还要在宫宴上对人下手。

她是以为,徐国公一家被逼急了,也不敢对她做些什么吗?

可笑。

太祖皇帝留下的辅政大臣、一朝国公,满门朝臣。甚至,徐乐蓉这小姑娘的爹娘,当朝的两位将军,如今正在戍守北疆,和敌军作战。

公孙佳音很少去回想他做过的事。

但他瞧着徐乐蓉泛红的眼睛,和眼中将落未落的泪水,越想越心惊;也头一回觉着自己臀下的龙椅,可能并不那么稳当。

好个皇后,尽给他惹事!

满宫的妃子无一有孕,他看在太子已立的份上,便不予她追究,却让她以为自己不管做什么他都会容忍是罢?

继后就是继后,不如先皇后。

想到先皇后,公孙佳音不由地便移开目光,去看先皇后给他生的太子公孙仪。

这一看,他便是一愣。

只见他桀骜不驯的太子,正弯腰俯身,和徐家小姑娘视线平齐,哄着人。“你知道我在北疆,与你爹娘十分相熟罢?”就连声音,也放轻了几分。

徐乐蓉点点头。

她知道的,太子殿下当年流落宫外,被祖父送去北疆,此后几年,便是在父亲手下历练。

而后他在战场上威名逐渐超过她父亲和母亲两位将军,回京受封赏时又恢复了太子身份,便反过来,成了她爹娘的上峰。

不仅相熟,爹爹还在信上对她说,若非太子殿下身份过于贵重,且宫庭深深不是个好去处,他都想拐太子殿下当他的女婿了。

如今,被她爹爹想拐来当他女婿的人就站在她面前,还距离她这样近,徐乐蓉面上微红,却没有后退半步。

公孙仪以为她是被风吹到脸红的,毕竟,他也觉着这梅林里的风有几分寒凉。

他侧过身,替徐乐蓉挡了风,又道:“再过一阵子,等北疆战事停歇,你爹娘便可以短暂回京和你团聚。”

“所以,别哭了罢?”他哄道。

被他灼灼的目光盯着,徐乐蓉面上微窘。怎的她两次犯困,都被殿下以为是在哭啊?

好在她说不了话,倒也免去想理由的烦恼。

徐乐蓉只微微点了点头,便见公孙仪指了指还空着的几张椅子,“你家里的人估计还要好一会儿才来,你先坐着。”

她点了点头,又朝皇帝看去,便见他笑着颔首,于是朝公孙仪福了福身,在他身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不多时,徐国公带着一众徐家人,浩浩荡荡地赶来了这梅林深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