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雪烬折春刀 > 第5章 清白磊落

雪烬折春刀 第5章 清白磊落

作者:衔吞物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8:41:35 来源:文学城

第二日,江婵正在书念亭。

周知生热了好几日,便干脆在夫子那里给他请了假,好一点时侯,江婵捡几个字来教他读写。

皇后娘娘令小厨房做了新鲜的糕点丸子还有一些茶水之类的预备着,头一锅刚出炉热腾腾,分下来,江婵也得了一大份。

穿着厚裘的颜官从嬷嬷手里接过糕点,笑得两眼一条缝:“例点日日都有,怎么今天这么多。”

江婵看了一眼,坐在桌边伸出手任凭湘官小心翼翼涂着手上的伤疤:“请嬷嬷替我向娘娘谢恩。”

“姑姑客气了。”嬷嬷含笑。

而周知趴在桌子上,通红的小脸,还是裹着厚嘟嘟的棉袄,前后摆动着两根小短腿,手里捏着毛笔在纸上涂画。

江婵分神瞧他一眼,见他长长的睫毛都快要戳到糕点上了,两只眼里巴巴的全都是那一片盘子吃的。

前几日江婵教他写的字是‘安民’,他还没写好,倒不是笔画复杂,概因心里时时念着江常的缘故,总要写一会歇一会。小孩子心思纯净,却不是无知无觉,他想着自己的同伴,心里寂寞。江婵知道事出有因,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并不像往常严苛。

等到湘官涂好了药用纱布细细包好,江婵起身过去看了一眼他写的字。

周知有点不好意思,用胳膊肘往上遮住,悄咪咪斜眼看江婵反应。

“写的不错。”知道他心不在焉,江婵没有难为他。

颜官受到江婵的指示,将手里的糕点端上桌子,笑眯眯道:“小殿下来吃点心。”

周知高兴地翘起嘴角,丢下了手中的笔,一股从凳子上跃下去小跑着绕到颜官身边,眼巴巴看着她把用来保温的棉罩子掀开,露出里面金黄香脆的糕点。

湘官给大家倒上茶水,在一边听候。

江婵顺势坐在周知的座位上,拿起那张纸细细去看。

“阿知的字已经写的很好,几乎有了框架。不过我之前与殿下说过的,写字不只是框架,还有框架中间填充的精气神,要是徒有框架而无神色,便无筋骨。自然也就只是好看而不出色的字。”

阿知一边吃着点心一边晃着腿:“我记得,姐姐说这些东西要慢慢练的,写的多了熟能生巧总能写出自己的风格来。精气神和神色都是好久之后的事了。”

江婵沾墨的动作因为小孩儿一句‘好久以后’而停顿,一大滴墨水就染到了纸上。她反应过来,连忙用手绢去擦,却已经渲染开而无力挽回了。

她低着头还在擦,阿知便以为她是很在意那滴墨水,嘴里的点心也不吃了,下来拽着她的袖子哄她:“没事的姐姐,一张纸而已,要是姐姐想要批改,阿知可以写很多很多,认真用心地写。”

可江婵本是想要遮掩眼底的雾气,他这么一说,江婵深吸一口气,努力压制情绪。

周知启蒙晚,且生性顽劣,为了教育这个孩子,皇后、江婵都花了很大的劲儿。

他刚启蒙的时候坐不住,哭唧唧回来告状说以后再也不读书了,说那些东西根本没用。赵娴爱子,对这个小儿子根本没有办法。

江婵前后想了几日,在一日牵着他的小手上了城墙,两人一直走到大雁塔下面。

那天正是科考放榜的日子,金黄灿灿的阳光落在厚重的城墙上,也映照在人们焦急的脸上,远处盘旋着大雁,从很远处,飞得很近。

乌乌泱泱的学子挤在一处,从上面看人头攒动。

放榜的官员们将手里的浆糊均匀地涂抹在墙上的空隙处,将巨大的红纸擎开,踩着凳子张贴妥当。

瞬时间,只能听见人群里时而爆发出的雀跃,也有的人承受不住当即掩面而走。金榜下捉婿的官员们搓着手,眼瞅着前面的英年才俊,能称得上是势在必得。听一声“我中了!哈哈哈哈哈我中了!”便疾步向前。

这样混乱的样子逗笑了周知,小殿下捧着肚子,一只手还被江婵攥在手心里,一只手扶着城墙笑得直不起腰来。

周知刚要拉拉她的手与江婵说笑话,一抬头却见她并没有笑,相反,她的严肃一如课下检查他功课时:“对百姓而言,上位者每一道号令到一条政策,都深深牵动着生死福祉,也决定了文人风气。我们站在这上面,看似是踩到他们头上,实则不是,相反,是他们用肩膀托起了我们。”

周知并不全然明白江婵的话的,他鼻头皱起来,笑容也慢慢消失。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城楼下的喧闹与人来熙往也从一个笑话变得复杂无比。他从此不再敢在母后和姐姐面前提一句读书辛苦。

如今,不知他是否明白,倒也变得听话明理。

想必日后便是自己不在,他也应当明辨是非、做正确的事。

江婵用朱笔在纸上给他勾写出笔画不到位的地方:“日后,无论是谁教导殿下,殿下都应该记住今天的话,好好的写字、读书,明事理,长学识。”她扶住阿知的肩膀,弯腰与他平视,“阿知明白么?”

“嗯!”阿知没有听出她的弦外之音,点点头应诺她。

那边颜官还在狼吞虎咽,湘官却怂动了一下眉头,朝着这边忧愁地看过来。

“姑姑,前堂娘娘叫您。”外头的嬷嬷提醒道。

江婵恍然抬头,周知已经欢呼着冲出了亭子。

-

今日阳光明媚,雪地里白茫茫一片,照得堂中金碧辉煌,颇有恬静。

不同那日夜里,今日谢咫穿了赤红色官服,板正利落又疏离冷清。

亭中唯两人,与皇后娘娘一立一坐,其他的宫娥嬷嬷都远远站着。

风过,他腰间的红穗飘起一段,又缓缓落下。他离赵娴有一段距离,说话时声音压得很低,可始终恭敬而不卑不亢。

太初穿着深墨色的劲装背手站在雪地中,见江婵过来,与她行礼。

小声算作提醒:“胡家上诉刑司私藏幼儿尸体,刑司要请贵人前去作证。”

江婵多看了他一眼,那天晚上只觉得他对谢咫言听计从。可今日,江婵注意到他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江婵回过礼,面朝亭中谢咫和赵娴拜见:“奴江婵拜见谢大人、娘娘。”

亭中,赵娴安坐着,怀里抱着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阿知。

小孩子一只手亲热地搂着赵娴的脖子,另一只手拿着一张薄薄的纸,在空中挥舞,举着手里的纸张给他炫耀:“姐姐今天夸我,说我写得好。”

薄薄的一张纸,上面朱红色的墨迹还没干,江婵没注意这孩子跑的时候竟还一起攥来了。

赵娴方与谢咫说完话,此刻压下心头的惊,挤出一抹笑意,轻柔说道:“阿知得娇娇教养,总能写一手好字的。”

江婵闻言抬起头,赵娴一瞬不瞬注视着自己。

“不,唯得娘娘抬举,奴尚有发挥余地。”

她话中有话,掷地有声,毫无自藏之心。

“不知谢某可有幸能看看贵人写的字?”

低沉的声音传来,江婵搁置在袖子中的手一掐。

阿知不认识谢咫,总觉得他像是书堂里的夫子一般严苛可怕,他一说话,二话不说主动将手里的纸递给了他。

“贵人的字,颇有江体之风。”谢咫接过来,手里摩挲着那张字帖,客观评价,“字板正却富有变化,勾筋舒骨,点落横展。”

此点评正是江体的要害。而所谓江体,其发明人是江执。江执殿试时呈递上字帖,陛下只觉得眼前一亮,赞叹说识字观人,可见江执风骨如何。

从此学子们争相习练江体构造,以图谋和。

不过江体看起来简单,练习起来却难,多是童子功。

谢咫师承江执,能认出来老师的字并不奇怪。

该奇怪的是一个后宫女官,为什么有这样的奇筋异骨,能写得这样的好字。

“奴仰慕江相丞的学识风骨。”江婵言简意赅。

这样的话不能打消谢咫心里所有的惊奇与疑问,然而她不肯多答,他便不会多问。

“贵人丰通学律,颇有造诣。”

谢咫说完,向赵娴拱手:“在下今日是奉命行事,京中形势多变,多少孩童死于无妄之灾。但凡涉及,无论位及何等都应配合刑司调查。”

周知本带着得意的嘴角一下子垮了下来,他懵懂地看着眼前不容商榷的谢咫,又转向抱着自己、胸脯剧烈起伏的赵娴。

江婵仍旧立行端庄在亭外,听到这句话,她形色淡淡,却攥紧了袖中的手。

如果可以,她希望娘娘不要为她辩驳。

她便可随即与谢咫离开,让长明宫全然置身事外。

但她知道不会。娘娘守坐在这里,就是为了将话说清楚、说明白。

赵娴此刻紧紧捏着一角桌子,她打量着面前的官人,虽根骨极佳、亦见清正意气,却总觉得他沉稳似玄水,不漏半滴。

这样的人朝堂中不少见,可年轻既有此等风范的却少。

想必这就是人中龙凤,也是独秀探花的谢翰林。

可赵娴不管这是谢翰林还是谢相丞,此时满心满眼都是此人要带走她的江娇娇。

捏着一角的手缓缓松开,又渐渐松懈下来,慢慢说道,带了惊醒的意图:“谢大人,本宫久在后宫,却屡听闻你的贤名。听闻你上任之后的显赫政绩、还有如何为民请愿。听闻百姓如何爱戴你,陛下如何宠信你。”

“臣惶恐。”谢咫不为所动。

“你不应该惶恐,本宫不是在恐吓你。本宫是在提醒你。”赵娴抬起头,望向天边。

“贤名难得,功禄易碎。朝堂之上,行差踏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她的话没有偏错,甚至听不出威胁。放在此刻却隐隐含着警告。

谢咫明白,这是为了他身后的江婵。

“这样的道理臣明白。臣受先师举荐、陛下托信,自然也会尽所有为君王解忧,替百姓进言。至于娘娘说的行差踏错,臣不会,也不屑于。功禄易碎,清节难守,臣不愿想,只行于举止。”他拱手,语气恭敬,姿态站的很低,一板一眼回复了赵娴的话。

“不,谢翰大人你还年轻。朝堂上、尤其是后宫中什么事都不是非黑即白。很多事往往就事与愿违甚至截然背道而驰了。”赵娴美目微眯,“本宫问你,死的不是别人,偏偏是你老师的幼子。你怎么能一直不偏不倚?”

谢咫轻笑一声。

这声轻笑没有嘲讽的意味,却带着少年意气。

“臣不仅仅是江大人的学生,还是陛下之臣,是万学表率。”

“且……”他一顿。

“老师爱子却从不溺爱,位高权重却从不逾矩。因此范公临行之前才会破格举荐他,陛下才会信任他委以大任。他是清白磊落的君子,臣坚信,他不会因此为难臣。”说完转身向亭外的江婵说,“同样也不会为难贵人。”

江婵安静地听着他对江执的评价,默默在心中勾勒出从前江执的样子。

他饱读圣贤书,却执拗不善言辞,每每与他人冲突,娘亲总说他是清白磊落的君子,是十里八乡的楷模。她嫁给他,便是穷苦也甘之如饴。

后来离了家乡,江婵总疑,他是不是仍旧如昔般,口笨词穷。是不是还有人能为他辩驳,相信他是君子。

原来,谢咫与娘亲一样,说着同样的话,敬爱他。

亭外又开始飘起雪花。

阿知看看紧绷的赵娴,又看看不卑不亢的谢咫,最后将视线落到江婵身上。

“姐姐,你要去哪里?”

稚嫩的童音打破了沉默。

江婵在众人的注视下,对着来拉自己手的孩子温柔地笑笑:“姐姐要去做一件很重要的事。”

“跟谁走?这个人吗?”阿知心中的猜想得到验证,突然皱起眉头,紧攥住了江婵的衣裳袖子。

“阿知应该称呼他谢夫子。他给你上过课的记得吗?”江婵拍了拍他肩膀上的雪花。

“阿知不要姐姐走!”或是受到大人情绪的感染,他感受到分离的焦虑,竟抓着江婵的袖子一下子叫喊起来。

“阿知。”赵娴略带责备轻唤了他一声。

她将孩子揽到怀里,一只细长的指头轻柔戳到了小家伙的额头上,微一用力:“你啊你啊,就知道缠着娇娇。”

谢咫静静看着这一幕,突然插言:“臣应肯娘娘,至多七日,七日后,谢某会将贵人交还。”

赵娴惊讶他会主动承诺,面向他时语气也稍有缓和:“好,七日之后,我会派人亲自去接回娇娇。”

江婵顾不上两人间的交涉,在出宫之前,她有一件最重要的事要做。

她突然委身跪地,直腰,恳切:“奴与娘娘行礼拜别,奴不能以女官身份为长明宫留下话柄,便自辞去,恳请娘娘降罪。奴信天下公道自在人心,自会力争,以期娘娘保重。”

江婵今日披着一身碧玉堇色披风,色沉沉却五官柔和,行动间一对柔白色温润无比的耳坠,小小的一点,藏在如云的发髻之间。

谢咫看着那对耳坠微微摇晃,不知在想什么。

她说到这自会力争时,谢咫骤然醒神,明白为何她今日只带了简单的发簪而无半分形制装扮。她不想从长明宫出去到刑司中的是女官江婵。而应是她自己。

她对皇后应是真情,不全是利用。

他明白,赵氏更明白。

她刚说完,赵娴立即上前将她扶了起来。

谢咫只听见流苏轻响,那道身影便闪速到了江婵面前。

她不舍得叫江婵跪,更惶谈叫她走。

太初见谢咫敛目,自然明白他的用意,行礼后上前去:“娘娘,奴不敬,先带贵人离开了。”

他说完,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江婵不欲叫多人为难,主动顺着他向外走去。

阿知不舍得,在亭中啼哭,赵娴身后的宫娥将他抱起来哄着。

赵娴站在亭中一直到她身形几近不见,她回过头用手绢楷去孩子眼角的泪:低声,“记得今日,倘若阿知不能越来越厉害,有朝一日能为姐姐遮掩一片天,我们便只能由得任何人欺负她。”

“娘娘。”宫娥惊慌提醒。

赵娴充耳不闻,慢慢垂下眼帘。

等到出了中宫殿,太初压低声音,凑在江婵身边:“娘娘疼惜贵人,为了给贵人撑腰将三皇子殿下请到了宫门口。不过大人想娘子应该不愿意再让娘娘伤脑筋了。殿外备了轿子,请贵人上轿,我们从侧门速速离开。”

江婵心头一凛,方明白为何方才赵娴没头没脑的一句“我一定要救你。”

前朝有豺狼后宫有虎豹,受胡氏要挟辖迫,三殿下此时如何艰难江婵不是不知,她万万不敢因自己给他增添任何一点麻烦。

不过……谢咫居然能提前预想到。

她狐疑看向太初,后者说完这句话抱手看向别处,装死。

一步开外的谢咫倒是无甚反应。

江婵明白,这都是谢咫的安排。

“多谢大人体谅。”

“贵人言重。”

他客套疏离。

彼时已经出了长明宫。

不远处,雪花静悄悄落在琉璃砖瓦上,白皑皑一层,极目远眺白绵绵灰扑扑的滚云与雪融为一色。

天地间剩下的颜色不多。

一顶盖的严实合缝的小轿子悄无声息停在一道宫巷中,四个灰衣裳的长门使仆低垂着头腰,像静穆的塑像。

江婵抓着马车旁厢向上迈,可那马车又高又陡。她平日出行都有垫步的台阶,如今便只能牢牢抓着屈膝扒着。

抓杆上落上过雪花,滑溜溜的。

太初瞥了谢咫一眼,再一次默默伸出了紧攥成拳的手腕。

“多谢。”

江婵借力登上去,已然出了一层薄汗,她掀开帘子向地上的谢咫看去。

“离开了这儿,担不上大人的一声贵人。”

她抿了一下唇:“我有一问,想问大人。”

“江娘子请问。”谢咫改过口来,始终淡淡注视着她。

“那晚上……欲伤我者,大人对他上刑了吗?”

“江娘子应该明白,到了刑司没有不被上刑者。更何况他有重大嫌疑。”谢咫声沉。

轿子开始行进,与娘娘们平日坐的轿子不同,晃荡晃荡,不甚稳当。

四个黄门使尽了浑身的力数跟上谢咫的步伐。

仅容江婵弯腰缩坐的地方,晃得她反胃恶心,面色发白。

“我知道。”隔着帘子,她轻声说。

她怎么会不知道呢?

“那他还活着吗?”

“娘子关心他的死活?”

“他死了,我无人可对峙。”江婵缓缓说道。

藏在胸前的那个小桃筐硌得心口疼,她编了一个听起来像模像样的理由。

“他说没见到娘子之前,不会说一句话。”

江婵猛地抬头,便听见谢咫问道:“江娘子与他有私仇?”

“可我记得入宫为官者,身世背景是层层选拔、绝对干净的。昨夜里,执笔去查了江娘子的背景,显示却是一片空白。”谢咫说道,“凡是人,不见得知归所,却总有来处。敢问江娘子来处何在?”

轿子慢了一些,江婵听见了细细簌簌的踩雪声,还有门口侍卫的盘查。大概是要出侧门了。

来自何处?

“正如大人所见,我无父无母,亦无兄弟姐妹。十岁前生在浑源,大抵是在流浪。”潺潺之言徐徐,江婵后知后觉今日衣裳穿少了,方才行动时不觉冷,现在浑身却冷冰冰的。

好像又回到了那个严冬。

湿漉漉的神庙和发霉的包子。

安静的良夜和凌迟般的怨念。

疯癫着冲进雪里再也找不到的阿娘和发着高烧等待死亡降临的江寒。

她衣不蔽体,心魔丛生,唯求一死,再来阳间索命。

“后来,我遇见了一位贵人。”

一位进庙躲雪的先生和他的夫人。

他用包裹里唯一一件干净的衣裳包裹着她,夫人的怀抱就像阿娘的一样温暖。

她在迷糊中却清楚地知道那不是她的阿娘。

她再也没有阿娘了。

泪水便止不住地流出来。

那个夫人紧紧抱着她,给她喂药,曾给她唱过一首歌。

那首歌带进她的噩梦,将她从死神那里带了出来。

隔日,她在两人轻声的交谈中醒来。

先生和煦地笑着,摸了摸她的头:“雪停了,阿囡烧也退了。”

他说:“我给阿囡一个去处好不好?我的妹妹一个人在很远的地方,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见过她了,但我知道她过得并不好。我想托你帮我去看看她。”

江婵后来知道,那便是玉山赵氏,赵家主赵定。他的妹妹,就是当今皇后,赵娴。

“那位贵人赠我衣服,并举荐我,我得以顺利入宫。”

-

“谢演正。”

听见熟悉的声音,江婵睫毛一颤。

四周的‘三殿下’此起彼伏,谢咫亦然行礼:“臣拜见殿下。”

周衿快步走来,额头上出了很多汗,后面紧跟的黄门公公走得气喘吁吁,上前来给谢咫见礼。

他穿着狐裘,形貌多似赵娴,有温婉之意,却因高眉骨和英气的眼睛而多了几分威严。

陛下尚未立储。

对他的态度模糊。

可论起才学治政,天下无人不知周衿。

赵氏出男儿,便是外亲都不得不叫敬叹。

可陛下最忌讳的就是这句话,尽管斩尽赵家人,却杀不死血亲,也湮灭不了天下人的口舌。

他问:“谢大人此番带走娇娇,何时送还呢?”

太初抬起头。

“殿下应知,带人问话是刑司正常流程,何时江娘子会回来,只看此案何时告破。”

周衿冷笑:“谢大人,我知刑司流程恐怕更胜过你。可你怎么保证娇娇安然归来呢?”

听到周衿与谢咫对峙,江婵深吸了一口气。

谢咫冷淡回复:“臣不应该也不能保证,在清真相落石出之前。”

“你……”周衿正欲辩论。

“殿下。”江婵掀开了帘子。

周衿不欲与谢咫多言,当即大步向江婵而去。

“大人。”太初低头请罪:“是我疏忽了,我没想到殿下居然在每个门都安插了眼线。”

“无碍。”谢咫转过身见两人一轿上一轿下隔窗轻语,江婵受伤缠着白布的手笼着窗布,耳饰微微晃动。

他眼底微动,“便是我们在此阻拦了他,他日后也会去刑司找人。不如就在这里将话说明白。”

“江娘子会阻拦殿下么?估计难吧,毕竟只要有殿下护佑,她才会更加安全。”

“会。”谢咫伸手轻轻拂去衣摆上的浮雪,长眸眯,“若江婵不愿涉险,早在殿中就应该与娘娘请救才对。她曾以身为饵救过娘娘与三殿下,她对娘娘,几乎掏心掏肝。”

因此,赵娴与三殿下也会不遗余力救她。

哪怕他们自己尚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举眸向不远处看去。

江婵探出头对周衿正说着什么,露出一截削肩膀,丹唇一张一合,黑白分明的眼含着泪紧紧盯在他脸上。

江婵犹如一幅画卷,丹青墨色,最动人心。

哪怕没了那身华贵的衣裳,仍旧美的触目惊心。

谢咫收回目光:她此番得罪胡氏和江家,如果把人留在赵娴身边,胡家便会想尽办法中伤加害皇后。只有把人带出来,皇后才能安稳。胡家也才会从暗处走到明处。

周衿对视面前的小娘子,面上写尽了各类情绪:不可思议、挽留不舍和一点爱怜。

暗暗咬着牙,不知藏在袖子里的手攥得有多紧。

“可我不明白。那天晚上,我就隐隐觉得不对劲。就算她作为皇后一党,与胡氏江氏有仇,也不至于咬的那样紧,非要对那个孩子下手……开膛破肚,死无全尸。况且轻易留下把柄给胡家,实在匪夷所思。”太初摇摇头,似眉间不忍。

谢咫牵着马绳,轻轻一笑。

“大概刑司有能留住她的东西,便是手段低劣也一定得试一试、搏一把。”

江婵已经将所有能说得话都与周衿说过一遍。她们两个几乎一般大,可或是平时阿知总喊她‘姐姐’,便偶尔玩笑时他也会调笑她是‘姐姐’。后来她便一直以姐姐自居了。

“阿瑾你听我说。”情急之下江婵隔过窗户攥住了他垂落的袖子。

周衿见她眼中含泪,哑口无言,只本能听她说道:

“如今处境,你危险一分,娘娘和小殿下便会危险十分不止。你不能为了我将娘娘和殿下放置在危险的境地。”

“可在我心中,娇娇与母后阿弟同等重要啊。”周衿说道,他问,“娇娇不明白么?”

江婵嘴唇一哆嗦。

该明白什么?

她紧紧盯着周衿,像是第一天认识他。

随即往日相处的点点滴滴浮上心头。

初入皇宫她侍奉在侧,红袖添香,也曾仰慕他的学识见解,在情窦初开的年纪为他的温润守礼折服,在见他入狱饱受折磨满身血泊时钻心剜肉恨不能相替。

可……那不是男女之爱,只是爱惜才分、为他不甘。

平心静气而言,在她心中,阿瑾与阿知并无区别,都是家人,是弟弟。

江婵松了他的衣袖,头晕目眩之际刚要回缩,周衿猝不及防抓住了她的手。

江婵打了一个寒颤,幡然神醒间猛地收回了手。

她伸得太快,那么决绝,手指被攥得生疼也不在乎。

周衿偏执:“我一定要救你出来。”

“如果我身处囹圄,非要抛去皇子体面与臣子斗个鱼死网破,姐姐的筹码不够重,我便自甘退出储君之争,以皇子妃迎你进门。”

“你不能。”江婵心下一颤,言尽至此,突然一阵无力,不知到底该说什么。

是不能退出,是不能迎娶?

是不应该自甘堕落还是不应该为情所迷?

她紧紧盯着他的眼圈红了:“三殿下,我一定会好好活着,我比任何一个人都爱惜我自己的命。可作为交换,你必须得好好的,不能做不稳重的事、说不稳重的话。”

她笑了一下,尽管是苍白的:“殿下,娘娘一直问我当年怎么就拼了命的要救你们。我从来没说过实话。今天我说给你听。”

“我的命是赵氏给的。”她压下声音,一字一顿,“所以我比谁都希望走到最后的是你,是你周衿,赵氏的后代。”

“如果你轻易放弃,我那年所有的血就算是白流了。”

-

不知江婵究竟与周衿说了什么,最后江婵将帘子放下,周衿没了初始时的着急,而显得苍白沉默。

他步履不稳,行走踉跄,被黄门扶了一下,望向谢咫的眼里有很多复杂的情绪。

“谢大人,娇娇只是一个弱女子,她久居深宫,不懂世俗,手无缚鸡之力,无论如何她都是无辜的,不应该成为朝堂朋党之争的牺牲者。瑾,恳请大人公正,恳请大人在刑讯逼供时饶她一马,待到完璧归赵那日,瑾与中宫娘娘,将亲迎她回宫。”

好一个不懂世俗,手无缚鸡之力。

谢咫不知想到什么,眼尾上沾笑。

他郑重行礼:“请三殿下放心,演正必会公正。只是现下,还请殿下行个方便。”

周衿没有理由再多加阻拦,挥了挥手示意他身后的黄门和侍卫都让开给轿子马车通行。

谢咫点头示意,在两人错肩而过的时候突然开口:“胡家盐铁之事,陛下已经起了主意要彻查。可现在于殿下而言请命似乎并不是最好的时机,万事缓则圆,急则生变。”

周衿错愕,回头看向他。

可谢咫不愿多说,只此一句,行礼,带着小轿子颠颠簸簸向着宫外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