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雪焚金瓯 > 第19章 法华

雪焚金瓯 第19章 法华

作者:沈疏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09:57:54 来源:文学城

小沙弥将一行人带至一雅致小院,恭敬对吴老夫人道:“施主所请法会明早由住持亲自主法。”

吴老夫人双手合十,“阿弥陀佛。”

崔夫人瞟了谢浅一眼,对容恪道:“不若殿下与姑娘在此留宿一晚,法华寺风景独到,当散心也成。”

容恪刚想拒绝,便听谢浅抢先回道:“多谢大夫人美意,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待小沙弥领他们去到另外院子后,容恪奇道:“不是不愿与她们待一块,怎的又应承下来?”

“在寺内住一晚就非得与她们待一块不成?”谢浅反驳道:“入山门之时被此地之景震撼,想留下欣赏一番。若殿下急着赶路,现下走便是。”

他笑道:“此番本就是携美同游,自然是美人想去哪,我便去哪。”

谢浅瞪他一眼大步迈入房内。

她的心砰砰狂跳。

入山门之景与懿德皇后藏宝图倏地重合起来,便是崔夫人不说,她也得想办法留下来。

她轻轻按压骨节,飞速思索应从何入手。

不多时,她打开房门,容恪自正房堂内叫住她。

“火急火燎去哪?”

“看风景。”

“有这么好看?”说罢,起身走至她跟前,“一块儿去吧。”

谢浅不想与他一道,又心知没理由拒绝,只好抿了唇不说话。

站在山门,谢浅仔细打量眼前之景。

像,又没有乍眼所瞧那般像。

画中湖面似乎比这大一点,且画中山似乎更奇峻一些,没有这般延绵秀美。

她仔细数了宝塔层数,七层。

画中是九层。

她不禁有些失望。

容恪瞧她神色变幻,疑道:“怎么了?”

她打着马虎眼:“乍一眼觉得此景清丽惊人,久瞧之后发觉也不过如此。”

容恪笑道:“法华寺确实清幽,若论格局气象,京中云栖寺倒与它有几分神似。”

他扬眉,“你若喜欢此等意境,下次去京城可前往小住。”

谢浅听出他言外之音,故意问:“我为何要去京城?”

容恪笑笑没说话。

谢浅再次抬头看向主塔,斗拱飞檐,檐下悬着大大小小的铜铃,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十分相似。

她思忖,莫不是主塔重修过?

山水画并没有那么写实,再说,三百多年过去了,风景也未必一成不变。

她问容恪,“听说法华寺主持解签十分之准,殿下是否去求一支?”

容恪嗤笑,“怪力乱神,我从来不信。”见谢浅垂眸,他道:“不过你要去,便陪你去吧。”

主持刚做完早课,便听闻吴府家眷前来,亲自迎上去。

这对小夫妻他从前未曾见过,想必是一直随父在外的孙辈。

各自行礼后,谢浅接过沙弥手中签筒,在心中虔诚问道:“此地是否为先祖藏宝之地?”

少许,一道竹签“啪”的一声落在地上。谢浅拾起,将它交至主持手中,若无其事问:“听闻主持在法华寺已经一甲子了,想必对寺内一草一木,都万分熟悉。”

她本就不为求签而来,抓住时机与主持搭上话方是正经。

主持却似没听到她言语一般,眉头紧紧皱起,眸中浮出惊异。

连容恪都好奇起来,“大师,这签可有何问题?”

主持抬头望向谢浅,“恕老衲无礼,姑娘可否摘了帷帽容老衲一观?”

闻言,谢浅利落摘下帷帽。

主持倒吸一口气,随即又转头仔细打量容恪。

不打量还好,一打量倒把自己惊出一身冷汗。

这吴家的小夫妻,竟有龙凤之相!

这姑娘抽中的第九十九签“坤仪”,已经三十年无人抽中了。

上一个抽中的是吴家的小女儿四娘,只可惜当时她年岁尚小,面相尚且不定,最终也有命无运。

再上一个,那便只是口口相传的故事了。

如今,吴家又有女眷抽中,且看面相,似是比小四娘稳固许多。更奇的是,这姑娘眉眼间,隐隐还有股龙相。虽没有身侧公子明显,但此相他六十余年从未见过,不由暗自生奇。

吴家这对小夫妻绝非池中之物,难不成吴家......

他不敢往后想。

将心思按捺住,他微笑道:“姑娘乃大富大贵之格。”

谢浅扯了扯嘴角,这些寺庙里的大师,仿佛共用同一张口舌,对香客们所言总是大同小异。

眼角瞥见容恪眼中的戏谑,两人心照不宣扭过头去。

见两人之间的眉眼官司,主持了然笑道,“第九十九签坤仪,凤命也。上一个抽中此签的,乃是二位的姑母,吴四娘。第一个抽中此签的么......乃前朝开国皇后,懿德皇后。”

谢浅和容恪不自觉坐直了身体。

“懿德皇后......”

“姑母......”

二人同时开口,主持笑道:“吴家四娘当年抽中此签,家师啧啧称奇。只是当年她年岁尚幼,许是凤面尚未长成,这才有命无运。”

“姑娘面相已成,待得来日富贵冲天之时,记得老衲今日所言,足以。”

又对容恪道:“公子龙章凤姿,颇具贵不可言之相。二位面相,实乃天造地设,极为般配。”

容恪心情大好,对主持拱手道:“多谢大师。”

“只是......”主持沉吟片刻,方道:“二位似都有血光之灾,这十年,万望当心。”

容恪心里暗忖,难不成最后真要走到玄武门那一步?

谢浅却在想,都要反了,哪可能没有血光之灾?

二人各怀心思。

片刻后,谢浅开口问:“懿德皇后本是湖广之人,怎会来过法华寺?”

拿到藏宝图后,谢浅将懿德皇后生平翻了个遍,却没有任何书籍记载她到过扬州。

主持微微摇头,“这只是本寺流传已久的故事,是否真实,老衲不敢妄打诳语。”

“传言懿德皇后曾在本寺小住,彼时前梁太祖尚未起兵。她格外喜爱寺前这片湖水,还曾笑言若是能带回湖广故里便好了。”

“湖广水系密布,难道还缺湖泊不成?”

“这便非老衲所知了。只听闻她爱在此处观月,说月亮洒在湖面上,有种别样的景致。不过后来,她再未踏足湖广,也未重访扬州,反倒入了京,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谢浅暗自思忖,怪不得她找不到懿德皇后来过扬州的记录。史官笔下,懿德皇后的记载至少也得是太祖起兵之后。至于未出阁时去过哪里,在史官眼中,大约不值一提,自然不会着墨。

天下真有如此巧合之事么?

懿德皇后曾到过法华寺,而藏宝图,竟与寺中景色颇为相像。

走时,谢浅特意将帷帽留下。行至途中,她对容恪道:“我帷帽忘了拿,殿下在此稍候,我取了便回。”

容恪颔首。

见谢浅去而复返,主持似乎并不讶然。

“施主可有话单独同老衲说?”

谢浅径自取过桌上纸笔,边画边道,“什么都逃不过大师法眼。实不相瞒,信女机缘巧合之下,偶得此纹,苦思不解。大师见多识广,可否为信女参详一二?”

她笔下所绘,正是藏宝图卷轴上的纹样。

递过后,她双眸一瞬不瞬盯着主持,不放过他面上丝毫表情。

主持面上疑惑不似作假,“此纹样古朴,似有古意,施主此纹从何得来。”

“此乃我从安庆至金陵的路上,在一座废弃的庙宇中发现的。原以为应是佛家暗语,没想到竟连主持都不知。”

主持摇头,将画纸递还给她,“老衲的确从未见过。”

“寺中没有相似纹样?”

“从未有过。”

“莫非寺内曾重修过,是以新建之物寻不见古纹了?”

“法华寺三百多年来并未大修过。”

谢浅敛下心头失望,拜别而去。

不敢将画纸随意丢弃,身上偏又未带火折,谢浅将纸揉作一团,张口咽了下去。

容恪仍在原处等她。

寺中银杏浓荫如盖,冬日暖阳自叶隙落下,柔柔落在他身上,晕出几分洒金般的光芒。他一袭月白暗纹锦袍,身披大氅,敛去浑身锋芒后,恍若扬州城内寻常矜贵公子,闲适恣意。

听闻脚步声,他抬眸望她,眸中笑意如同一张密网,丝丝缕缕,将她轻轻拢住。

谢浅心头蓦地一紧,似是乱了几拍。

她暗暗告诫自己,莫要色令智昏,失了分寸。天下俊朗男子多的是,偏眼前这个,是万万不可动心的。

她清了清嗓子,没话找话道:“侍卫怎都不见了?”

“我让他们先回院子了。”

“殿下留陆大人在城内暗中主事便罢了,出门还是多带些人才好,毕竟您做的可是招人恨的事,小心被人追着痛打光头皇子。”

容恪扬眉,“这话听着倒奇,既中听又不中听的。你这是关心我,还是嘲讽我?”

“话可得说清楚,我只是暂未封王罢了,头上可还顶着五军营都指挥使一职,算不得全然光头。至少,俸禄要养个小娘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谢浅斜睨他一眼,从鼻腔里“哼”出一声,便不再言语,大步往院中走去。

容恪低笑着跟上。

许是昨夜没睡好,又或是今日起得早了,谢浅用过素斋,便直犯困。

冬日最是好眠,一觉醒来,日头竟已西斜。金灿灿却不刺眼的阳光,透过窗棂斜斜落在墙面上,一片慵懒暖意直漫上来,让她忽而就便辨不清身在何处。

好一会儿,她方想起,这是在法华寺厢房内。

收拾完毕,出了院子,正瞧见容恪在正房内临窗案前处理公务。

他双眸低垂,眉间微蹙,目光凝在案上,一派专注模样。

似是察觉到什么,他抬眸,二人隔窗相望。

“醒了?”他声音低沉,带着些久未开言的沙哑。

不知为何,谢浅心头猛地一跳。

她蓦地退开几步,霍然转过脸去,“我四处走走,晚膳便免了,莫要寻我。”

容恪看向她带着几分仓皇的背影,唇角深深弯起。

才注意到有宝宝们投了营养液,谢谢你们!每一个收藏、每一条评论、每一瓶营养液,对于刚起步的我而言,都是巨大的鼓励。我会认真地、尽自己所能地,写完我人生中第一本书。再次感谢[星星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法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