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徐家女致富日常 > 第37章 第 37 章

徐家女致富日常 第37章 第 37 章

作者:妤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2 02:17:04 来源:文学城

几日之后,队伍行至一处狭窄山谷,天色骤暗,乌云低垂如盖,仿佛要压塌山巅。风声尖啸,卷起漫天雪花,铺天盖地扑来。雪片如刀,斜刺着砸在地面,激起细碎的雪雾,天地间白茫茫一片,马蹄陷进积雪,声息全无。狂风咆哮,像要吞噬一切,树枝被吹得乱颤,山坡上的雪团滚落,发出低沉的闷响。徐知薇站在队伍前端,衣衫覆雪,头发紧贴脸颊,冰霜凝在发梢,寒意刺骨,她微微一颤,却未退半步。她的眼眸在风雪中熠熠生辉,凝视远处,像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支撑着她。

一名老兵跌跌撞撞跑来,脸上挂满雪粒,声音因寒冷和惊惶而颤抖:“大人,这风雪太大,山路怕是要封,得赶紧找个地方避一避!”李承忠皱紧眉头,眯眼环顾四周,风雪呼啸如兽吼,雪花打得他眼皮生疼。他抖掉肩上的雪,低声道:“言之有理,速寻庇护,免生祸患。”他的眼神透着急切,带着一丝不安。

山路已被风雪掩埋,积雪没膝,队伍艰难转向一处破庙。庙宇荒废已久,半面墙塌毁,碎瓦埋在雪中,寒风从残破的屋顶灌入,雪花飘落地面,堆成薄薄一层。徐知薇踏入庙内,湿冷的裙摆拖在地上,鞋子踩过积雪吱吱作响。她环视四周,供桌蒙着灰尘,空气中寒气逼人,昏暗的光线压得人心头沉重。她缓步走到门口,抬手拂去脸上的雪花,神色如常,未露丝毫畏惧。她心想:此地虽残破,总能挡风,喘息片刻也好。

李承忠抖落斗笠上的积雪,走近她,低声道:“徐小姐,这地方虽简陋,可暂避风雪,您歇息片刻吧?”他瞥见她覆雪的衣衫,头发冻成一团,雪粒还往下掉,可她站姿挺拔,气度不乱,心中暗生疑惑。她未即刻回应,缓步移至破窗旁,凝望窗外。风雪模糊了远山,寒风吹得窗框吱吱作响,她似有所思。冰冷的衣衫紧贴肌肤,冻得她唇色泛紫,却一声不吭,只是静静沉思。

“李大人,”她开口,声音清冽如冰泉:“我无大碍。只是……”她顿了顿,眼底闪过一道锐光,“此地,或为商道断处之关键。”她转过身,目光如炬,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似乎要让他明白,这破庙不仅是避雪之所。

李承忠一怔:“商道断处?”他未料她在风雪中仍有此思,心头微震。他抖了抖肩上的雪,低声问:“小姐何意?”

她微微颔首,语声沉稳如磐:“北境虽贫,却是商路咽喉。若在此设中转站,引商贾往来,可解民困,亦助朝廷固边。”她唇边浮起一抹浅笑,风从窗缝钻入,雪花落在肩头,她却笑得如雪中初绽的花,清丽而温暖。她接着道:“这山谷虽险,却是南北必经之地。若修整道路,建几处驿站,商队不必如此狼狈,沿途百姓也能分得利处。”她语速从容,像早已在心中谋算多时。

李承忠暗惊,低声道:“徐小姐,此刻还能思及此,真非常人。”他眼中添了几分敬佩,忍不住多看她一眼,心想:这女子,竟能在风雪中谋长远,胸襟远超常人。他站在原地,斗笠上的雪粒落地,簌簌作响。

她淡然道:“风雪虽急,民生更重。若这荒地能化为商途,苦难便有回报。”她转身,衣袖抖落一串雪花,目光投向窗外,风雪中的山影若隐若现,像在呼应她的志向。她心想:父亲的冤案未明,她不能只顾自己。这一路所见,让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为父洗冤,为民谋路,她必须两全。她站在破窗前,风吹乱了发丝,可她站得稳如寒松,根深不移。

李承忠静静听着,心中生出一丝敬意。他原以为徐知薇只是个因不受宠而离家经商的庶女,此刻却不得不承认,她的眼光与胸襟,已远超他预期。难怪圣上会在庙堂之上钦点她来北境彻查徐光禄的案情。

风雪在外肆虐,呼啸震耳,破庙内寒气刺骨,风声雪声交织成一片嘈杂。徐知薇立于破窗前,眼神凝视远方,似在沉思。李承忠见她神色平静,缓步走近,低声道:“徐小姐,这雪势凶猛,咱们先歇息吧。破庙虽陋,总能避风挡雪。”

她转头看他,微微点头:“多谢李大人。”她语气平静,未露急切,像早已习惯在逆境中稳住心神。

李承忠见她无意休息,试探道:“听闻您与父亲关系疏远。此次却执意冒险前来北境,为何对徐大人的案情有如此之信心?”

她未避讳,抬眼迎上他的目光,清澈而坦然:“父亲与我确实少有往来,尤其是近年,父亲外放为官,我则忙于营商之事,更是几乎断了往来。”她顿了顿,似在整理思绪,唇边浮起一丝浅笑,“但即便如此,我从不信他会背叛朝廷。”

李承忠微愣:“您为何如此笃定?”

她抬头,眼神微滞,沉声道:““可我从未怀疑他的忠心。小时候,他常督促我读书,不愿我只靠婚事立足。那时家中多变故,他总默默承担,从不让我涉足。”她眼中渐亮,像回到旧时光,“有一回,我见他深夜归来,手捧一封信,蜡印是边疆将军的标记。他叮嘱我勿扰,在书房独坐一夜。我便知,他为护家族,隐忍了许多。”

她顿了顿,眼底坚定如铁:“若他真勾结北蛮,何必如此谨慎?他大可与边疆势力往来,可他从不曾如此。家族危难时,他宁愿独扛,也不让徐氏卷入风波。”

李承忠沉默片刻,似被触动:“如此看来,徐大人确不像叛国之人。”

她眼中闪过一丝锐芒:“父亲心中只有家族与朝廷。此次冒险,我为他洗冤,既为家,也为国。”她深吸一口气,目光从窗外转向李承忠,语气渐坚,“表面是为父昭雪,实则为家族存续,更为大夏安定。”

她咬了咬唇,眼神微暗:“若父亲蒙冤被定罪,徐氏根基尽毁,母亲也将受苦。这不仅是私怨,更是家族存亡。至于国,眼下北蛮势盛,朝廷若冤枉忠臣,如何稳边?若罪名推给无辜之人,不法之徒岂不更猖狂?这非国家之福。”

她抬头,眼中有光:“父亲曾为朝廷效力,他的冤屈不平,动摇的不只是徐氏,还有民心。若不查清,我如何安心为大唐效力?查明真相,是为家完整,亦是为国公平。”她微微扬起下巴,目光深邃,像在思索更远的未来。

她缓声道:“我冒此险,不只为父与家,更为国家前路。如今朝堂皆关注太子与秦王博弈,他们争权夺利,视朝堂如棋局。可大夏不应仅由二人牵制。”她眼神渐亮,语气如刀,“太子轻浮,幕僚狡诈,如何担大任?秦王深沉,却野心过重,不过另一面权谋家。若朝堂仅剩此二人,国家何以长治?”

徐知薇眼睛的余光掠过李承忠的神态,发现他虽然面露惊诧但并无制止她说下去的意图——

这般大逆不道之言,徐知薇故意在李承忠面前大胆说出,只因一路观察之下,徐知薇已经判断李承忠是一个正直的朝臣,这样的人只能用真诚来打动。

如果运用得当——不仅对于徐光禄的案情大有裨益,还将成为未来她在朝堂之上的助力。

她沉声说道:“大夏根基,不应只系于二人争斗。商道、民生、边疆,皆需清明眼光与理智抉择。若只顾内斗,忽视百姓生计,国家怎能安宁?”她轻笑,“我此行,除为父洗冤,也欲唤醒众人。大夏需更多声音,更多有识之士引领未来。”

她停顿,柔声道:“若能让世人见父亲冤屈而觉醒,让更多人关注局势,一切便值得。”

李承忠瞠目结舌,却也不敢再发言语,只是恭敬的拱了拱手,便很快退了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