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雪落红楼万芳春 > 第61章 卅一回上 故乡来讯孤女回南

道人伸手将信函接过,收入怀中。

他刚要离去,又好像突然想起什么一般,站在那里浑身上下掏摸起来,又往褡裢中探寻良久,终于找出一颗比荔枝还大的珍珠来。

道人满意地点点头,转头看向秦雪道:“小友孤身来此,多有不便。方才听小友所言,余心有戚戚,憾无以排解,便以此物赠给小友,聊表心意,另有一言见告——精诚所至、大道不孤。”

他也不待秦雪答话,将珠子拍在桌上,匆匆忙忙地便拂袖出门去了。

随着道人袍袖一挥,四周突然又有了声音。

虫声唧唧,鸟鸣啾啾,就如千百个寻常的午后一般无二,就连地上的碎砚也不知何时悄悄拼回了原样,托着一池墨、好端端地摆在桌上。

刚才的事情就像一场不存在的梦一般,只有桌上那颗散发莹润光泽的硕大珍珠默默提醒着两人——

一切都是真实的。

黛玉和秦雪对视一眼,秦雪上前拿起珍珠,在手内掂了掂,只觉十分沉手。

这颗珠子远远大于寻常珍珠,珠光有些黯,却极润泽,秦雪一手托着它,竟还觉得有些难以把握。

秦雪将珠子举起来对着光瞧了瞧,摸不着头脑道:“他跑那么快干什么?”

黛玉笑道:“不快点跑,还不是要接着被你骂。”

秦雪不好意思地一笑,道:“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平常咱们在一起,各种事情也不少,感觉一天一天过下来也挺充实,没有什么感觉。可是冷不丁遇到一个太虚幻境来的人,突然就绷不住了……真就是想骂他。”

黛玉温言道:“我都知道的。”

秦雪心里不由得一暖。

黛玉伸出一指触碰着珍珠,感受着指尖微微的凉意。

秦雪琢磨着道:“他刚才最后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精诚所至、大道不孤’?没头没尾的,是什么成语接龙吗。”

黛玉想了一想,道:“他们方外的人打惯了机锋,其中的意思想来不是易猜的。我粗想来,他似乎是说,若是心意坚定的话,我们要做的事情自然会有人助力,或者便是对你苦于孤身一人在此的回应。但再往深了去想,我也想不出了。”

秦雪道:“你说得很有道理,只是他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

她一面说着,一面就将刚才写的一篇字拎起来,放在桌角的一沓字纸上,又在笔洗中洗了笔,一面问道:“他既然主动要帮忙,这却是难得的机会,你为何不想一件要紧的事,比如……将来你父亲病重时,叫他去搭救?”

黛玉伸手接过秦雪手中的在洗的笔,手指轻轻拈了拈笔尖,将这一枝小狼毫挂在笔架上,叹道:“你方才也听到他说话,开口‘扰乱命盘’,闭口‘天机泄露’,实在絮烦得紧。既如此,他定然会觉得我父之病也是‘命中注定’,救他便是‘违逆天道’。他秉着这样的念头,便是真的有‘起死人、肉白骨’之能,又如何肯去全力施为?我又何必有此一问。”

秦雪点头道:“那你又让他去送信?咱们正常每月里也都去信的,只是比他慢点儿罢了,也不差什么,倒白费了一个许愿的机会了。”

黛玉黠慧一笑,道:“论理是没差,但是——让他跑一趟,不好吗?”

秦雪这才明白过来,笑道:“好得很,让他站着说话不腰疼,早知道就该让他多跑几趟。”

秦雪说罢,突然灵机一动,将珍珠握在手心,屏住呼吸,从牙缝里挤出声音道:“你能看得到我吗?”

黛玉愕然道:“……能。”

秦雪将珍珠往桌上一丢,撇嘴道:“看来不是这个用法。”

------

几日间,众人先是听闻东府的瑞大爷病势十分沉重,几个大夫瞧过,都说是不中用的了,可是兜兜转转几日,又不知怎么竟好了。

贾瑞并非宁荣二府的嫡系,他们这些旁支的爷们,谁病了、谁又好了,这些事本不值得什么,寻常人连问都懒得问一声。

他这件事被两府里广泛引为谈资的原因是:贾瑞病好后,贾代儒竟罕见地让家学里休课三天,且向学生明确表示是为了庆祝贾瑞病愈。

这实在是比有人传说其实是神仙来把贾瑞治好了还要稀奇——

贾代儒为人方正,治学严谨,一向是个最臭、最硬的老古板。

只要进了他的学塾,管你是什么出身、什么辈分,若是背不出书、做不来文章,不论是大爷、二爷,还是金爷、玉爷,他也是照打手心不误,几十年都是这样过来的,从无例外。

他一个干巴巴的老头子,脊梁骨儿却最硬,行事也一贯正派,从没有什么软处叫人拿着,什么都要挟不了他,所以一干被迫在家学读书的纨绔心里最恨、最怕的就是他。

除了治学严厉、一视同仁外,代儒一贯还非常之推崇“忍辱、弘毅”,除大年、大节外,便是天上下了刀子他也不许学生旷课。

这样一个人,如今竟为了区区孙子病愈就给学生放起假来了。

还一连放了三日。

这怎么能不说是一件天大的奇事。

这样的奇闻,便是古板如贾政都忍不住好奇起来。

因为宝玉如今也在代儒座下受教,也是一样地休假不去上学,贾政便特地叫了他去,先随意考校了他的书,跟着便旁敲侧击地向他打听起老师的近况,倒把宝玉也闹得有些莫名其妙了。

家学内的一众纨绔子弟更是好事之徒。

他们想趁休课之便约贾瑞饮酒玩乐,一为庆祝他大病初愈,二便是要探听他祖父到底吃错了什么汤药。

这样的邀约,若赶上贾瑞生病前自然是他最爱的,拼着受祖父的责罚都要去。

这一次他却一一婉拒了,只说大病初愈、内里亏虚,需得清心静养,万万不敢饮乐,也怕妨了大家的兴致。

贾家子侄们碰了这个钉子,更加摸不着头脑。

却有那知晓内情的小厮说,瑞大爷休养是真,可更是在家里勤奋温书,真正是又一桩奇事。

------

府内和乐升平一如往日,黛玉这边却日渐悬心。

如若按照自己的记忆,再与秦雪的转述相互印证,前世的贾瑞没有熬过风月宝鉴的考验。

上一世的他对着那镜子的正面照得不亦乐乎,耗尽了精气,到底是让贾代儒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而前世里正是贾瑞治丧不久的年底,黛玉扬州家里便传信来说如海病重,请她速归。

自此便是父女两人的最后一面。

黛玉心中始终存着一丝侥幸。

她觉得既然贾瑞的命运已经改写,或许父亲的病也会有转机。

或者……或者他可能根本就不会生病,也是有的。

虽是这样期盼,但黛玉仍然常怀惴惴,不能安心。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这一世自她来贾府后,便将希望与父亲通信之事报了贾母知晓。

老太太听说她如此懂事,只有更心疼这个孩子,哪有不允的道理,立刻便叫凤姐点派了人手,嘱咐在与南京家里往来的时候添上这一件事,不过是再往南走一走、送一封信,算不得什么事。

自此黛玉便每月给父亲去一封信,四年里从未间断。

父女二人得以借家书交流许多此前不曾讨论过的事情。

黛玉心思细腻,如海襟怀若竹,二人笔谈甚欢。

每月写信、收信于父女二人都是满满的期盼和欣慰。

这个月,黛玉没有收到如海的来信。

父亲毕竟有官职在身,偶尔外出公干,回信有时便不得及时,可能隔月与第二封信一齐到来。

此前也有过几回,倒不奇怪,但总是让人悬心。

这日正得空,黛玉便将几年来如海寄来的书信拿出,取出自己最爱读的几封重读一遍,然后一封封压平、理好,按收到的年份分别用缎子包了,再用细绳扎成一束。

黛玉刚将书信放回箱中,却听春纤进来回道:“姑娘,琥珀姐姐来说,老太太叫姑娘过去呢。”

黛玉眉心一跳。

她一面安慰自己,一面就跟着琥珀进到贾母正房。

外祖母本来就经常找自己过去,这次许是为了旁的事情,并不一定就是为了父亲的病。

房内贾母等人正在说话,但气氛明显有些沉重。

黛玉进来,还在见礼时,贾母便示意都免了,招手让她过去,一把将她揽到怀中,道:“我这苦命的孩子哟……”

陪侍的王夫人、凤姐、李纨等人也俱有不忍之色。

黛玉虽早有预感,此时心内一沉,忍不住便滚下泪来。

贾母一面轻轻顺着她的背,一面道:“好孩子,不要急,你慢慢地听我说。你父亲那边来信了,说近来身子不大爽利,兼之十分思念于你。到底你来京里也有这些时候了,便叫接你回去看看,略住些日子,等你父亲大好了,我再接你来。”

贾母这话说得虽然委婉,黛玉却十分明白,只是伏在贾母怀中抽噎。

贾母叹了口气,一面抚着她的头发,一面向王夫人道:“这孩子虽然看着还好,实则底子最弱,我本不愿叫她这般周转劳顿,岂料人有旦夕祸福……你们好歹多叫几个妥帖的人,好生送她回去。”

王夫人拭了拭眼角,点头应了。

贾母仍是低头安抚黛玉,想了一想,又道:“不,还是叫琏儿来,让我嘱咐他两句话,叫他亲自送去,我才放心。等那边事了,仍要把人给我好生接回来。”

王夫人看了一眼凤姐,凤姐马上答应,两人旋即着人打点贾琏与黛玉去扬州的一应事宜。

感兴趣的小读者们请先收藏,让我慢慢攒多一点内容发出来,现在收藏的将来都是元老读者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1章 卅一回上 故乡来讯孤女回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