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雪落红楼万芳春 > 第256章 一二八下 细筹算难抵造化愚

小宝钗今天穿着一件新做的雪青色缂丝菊蝶纹琵琶襟夹衣,闻言拎起自己的裙摆,轻轻巧巧地转了一圈给薛父看,一面笑道:“女儿自出生起,吃、喝、穿、用,无一不是家里供给,现在家里需要女儿尽绵薄之力,这自然是应当应分的。更何况,父亲方才也说了,女儿的前途不仅有助于家族,若是女儿爬得高、走得远,自己便也过得好,这本来是两全其美的事,女儿有什么好委屈的?只是,父亲有一件事说得不对,女儿怎么不能做经营?将来,兄弟们经营生意,女儿便经营人心与自个儿的前途,左右都是‘经营’二字,正是咱们家最擅长的,女儿自然不会差了。”

薛父喉头有些哽咽,望着女儿,嘴张了张,却说不出话来。

小宝钗走过去,将父亲的茶盏捧着递给他,接着道:“再者……就像贾家可以依赖表姐一样,咱们家若能以女儿为依靠,从此兴旺繁盛、有枝可依、安枕无忧,再也不用夙夜惊怕,那以后咱们家里再生了妹妹、侄女儿、外甥女儿们,她们就可以像父亲说的那样、无忧无虑地长大,再就近择一门安稳可心的亲事。到时候呀,再也没有人敢嫌弃咱们家的门第啦,只有咱们挑他们的份儿,若是生得丑呀,哈哈,不嫁!”

她语音清脆,一面说、一面眨着眼睛笑起来。

方才被宝钗拂去的小虫并不死心,在暗处歇了一会儿,此时蓄齐精神,仍在熟睡的宝玉上空盘旋滋扰,它也并不肯落下,无端恼人得很。

宝钗看得清楚,微微倾了身子、探出手去赶,项圈上的金锁随着这一下的动作晃动了一下,滑出衣领,锁上的几只小金铃铛发出了微小却清脆的碎响。

宝钗低头抚了一下金锁,面上不禁微笑。

待自己长到十二岁上时,有一回在母亲房中做针线、说话,母亲看见了这锁,随口说,铃铛是小孩儿家才戴的,这会子不如拿出去叫人拆了铃铛,换个络子、流苏,或是熔了铃铛打两颗金珠作坠脚,这才合身份,又好看。

宝钗听奶娘说,这金锁的纹样还是父亲亲手绘制的,既是这样,自己怎么舍得改动它呢?

如此宝钗便同母亲说,若改动它,到底麻烦,又怕改来的不合心。总归早戴得习惯了,且日常掩在大衣裳里面,谁又看它去?不如留着它,免得又折腾。

终究不是要紧东西,薛姨妈又一贯肯听女儿的话,如此便不坚持。

那时薛父已然故去两年,薛家重又推举了持重老成的三叔当家。

自此宝钗这一房虽是仍旧住在家里,也是再不管事的了,一应吃住一如往常,都由家里供给。

“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虽是自家姊妹弟兄,依然得顾及男女有别,再不能日日玩在一起,宝钗与堂兄弟们别室而处,只好将儿时亲密无间的记忆小心收藏起来,各自在既定的人生轨道上努力向前走着。

在与父亲书房长谈后的无数日皆如一日,小宝钗深居闺中,在阖族的期许中慢慢长成。

正如父亲曾展望过的那样,她一日比一日出落得更加美丽,德、言、容、功样样出色,慧质雅行、善笼人心。

只是她愈是出色,心里就愈是冷下来,在漫长的时光中渐渐地在身周筑起了一座无形的高墙,绝不与人推心置腹。

在宝钗终于到了可以进京待选的年龄时,她已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心里想的只是要搏一个金殿中选、鱼跃龙门,她便可一偿所愿,到时不论是做妃嫔,还是做女官、伴读,总是要用自己的容貌、品德和智计为自己、为家族拼出一条路来。

在贾家住下本不在她的计划之中。

她本以为只是略略盘桓几日便好,母亲远嫁多年,日常虽不挂在嘴边,心中却难免惦念亲人,好容易在京城同阔别许久的亲姐姐见上一面,小住几日,也能全了两姊妹多年互相牵挂的姐妹情分。

贾家的女孩儿们又俱是好相处的,也略略解慰了自己从小没有姊妹相伴的遗憾。

在进宫前能最后再享受这样一段安恬静美的日子,也是极好的。

可不知怎的,到了初选的日子,自己的名册才递上去没几日,竟被撂了出来,只告诉已落了选,让回原籍去,由家中自行聘嫁、再不相干的,把个薛家人闹得目瞪口呆。

从头至尾宝钗连宫门都没能进去一步,更别提后头的殿前选对了。

数年经营、几番运筹尚未施展,便被浇了好大一盆冷水,竟是折在第一道关卡上,宝钗只恐怕是自己哪一处不曾思虑周全,可对方连个说法也无,越发是连改也无从改起。

这一回落了选,虽没令“永不再选”,可若等下一回再选时,又是三年后了,到时自己的年纪在秀女中恐怕已嫌有些大了,胜算更减许多。由此看来,此路算是彻底不通,如何不教人懊恼?

薛蟠虽然平素行事荒唐不经,对亲妹妹的事情倒是着实上心,遇上这样没着落的事,他便也赶着去问了几回,要紧的、不要紧的人也想法子托了几个。

金珠银钱流水一样递进去,那负责的内侍却总是翻着一双“无可奉告”的白眼,软硬不吃,一丝口风也不肯透。

薛蟠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委屈,当下也恼了,回来便道:“不叫去就不去罢,那里难道又是什么好去处了?没得叫人挑三拣四的。依我看,不如‘就坡下驴’,如此这样就罢了,也免得妹妹去那劳什子不见天日的鬼地方活受罪,他贾家舍得一个大姐姐去,我却舍不得呢。”

这当儿毕竟还住在人家家里,薛姨妈恐怕儿子失言埋祸,忙忙地就去捂他的嘴,嗔怪他道:“娘儿几个好好的说话,怎么又嚷起来。听听你满嘴里胡说的都是什么,什么‘就坡下驴’,谁是驴?”

薛蟠这才醒悟过来,忙向宝钗作揖,又是作势打自己的嘴,一面笑道:“妹妹别生气,我是驴、我是驴。”

宝钗坐在一边,嘴角噙着笑意,瞧着母亲与哥哥说话。

她不笑又能如何呢?

事情已然是这样,若是自己露出难过失意的神色,不仅要让母兄担忧,恐怕更是要让外头的人看笑话了。

宝钗想,这也不必出去打听,自己落选的原因还能有什么?无非仍旧是挑剔自己的出身罢了。

人的出身却是转移改换不得的,就如现今无法再令乾坤倒转、让宫里收回成命一样,不如丢开手去,趁早考虑下一步的安排才是。

宝钗细细打量母亲——

女儿虽然失望落选,她看起来却丝毫也不着急,倒有兴致同哥哥说笑。看她眉梢舒展、嘴角含笑,连日来面上的一层隐忧全消,好像甚至还隐隐有一丝……庆幸?

宝钗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

虽然自己待选是家中早早就定下的事情,可在母亲心里其实也十分不愿自己入宫吧。

薛姨妈虽然不曾读什么书,可谁又不知道那句“侯门一入深似海”?

世上又哪有那样狠心的母亲,满心里愿意同女儿咫尺生离?

母亲是真心心疼自己,宝钗都懂得。

只是……以后要怎么办才好呢?

自己参选的结果既然已定下来了,京中无所牵挂,一家人也该作辞返乡,可姨妈却再三再四地刻意挽留,说得母亲心里也软了,也是无可无不可的样子。

家里那边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法子,更何况如今家事全有三叔主持,又有四叔帮衬,哥哥一向糊涂,族中事务也用不着他,所以家里倒是没有来信催促自己母子三人动身。

自此,自己一家人竟是就这样耽在了贾家。

未来究竟如何,宝钗时时都在忧心。

可任凭她细细读过千百卷书、省得多少道理,总还是闭锁在闺阁里,一时怎么也望不着方向。

宝钗将白犀麈搁在膝头,轻轻阖上眼睛,如今自己已满一十六岁,若要议亲也使得,只是总不可操之过急,女子一生许嫁一次足矣,要细细考量了才是。

真要认真议起来,比起金陵家中,遍地世家贵胄的京城却是更好的选择。

只是……自己一家在京城根基不深,只略有几间房屋、另几爿早年间经营着的铺子,要紧的族人俱不在此,若自己不回南边去,在这里依凭姨妈的关系,不过能有一个“荣国府贾家亲戚”的身份,可这身份与晏儿这样的实在亲戚不同,到底疏淡几分,也有些尴尬,以这样的身份议亲,到时凭自己再出挑,恐怕也寻不到称心如意的。

宝钗抬起眼睛来,幽幽望着窗外。

父亲,如果你能看到女儿现在这不尴不尬的景况,又不知道会怎样说呢?

自己来的这些时候,始终不曾放松一丝一毫,终于换得贾家上下对自己无不交口称赞。

如此想来,若是将来自己真的要安身在这里,应当也是顺水推舟的事。

可是……自己真的要止步于此么?

贾家,足够成为薛家的依靠么?

宝钗的手指无意识地反反复复将辫梢的一绺卷起来又放开,一边在心里慢慢想着自己的心事。

这些事总是萦绕在她的心头,愈是夜深人静,愈是震耳欲聋。

万般愁绪,无人可诉,直到那个丫头出现。

本来是薛蟠该操心的事,换成薛宝钗来操心,薛蟠你罪大恶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6章 一二八下 细筹算难抵造化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