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绣春修罗 > 第44章 面君

绣春修罗 第44章 面君

作者:雾京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0 20:58:40 来源:文学城

重生之后,杨萝还是第一次踏进皇城。

荣齐在前面带路,温声嘱咐道:“陛下天威甚重,你不必害怕,只要如实作答便是了。”

杨萝道:“我知道,你且放心。”

杨萝上下扫了他一眼,笑道:“你怎么瞧着比我还紧张?”

荣齐提着一口气,被她这么一笑霎时间松了气,“我只是怕你万一冲撞天颜,陛下......是明德之君,但是......你还需小心应对。”

杨萝知道他的顾虑,没有说话。

二人来到御书房门口,荣齐朝卢新风拱了拱手,道:“卢公公,烦请通报一声,我带着李姑娘来见陛下。”

卢新风面白无须,头发花白,身材中等,瞧着弱不禁风的模样。

他道了一声荣大人,这才偏头去看杨萝。

杨萝朝他行了礼,低头掩住眼中的情绪,“卢公公。”

卢新风,皇帝身边的大太监,他还有另一个令朝野震动的头衔——东厂督公。

厂卫本就是皇帝身边的两大特务机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前任锦衣卫指挥使杨萝,原本是皇家暗卫,与皇帝自小一起长大,负责保护皇帝的安危,多次救皇帝于危难之中,深得皇帝信赖。

而卢新风,是在皇帝上位之后才来到他的身边伺候,论情谊,自然比不过杨萝,因而前几年,都是锦衣卫占据了上风。

这些年卢新风越来越得圣眷,荣恩又不比杨萝在皇帝心里的分量,两方逐渐变得势均力敌。

卢新风慈和地朝她笑了笑,“李姑娘,不必惊慌,陛下只是召姑娘来说说话。”

“小荣大人,”卢新风笑道:“此时荣大人正在里头复命,小荣大人要等一等了。”

荣齐愣了愣,“义父在里面?”

卢新风道:“是,陛下召了荣大人问问童府抄家的情况。”

荣齐抿唇没有说话。

卢新风却笑了笑,“荣大人不愧是杨指挥使亲自调教出来的接班人,手段雷厉风行不留情面,我也自叹弗如,不过半个月的功夫,童府上下清净如新,连襁褓婴儿都走得干干净净,女眷都没入官奴,再翻不出什么风浪。”

“陛下......十分满意。”

卢新风是在委婉地提醒荣齐,荣恩已经重获圣宠,方文谦之事不会再牵连到他,就此揭过了。

杨萝觑了一眼荣齐难看的神情,就知道他没有听懂卢新风的暗示。

荣恩这么好用的一把刀,皇帝自然使得称手,暂时舍不得砸掉。

虽然时机不甚成熟,但杨萝今日,就要逼皇帝砸了这把刀。

很快,荣恩大跨步从御书房里走出来,瞥见荣齐领着杨萝站在门口,眼神直直地射向杨萝。

卢新风眯了眯眼,进御书房去禀报。

荣齐挪一步挡在杨萝面前,道:“荣大人,李姑娘是奉旨来见陛下的。”

荣恩盯着杨萝,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好啊,荣某在西郊树林恭候李姑娘大驾,李姑娘见过陛下之后,请务必赏光驾临。”

杨萝直视他的眼睛,道:“荣大人相邀,我自然会去。”

荣恩道:“好啊。”

这时,卢新风从御书房里走出来,道:“李姑娘,陛下召您进去问话。”

荣齐眉头微皱,“陛下只召了李姑娘?”

卢新风笑道:“不错,陛下只召了李姑娘觐见,小荣大人,您还是在殿外稍候吧。”

杨萝给了荣齐一个安抚的眼神,随卢新风一起走进御书房。

“陛下,李姑娘到了。”

皇帝正伏案批着今日的奏章,听到卢新风的禀报头也没有抬,只在奏章上用朱笔批了一个“阅”字。

杨萝按照规矩低着头,撩起裙摆跪地磕头,“民女李君慈,叩见陛下。”

皇帝半个音节都没吐出来,沾了朱笔继续批折子。

卢新风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杨萝没有出声,规规矩矩地跪着。

皇帝批完一叠折子,抬眸瞥了杨萝一眼,终于开尊口说了第一句话:“过来,替朕磨墨。”

杨萝平静地道:“是。”

而后稳稳当当地从地上站起来,垂首走到龙案前,执起墨条不疾不徐地研墨。

墨汁不浓不淡,正对皇帝的胃口。

皇帝略感满意,一边批奏折,眼角余光却一阵一阵地瞥过去看杨萝。

只见杨萝面不改色,连眼睛也不动一下,专注地盯着砚台,不曾乱看。

皇帝心下稍定,专心地批阅奏章。

待到皇帝批完奏章,砚台里的墨刚好用尽。

皇帝略感意外地偏头看去,只见杨萝垂首站在一旁,没有出声打扰他。

皇帝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她,问道:“你怎么知道,朕用多少墨汁能批完这些奏折的?”

这种功夫,就是在他身旁伺候日久的卢新风都未必有,

除了已经死了多年的杨萝。

皇帝有些恍惚,自从杨萝死了之后,他还是第一次想起这个人。

杨萝规规矩矩地答道:“民女方才观察,陛下每二十息会沾一次墨,按照这个频率,推测陛下需要的墨量,故而能知。”

皇帝笑道:“你倒聪明。”

皇帝御极至今已十七载有余,积威甚重,喜怒不形于色,许多朝臣奏对愈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他夸奖的话未必是勉励,愤怒的话也未必是惩罚。

杨萝道:“是陛下英明仁厚,允准民女伺候在旁,民女方才有此机缘。”

皇帝将朱笔投进笔洗里,朱红瞬间浸透了透明的水波。

“朕听荣齐说,是你平定了江南道赵聪之祸?”

杨萝道:“回陛下,并非是民女平定,而是荣齐荣大人与江南护卫军副都统于兰于将军配合得当,方才将乱臣贼子掐灭于萌芽之中。”

皇帝玩味地笑了笑,“你倒是有意思,你可知这是多大的功劳?旁人若得了这般功劳,领赏都来不及,怎么你还往外推?”

杨萝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为陛下分忧解劳,本是臣民本分,并没有什么功劳之说,何况民女不过是机缘巧合之下挡下了这场灾祸,算不上功劳,是荣大人太过抬举民女了。”

皇帝被杨萝这番话说得通体舒畅,看着她的人也愈发顺眼。

“赵聪是先朝嘉贵妃之子,你是赵聪的女儿,自然也是宗室血脉。”皇帝手指抚摸着龙椅扶手上的龙纹,意有所指道。

杨萝当即跪了下来,朝皇帝磕了个头,道:“赵聪不过是乱臣贼子,意图颠覆我朝江山,实在是罪无可恕,若以律法查处,当诛九族,陛下宽仁,未曾降罪于民女,已是法外开恩,民女只求安稳度日,为母正名,不求荣华富贵,宗室玉牒。”

皇帝定定地盯着她的后脑勺看了许久,突然笑了起来,“朕不过是随口一说罢了,你不必如此紧张,你大义灭亲,平定赵聪之乱有功,朕应当嘉奖你。”

“只是此事涉及前朝秘辛,不可示于人前,朕不能恢复你宗室之女的身份,但念你之功,依然钦封你为定安县主,将江南道衢州府定安县,赐予你做封地。”

杨萝正要开口,皇帝却道:“朕意已决,你也不必推辞。”

“如今童家倒台,李复之妻童氏于你有杀母之仇,但是祸不及出嫁女,朕不想听到天下议论朕刻薄寡恩,无情无义,李君慈,你明白吗?”

给一颗甜枣再打一巴掌,皇帝极会拿捏人心。

童氏是目前童家在京城中仅存的唯一没有被牵连的血脉,皇帝要做给天下人看,显得自己宽仁大度,同时也警示臣子不得忤逆,童氏就是最好的标杆。

杨萝心领神会地拜下,道:“民女明白,谢陛下隆恩。”

皇帝满意她的知趣,便遣她离开道:“既如此,你跪安吧。”

“陛下,民女还有一件事想禀报陛下。”

皇帝皱眉道:“何事?”

杨萝道:“陛下明鉴,方才在御书房外,荣指挥使邀民女往城外西郊树林一叙。”

皇帝手指一顿,眯起眼睛,“一叙?你与荣恩,有什么旧要叙?”

杨萝道:“回陛下,民女月前入大相国寺之夜,与指挥使大人有过一面之缘,当时指挥使大人怀疑民女窝藏刺杀方文谦的凶犯,意图将民女捉拿归案。”

“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如何能刺杀方文谦?”皇帝比旁人清楚,嘉贵妃身上有家族遗传的心疾,赵聪继承了,李君慈自然也继承了。

杨萝道:“民女也是这么说的,只是荣指挥使不依不饶,民女百口莫辩。”

皇帝道:“既如此,你不去赴约即刻,何必如此害怕?”

杨萝道:“陛下有所不知,若民女不去赴约,荣指挥使有千百种办法令民女在世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月前,荣指挥使还曾将民女投入诏狱,若非荣同知相救,民女只怕如今不能在这里同陛下说话了。”

“所以你所谓的去江南养病,实际上是为了避开荣恩,对吗?”

杨萝道:“陛下英明。”

皇帝摩挲着龙纹,道:“既如此,你不必去便是,朕会保你平安。”

杨萝欣喜道:“民女谢陛下隆恩。”

杨萝慢慢地退出御书房,卢新风端着茶盏进来,低着头双手举过头顶,道:“陛下,喝口茶润润嗓子吧。”

皇帝接过茶盏,一手捏着杯盖悠悠地撇着浮沫,问道:“卢新风,你觉得荣恩是否会因为方文谦之事,对朕怀恨在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