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哑巴贵妃和她的话痨帝王 > 第22章 第 22 章

哑巴贵妃和她的话痨帝王 第22章 第 22 章

作者:木子谣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09:57:13 来源:文学城

公孙仪肩上骤然失了轻压,有些不适应,便又将她揽了回来,将她的头轻轻摁在肩上,又捂紧了被子方才松开的间隙。

做完这些,他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回答她的疑惑:“就景亲王的婚事。”

景亲王?

徐乐蓉想了想,【陛下是说,他曾想纳我为侧妃的事?】

幸好她的双手还未受到禁锢,不然她可不好做手语。至于写字……二人现在这个姿势过于暧昧,她可还不想勾起他的兴致。

公孙仪不想她竟提起这事,脸顿时便黑了,“不是这个。”为什么她第一反应会是这个?

鼻尖是姑娘家身上若有似无的馨香,公孙仪只要想想,若非徐国公亲自进宫求他庇护他孙女,怀中这姑娘不知要落到何人怀中,心里便有一股止不住的怒气在上涌。

可景亲王又是他自己先提起的,他只好咽下这口恶气。

“日后,再不要想起这事。”公孙仪气狠狠地说道,“你是我公孙仪的妻子,他公孙景阳也配?”

竟还想让他的姑娘当妾。

他当日就该让卫一打断他的腿,公孙仪想。

公孙仪生起气来,可是连前任辅政大臣之一的徐国公都不敢招惹的存在。

但徐国公的孙女,徐乐蓉,却安然地坐在公孙仪的怀中。

甚至,被他见到她暴露在被子外的纤细双手,还被他捉住,轻柔地放回了被子里、团在自己掌心。

徐乐蓉眨了眨眼,有些想笑。

陛下怎么可以这样可爱?边放着气话,边替她暖手,他在被子外、被子里的反差不要太大。

而当“你是我公孙仪的妻子”,这句话落入耳中,她心里更像是喝了蜜一般,甜滋滋的,身子仿佛喝了佳酿般飘飘然的。

心里的感动快要漫出心间,甚而还往上走。

徐乐蓉觉察自己快要抑制不住落泪时,便将脸藏进他怀中。

陛下其实也不是那么烦人,她想。

“伤心了?”公孙仪轻声问,摸了摸她的头。

中衣是干的,没有哭,但他想,这姑娘眼睛是不是已经红了?

徐乐蓉摇了摇头,伸手揽住他的腰。

果真是伤心了,公孙仪想。

他温柔地抱住她,轻拍着她的背,心里想揍公孙景阳的念头越发强烈。

明日早朝后得让卫一出宫去揍人一顿,他暗自下了决定。

但眼下,还是得先哄好怀里的姑娘才行。

“徐家人应当是真没告诉你。”公孙仪开口时声音还有两分涩意,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因为这事得我亲自告诉你。”

徐乐蓉的好奇心顿时便被他勾起来。

为什么要陛下亲自告诉她?

他的胸膛太暖,徐乐蓉身子懒懒的,不想抬头,便戳了戳他的腰,示意他快说。

公孙仪面色有些微妙,想问她:“知不知道男人的腰是不能随便碰的?”但她才伤心过,他怕将人逗哭了,便将这句话忍了下去。

虽然姑娘家是要哄的,但是也不能让她哭,床笫间除外。

才新婚三日,公孙仪便深切地理解了当初他的生母柳太后,在他幼时玩笑般教给他的这句话。

哦,不全是,后半句是他自己加的。

“你是想问为什么要我亲自告诉你?”公孙仪收了心里的杂念,在她发上亲了亲。

于是,徐乐蓉点头时,他的唇便追着上下动了动。

公孙仪憋笑憋了一会儿,忍不住将人从怀里挖出来,好生欺负了一番。

“好了,想要我的话就再忍忍。”他只将徐乐蓉眸中被他欺负出来的眼泪当作是情动的证据,“等用过晚膳,我就给你,全都给你。”

徐乐蓉:“……”陛下您就不能正经一会儿嘛?

她才觉得他不烦人的。

他这样的荤话,她听着甚至都没有脸红了,天呐!

见她面色变了,公孙仪见好就收,“咳咳,说回方才的事。”

“公孙景阳和那周家谁谁吃了瘪,当然得我亲自告诉你。”他理所当然地说道,“不然我怎么和你培养感情?”

今日都是大婚的第三日了,他才想起来和她培养感情?

徐乐蓉并不怎么相信他的话,但她又实在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他这样神神秘秘的,便顺着他的话点了头。

免得他又要偏题,再没完没了地说些让她招架不住的话。

也幸亏徐乐蓉没反驳他,不然定会收到公孙仪理直气壮的话:“我们怎么就没有培养感情了?”

“我们这几日不都是在好、好地培养感情?你看,我们对彼此的身子都这样熟悉了。”他还会将“好好”二字拖长了音、再重重地说出口。

若真如此,徐乐蓉定会忍不住再狠咬他一口的。

“是这样的。”公孙仪总算说起了正事。

事情发生在他封徐乐蓉为贵妃的圣旨昭告天下之后,距离她入宫还有三个月的时间之时。

一个十分寻常的早朝,快要散朝时,公孙景阳忽然出列,说自己和周家小姐周英宜两情相悦,请求皇兄赐婚。

公孙仪早知道这件事,还和裴叙吐槽过这人怎么变得沉稳了。

“依他的性子,不该是封贵妃的隔日便来找我请旨赐婚的么?”那时已是十日过后,公孙仪批奏折批得不耐烦了,撂下笔,找裴叙说话。

裴叙笑了笑,“陛下,兴许是景亲王那日入宫之事被周阁老得知了呢!”

“还真有可能。”公孙仪顿时便失去了谈兴,“他这人越发没意思了。啧,身为亲王,竟被个大臣牵制。”

到底谁是谁的靠山啊?公孙景阳你简直丢皇家的脸。

“皇兄,臣弟和周家小姐周英宜两情相悦,还望皇兄成全。”

公孙仪头疾又犯了,现下正烦躁着,听得公孙景阳如此说,便“哦”了一声,随口问他:“你是要周家小姐当正妃啊,还是侧妃?”

话音刚落,台阶下便传来一声“噗嗤”。

是谁如此不敬朝堂?

公孙仪定睛一看,哦,是徐国公啊!

想起那日徐国公砸坏了他乾清宫前殿的屏风,事后又巴巴地捧着装了银票的匣子进宫赔罪的滑稽样子,他的气登时便消了。

他也才想起,那日激怒徐国公的事,好似便是他的好皇弟请求他赐婚,将徐家小姐赐给他当侧妃来着?

“嘶”,公孙仪顿时便来了精神。

他随口的一句话竟引来如此效果。甚好,他有预感,等下台下有得热闹看了。

果真,公孙景阳一句“回禀皇兄,臣弟想求娶周家小姐当正妃”已经到了嘴边,生生被徐国公给笑没了。

“徐国公这是何意?”他深吸口气,转头问徐国公。

他自诩和徐家无冤无仇,且他在朝中民间又素来有“贤王”之称,不该被他如此对待才是。

他选择性忘记了他的生母是刘皇后,他即将求娶的人是害得徐家小姐聋哑的罪魁祸首。

而他本人那日还亲自加了一把火,想让人家宝贝孙女当他的妾、甚至还要是被仇敌永远踩在脚底下的妾——嗯,不过这条他本人并不知道。

公孙仪看得暗中摇头,连看戏的心思都淡了些许。

瞧瞧刘皇后生出了个什么儿子?和她一样蠢也就罢了,竟还没半点自知之明。

刘皇后虽蠢,但她好歹有自知之明啊!她知道自己蠢,身边没有婢女嬷嬷陪同的情况下,轻易不敢对上他。

徐国公对上公孙景阳隐压不住怒气的脸,满面的无辜,“哦?殿下为何有此疑问?”

景亲王总不能说他笑了罢?岂不是显得他肚量小?

徐国公打得的一手好算盘。

果真,公孙景阳憋了口气,还真不能奈他如何。

他这回终于将方才咽回去的话说了出来。

“还请皇兄下旨赐婚。”他正色道。

周阁老也出列,“还请陛下成全。”

公孙仪无所谓地答道:“既皇弟你与周阁老已有结亲之意,又求到朕头上来,那朕便允了。”

陛下这话是何意?怎么听得似是在阴阳怪气?且好似里头还有好大的内幕似的。

有没有谁可以给他们讲讲啊?

有未明真相的朝臣面面相觑,抓心挠肝的,难受得很。

但不给他们探究的机会,公孙景阳已经跪了下去,“多谢皇兄。”

周阁老自是听出了公孙仪在阴阳些什么,此时一脸的憋闷,但见景亲王已经先一步跪了下去,还是跟着跪下谢了恩。

至于圣旨,就瞧陛下的态度,想来是不会自己亲自写的。也罢,翰林院编修写的更好些。

谁知如果让陛下自己写,他会不会将方才他说的那句话写上去?

周阁老有七分肯定,会的。陛下他,就不是个按常理出招的主儿。

不是文采有瑕,上回册封贵妃那圣旨,便是出自陛下亲笔,连翰林院编修听了都赞叹不已。

但徐家与陛下有旧,他们周家,与陛下只有政见不同的仇!

“都无事了罢?”公孙仪恹恹地问道。

底下这群人真没眼力劲儿,他都抛出这样大的饵了,竟都没鱼儿争相上钩的。

他头好疼,要不,找个人出出气?

他沉沉的目光盯着底下众臣,回想着锦衣卫上报的关于他们的阴私,正要抓个最无法无天的,好养一养菜市口那刚换好的地砖。

毕竟,青色的砖石哪里比得上暗红的砖石有震慑效果呢?不是么?

不过,他得声明一点,他可不是嗜血的暴君,虽然他并不介意头上这顶暴君的帽子。

公孙仪才要点个倒霉鬼出来,他的想法便瞬间落了空。

“陛下,”他听得周阁老说道,“臣的孙女幼时得大师批命,道是宜在中秋前完婚。”

公孙景阳适时接过话头,“皇兄,可否将臣弟的婚礼定在中秋之前?”他问。

烦死了,这两人。

公孙仪还没什么说什么,礼部的大小官员们已经愤愤地在他们身后剜了一眼又一眼。

陛下迎娶贵妃娘娘入宫的婚仪是在九月初一,离现在还只剩下三个月的时间,他们都已经忙得脚不沾地了。

景亲王和周阁老竟还想着将婚礼定在中秋节之前?有本事不要动用礼部的礼官啊?

礼部尚书王经平日里最是和气,此时也心生了不满。虽然他没有和下属一样表现出来,但面上常挂着的笑已经没了。

“殿下和周家姑娘的婚事才定下来罢?”徐国公笑得不怀好意,“怎么还要赶在贵妃入宫前大婚?莫非……”他及时住了嘴。

但已经足够了。

徐国公没有出口的,自然会有人替他补全猜测。

“别胡说!”

“周小姐未婚先有孕了?!”

两道声音几乎是同时落地。

霎那间,金銮殿上便是一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 2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