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寻梦面壁人 > 第59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寻梦面壁人 第59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作者:绛雪与小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4 17:59:35 来源:文学城

魏昭与魏明自踏入水阁便屏息凝神。魏明眼观六路,已将门窗方位、仆役站位默记于心,暗忖退路;魏昭则紧盯张元春等人举箸动向,观察其是否同盘而食、同壶而饮——若见回避某肴某酒,便是警兆。

此刻张元春举杯相邀,李文勉力举起酒杯,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李半犹疑不定:“今天几番折腾,身上如此多伤口,怎么能喝酒呢?何况这张家的人看起来没一个好东西,到处透着诡异,这酒菜岂能安然下咽??”正踌躇间,忽见魏昭持空杯环揖,面含愧色道:

"张公盛情,本不当辞。然某与李姑娘新创未愈,医经有云'金疮饮酒,热毒攻心'。"他言辞恳切,指尖轻触肩头伤处,"只得暂以蔗浆代酒,万望海涵。"

李半闻言心下既喜又惊,喜的是魏昭巧妙借着伤口推脱了喝酒,惊的是这张家人肯定都是喝的酒,这样只有她和魏昭两人是喝这蔗浆,怎么能确保这蔗浆是安全的呢?忽见张猛急道:“诶,酒乃百药之长,少饮一些,或可活血化瘀,于伤处有益呢?”观其情状,李半暗忖:看这张猛如此急于劝酒,看来蔗浆的问题应该不大。转而又担心这张猛虽是个脾气暴躁,不善掩饰的,可是那张元春始终含笑不语,恰似深潭潜鳞,令人难测其意。

魏昭苦笑拱手:“少主人美意,恐成穿肠毒药。不若以此酒奉祭案前,某闻香致意,情谊不减分毫。”遂将酒盏恭敬陈案,连尽三杯蔗浆。张猛面浮愠色,指节攥得青白,张元春却仍从容含笑,眼波未见半分涟漪。

张元春抚掌作恍然状:"瞧老夫这记性!魏郎与李娘子身上带伤,确实不宜沾酒,此乃大事,万万不可勉强。"当即转向侍从温声吩咐:"速取上等蔗浆温上,再问厨下可有炖好的虫草乳鸽汤,盛两盅来与贵客暖身。"

转首看向李文、魏明二人时,面上已绽开豪迈笑容:"二位都听见了!魏郎需静养元气,此乃天意要让我等见识真海量。"目光灼灼投向李文:"李道长,魏郎这杯遗憾,少不得要你担待了。这第一巡,你我共饮此杯如何?"

李文正把玩酒盏,闻言蹙眉欲拒,却见魏昭微微颔首。他心下暗恼:"难不成真要陪这铜臭之辈?"终是双掌虚按杯沿,仰首饮尽。张元春拊掌称善时,张猛已举杯朝向魏明:"小郎君气血方刚,李娘子这杯便由你代劳。今日共饮,一则为伤者祈福,二则不负良辰美景!"

李半暗觉荒唐:"你替我祈福?没有你,我还需要康复?这人真可惜生错了时代,要是在现代,怕是早都拿了奥斯卡影帝"魏明佯作懵懂要去抓取鹿肉,魏昭轻斥:"明儿,少主人敬酒,还不起身?"琥珀色眸子映着烛光,魏明撅起嫣红嘴唇:"明儿不会饮酒。"张猛眼底掠过精光:"小郎君若饮此杯,令兄与李娘子便能早日康复。"魏明闻言雀跃,仰颈饮尽杯中物。

李文指节发白,愤然道:"魏明不善饮,我来陪张公子!"却见魏明捂住杯口:"大师兄,明儿要喝!要哥哥和仙女姐姐快快好起来!"说话间又尽一杯。张氏父子交换眼神,唇角同时勾起微妙弧度。

张元春轻叩桌面,笑音清越:"诸君且慢举杯!"待满座侧目,他执箸指点席面:"酒是侠客,菜为名士。岂可令侠客独舞,冷落满座高贤?"银箸轻点琥珀色鹿脯,"此乃『蜜炙昆仑觞』,取今日新猎幼鹿,以百花蜜浸渍三个时辰,最是补中益气。"又转向玉盘中的牡丹虾鲙,"此物贵在鲜字当头,此刻食之正当其时。"

本该在末席照应宾客的张猛,却只顾埋头大嚼。连张元春递来的眼色都未曾察觉,只顾时不时向李文、魏明举杯劝酒。倒是张震朗始终从容周旋,虽未亲自布菜,却时时留意各人案上餐碟。见哪位宾客骨碟将满,便示意侍从及时更换;察觉某人箸尖迟疑,即刻低声提示菜肴特性。其行事如春风拂槛,不着痕迹却处处妥帖。

宴至中巡,酒意渐浓,席间话题已从珍馐转至朝野风云。张元春执盏轻叹:"方才闻李郎君纵论天下,真令老夫茅塞顿开。惜乎僻居乡野,于朝堂动向实是闭塞。"忽而倾身压低嗓音,"尤对润州父母官朱刺史之风评,渴慕与闻久矣。"

银箸轻叩盏沿,他目光灼灼望向魏昭:"今日偶闻魏郎与朱使君竟有尺素往来?"魏明指节倏然收紧,李文醉眼微睁却精准捕捉此问,李半心中疑云骤起——“什么私信,魏大哥怎么会和朝廷官员有往来,就算有,这张家父子又是怎么知道的?”

不待魏昭应答,张元春已抚掌赞叹:"以魏郎之才,得使君青眼实属当然!"言辞忽转恳切,声气微颤:"老夫有个不情之请......可否一观墨宝?绝非窥探**,实欲从字里行间揣摩封疆大吏之胸襟。"随即又体贴补充:"若涉机要,万万不必为难!"

魏昭与魏明对视一眼,心中豁然明朗——难怪张元春父子会现身于此,原来皆为那封刺史手书。魏昭从容搁下茶盏,神色澹泊如叙闲常:

"此事不过一段尘外因缘。去岁随师云游润州,恰逢朱使君府中设坛祈福。法事既毕,使君邀贫道于松下清谈,所论不过自然之道、无为之理。所谓神交,止于玄谈,未涉俗务。"

他语锋微转,声若流云:"至于那封手书,不过临别赠言。然今日急流之中,身外之物岂得周全?早已随波化去,归於自然。万物有始有终,此信缘起于道,终归于水,正是其本来面目。"李半闻言,暗生惭意。“魏昭虽轻描淡写,然将此信随身携带,足见珍视。若非为救她性命,此物岂会毁于波涛?究其缘由,竟是在我。”

张元春凝神细听魏昭所述,字字推敲却难觅破绽,正暗忖需查证刺史府法事真伪,忽作恍然惊觉之态。但见他身形微颤,转向魏昭深深一揖及地,声线带着恰到好处的震颤:

"莫...莫非竟是因这孽子之过?!"

他猛然抬首,痛心疾首道:"罪过!天大的罪过!魏郎有所不知,老夫全然未料这逆子竟闯下如此大祸!"话音未落已转向张猛,目色骤然凌厉如刀,厉声喝道:

"孽障!还不速来谢罪!"

这一声断喝震得席间烛火摇曳,张猛在父亲凛冽目光逼视下,只得佯作惶恐地趋前跪地。张元春袖中五指紧握,指节泛白,面上却仍维持着痛心疾首的神情。

张元春扬掌欲掴,厉声斥道:"行事孟浪致贵客落水,此为一罪;毁损朱使君手泽,此为二罪!此等雅物岂是金银可衡?万死难赎!"

他余光扫见魏昭仍从容执箸,心下正自惊疑,却见张震朗倏然离席,广袖拂动间已跪挡在张猛身前。张震朗仰首急声道:"叔父三思!皆是侄儿疏于管教所致,愿代堂弟受罚!"

李半垂眸掩去唇角讥诮,暗叹这出戏码比现代剧场更要精彩。

张震朗声转沉凝:"贵客在堂,若当场责打少主,恐落得治家无方之名。岂非因小过而损累世清誉?"语至末处,恰让魏昭等人听得真切。

张元春举掌悬空,眼底精光一闪而逝——这般机变,当真可惜不是亲生。他佯怒道:"休要顶罪!"

"非是顶罪,实为陈情。"张震朗叩首及地,"责罚易施,清名难护。求叔父三思。"

魏昭适时轻振茶盏,声澈如泉:"贤侄所言暗合道要。《道德》有云:'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令郎既已知悔,过求反失中和。"

张元春就势收掌长叹:"唉!若非震朗与魏郎求情,定不轻饶!"话音未落,张猛已悻悻起身,投向堂兄的目光如淬寒刃,哪存半分感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