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雪落红楼万芳春 > 第80章 四十回下 馒头庵思凡懒修行

凤姐本来事情就忙,哪里有工夫去应付这等无赖的小猴子,直被宝玉磨缠得头也痛了,便打发了两个小厮骑马回去将此事告诉贾母和王夫人等,一面就把宝玉留下了。

过了小半日,回话的小厮回转来,只说已将话原样回了老太太、太太。

老太太、太太好生担心,说二爷胡闹,回去一定叫老爷罚他,又问了今日跟二爷出来的人是谁,让二奶奶一定好生看顾着二爷,不许他乱走、也不许吃不干净的东西。

小厮一面说着,一面又拿了好些东西出来,皆是袭人怕他在外住宿不惯准备的。

凤姐听了,便叫人把宝玉的东西拿去安置了,又点着宝玉道:“听听,你随便起一个兴儿,倒要这么些人白白惦记你、替你奔走麻烦。如今你跟我在外头,那可比不得家里,需得听我的话。我先将‘丑话’说在前头儿,这两日你若是淘气,我只管打了你,再押回去交给太太发落。”

宝玉听见说准他在水月庵留宿,早已高兴得什么似的,还有什么不答应的,又拉着凤姐儿姐姐长、姐姐短的谢了一回,这才与秦钟两个自去逛玩了。

---

水是澄澈明净之水,月是清寒皎洁之月。

论理,这水月庵的名字最是清雅、洁净。

只可惜它虽是供出家人修行的清净地方,可这出家人的心倒与“清净”毫不沾边。

一干修行人的“俗心”,比之在俗世中苦苦钻营的人来也不减半分。

铁槛寺乃是贾府的家庙,水月庵得其位置之便利,所以也同贾府往来甚密,在贾家之外也同时与都中不少富贵人家往来。

身为出家人,行事倒也便利。

虽是如此,庵内的人总也要维持些面子上的功课,不能日日都在外面交游。

这几日逢上宁国府为秦氏送殡,水月庵自然大献殷勤。

既见凤姐、宝玉等人住进来,那等好事的老尼姑、思凡的小尼姑们的心思又活动了起来。

宝玉和秦钟小哥俩儿原也在那边寺里看做道场,听那些和尚在一个黄衣僧官的带领下齐念《法华经》,齐齐整整的,倒颇有些气势。

他两个乃是少年心性,不一会儿便闷了。

秦钟在心里惦记起水月庵的小尼姑智能儿,便低声催促宝玉要走。

宝玉正欲走时,却瞧见秦氏的丫头宝珠跪在那边。

这丫头今日未施脂粉、梳着孝髻、穿着麻布做的孝裙。

宝玉看着那一身的素,觉得她如此卸去雕饰、楚楚可怜,比那些花红柳绿的衣裳更有一种美,不觉便多看了几眼。

宝珠的眼睛早已哭得肿了。

秦氏已去了这些日子了,她却仍旧哀哀地哭个不住,单薄的身子都哭得筛了起来。

她的鬓边垂下一绺头发,也无暇去梳洗打理,整个人冰清哀婉,与宝玉平常所见的女孩子都不同。

宝玉心里忽然出现一个念头——

自己仿佛记得身边有谁也是这样爱哭的。

可究竟是谁呢?

宝玉念及自己识得的这些女孩子,一一想过去,竟没有一个是这样的。

他心里正呆呆地想着,秦钟却早已等不及了,将他一直拉出了大殿,只说他两个叫香火熏了眼睛、要回去歇着。

这可将跟他们的人唬了一跳,忙上前看视,见他两个没有大不妥,便忙依言送他们回了水月庵。

凤姐却不能如此自由,等头一晚道场的功课做完,她亲自瞧着四下里都安置妥当了,嘱咐给夜里念经的人准备茶饭,查了一遍上夜的名单,又叫仔细灯火,这才乘了轿回到水月庵来。

庵里早替三人收拾好几间净室,虽比不得贾家富贵,品其细致之处却也远胜寻常人家。

凤姐收拾一回,便叫宝玉和秦钟小哥俩来,关照了他们一回,又听他两个说话解闷儿。

这秦钟因天生得一种风流腼腆、言语又温柔,所以在长辈跟前儿很有迷惑性。

人人都以为他是一个谨慎守礼的孩子,却不知其实他内里却最是调皮大胆,心思也活络,许多胡闹之事都是他挑唆着宝玉去做的。

秦钟那间净室比凤姐这间小了许多,布置也不如这里精细,他见了这一间屋子,自然十分好奇,眼见得庵中无人在侧,便四下翻看起来。

宝玉却不动,只坐在凤姐边上饶有兴味地瞧着他。

只见秦钟从柜中拿出一只盖碗茶钟,向宝玉笑道:“吃茶的东西,不摆在桌上,倒收在柜里,不知是有什么讲究?”

他将那东西拿在手里把玩一回,笑道:“也怪不得,这钟儿极细腻,瞧着倒有些值钱,怪不得老尼姑心疼它、不肯拿出来呢。”

宝玉听他说,便远远地瞧了一眼,笑着提醒道:“那个怕是粉彩薄胎的,也值些钱。你且仔细些,若是失手跌了它,让师父们扣你在这里罢,我们是只管家去的。”

秦钟不知“粉彩薄胎”是什么,听宝玉口气,却也知道应当有些贵重,撇了撇嘴,咕哝道:“一个尼姑庵,倒藏着有些好东西。还说什么‘四大皆空’呢,怎们不见她们舍了这些给穷人。”

他将茶钟扣过来,预备原样放回柜里,却看见杯底还有些刚才没注意到的图样。

原来这钟儿底下不仅有出窑的徽记,还镌着一个小小的“辉”字。

秦钟有些疑惑,又将柜里剩下的一套茶具都依样看了一回,看到都镌着此字,便问宝玉道:“这茶钟底下有个‘辉’字,却是何解?”

宝玉忙问:“哪个‘辉’呢?”

秦钟答了,宝玉脑中一时迅速转着曾听过见过的名家瓷器落款,皆无此字,亦是不解,便问凤姐。

凤姐倚着一个软枕,笑道:“这样的劳什子也不用来问我,我向来不理会那些事。”

宝玉正思索间,却听得门外轻轻叩了两叩,一个老尼姑推门进来,施了一礼,笑道:“阿弥陀佛,那字不过是贫尼出家前的贱名,不是什么要紧的话,无端倒累得两位小爷费神索解,老尼该打!”

这尼姑约莫有五十岁上下。

出家人大多清贫,又都守规、持素,这一个尼姑却生得通身肥胖,连一双手都绷得如香肠一般,一双黄豆眼嵌在一张通红的胖脸上,滴溜溜转得倒是十分灵活。

她正是水月庵如今的住持,净虚尼姑。

解释完杯底的字,净虚老尼又回头嗔道:“平时如何教导你们的,只愣着作甚么,还不快给贵人请安。”

老尼姑话音刚落,从她身后马上转出来两个小尼姑,正是净虚的两个小徒儿智善和智能,一时都上前来拜见。

两个小尼姑都只有十几岁年纪,虽着缁衣却不掩丽色。

因为常常可以随着师父进贾府拜会,她们倒早与宝玉等是相熟的。

尤其是那个智能小师父,自从上回在贾家遇到秦钟,两人互相都存了一些情意,只是未曾挑明。

此时她站在净虚身后,抬起一双含羞带怯的眸子瞧了一眼秦钟,又赶紧垂下眼睛去。

只这样一眼,便将秦钟的心里看得痒痒的。

宝玉看一眼秦钟,又看一眼智能,颇觉有趣。

这两个人方才趁没人的时候偷偷摸摸在那边厢房里不知做下些什么,以为别个都不知道呢。

因凤姐还在一旁,他不敢多话,便努力忍着笑,心里却打定主意,若有机会,一定要好生捉弄一下他们。

殊不知,不论是秦钟和智能的“眉来眼去”,还是宝玉的“欲说还休”,全都明明白白地被凤姐看在眼里。

只要不涉宝玉,凤姐便也懒怠理会,所以只做不知罢了。

净虚堆上笑来,上前合掌施礼道:“阿弥陀佛,贫尼问奶奶和爷们好。贫尼知道,诸位虽是在那边用过斋饭,但毕竟也辛苦了一日,老尼预备了些点心,请贵客们随喜用些罢。”

净虚虽在北方修行多年,她的原籍却是在南方某地,乡音极重,许多咬字也不清晰,这些年也没能改了一点,说话时每句话的尾音都微微上扬,倒像是唱歌一样。

秦钟觉得有趣,私下里有时也学她说话的语音语调来逗智能开心。

净虚说罢,一侧头,智善便会意,将手中的托盘递前来给凤姐等看。

托盘上面托着一个小笼屉,不知里面是些什么。

凤姐懒懒地道:“你也算有心了,放在那里罢。”

智善依言将托盘放在炕桌上。

宝玉好奇揭开屉子看时,只见白花花、松腾腾,却是三只馒头。

宝玉不禁失笑道:“嗳,才吃了饭,这会子谁吃得下这个。”

凤姐却在另一头支着腮笑道:“瞧瞧,你竟也有个露短的时候儿。你不认得这个,这是水月庵的馒头,跟寻常的馒头可大是不同,远近是极出名的。”

净虚听她说话,越发在脸上堆出满满的笑来,道:“阿弥陀佛,要不都说奶奶厉害!可不正应了那句俗话儿——‘奶奶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以前咱们庵里做善事,也将馒头半卖、半送地给附近的百姓吃,都说好吃。一来二去的,大家倒忘了什么‘水月庵’,直管我们叫‘馒头庵’了。”

净虚说罢,自己先笑起来。

什么“奶奶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世上哪有这样的俗话儿。

凤姐知这老尼姑是刻意卖傻、奉承,但毕竟听着十分受用,只从鼻里哼了一哼,唇角微有笑意。

净虚见凤姐心情好,忙趁热打铁道:“这馒头不比我们往外头卖的那些,不是伙房里做的。厨下的人手脚粗,不敢到贵人这里现眼。这是我这两个小徒弟刚在小厨房里做的,用的是精白面,又细细地筛过好几回,最是干净,内里还调了时新的馅子,奶奶爷们尝一口便知。”

努力赶稿中[撒花][撒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0章 四十回下 馒头庵思凡懒修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