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绣春照阙千 > 第22章 礼物?

绣春照阙千 第22章 礼物?

作者:浅陌花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9:11:23 来源:文学城

第二十二章礼物?

初夏的风带着市井的喧嚣,穿过街边破旧的木门,落在院子里的水洼上,掀起一片细碎的涟漪。

今日下了场雨,虽大,但去的很快,没多久便停了,院角的石榴树叶子被洗得发亮,水珠顺着叶尖儿往下滴,落在青石板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印记。

周氏从接驳的马车跳下时,还觉得自己在做梦,直到那驾车的车夫粗声粗气跟她确认明早的行程,她才猛地回过神来,连忙拢了拢微乱的发髻,有些拘谨的小声道:“官、官爷……明日还是寅时三刻,我在路口等您。”

那男子“嗯”了声,用石墨笔在随身的本子上划了个勾,顺便纠正她的称呼,“在下已无官身,不必叫我‘官爷’,随他们叫我唤我一声‘莫大哥’便是。”

“是,莫大哥。”

鞭子扬起,马车很快从周氏的眼眸中消失,她停顿片刻,才走向身旁狭窄的巷口。

巷子两侧院墙爬满了青苔和藤萝,墙头上探出的新绿随着风轻轻摇晃。

换做一年半之前,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沦落到如今这番光景,那时,她有个好听的艺名,是京城最大酒楼——福旺楼里中最美的舞娘,每日里描金画翠,衣袂生香,往来迎送皆是达官显贵,捧得她如珠如宝。尤其是那位时常来捧场的李侍郎家的公子,更是出手阔绰,曾笑着许诺要为她赎身,娶她做第八房姨太。

那时的她,以为日子会一直这般风光下去,直到那场突如其来的意外。

两名打闹的书生碰翻了小厮手中端着的热汤,那热汤不偏不倚泼在她半边脸上,毁了她倾国的容颜,也毁了她所有的依靠。

李公子的承诺成了泡影,往日那些围着她转的恩客也作鸟兽散,酒楼将她赶出来,身上仅有的几件首饰亦变卖干净,栖身的小院因无力缴纳租金而被收回,她还得了风寒。

一朝从云端跌落泥潭,周氏尝尽了世间冷暖,若非曾经相识的旧人路过,出手将她救下,她恐怕早已毙命在哪个无人问津的角落。

此刻行走在巷子里,只觉得脸上那道狰狞的疤又在隐隐作痛,仿佛在提醒她曾经的风光与如今的落魄是何等鲜明的对比。

“若云,你回来了?”有人急急迎上前,握住了她的手,“那些人竟真的在天黑前将你送回来了?没出什么事吧?”

周氏笑着摇摇头,“小芹姐,我没事,你看我不是好好的?走,咱们回家再说。”

秦小芹生怕她受了什么委屈,不方便在外边讲,连忙拉着她往回跑,等进了屋,反手掩上门,才转过身仔细打量她,忙不迭的追问:“若云,你快跟姐姐说,那些人有没有为难你?你也真是,找什么活计不好,找到乱葬岗上去了?我这一天都坐立难安,生怕你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叫我和痴儿可怎么活……”

“嗨呀,姐姐别瞎操心了,你不知道我今儿一天过的是什么神仙日子,”周氏眉眼弯弯,将手里的小包裹塞给她,“快打开看看,里边有白馒头,是我专门给你们带回来的。”

白馒头?

秦小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那个鼓鼓囊囊的粗布包裹上,表情很是忐忑,“你哪来的钱买白馒头?乱葬岗那边的活计……我听你说工钱高,可是……”

语气里的不安显而易见,周氏摇摇头,示意她坐下,待她冷静些了,才娓娓道来:“姐姐你不说我也知道,为了给我治病,你手里那点积蓄早就掏空了,若不是你将你娘留下的银簪子也偷偷当了,只怕我们现在连个遮风挡雨、住的地方都没有。”

她有心帮忙,想做点什么补贴家用,但除了跳舞,几乎没能拿得出手的真本事,去外头寻活更是两眼一抹黑,还险些被骗,要不是她机敏,只怕早就不知被拐去哪里,生死难料了。

“我身无长物,连女红都做不好,每日耗在这里,吃你的,喝你的,实在良心难安……”

“说什么傻话?”秦小芹打断她,“要不是当年你拦着我,我早抱着痴儿投河了。”

周氏也想到了那日的光景,感慨万分,“天无绝人之路,我帮了你,你救了我,咱俩扯平了。”

还不等秦小芹说什么,她又接着道:“前些时日,我在城门口看见招女工的告示,说是西郊乱葬岗那边缺人手,要缝制小物件,管午饭还给五十文工钱。许多人嫌晦气,扭头就走,我却想着这活虽看着吓人,但好歹能挣些实在银钱,便咬咬牙报了名,我想着,若是你……也觉得晦气,我就不回来了,只托人给你送钱便是……”

“你这傻妹子,姐姐怎么会嫌弃你,你可是我们母子俩的救命恩人……”秦小芹急道。

周氏又安抚的拍了拍她,才笑着把话说完,“谁料去了才发现,那地方呀,离乱葬岗远着呢,管事的宋娘子说,她这工坊的建设初衷就是为了给走投无路的人留一口饭吃。用那种法子招人,若不是真的活不下去,谁会来?”

这样啊……秦小芹稍感心安,“这馒头是宋娘子给的?”

“工坊发的,”周氏笑道:“早上刚去了就给一碗甜粥,一个煮鸡蛋,一张饼。我本就吃得少,饼子剩下大半。谁知到了中午又发了这么大一个馒头和半碗烧茄子、半碗豆芽菜。宋娘子说,过几天,还能让我们沾沾肉沫星子呢。”

包裹打开,雪白雪白的馒头出现在眼前,秦小芹忍不住捏了捏,只觉它暄软得像团棉花。

“好白啊……”

肚子不争气地咕噜一声,某人脸上瞬时泛起一片薄红。

周氏在旁看到她这副模样,眼角都笑出了鱼尾纹,“快去热热,跟痴儿分着吃,不用给我留,我回来之前刚吃过粟米粥和芝麻饼,真是一口都吃不下啦~”

秦小芹点点头,起身去烧热水,她们这样的人家本是能省则省,轻易不开火的,可是今天看妹妹高兴,又有这么大一只白馒头当晚饭,自己也就破了例,还从篮子里翻出一些腌咸菜,等会儿就着吃。

边生火,两人边继续聊那工坊的事。

“真的只是让你们缝补小物件?没有做别的?”秦小芹好奇道:“那岂不是有手就行?”

“是啊,我也觉得不可思议,”周氏将痴儿从里屋抱出来,用小树枝逗他玩,“缝一种叫‘口罩’的东西,脸上戴的,和面巾差不多,更贴口鼻。”

说着,还比划了一下。

“这么长的布叠了五六层,旁边再缝两根绳子挂耳朵上,看起啦很简单,但是有规定,不然一人独自完成,而是分了五六排的队伍,一人缝一层,谁缝不好,别人一眼就看到了,得返工重做。”

“互相监工?那里管的很严?”

周氏摇头,“只要东西做好了,就不管我们,想说点闲话唠唠嗑什么的都可以,但是谁做的多、做的好,明日可以多拿两个鸡蛋;连着三日名列前茅,奖励鸡腿;连续半月表现优异,就给整只鸡。”

“整只鸡?”秦小芹手里的勺子差点惊掉,“这么大方?”

“是啊,”周氏下意识舔舔嘴角,“我都好久没吃鸡了,可惜手慢,比不过那些会做活的,有个大娘,眼睛都半瞎了,可人家是老手,摸着不用看都比我缝得快,针脚又细又密,还规整,今天离开的时候,宋娘子直接给她包了一大碗生馄饨,让她拿回家去。”

秦小芹吞吞口水,心里有些泛酸。

她平日里除了给那些穷书生烧火做饭,就是做些简单的针线活,所得银钱不过刚够维持生计,哪有多余的铜板买馄饨和鸡腿?若自己去了工坊……是不是也能给痴儿日日挣几个鸡蛋回来?

只是不知还招不招人,毕竟这样的好事,怕是要被抢破头了。

她越想心里越痒,忍不住追问:“工坊还缺人吗?你看我这手艺……虽说比不上会绣花的婆子,但针脚也还算齐整,缝东西也不慢。”

周氏见她动心,想了想说道:“应是招满了,但姐姐的话,或许还有机会。”

“哦?”

“我听说……”毕竟是说人闲话,周氏压低了声音,“我听说宋娘子因为连生了三个丫头,寒冬腊月里被以前的夫家赶出来,走投无路的时候,硬是靠着给死人补衣裳才活下来,有几年过得比我们还苦,后来前夫家的小儿子发达了,惦念她的好,才托关系找人给她开了这间工坊。你们同病相怜,想来她会同情姐姐的遭遇,让你也留下的。”

秦小芹双眸微动,原来,竟也是个苦命人。

她的手紧了紧,先前对工坊的疑虑一扫而空,只觉得若真能入了工坊,哪怕只是做些粗活,也比在家中坐困愁城强百倍。

“姐姐,要是你也能被收去做工,就不用担心痴儿了,我和你说,那工坊啊,居然要在院子隔壁专门划块地,建一间‘托儿所’呢!”

“拖儿所是什么?拖家带口的过去当长工?”

周氏抱着痴儿,笑得愈发开怀,“不是那个意思,宋娘子说,她招的绣娘里好多都是孤儿寡母,自己来做活,把孩子放别人那里也不放心,不如把孩子们集中到一块儿,匀几个细心人看着,教他们认认字、唱唱儿歌,等傍晚下了工,一起吃完饭再送回来。”

“咚。”秦小芹手里的勺子掉进锅里,她茫然不觉,“孩子去,也给饭吃?不用自带?”

“十二岁以下,只要证明是自家的,都可以过去,不过有定量,大人做活也要更仔细些,被发现偷懒、敷衍,不但要撵人,还得赔钱。”周氏笑道:“要我说啊,就是每日扣点工钱算在那‘托儿所’上也是值的,孩子近在眼前,比什么都重要不是?”

“嗯!”秦小芹点头。

先前还愁痴儿没人照顾,自己去做工,万一他发生意外怎么办?没想到工坊竟还有这样的安排,果然也是当母亲的,知道女人们最需要的帮助是什么。

她望着周氏怀里咯咯笑的痴儿,又看了看锅里那只雪白的馒头,鼻尖忽然一酸,眼眶跟着红了:“这宋娘子……真是个好人啊……”

周氏拍了拍她的手背,声音里带着一丝憧憬:“可不是好人嘛!等明日我去求求宋娘子,看能不能让姐姐也去试试,若是咱们俩都能在工坊做工,往后的日子指定能好起来。”

“嗯!”

同一时间,陆府。

“托儿所?”

陆启渊一边松护腕上的绑带,一边漫不经心地抬了抬眼,“你不光要招绣娘,还要管她们的孩子?这法子倒是新奇,不过,你打算如何安排人手,又要教孩子们些什么?总不能让他们在工坊里哭闹喧哗,扰了大人做事。”

这条小鱼真是越来越让他捉摸不透了。

“还有,那些孩子的用度都要算在工坊开销里?”

“不过是些寻常吃食,犯得着这般大惊小怪?”唐阙千抓着他带回来的糖葫芦正舔的开心,含糊不清地应道:“你手下那些弟兄除了当护院和车夫之外,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给我兼个职,客串一把夫子?”

“让他们,去给普通小孩当教书先生?”陆启渊哭笑不得,“你也不怕他们往孩子面前一站,都给你吓哭了?再说了,那些人个个都是常年在刀口舔血的汉子,哪懂什么教书育人的道理?你这想法,简直是胡闹。”

唐小鱼儿却满不在乎地摆摆手,将嘴里的核吐掉,“没事,哭啊哭啊的,也就习惯了,你选的人,最低也是校尉级别的,见多识广,会功夫,我想让他们教孩子认字的同时讲讲外头的见闻,顺便再锻炼一下身体,不比关在屋里死读书强?再说了,我又不指望他们去考科举,能认识几个字,会算简单的算数,以后别被人坑就行了,对了,陶哥,我那课程表呢?快拿给陆大人。”

陆启渊接过陶咏代笔的表格翻看,发现唐阙千并没有特意交代让女孩子学女红或者男孩子学木工之类的事项,而是统一划作“手工”、“生活”类的兴趣课,想学什么就自己报名学什么。

“男孩女孩一起教?”

这个年代讲究男女五岁便要分桌吃饭,更别提同处一间学堂读书了,这要是传出去,怕是得被唾沫星子淹死。

“二娘肯定会安排好的,不过八成女孩多,男孩少,你可得帮我叮嘱着点,叫他们别动歪心思,只传业授课即可。”

“这是自然。”陆启渊道。

“更何况,这些孩子大多是穷苦出身,性子野,寻常先生怕是镇不住,换了他们去,正好能磨练磨练孩子们的心性,也让那些糙汉子学学怎么跟小孩子打交道,省得一天到晚板着脸,跟谁都欠了他们几百两银子似的。”唐小泥鳅晃晃手里的竹签,“你不也说了,希望他们能卸职后重新融入普通百姓的生活里?”

陆启渊揉揉鱼脑袋,算是默认了他的提议。

“跑圈、用膳、早读、认字、算术……你这安排的倒是紧凑。”

从早到晚,上下午各两个时辰,每半个时辰换一种科目,中午休息。

孩子们要在这里依次学习各种基础知识和生活技能,比如剪纸、编竹篮、缝衣服、绣花、木工、喂猪、养鸡养鸭等等,既让他们学到真本事,又能活动筋骨、锻炼动手能力,比起寻常私塾里单一的读书写字,确实要丰富有趣得多。

“不止有课程安排,还有考试!”

考试?不是说不指望他们科举么?

“你想考什么?诗词歌赋还是织布绣花?”

唐小泥鳅挑眉,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咱们这儿的考试可不比国子监,不考那些之乎者也的酸文,考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算学课上教田亩丈量,得能拿着尺子去地里量出个一二三;木工课学的榫卯结构,得亲手做出个像样的小凳子;就连喂猪养鸡,也得说出个肥瘦判断的门道、产蛋多少的诀窍。考得好的,月底有肉吃,还能领块新布料做衣裳,考得差的,就得罚去清扫猪圈,什么时候把活儿练明白了,什么时候再来补考。”他顿了顿又道:“就算是读书认字我也有专门的考题。”

说完,把六百年后的考卷精华一一讲给陆启渊听,什么填空、判断、单选、多选、简答、概括,还有最后的大作文,“给一个主题,写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题材不限、诗歌除外!”

陆启渊听了,只觉得幸好自己不是唐阙千的学生,不然还不知道要被这条小泥鳅怎么折腾呢。

“陆大人,你觉得怎么样?要不要再加点什么?我想先安排月考、季考、年考,等以后孩子多了,按年龄划分,每三年再来一次升级考试,学习好的可以提前毕业,安排工作,包吃包住。”

唐阙千滔滔不绝说个没完,陆启渊忍不住悄悄问照顾他的陶咏,“鱼儿受什么刺激了?”

陶咏摊手,表示不知道,只说他准备开“托儿所”之后就一直念叨着,又要考这个又要考那个,“您回来之前嘴里还不停在说什么‘学分’、‘考勤’、‘打卡’之类的,听着瘆人,我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陆大人。”唐泥鳅叫人。

“怎么了?”陆启渊回到他身边。

“孩子们成长还要一段时间,不知我这一套考试的办法适不适合他们,要不先在您北镇抚司练练?”唐阙千道:“我听陶哥说,你们每个月也是有校考的,是吧?陶哥?”

陶咏此时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叫你嘴欠!

“呵呵,我们比拼武艺就成,你那什么填空判断的就算了吧,兄弟们都当锦衣卫了,谁还不认字……”

“那可以考逻辑分析嘛!”唐阙千兴奋道:“还有《大成朝律法》、《问刑条例》和太祖皇帝编写颁布的《御制大诰》,都有不错的考点,对吧?陆大人。”

陆启渊摸摸下巴,盯着陶咏的目光不怀好意,“对,虽然入职的时候已经考过了,但‘温故而知新’,想来每月一小考,每季一大考更能让他们时刻警醒自己的职责所在。平日里除了练武强身,也得让多动动脑子,免得时间长了都成了只会打打杀杀的莽夫。”

陶咏整个人都不好了:唐泥鳅!老子每天尽心尽力的伺候你!你跟我多大仇!多大怨!

“就这么定了,等周年庆典结束,下个月伊始,我把考点整理出来,出套考题,让他们都考一遍,本使倒要瞧瞧,我北镇抚司的弟兄们能不能应付得来。”

陆大指挥一锤定音,陶咏垂死挣扎无果,耷拉着脑袋退出去了。

“陶大人?你怎么了?怎么没精打采的?”

陶咏欲哭无泪,不想说话。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倒霉悲催的不光是他们锦衣卫。

第二日早朝过后,永明帝拿着陆启渊的奏本召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和侍讲、侍读、经筵官们觐见。

又半日后,年幼的小皇孙便收到了亲爱的皇帝爷爷为他准备的考卷大礼包。

“皇爷爷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太子妃连忙安慰,但肉包子一样的小皇孙还是越想越委屈,最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木有存稿了,还牙疼,写不出来了,歇一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礼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