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星绒宇宙 > 第7章 第 7 章

星绒宇宙 第7章 第 7 章

作者:猫爪上的星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5 17:25:31 来源:文学城

第七章:针底千绪

首届长三角非遗创新融合发展论坛的会场,巨大的玻璃幕墙将室外阴晴不定的天色引入室内。空调冷气开得很足,与苏州城闷热的梅雨天气形成鲜明对比。

沈伊颜穿着一身素雅的改良旗袍裙,坐在台下嘉宾席。听着前面几位老师关于缂丝、宋锦如何融入现代家居和时尚的演讲,她手心微微沁出薄汗。她准备的PPT反复在脑中过场,那短短的讲稿,每一个字都像是用针尖绣上去的,清晰又脆弱。

轮到她了。她走上台,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的高度。灯光有些刺眼。

"各位老师,各位同仁,下午好。我是苏绣传承人沈伊颜。"她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出来,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未察觉的微颤,但很快便稳定下来,"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不是苏绣如何复刻过去的辉煌,而是它如何拥抱未来的可能——一个关于星辰与宇宙的可能。"

她开始播放PPT,展示《穹宇》的创作过程细节图,讲解如何将极细的金属丝与传统桑蚕丝合股,如何运用古老针法表现星云的晕染和星轨的轨迹,如何挑战性地使用夜光材料。

"......我们认为,传统并非一成不变的化石,它本身就是在无数个'当下'不断融合创新的结果。苏绣的针法,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但它不应该仅仅用于表现花鸟鱼虫、山水亭台。它所蕴含的精密、秩序、以及对光影和色彩的极致掌控力,同样可以成为我们表达现代科技之美、宇宙之奇的独特语言。"她的语调逐渐变得坚定,眼眸中闪烁着热爱与信念的光芒,"用传统针法绣现代宇宙,并非简单的题材转换,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拓展,是让古老技艺重新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尝试。这不仅是艺术的创新,更是让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焕发新生,拥有面向未来、对话世界的能力......"

起初,台下是安静的。但随着演讲深入,当她展示那幅将卫星星图与苏绣乱针绣结合的实验性小样时,台下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金丝边眼镜的老先生——苏绣艺术研究所的赵明理,皱紧了眉头。

提问环节开始。前面几个问题还算温和。直到赵明理拿到了话筒。

"沈老师,"他的声音透过话筒显得格外清晰,带着学术权威特有的沉稳和不容置疑,"我很欣赏你的创新勇气。但是,"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犀利,"我必须提出我的质疑。苏绣的核心魅力在于什么?在于它的雅致、柔美、含蓄内敛的东方意境!在于它一针一线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你现在把这些冷冰冰的金属丝、塑料感的光纤,还有所谓的卫星图纸,生硬地塞进苏绣里,美其名曰'融合创新',这难道不是对苏绣本质的一种背离吗?这绣出来的还是苏绣吗?还是说,只是一种打着苏绣幌子的、不伦不类的现代工艺品?"

一连串尖锐的问题,像一把冰冷的刻刀,瞬间划破了先前还算平和的气氛。会议厅里鸦雀无声。

沈伊颜感到脸颊猛地烧了起来,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她攥紧了垂在侧的手,指甲几乎嵌进掌心。"赵老师,感谢您的提问。"她试图保持镇定,但声音还是泄露了一丝波动,"我认为...苏绣的本质并非一成不变的。它的雅致与柔美,同样可以用来诠释宇宙的浩瀚与神秘,这是一种意境的升华,而非背离。金属丝和新型材料是为了拓展表现力,它们与传统丝线结合,产生新的肌理和光影,这本身也是一种技艺的探索和语言的丰富。我们并非抛弃传统,而是在深刻理解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去探索它新的边界和可能性......"

另一位中年女性评论家接过了话头,语气缓和,但质疑未变:"小沈,我理解你们年轻人想要创新的心情。但是非遗创新,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更不能为了迎合所谓的'科技感''未来感',就丢失了我们最宝贵的文化识别度。你做的这个...'宇宙',看上去很新奇,但它能传递出苏绣那种温润人心、安顿心灵的力量吗?它是否过于追求视觉冲击,而失去了苏绣应有的'魂'呢?"

"我并没有失去它的'魂'!"沈伊颜忍不住提高了声音,带着急切和委屈,"我认为它的'魂'恰恰在于那种极致的工匠精神,在于用双手去创造美、传递情感的信念。这种精神,为什么不能用来拥抱更广阔的主题?宇宙的壮丽和神秘,同样是能触动人心灵、引发共鸣的力量啊!真正的传承,是让技艺活在当下,而非将其供奉在神坛之上!"

台下开始响起窃窃私语。有人点头,但更多的人脸上写着怀疑、观望,甚至是不加掩饰的否定。那些目光像针一样扎在她身上。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立无援。她原本以为可以引发的共鸣和探讨,此刻却仿佛变成了一场对她初衷的审判。

论坛主持人适时地介入,缓和了场面。但后续的几个问题也或多或少带着质疑。沈伊颜努力地应答着,思维却有些混乱,最初的自信如同退潮般消散。

论坛终于在一种略显尴尬的气氛中结束。有人上前对沈伊颜表示"想法很大胆",但那语气听起来更像是一种礼貌的敷衍。她看到赵明理老师正和几个人交谈着,目光扫过她时,带着一种近乎怜悯的摇头。

她匆匆收拾好东西,几乎是逃离了会场。室外,天色不知何时又阴沉下来,闷雷在云层深处滚动。她没有带伞,也不想叫车,只是沿着人行道漫无目的地走着。苏州老城的街巷蜿蜒曲折,此刻在她眼里却失去了往日的诗意,只剩下逼仄和压抑。

雨点毫无预兆地砸落下来,很快便连成一片雨幕。她躲进一个临街的屋檐下,看着雨水在青石路面上溅起无数水花。

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混合着脸上冰凉的雨水。那些质疑的声音反复在她脑海中回响——"背离本质"、"不伦不类"、"失去灵魂"......每一个词都像一根针,精准地刺中她内心最深处的恐惧和不确定。

她真的错了吗?她是否太过一意孤行,以至于忽略了苏绣真正宝贵的核心?她试图将星辰绣入丝帛,是否真的只是一种徒劳而可笑的努力?

孤独和迷茫如同这冰冷的雨幕,将她紧紧包裹。她拿出手机,屏幕被雨水打湿,模糊一片。她下意识地点开那个熟悉的头像。她想告诉他,她搞砸了,她可能真的错了。

但打了几个字,她又颓然地删掉。他现在在哪里?是在超净车间里面对精密的仪器,还是在会议室里进行着至关重要的讨论?他的世界是那样清晰、确定。而她的世界,却陷入了一团混乱的丝线,千头万绪,找不到那个可以抽丝剥茧的线头。

她最终什么也没发出去,只是把手机紧紧攥在手里。

西北基地,夜色深沉。卿湫然刚刚结束一场关于在轨维护任务方案的技术复盘会。他回到办公室,脸上带着疲惫,但大脑仍处于高速运转后的亢奋状态。

他习惯性地拿起手机,点开微信。置顶的联系人最后一条信息,还是昨天他提醒她论坛别忘了带讲稿的那句。他往下滑动,没有新消息。

一种极细微的直觉,让他点开了她的朋友圈。她很少发动态。

一切如常。

但他微微蹙起了眉。会议结束时,他曾快速浏览过一眼行业新闻推送,似乎瞥见了那个论坛的报道标题,里面隐约有"争议"、"质疑"之类的字眼。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退出朋友圈,在搜索框里输入了论坛的全称。几条实时新闻跳了出来。他的目光迅速扫过那些文字——"青年传承人大胆尝试引发传统与创新之争"、"苏绣绣宇宙是否步子太大?"、"专家质疑非遗创新边界"...配图中,有沈伊颜在台上眼神明亮却紧绷的照片;也有台下观众质疑时的表情特写。

他的眉头锁得更紧。他能想象那场面。她的理念,在那个充斥着固有观念的场合里,会承受多大的压力。她此刻的心情......

他甚至没有看完那些报道,直接退出了浏览器。窗外是西北戈壁滩辽阔而寂静的夜空。他低头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个安静的头像,仿佛能看到千里之外,那个躲在屋檐下无声落泪的身影。

他不懂艺术争论,也不善言辞安慰。但他懂得什么是"打破常规",什么是"跨越边界"。

他点开语音输入键,将手机凑到唇边。办公室里的灯光在他深邃的眼底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精密地组织着那些对他而言远比数学公式更难以驾驭的词语。然后,他用他那特有的、冷静而低沉的嗓音,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伊颜,"他第一次在语音里叫她的名字,略显生涩,却异常郑重,"我刚看到一些消息。不要在意那些质疑。"

他停顿了一下,背景里只有仪器低沉的嗡鸣。

"真理,往往诞生于跨界之处。"他的声音平稳而确信,带着科学工作者特有的笃定,"哥白尼打破地心说,需要天文观测与数学计算的跨界;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是物理与哲学的跨界。航天器修复,同样需要材料学、动力学、热学甚至生物学的跨界融合。"

他的语调没有太大的起伏,却蕴含着一种强大的、理性的力量。

"艺术与科技,从不是对立的两极。它们是人类认知和表达世界的不同维度,本应相互启发。你的尝试,不是背离,是拓展。用古老的针法去捕捉宇宙的浩瀚,这本身就是一种极致的浪漫和勇气。"

最后,他的声音放缓,那层惯常的冷静外壳下,流露出一种不易察觉的、却极为坚定的温柔与信任:

"你的宇宙,只有你能绣。相信你的针,相信你的眼睛,相信你所感受到的美。"

他松开手指,那段长达一分钟的语音发送了出去。

江南的雨夜里,沈伊颜的手机屏幕倏然亮起。震动声打断了她的自伤自怜。她有些茫然地划开屏幕,看到那个熟悉的头像旁出现的红色语音提示。

她迟疑地点开。

男人冷静低沉的声音流淌出来,穿透淅沥的雨声,一字一句,敲打在她的心上。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空洞的安慰,只有他那种特有的、基于理性和逻辑的剖析与肯定。他提及的那些科学史上的跨界壮举,他将她看似感性的艺术尝试,提升到与人类突破认知边界的探索同等的高度。

尤其是最后那句——"你的宇宙,只有你能绣。"

泪水再次模糊了视线,但这一次,不再是委屈和迷茫,而是一种被深刻理解的悸动和温暖。他或许不懂苏绣的所有针法,但他懂她的追求,懂她的挣扎,懂她试图用丝线连接两个世界的野心与浪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在她最怀疑自己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站在她这边,用他笃信的逻辑告诉她,她的方向没有错。

这比任何苍白的安慰都更有力量。

雨势渐渐小了些。沈伊颜慢慢站起身,擦干眼泪。她重新点开那条语音,又听了一遍。卿湫然那冷静的嗓音,此刻听来,竟比任何温言软语都更能抚平内心的褶皱。

她深吸一口气,望向工作室的方向。那里的绣绷上,还有她未完成的宇宙。

她忽然明白了。争议总会存在,质疑从未停止。但这条路,终究是要靠自己一针一线地走出来的。

她说她的宇宙只有她能绣。那么,她就绣给所有人看。

她推开屋檐的遮蔽,走入渐渐停歇的细雨之中。脚步不再迟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