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薛三娘发家记 > 第6章 得抓紧时间赚钱

薛三娘发家记 第6章 得抓紧时间赚钱

作者:草莓西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4 16:24:06 来源:文学城

“唐县丞也是官儿吧,他家能跟钟家联姻?”薛慧问。

薛克礼似乎对钟家小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也许退亲这一遭对他的伤害过于大,反正现在他提起钟家小姐并没有什么不自在的,只不过语气非常冷淡:“唐县丞是八品小吏,不过他的三子是庶子,又是幼子,娶不到县里那些大户人家的嫡小姐,又看不上庶女,这钟家女倒是合适。不过,钟家是怎么搭上唐县丞的,倒是有意思了。”

“无非是银钱开路呗。”刘义撇撇嘴,“谁不知道唐县丞家大业大啊,一个八品小官儿,能挣多少银子?傻子也能看出门道!”

“要是二哥没有多想的话,钟家跟山匪就有勾结了,而如果他家又能跟唐县丞联姻,这事儿可严重得很。”薛慧皱着眉头,长长的叹了口气,“偏偏咱们现在没有证据,告官是万万不能的,只能自己万事小心了。”

“是我无能,爹娘的仇竟报不了!”薛克礼恨恨的道。

薛慧又忘了自己是薛家的女儿这个事儿了,方才的分析只是基于理性,并没牵扯什么情绪,这下就有些尴尬。

刘义拍了拍薛克礼的胳膊,劝慰他:“二哥,你也别钻牛角尖。咱们如今存了这个想头,日后慢慢寻访着,说不得就能找出他们勾连的蛛丝马迹,等有了证据,咱们就去府城上告,告到知府衙门,我不信他一个县丞能一手遮天!如今你还是得保全自身,照顾好三娘才是。”

薛慧连忙附和:“是啊是啊,二哥,咱俩都退了亲,看上去更无依无靠了,可是同样的,咱俩也更能当家作主了不是吗?”

薛太太并不是本地人,而是二十多年前南方发洪水时逃荒过来的流民。当时薛老爷还未发迹,不过是个有两亩田地的乡下少年,看中了当时貌美刚强的薛太太,寻了媒人一问,立刻得到了允准,于是薛太太就被父兄半嫁半卖的嫁了过来,后来他们回了原籍,便再也没有了往来,薛慧兄妹自然也就没有外祖这门亲戚。

薛克礼叹息:“是啊,可咱们这个家该怎么当呢?对了,刘四弟,还完熊九的帐,银子可还有剩?”

刘义便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小块碎银子和一把铜钱:“这印子钱真是吃人不吐骨头,二十两才借了几日啊,就要回了二十六两半!我想着白寡妇说的那话,又自作主张,拿了几百文给熊九的手下们打酒吃,央他们日后不要提起三娘曾经去借过银子的事儿,这不,就剩下了三两银子并四十多文铜钱。”

薛克礼收了银子,赞许道:“还是你周全,这银子确实该花。”

薛慧手里一文钱也没有,便问:“二哥,你手里还有多少银钱?”

薛克礼一摊手:“就这三两银子。我身上所有的银子都被山匪们撸去了,家里头的这不也没了,我是真的身无分文。对了,三娘,我这几日一直心思恍惚着,你与我说说,咱们到底还在外头欠了多少银子?都欠了谁家的?”

“熊九这笔账还掉,外头还欠着二百两呢,我说给你听听。”薛慧对债主的名单非常熟悉。原来的薛三娘第一次经历四处借钱的苦楚,把这些帐记得十分牢固,让薛慧很容易就理顺了。

“镇上跟爹爹相熟的几家东家都借钱了。药铺借了三十两,杂货铺借了二十两,肉铺借了三十两,酒楼也是三十两,就连棺材铺的单掌柜都借了二十两,娘跟布庄的王大娘也借到了三十两,另外镇上的成乡老给了二十两,对了,陈里正也借了二十两。”

薛慧一笔一笔的交代清楚,最后说:“这些人都是爹娘的朋友,借的时候都说是不急着还。不过娘说过,咱家已经到了砸锅卖铁的地步,你跟爹爹回来了咱家也没有家业了,这些人其实都没指望咱能还,就是拿出这些银子帮咱们救命救急的,可越是这样,咱们越得想法子还上。”

这确实是薛太太跟女儿说的话。对此,薛慧倒也赞成,毕竟都只是生意场上的朋友关系,人家肯借,不论多少,总归是个人情,还是还清更好。

薛克礼点点头:“咱娘教诲得是,不过眼下这般光景,咱们还是要好生商议一下,要做个什么营生才好,总是不能租地来种的,那样一辈子咱们也还不上这债。”

薛慧便说:“二哥,刘四哥,我有个想头,你们说,咱们做些小吃生意如何?我负责做,你们去卖,小本生意,摆个摊子也罢,推个手推车走街串巷也好,咱们一文钱一文钱的攒,总比种地来钱快。”

薛克礼抿着嘴,一时没有表态。

刘义却眼睛一亮,笑着说:“二哥,三娘这个想头对啊!薛婶儿的茶饭极好,从前我也吃过两回三娘做的饭,跟酒楼的大师傅比也差不到哪去了!”

“哪有那么好了?”薛三娘确实是下过功夫学厨艺的,薛慧自己也挺会做饭,不过不确定能赚到多少钱,“刘四哥,咱们要找营生呢,你可莫要这么夸我。”

薛克礼这才点头:“倒是可行。你只负责做吃食,不必抛头露面,还算妥当。”

这话说得,似乎对她的厨艺水平也挺有信心的。这让薛慧更有把握了一点,不过:“那咱们去什么地方做生意呢?我好想想能做什么。”

刘义一拍手:“二哥,我瞧了个巧宗儿,你听听行不行啊。我方才在镇上听说的,熊九的大舅哥,就是叫‘铁拐李’的那个,这些日子带着几个小子,到处下乡开野场子呢。那些人你还不知道,赌起来都顾不得吃喝的,咱们要是做些包子油饼什么的拿过去,准保好卖!”

“我听陈婶说什么村口耍钱的,莫不是说的他们?”薛慧忽然想起来了。

刘义点头:“可不就是他们!”

薛克礼问刘义:“真是‘铁拐李’带着人在那儿?”

刘义很肯定:“是啊,方才我回来还跟他打招呼了呢。他还问起你来着。”

薛克礼想了一下,拍板:“那就试试吧。这样,明天你去村口瞧瞧,看看他们大约有多少人,再问问他们打算在这儿开多久,问完了就赶紧回来,能做的话咱就做起来。”

薛慧便道:“那我明天先赶早发上面,能做就做,不能做咱就自己吃,也浪费不了。”

薛克礼手一转,把银子交给了她:“要买菜肉什么的,你看着弄,我又不懂这个。”

薛慧没收银子,只把那四十个铜板划拉到了荷包里:“二哥,你原就是做掌柜的,自然是你拿着银子,算帐也是你的活计,我只管做饭,啊,等赚了钱,你给我分红就行啦!我拿这些买点儿肉,咱们先少做些试试。”

薛克礼犹豫了片刻,便把银子收了起来:“行,咱们不说那些虚的了,我心里有数。”

倒不是薛慧甘心当打工人,实在是术业有专攻,她对账目、理财这些是真的不擅长,不如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根据她这些天的观察和原主的记忆,薛克礼这个哥哥还是很可靠的。没看人家刘义连给多少工钱都没问就自发自觉的留在这儿帮忙吗?

这个晚上,窝棚里的三个人都没睡好。

薛克礼虽然看上去振作了一些,但是显然不是那么容易就走出来的,躺在那里辗转反侧,许久都没能入睡。

刘义跟薛克礼睡一起,大概是因为挤,也一直在动。

薛慧听着木板那边的动静,暗下决心,得抓紧时间赚钱,离开这个窝棚,就算铺着褥子,那也是躺在枯枝干草上,这生存质量太低了,更别说还有男女有别呢,这实在不是长远办法。

天色刚亮,几个人就都起了。

大约是商量出了计划的缘故,他们虽然都面带倦容,可之前的压抑紧绷的气氛消散了不少。

吃过早饭,刘义就跑去村口打听消息了。薛慧便按照昨天的计划和面发面,等着他的消息。

一边和着面,薛慧对薛克礼说:“二哥,那三两银子,要不咱花了吧。”

“你想要什么?拿去买吧。”薛克礼不问缘由就答应了,随即又苦笑,“如今咱家也就能拿出这些了,你莫不是要拿去买粮食?”

薛慧挥了挥沾满面粉的手:“不是,咱家的存粮还够吃一阵儿呢。我想着,你让刘四哥陪你去镇上或者县城的医馆好好瞧瞧腿,可别落下残疾。哎——你别说什么不用啊,什么咱家就这些银子了什么的,你的腿才是最重要的!你就是跑堂卖饭,那也得腿脚灵便吧?”

薛克礼并没说出拒绝的话。他沉默了片刻,居然同意了:“你说得是,回头我跟刘义商议一下,看看哪天去一趟。”

说话间刘义回来了。

他面带笑容,声音也比昨日高了些:“二哥,三娘,我问了,他们还来十天,来耍钱的人不少,除了跟前这几个村儿,还有好些个家远的也跟着来呢,正好到这儿就晌午了,卖吃的准行!有‘铁拐李’在,看在当年薛叔帮衬过他的份上,他手底下那帮人绝对不会为难咱们!”

得嘞!

薛慧很高兴,抓着小荷包就往外走:“那我去找陈屠户买肉去,咱们中午就卖肉包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