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雪烬折春刀 > 第13章 风溅光烁

雪烬折春刀 第13章 风溅光烁

作者:衔吞物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8:41:35 来源:文学城

江婵回去时是谢咫亲自相送的,可在堂前说了那么多,江婵自知话尽如此,不便再说,出神时只飘渺不定盯着谢咫腰间摆动的那串铜钱。

等到了地方,将要下车,她突然开口说道:“谢谢。”不等谢咫回复,她错身扶住了太初的手腕,弯腰下了车。

谢咫本可不必相送,一是念及女儿清誉,二则防范有人偷袭。

无论如何都是为了保全自己,江婵不是不领情的。

谢咫听见了她的道谢,见她下马,忽抬起帘子。

“江娘子还记得我说过的话么。”他一顿,“至多,还在能在此住上一夜,明日,我必会派马车接娘子去司上。”

不等江婵说话,他重道:“否则,照今日之事看来,恐怕七日毕,我不能将娘子完璧归赵。”

说完,他放下帘子。

“走。”

马车一骑绝尘,快速向宫内行进而去。

太初为他驾马,不禁问道:“江娘子看起来好像与沈辞……颇为相熟。”

谢咫放下手中书卷,才发觉自己一个字都没看进去。

他一向果断,此刻却有一些温吞:“相熟才是。按照我们打听来的消息,江妞在浑源与沈辞打过照面。”

太初听到这里,懵:“江妞是瞒报贱籍入宫为官,按理说应该害怕沈辞揭发自己的身世巴不得他死才是啊。怎么跟我们设想的一点都不一样呢?”

“……”谢咫听到车外太初的话,下意识垂眸,手心里攥着一个小小的手帕,手帕的一角掀开,里面藏着那日的朱红耳坠。

灰白为主的暗色车厢中,唯一一抹亮色。

他攥在手心里时,滑腻腻的质感像是浸润了手指,难得在刑具和纸笔之间多了一点异样的触感。

是啊,怎么跟自己设想的不一样呢。

那日在牢中,他不是没看穿江婵的预谋。

尤其是一开始被他扶起时因害怕,睫毛眨而轻烁,呼吸急促的模样。

不过到底是假戏真做,沈辞下手没有轻重,她很快就晕了过去。

能写出那样好看字的手,废了还真有些可惜。

人也一样。既然尚且算得上是纯良,轻而易举误入歧途似乎并不是他想看到的。

江妞,江妞。

春生秋死,短命之物。

他勾起了嘴角。

“可……”太初摸不到头脑,“我虽然是愚昧,却也明眼看出来江娘子是在说谎。她用‘情’字为沈辞开脱。”

“江婵身上的秘密多得很,我也原以为她与沈辞有仇,必然你死我活能为我所用,套出与胡祥邹身世相关的东西。现在看来却不是,沈辞恨她,她却对沈辞态度模糊,甚至不惜用卑劣的借口欲图洗清他。”谢咫攥紧了手里的手帕,沉声道。

“那不是刚好与我们的愿景相悖?”太初抿了抿嘴。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解计极佳,经不住连环杀。本来,若是江婵徐徐善诱、兵来将到水来土掩,这盘棋倒真不一定能走到何等地步。可惜她见沈辞伤重,心急如焚。”谢咫轻轻笑了笑,“忘记了分寸。”

“还有一事。”太初压低声音,“太远传来消息,陈家阿婆已经进京了,今下午就能顺利接线。”

陈家阿婆不是旁人,正是当年胡祥邹的奶母。

后来胡祥邹披字不好说要送回乡下静养,这位乳母也是随行在侧。

谢咫收回手中手帕,缓缓收入袖中:“速。解铃还须系铃人,此番接她进京必能有所推进。”

马车至宫门外停了下来。

马上铃铛‘泠’一声响,马鼻向上打了一个响亮的喷鼻,吐出浓厚的白气。

谢咫三下五除二将系在脖间披风解开,赤色官服公板合身。

他下了车,沉稳向宫内走去。

-

风雪停,殿外殿中蒙上一层白埠。

一切金碧辉煌雕梁画柱,都沉静在肃穆冷气当中。

长道已然清扫,露出龙雕凤玉。

台上,是天子议事的政殿。

宫门大伴眼尖,谢咫还没走到殿中道,他就已经进殿去通报了。

所以等到谢咫一阶一阶扶着衣袍走到殿前,他已经恭敬掀开了帘子,候在一边了。

谢咫回礼的一瞬间,已经看清了殿中局势。

二皇子和胡生跪在地上,周衿立在一边。

陛下坐在殿中,沉默不语。

殿前去刑司通传时,已经大概说清:绛县盐铁官用一账本反咬户部,牵扯出一桩多年前有关胡家的收买事。二皇子欲图包庇,被中直门郎当场揭露,直搅殿中。

此事前期一直是二皇子在查。

现在想必是不能了。

谢咫进门时,大殿中仍像是胶水一般黏着。

他站定:“臣参见陛下,二皇子三皇子。”

周衿幡然抬头,死死盯着来人。

坐在龙椅上的周冽眼下皮肉已经松垮,看人却如鹰般敏锐,他不动声色从谢咫面上打量过去,又看到地上跪着却隐有不服的胡生和周时,收回视线。

他开门见山:“此事已经有人同你简要说过,朕就快言快语,只想听听你的意见。”

他不顾台下周时的震惊,面无表情:“盐铁一事老二不应再掺合了,常年在朝中主张盐铁的胡太公又是老大外戚,也不合适……老四老五年幼顽劣,不堪重用,唯有老三,还能接管此事。”

自从赵氏死后,三皇子周衿空有一个好名字,再也没受到过陛下重用。周时心有不甘,以头重重触地:“父皇儿臣知错了,儿臣想的并不是行包庇之事,今日您政事琐碎已然劳累,儿臣只是想要先与大哥商量过给您减负。儿臣……”

“闭嘴。”周冽不容置喙,不轻不重一个词,周时肉眼可见身体颤了颤。

周冽收回目光,落在谢咫身上:“翰林说呢?”

谢咫本没有直接参与到盐铁事,一个翰林,抛去探花的头衔,也只是内旨私臣,查案、内政,按理说都不能由他插手。

陛下为何要作势问他?

谢咫借着殿中空当,向斜前方周衿看去。

后者虽沉稳不语,亦没有表态,可谢咫知道他心里对胡氏之恨必会使他争取。

谢咫‘不了解’盐铁事,却为皇子师。皇子性情,他了如指掌。

这才是陛下的意图:

他叫谢咫来,想借他的嘴顺理成章将此事交托到最有才情实干的三皇子周衿手中。

谢咫倾身抱手,却不可避免微皱了一下眉头。

周衿年少意气太重,此事,恐怕不妥当。

他或许不会徇私枉法为赵氏报仇,却容易受到有心之人的利用酿下大错。

“臣,觉得不然。”

此话一出,几乎所有人大吃一惊。

尤其是殿前的周衿。

他转过头,谢咫却不看他,却向殿上挑起眉头久久没有言语的周冽拜了一拜:“臣觉得此事可再议,无论是更加成熟稳重的大皇子殿下,还是素来执掌户部对盐铁之数了如指掌的二皇子殿下,都要比三皇子更加稳妥。”

周冽闻言,深深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胡生俯跪在地上,无声的勾了嘴唇。

果不其然,即使谢咫在江常一事上‘行差步错’,但那只不过有一个女官从中作祟,真正在大阵营上自然还是要顾及他老师江执的颜面,从属大皇子。

“父皇。”三皇子周衿转过头,他既没有看到谢咫的坚持,也未看到周冽的深色,咬牙说道,“若谢翰林以儿臣从未实践过为要否定儿臣,须知谁都不是从一开始就有本领,儿臣定能完成父皇所托,不辜负父皇的一片苦心。”

“殿下。须知纸上谈兵终觉浅,三殿下若是想要实践,当从小事始。”谢咫说道。

“我……”周衿欲要再反驳。

“好了,此事确实是朕思虑不周。”周冽挥了挥手阻止了他的辩驳。

地上,胡生和周时还在跪着,周冽神思莫辨不知在想什么。

他的手底下压着那本折子,上面的白纸朱字每一字每一句他都熟记在心。

与其说是指控,不若说是受到威胁后不得已的自保。

一个小小的地方盐铁使,快要十年前的事了,谁来威胁他,怎么就告到中央了。

怎么二皇子刚查出点头绪来,就被指控弹劾了。

这一件件一桩桩,都是权谋术法而已。

周冽略有昏黄的眼珠子落在谢咫身上,后者行端立正,面沉如水。

他突然开口:“好了,你们都下去吧。此事会有官员善后,至于权力如何交握,待到明早朝可再议。谢卿留一留。”

“父皇,儿臣……”周衿还想在说什么。

“三子,朕记得你写得一手好字。”他突然开口,却与方才提及到的事全然不同,眼神中没有了锋利和试探,只有一点为人父母的慈爱。

自从赵氏满门抄斩,他少有如此,周衿自然被他截住,一时怔愣。

“你的字向来写得不错,小六写的也好。那个孩子从来用功的很,最近却不专心。这样不好,朕已经听说了江常的事,没有人劝慰他,他难以纾解便是了。你是做哥哥的,要多教他。”周冽语气淡淡的。

说完,他低下头:“好了,功课要用心。”

“是。父皇。”周衿眼神晦暗,一时失神。

周衿不能再多说,于是行礼后,在大伴掀起帘子来后走了出去。

谢咫看着他走出去,自然也没有忽视他向自己投来的视线。愤恨的不解的,甚至还有些痛楚。

谢咫垂下眼不再与他对视。

“人都走了。”周冽率先开口。

他抬起头,放下手中的朱笔:“我们来说点体己话。”

谢咫行礼:“臣惶恐。”

惶恐?要是真惶恐会在他已经确切暗示后还据理替那个孩子拒绝么。

他此时,带上了淡淡的笑。

台下臣子,身长九尺,欣长而板正,疏离而有礼。

台上雪光柔和,轻柔落在他的乌帽衣冠上,透过的光带上宁静,细碎尘埃缓慢落下来。

他侧脸锋利有棱,双眸有神却不刚直。

立在那里就像一个玉人文臣,又像戒律碑碣。

让他不自禁,总想到一位,故人。

那天,夜里,范老师顶着风雪到这里面见他。

年近九十的老学者须发苍苍,背已佝偻。

他乞骸骨之后第一次来朝中面见曾经的学生现在帝王,为了莫名而死的孩子,也为了风口四起的谣言,却带了兴师问罪的语气:“若想要解此事,臣举荐一人。”

“翰林归于翰林院,掌内政,为朕所用。这样,越矩了。”他莫名预测到老先生将要说的话,在他开口前打断了他。

范成公笑了笑:

“陛下,臣也不明白。谢翰林有状元之才却只有探花之选,备受瞩目却进了翰林,只受俸禄并无实权,是为何故?”

周冽端坐桌前,面无表露声色:“老师千里进京,路远迢迢,就为了给翰林求理么?”

范成公听到这里,笑着莫名伸了一个懒腰。

他曾任太子师,一辈子规矩,这样的殿前失仪之态,他好像从未有过。

他的蓑衣里套着的官服,已经有些不合身了。

蓑衣帽檐下落下融化的雪水。

“臣曾经是陛下的老师,在位时兢兢业业为陛下筹谋,从未有一日懈怠。久而久之,居然形成一种习惯,就算已经远朝堂也心念陛下。可陛下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才思敏捷却事事受到牵制的太子。”

周冽岿然不动的面目终有一丝松动,他嘴角动了一下。

没错,用胡氏、杀赵氏,一统南省八军。

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备受牵制的无用太子了。

“陛下,人才之选关乎国运。再者,赵氏已死,陛下早就可安心了。”

周冽乍被戳破心事,眼光如炬,手攥成拳。

却豁然明白,原来这点心思瞒得过谁终究瞒不过老师。

世间知他之人还剩下两个,皇后曾歇斯底里过,字字锥心却字字属实,后来他将她半囚在长明宫,数年未见。

而老师,在那件事后就提前乞骸骨退出了朝堂。

周冽松开拳,露出拳头中一颗光滑的棋子。

滑溜溜已经带上体温。

已经很多年不曾有人提起了。

只有那个孩子,站在台下时,恍惚能看见赵氏君子赵定的影子……

“朕,成全老师。”他一字一顿,将棋子丢回了棋篓里。

“不劳陛下动手了。”范成公微微笑着,他举起拳头抵在嘴边轻咳两声,慢悠悠往外挪动,“今夜过后,陛下会得偿所愿。”

周冽回过神,谢咫仍旧做行礼状在台下。

像,也不太像。

诚如老师所言,他那么年轻才学,如所有科举学子一般愿将毕生所学卖与帝王家。

这样就够了。

“朕想听听你的想法。”

“臣进言于陛下,三皇子不及大皇子沉稳,也不及二皇子实权在握。稽查一事牵扯甚广,稍有不慎动摇朝堂群臣根基,他不合适。”

“可老大背后母家就是胡氏,难免有不实之处。老二生性懦弱不堪重用,只唯长子马首是瞻。”周冽缓缓说道。

“臣认为则不然。大皇子殿下年幼教养在皇后膝下,工于学问,长于民策民案,朝臣俯首,皇家威严,翰林学者都对其赞赏不已。至于陛下所说归于外戚,大皇子既然一开始就没有避嫌甚至迎难而上主动向陛下请命协查,必也说明殿下有志向并绝无二心。”谢咫按理如说说道。

没错,周宴作为后宫的第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抱到了赵娴宫里,一直是长明宫养大的。在政变之前宛若亲生母子,算得上亲厚有加。

“子宴确实一开始就向朕请命带头协查。可那时究竟要不要查尚且没下定论,朕怀疑他以退为进,虚与委蛇。”

屋里烛火霹雳,炭火照炉。

两人心照不宣:子晏虚与委蛇、长时懦弱无为,但帝王分明最惧怕的,是周衿会因私仇寻恨报复。

暖气渗入衣裳内,暖丝丝的。

可帝王话犹如寒冰,彷佛点评的不是亲子而是罪臣。

“陛下疑虑有理,若是担心殿下谋求他事,可签派心腹之臣为辅全程参与大皇子事,一为公正,二位加持,三为锻炼。”谢咫回复他。

“心腹之臣?”周冽却对这句话不屑一顾似的。

“曾经,朕也以为胡氏是朕的心腹,可是后来呢?”他身体微向前倾,牢牢盯着谢咫。

谢咫静默无语。

此话无需他开口,圣心自有定夺。

可叹人心瞬变而已。

手里的串珠揉磨在一起发出玉润的声音。

“皇后身边的女官在胡氏府前不远处出了事。”周冽鹰一般的眼睛又定在了他身上,三分怀疑六分茫乱,“还是你来请的旨意。”

“皇后,乃是乱臣赵家之后,但她为朕诞下了皇子,朕并不像处置乱臣贼子一般处置她,便留她一命保住了她的皇后之位。当年因为后宫龌龊的手段,她被陷害入狱,朕伤心失望透顶,是这个女子顶着命救得她和朕的儿子,朕感念她的恩情,便封她为掌事女官,还给过她一枚面议旨。”

“她在后宫中照顾皇后、教小六读书习字一直安安分分,怎么一出宫就被胡氏盯上了,分明她出宫还是胡贵妃向皇后求来的。”

这正是江婵聪明的地方啊,类江琢之流,虽心有城府看人却浅,只看皮囊而已。他们只料到江婵与胡氏相争,或也能猜到这是皇后与贵妃之间的博弈,却是否知道,一个女官偏偏有本事无中生有,偏偏还能叫陛下为之惊疑。

疑是先兆,但凡有疑,之前都能放一放的东西现在便不可不察了。

谢咫立刻请罪:“是臣失职。”

“当然是你失职,前因后果朕都知道了,她路遇凶杀为徒公正方才将江常送到衙门手里。江家本不应直接状告她,也无权与她对峙!怎么你这也分不清,将人接了出去,却没有好好还到皇后手里。”

此话话里话外都是指责谢咫,却隐约听出一点对江氏的不满。

“江家那个孩子之死,你可查清了?”

谢咫重重谢罪:“臣罪该万死。”

罪该万死?帝王对这一类话不屑一顾。

胡祥邹死于大火,江氏之子遇害,宫中女官险些被刺杀,富硕漏帐军饷贪污,还有最近的京中孩童遇害。

天子脚下,京都城中啊。

这些东西本或不难查,可既然现在越攒越大……是遇到死结了。

难怪那老东西让自己重用谢咫,一个寒门孤儿无依无靠,不正是对付那些世家顽固最好利用的人么……

只是这把刀子,或许还需要磨一磨。

串重重丢到了桌子上,他话锋一转。

“不如谢卿说,朕应当派谁作为心腹之臣去最好。”

“臣,自荐。”

他竟然没有丝毫犹豫。

周冽牢锁在他身上的视线一闪。

打个巴掌给个甜枣。

他喜欢和聪明人说话。

他如此,便是把牵着脑袋的那根绳亲自交到了自己手上。

范成公那个老渔夫有一句话不假:

谢咫有超出本身年纪和阅历的沉稳聪明。

如此,反而可成了。

他收回前倾的身体倚靠在龙椅上。

很长时间没有说话。

台下的年轻臣子彷佛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话如何触目惊心。

只站在那里,像是一颗青松。

雪覆青松,风摆不动。

周冽喜欢臣子有风骨,因为那意味着刚正与忠贞,是向帝王家献媚最好的手段。尽管风骨难得,且百年之前难以定夺。

但他同样不喜欢过于刚直而无献媚之心的石头。

那样将永远不能为他所用。

谢咫这样,刚刚好。

“好。”帝王缓缓说道。

他垂下眼,像是解决了一桩大的心头事:“朕会拟好旨意在明早前朝宣读,朕曾交托给你的事,一则行事要快但稳当,不能有失误。二则你若人手不够,朕可否推介一人?”

“臣愿闻其详。”

周冽一沉思:“江侍郎,江琢。”

“……”

周冽状似无心,听者有意:“朕已经知道你跟江家发生等种种事,江执是你的老师,朕不希望你跟江家闹得太僵。用江琢,是缓兵之计。”

“臣,明白。”

“嗯。”他已然疲惫,挥挥手,意图已然明确。

谢咫行礼,快步走出书房。

天已晚,风呼啸,雪覆面。

宫道点灯,几盏几盏相隔甚远。

-

微弱的光一闪一闪落在墙壁处,人影孤单。

寒气凝衣,带针成团。

谢咫默数着数,跟着提灯笼的小黄门一路到了殿门外,离马车三两步远时他顺手接过了黄门手里的灯笼。

“送到这里即可,请公公回宫复命。”

小黄门应而走。

长杆手执,橘黄扑朔,风溅,光烁。

“三殿下倘若无事,臣先告退。”他说完,作势往车上走。

“站住。”周衿呵住了他。

他心有疑虑,见谢咫恍若雾里看花,怎么都不明晰,今日,他必要问清。

“臣说过,事缓则圆事急则变,殿下太心急了。”

他微侧过来的脸有一半被灯光打量,一半落在阴影里,眉目冷峻,颌线硬朗,看人时眼里黑白分明,叫人无端生寒。

“外面冷,请殿下来车中一叙。”谢咫自然知道他会不愿意,“久在天子门前……”

天子门前,密语,不可为密语。

可周衿又怎么会上他的马车,因为江婵的事,他便要记恨上。

周衿思量片刻,回头看了一眼还在亮着的御书房,转头朝着另一边走去。

太初解开马绳,马车开始缓缓行动。

实则,若是周冽不胁迫,谢咫一开始并不想做到这份上。

不过,既然做了,他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即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