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修士在现代种田 > 第11章 第 11 章

修士在现代种田 第11章 第 11 章

作者:半盏茗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00:19:08 来源:文学城

刚吃过中饭,陆尧就接到陆芸堂姐打来的电话,是来他这订灵米的。

当然,对外称之为新式稻米。

得知新式稻米二十五一斤,稻子十九块五①,陆芸也只是稍微顿了顿,让陆尧给她留一万块钱的稻子。

陆尧知道芸堂姐的工资挺高,就算还背着房贷,一下子订购一万块钱的稻子,也没什么吃力的。

一万块钱五百来斤的稻子,等他们国庆回来搬。

挂完电话,陆芸直接转账过来。

她转了两次,一次一万,一次两千。

陆芸发信息:【阿尧,这米太贵了,明白你孝顺自家大伯的心意,所以我没给你多转,这两千块钱你收下。】

这钱陆尧自然不会收。

正要敲手机回复,芳堂姐又打电话来,也是订稻米的。

和陆芸一样,得知价格后也没迟疑,陆芳同样订了一万块钱的稻子。

得知陆芸已经订了后,陆芳道:“辛苦阿尧把她的钱退回去,这钱我这儿出。”

正好陆芸的转账陆尧还没收,他应下来,让姐妹俩自己捣鼓去。

然后不愧是一家人,陆芳也给陆尧多转了两千块,和陆芸一个意思,米太贵,她们不能白吃陆尧一百斤。

最后陆尧坚持不收,陆芳回道:【那这次我们就厚着脸皮跟着我爸沾沾光。阿尧,多谢你。】

稍后,陆尧把陆芳转的一万块钱,再转给了陆母。

陆母收到转账,“咋突然给我钱?”

“分成。”陆尧说。

那两亩新式稻米,他就喂了二十来天的灵力,前面一切都是父母侍弄的,赚到的钱也该分。

陆母压根都没想起这一茬,“有点太多了吧,你不是还要和你那农学博士分成么。”

陆尧都快忘了还要给“农学博士”分钱这事儿了,“他啊,剩下的米卖掉够分了。”

陆母不知道他们咋分的,也没问。她早发现了,一说起农学博士,陆尧就有点含糊。

所以她这会儿只道:“那我收了啊?”

陆尧笑:“收吧。”

陆母喜滋滋地点了收款。

然后陆尧才说这一万块是陆芳订稻子的钱。

亲兄弟明算账,陆母也没觉得不该赚亲戚的钱。

她感叹:“你两个堂姐都是孝顺的。”

陆芳和陆芸姐妹俩,现在都是有车有房的人,日子不错,但能有如今的基础,可以说是靠陆大伯的血汗垒出来的。

早年为了供姐妹俩读书,陆大伯去给人挑砖。两分钱一块的砖,一天挑七八千,挣得钱比工地大工还高,那时候大工日薪才八十。

但那是上百斤的重量压在肩上,一个个台阶那么走上去的。

膝关节磨损,腰肌劳损,肩膀也磨变形,大大小小的病痛落下不少。

别看陆大伯现在走路正常,两个膝关节都是人工置换过的。

那时候陆大伯在外面拼死挣钱,姐妹俩在家拼死读书。好在姐妹俩都聪明,考上好大学,后来工作能力也很突出。

姐妹俩现在赚得都不算少,陆大伯也早早开始养老,总算是苦尽甘来。

只是已经损坏的身体却没那么简单就能修复,这些年为了给陆大伯养身体,姐妹俩也是费尽了心。

陆尧送的新式稻米,据他说营养价值很高,不过就冲着味道这方面,姐妹俩也愿意买来给陆大伯吃。

*

雨从周六晚上开始下,直到周三才停。

躲了几天的太阳终于从云层里钻出来,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陆尧在陆母迫不及待地催促下,搬了两袋灵稻去镇上加工。

顺便把豌豆种买回来,过两天请人来把田耕了,好种豌豆。

本来之前陆尧决定要在家种菜时,陆母就表过态,今年那三亩豌豆尖她撒手不管的,全让陆尧自己琢磨。

不过临了,还是怕陆尧的钱打水漂,提醒他买什么品种的豌豆在他们这边会比较好卖些。

灵力在手,陆尧其实无所谓什么品种,不过也还是听从了妈妈的意见。

种子都不便宜,陆尧买的豌豆种三十八一斤,一亩地要用十几斤,三亩买了五十多斤,给出去两千多块。

没关系,它们会给他带来更多的钱。

山林已经被日光晒了半天,下午的时候陆尧又进山,把山里的刺梨全摘了。

再不摘,成熟过头,掉地上就浪费了。

一般的刺梨一株产量二三十斤,好的能有个五十六斤,吸收过灵力的刺梨,一株能得**十斤。

这一片刺梨,陆尧收了上千斤。

他用大·麻袋装了十几袋,全部扛到村里的大路边,再开三轮车拉回去。

陆母和陆雅也来帮忙。

看着陆尧一袋袋的刺梨扛出来,都快堆成小山了,两人都惊讶,“这也太多了。”

她们还以为就两三袋呢。

“你上哪摘的这么多刺梨啊。”陆母问陆尧,“还都长得这么好。”

陆尧道:“在山里发现了一片,给撒过一次肥料。”

陆母顿时恍然,“用了你那肥料啊,我就说嘛,往年我和你爸在山里也没见过这么大的刺梨。”

三人一起把刺梨搬进车斗。

陆母再一次夸赞,“这刺梨长得真好,要不弄点去卖,城里人就喜欢这些原生态的东西。”

“可以,明天弄点去市里看看。”陆尧说。

陆母高兴起来,一边跟俩孩子讨论价格,一边觉得孩子不出去上班让人发愁,但孩子在身边也不错。

主要是陆尧在家啥事儿都会抢着干,还想着法子挣钱,她和陆父轻松好多,有种头顶有人替他们撑起了一片天的感觉。

之前或许还为钱发愁,但陆母最近的焦虑已经少了很多。

摘回来的刺梨,分出给大伯家捎带的,给交好的邻居和三婶送了些,自家留了部分吃和卖的鲜果,剩下的直接整个晒干,以后泡水喝。

第二天陆母和陆尧一起去卖米,依旧是四点钟就起。

还是煮了半锅米饭带上,准备出发的时候,陆尧看他妈把昨天才洗过的毛线帽子戴上了,大半张脸都捂着,就露出双眼睛。

入秋后的风是凉的,每到这个时候,陆母早上骑车就要开始戴帽子给脑袋保暖,不然吹了冷风立马头疼。

还有她的脸,也受不了冷风,曾经没注意,早上顶着冷风骑车卖菜,把脸吹面瘫了,去医院扎了半个月针。

陆母怕冷,觉得陆尧也会冷,赶他回屋翻出一顶鸭舌帽,戴了个一次性口罩。

放了大米和刺梨的车斗还挺空,陆母在角落位置放了个坐垫,陆尧骑车,她还可以坐着再眯一会儿。

眯着眯着,陆母觉得有些热,忙把帽子扒拉开一些。

这可真是奇了,往年这个时候她大清早骑车卖菜,一样的穿戴,可从来没有这样的情况。

陆尧从后视镜里看到陆母扒拉帽子,勾了下唇。

被灵力补了一个多月,身体再虚的人火气也该上来一点了。

今天也是差不多八点到的市区城外桥头市场,依旧是没好位置了,陆尧干脆就选了前几天那个老位置。

今天旁边没有卖香蕉的老板,换成了一个摆着几把晚豇豆和几把韭菜的阿婆。

陆尧和陆母,一个搬马扎,一个支牌子。

陆母今天还带了卖货神器电子大喇叭,她拿着大喇叭清清嗓子,开始录音:“大米大米,好吃的上宛陆家大米——”

还没录完,一个眼熟的大爷急忙忙地走过来,激动道:“小伙子,你终于来了!”

陆母手一动,电子喇叭开始重复陆母的录音,最后两句就带上了这位大爷的“小伙子,你终于来了”。

陆母:“……”

赶紧关了。

陆尧则看向来人:“叔,是您啊,前几天买的米吃完了?”

来人正是上周六从陆尧这里买了二十斤米的王大爷,他有些抱歉地对陆母笑笑,看向陆尧,“吃完了,小伙子,你今天卖的也是那天的那种米?”

“是,上宛陆家稻米。”陆尧这么回着,心想得抽时间去把商标注册了。

而王大爷一听,脸上的神情立即就有些放松,“小伙子,你今天带了多少米?”

陆尧:“两百斤。”

“我全买了。”

陆母激动了,五千块钱到手!

陆尧却是微微蹙了下眉,不过也没说什么,“好。两百斤太多,不如我给叔你直接送到家里。”

“不用麻烦,我让我儿媳开车来拉就行。”王大爷笑着,去旁边打了个电话,“她马上过来,劳两位稍等一会儿。”

几分钟后,王大爷儿媳来了。

唐倩开着车穿过大半条街,来到她公公报的方位。

王大爷走过去。

唐倩关上车门,先跟自家公公低声说话,“那米就是他卖的?”

“是他。”王大爷道,“今天这米我也尝过,和上次买的没差。”

“行。总算是等到了,这几天真是辛苦爸了。”

唐倩走到三轮车前,扬起笑脸,“老板你好,我姓唐,老板怎么称呼?”

陆尧道:“唐女士,叫我小陆就行。”

“陆老板。”唐倩挺客气,“陆老板家这米的品质真是不错,不知道您那还有多少这样的米,我想再买几百斤。”

家里剩下的灵稻大概能出五百斤的米,生意上门,但陆尧并不准备再卖给对方。

陆尧相信自家大米的质量,只要是买过的人,很容易就会买第二次。

他需要扩大客户群,再让他们变成固定的回头客。

眼前这位唐女士如果买走太多,相当于垄断货源,缩小了他自己的客户群,不利于他以后产出的售卖。

①灵稻的价格改了下,之前是对半,让利太多,加了价格我觉得更合理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 1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