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雪落红楼万芳春 > 第162章 八一回下 公子侠义略施小惩

他还在谨慎地思考着,底下这间屋却“吱呀”一声被一名婆子推开。

这人进得屋去,反手落上门闩,将一柄拂尘随意放在一边,自己向椅上坐了,将脚翘起来架在脚凳上抖着,一面就嗐了一口气。

她这个东倒西歪的形容,与她平日在外行走时道貌岸然的样子迥然不同。

其实马道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道门弟子,她早年间家里揭不开锅,便向邻近的尼姑庵里找了一个事做,替庵里的师父们烧斋饭。

那倒是个正经出家人的庵堂,庵里由住持起向下,大小尼姑皆是一心向佛,庵中一派恬淡祥和,活计并不繁重,报酬自然也不丰厚。

马道婆做了一段日子,因为尼姑们待她客气,她也有心要替庵里赚些生计补贴,想着若是庵里富裕了,自然也有余钱给她加工钱,得空时便也去外面打听着,看那些有名的庵堂是如何行事。

她攒了满肚子的见闻回来,见本庵的住持带着弟子们每日只是做功课,等闲不肯出门,便是出门,也是苦修,刻意要乞食、露宿,决计不肯上富贵之家行走。

马道婆觉得这些尼姑真是死脑筋,她打听得人家那些庵堂里,不过会念几本经,略学些法事章程,就能得富贵人家看重,不仅有大小法事可接,年节下还有各样东西送来。

那些人家供的是菩萨,可泥胎菩萨不能吃也不能喝,只要一个心意也罢了,东西自然是庵里笑纳了。

马道婆瞧得眼热,便劝住持也要出门交际,以住持这样精深的佛法,不拘讲出什么话来,自然比那些人强,到时自可成为京城第一大庵。

住持念珠一顿,睁开眼来,微微一笑,问道:“成为‘京城第一大庵’,然后呢?”

马道婆道:“呵,那自然是香客盈门、盆满钵满。”

住持又问:“‘盆满钵满’,然后呢?”

马道婆道:“然后?唔……那便能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用好的。”

住持含笑凝视她片刻,问道:“如今我们吃、喝、穿、用,有哪一件不足?”

马道婆“嗳”了一声,道:“虽说饿不着、冻不着,可到底是些粗茶淡饭、麻布衣裳,没甚味道。”

住持重又闭上眼睛,慢慢捻动念珠,轻声道:“皮囊已是虚妄,又谈何美食、讲甚妆饰?我等若想吃香喝辣、穿金戴银,仍在俗世浮沉便好,何必入我佛门。”

嗳,真是讲不听!

马道婆心里啧啧连声,却听住持道:“你愿吃好、穿好,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只是此愿却不能从此处求来,恐怕耽误了你。你去寻知客来,叫她替你结清工钱,你自寻前程去罢。”

马道婆喉头一噎,噫,这个老尼姑,不听好人言,那也罢了,怎么又要砸人饭碗?

这时厢房的窗子透进一线光束,斜斜地照在老住持手里的念珠上,她似有所感,睁开眼来,垂头望着念珠,脸现微笑。

顿了一顿,她对马道婆道:“马施主,贫尼有一言相劝——便是‘人之常情’,也要‘取之有道’。”

马道婆从此又换过几处庙庵做事,也都是打杂,她却暗暗留了心,慢慢地也学着师父们的样子,煞有介事的能讲论些“因果”,又能数列出菩萨的神号,知道求什么该供什么、供给谁,她不愿剃度,却能替师父们跑腿,因此也得了往来富贵人家的机会。

靠着一张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巧嘴,利用贵人对神鬼之事的敬重忌讳,马道婆混得风生水起,连荣国府那个衔玉的金凤凰,也认了自己做寄名儿的干娘。

干娘毕竟不是娘。

不过是在神前的花样儿,借一个名号叫那孩子趋吉避凶罢了。

那家里若正经重视她,又岂会让她继续在外头求三告四地赚生活?

马道婆盘算着,那孩子虽然生得招人疼,到底母亲出身太高贵些,虽然慷慨,却不好拿捏,倒不如那位一点就着的苦瓠子赵姨奶奶,若是她娘儿两个上位,自己的好儿倒多些。

此番替她下咒,彼此便是互捏了一个把柄,将来也只好绑在一条船上,岂不好么?

她有时也会想起老住持说的“取之有道”。

可这四个字多么讽刺!那老尼姑自己有庙产、地契,手下有一班尼姑任其差遣,她懂得什么是挨饿!

马道婆已经许久没有挨过饿了,可她想要更多。

因为在尼姑庵里做杂役,大家都叫她“道婆”,马道婆想不明白,尼姑庵里怎么会叫“道”婆呢?

索性去个道观罢,替人忙活大半辈子,也该有几个可心的孩子伺候自己。

孟闻渊在屋顶瞧得清楚,此道姑的形容与几日来自己探察明白的无异,正是马道婆无疑。

马道婆抖了一回腿,又将道鞋胡乱踢掉,伸手揉捏着自己走得酸痛的脚。

今日上城里送寄名符儿,顺便再同那些太太奶奶们讨了些银钱物事贴补。

除了那翰林梅家对自己依旧不咸不淡的外,其余几家都是收获颇丰。

马道婆吁了一口气,向柜里取了一只红木小箱子来,在桌上铺开一块细布,欢欢喜喜地点数着这些时日积攒下来的金银玉珠。

孟闻渊看得清楚,他想一个老实的出家人是无论如何不能积攒下这些财物的,更不会如此贪婪地点数,更笃定了自己先前的想法,这必是一个骗财诓善的神棍无疑。

既然如此,那也不必同她客气了。

小孟公子从怀里取出一块白布,折成三角形将脸遮住,在脑后打了个结,跟着将手一撑,从梁上飘然而下。

他轻轻巧巧地落在马道婆身前,用一根顶部削尖的竹枝指住她的咽喉,封住了马道婆即将冲口而出的呼喊。

孟闻渊压低声音道:“闭嘴。往后退三步、靠着墙、背转身去。”

他虽然蒙着面,可现在到底是大白天。为免以后麻烦,还是不要让她看清自己面容的好。

马道婆被这天外来客吓得呆了,自然不敢不从,迅速面朝墙站好,嘴里只叫“饶命”。

孟闻渊从桌上拈起一只银元宝,翻过来看了看底下的款儿,冷笑道:“你也受用得狠了,不如与我说说,你是从哪里得来的这许多金银?”

马道婆以为他是图财,忙道:“饶命、饶命。这些都是京中积善人家的布施,都是清清白白的来路,壮士若是想取用,尽可拿去,只饶了我的性命罢。”

孟闻渊冷哼一声,道:“这也不用你说,我自然是都要带了去的,既然你说是‘布施’,正该用去做些善事才是,总好过白收在这里,充盈你的私囊。”

马道婆不敢回嘴,只是一味附和道:“是、是。”

孟闻渊用桌上的细布将财物兜在一起,打了个结,在手里掂了一掂,只觉分量不轻,将布包放在桌上,又向她旁边橱里查看一番,又寻出许多值钱物事,内中还有一张字据。

孟闻渊细看时,原来是荣国府的姨娘赵氏欠下白银五百两的一个欠契,底下有一个红彤彤的手指头印。

他不知这赵姨娘是什么人,只是冷笑道:“你这妖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替人做了什么事,竟能要五百两的报酬?人家没有这些钱,只好写了这样的字据给你,回头还不知要怎么东拼西凑地填补了给你。我这便撕了它,叫你少造些孽。”

他三两下将字据撕碎了,听着那碎纸的声音,马道婆心疼不已,却不敢出声。

孟闻渊将手中竹枝往前一递,触及马道婆的背心,道:“还有一事嘱咐你,你竖起耳朵来听好。”

马道婆只觉背心有些刺痛,怕这人下手没个轻重,又怕他起了灭口的心思,心下大骇,忙道:“听着呢、听着呢,壮士请尽管吩咐,贫道再没有不听从的。”

孟闻渊哑声道:“你是出家人,行事也该常怀‘慈悲之心’。”

马道婆忙道:“是、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孟闻渊笑骂道:“这便是敷衍胡说了,你是道门中人,又念什么佛号?”

马道婆道:“哎、哎。”

孟闻渊不欲与她多作纠缠,道:“行善之事当发乎本心、不可强求,但你总也要积些德行,绝不可妄议神鬼、谋财害命。你既身在方外,也该晓得‘举头三尺有神明’的道理,善恶终有报,你若害人,他日也将受害,你可记下了?”

他问完这句话,将手里的竹枝又向前递了半寸。

马道婆慌得“嗳哟”一声,点头不迭。

嗯,如此应该便算得是“威吓”了罢。

孟闻渊不愿多作停留,将桌上的物事一起打包提在手里,双足在桌上一点,在旁边柜上一借力,仍旧跳到梁上,从房顶出去了。

孟闻渊的轻身功夫不错,整套动作并未发出半点声响,马道婆以为他还在,只老老实实面壁站着等他的吩咐。

又过半盏茶工夫,四下无一点声音,马道婆觉得腰腿已站得酸了,便试探性地问道:“壮士?”

哪里又有人回应她?

马道婆又等了半刻,这才悄悄转过头来看。

房间里早没人了,自己桌上的那些财物也不见了去向,橱里更是空空如也。

这亏她也只能自己往下咽。

若是报官,便必得说出被劫财物的数目、种类,又必须得说明其来处。

这又如何说得清楚?

马道婆越想越气、心疼不已,一拍大腿,只是骂道:“这杀千刀的哟!”

[眼镜][眼镜][眼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2章 八一回下 公子侠义略施小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