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后。
经过数次空间跃迁和长达数日的星际航行,略显陈旧的客运星舰终于抵达了K-73星的同步轨道。
透过舷窗,洛菲俯瞰着这颗即将成为她新家的星球。
与首都星那种人造生态与摩天大楼交织的繁华景象截然不同,K-73星呈现出一种近乎原始的而单调的景观,不过就洛菲的想法来讲,也称不上恶劣。星球表面大部分区域覆盖着一种被称为“寂灰苔”的单一植物,这是该星球生命力最顽强存,且传播速度最快的物种。它们像一张无边无际的、泛着灰绿色的绒毯铺满了平原。山谷和丘陵地区一片片“锋树”林茂密生长着。
“等安置好了,就带着便携生态舱去探索探索。”洛菲看着这片景象,心情极好。对她而言,这种大部份人眼里的“荒凉”恰恰意味着未被过度开发,没有工业污染和光污染,适合植物生长不说,也适合她安静地生活。
光脑传来当地空气数据报告显示,显示空气纯净度极高,只是成分与首都星略有一些不同,她只需要短暂适应......
小型登陆舱载着她和先行送达的物资,平稳地降落在指定坐标——V-17山谷。
舱门打开,带着植物气息和一丝泥土味的空气涌入,洛菲深深吸了一口,感觉肺部一阵舒畅,基因缺陷带来的细微胸闷感似乎都减轻了些。
她踏足地面,脚下是松软的、同样泛着灰褐色的土壤。眼前,就是她未来的家。
一道约一人高的栅栏圈出了她的领地范围,栅栏门在她靠近时,感应到她终端里的身份信息,发出轻微的“嘀”声,随后自动向内滑开。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花园。花园面积约一百五十平米,除了一条由扁平石子铺就、通向房屋门口的小径,其余地方都是裸露的泥土——与外面一样,是那种灰褐色的原生土。
这种泥土其实算不上贫瘠,星际大部份没有改良过的土壤都是如此——缺乏有机质带来的深色光泽,几乎没有什么营养物质。
洛菲蹲下身,抓起一小撮土壤在指尖捻了捻——看似湿润的土壤,指尖传来的依旧是那种熟悉的、令人失望的松散沙砾感
“问题不在于气候,而在于生态本身。”
来之前她已经做好了背景资料调查。K-73存在一种霸主植物——寂灰苔。这种植物拥有极其霸道的浅层根系网络,它能像海绵一样在雨水渗入深层之前,瞬间吸收掉土壤表层几乎所有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游离态矿物质。
除此之外,K-73有大量的噬铁菌存在,这种菌群以寂灰苔释放的有机酸为食物,而其代谢产物会对土壤带来二次破坏。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金属元素都会被这种特殊的菌群抢夺。
因此,如果要直接在当地土壤上种植星际作物的难度极大。K-73雨水虽多,但很快被寂灰苔抢走或直接渗漏,而土壤中看似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但几乎都是“无效态”。微量元素被噬铁菌牢牢锁住,根本无法被大多数星际标准作物吸收。
即使精心照料,植物在这里会表现出典型的“缺素症”——叶片黄化、生长停滞、开花结果困难,最终枯萎死亡。
洛菲站起来,在原地思索着。
最直接的方法是改良土壤。不过,土壤改良剂必须自己在进行研究后进行调配,通用的土壤改良剂效果在K-73基本上不起作用。除此之外,噬铁菌群落庞大且活跃。一次改良只能维持一段时间,新的寂会苔生长和死亡会持续释放有机酸,滋养新的噬铁菌。因此,这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投入的过程。
另一个方法就是改良种子。她可以在实验室内,用K-73星的原生土壤和空气建立数个微型培养皿。在这些微型生态系统中,她会有意控制水分供给,模拟星球“浅层湿润”的特性,再使用当地的土壤样本,引入天然的“噬铁菌”群落。
种子需要使用低浓度的化学诱变剂,或者进行低剂量辐射处理,以提高其基因变异的概率。将这些经过诱变的种子,播种到的微型生态系统之后,将第一代筛选出的、表现最好的变异植株留种。用这些种子进行下一代种植,并在更接近真实温室土壤的环境中进行第二轮、第三轮……的筛选,使优良性状不断强化和稳定。
如此一来,她将得到专门适应K-73星环境的“K-73适应性株系”。
这个办法成本较低,耗费不了什么钱,但是耗费她人啊。
因为诱变是随机的,成功率无法保证。完成数代筛选并稳定性状,保守估计需要一年时间。
不过,一旦成功,她将拥有独一无二的、能在本地低成本繁育的种子资源,能够直接直接改变K-73的种植生态和当地经济。
这也是她给自己制定的长期目标,也是她学习植物科学的初心,力所能及地,改变星际糟糕的植物生态。
洛菲轻轻吐出一口气。至少在初期,她的种植重心还是会放在她的温室内,依靠温室土壤和特制营养液,种植常规的未经改良的作物。在确保现金流稳定之后,才会开始研究种子改良。
“这个花园,等后续有资金了再说吧。一半生活区域,一半做花圃。等我的农活魅魔到了,倒是更方便改造。”
洛菲拍了拍手上的土,目光投向花园尽头的小屋。
房屋是按照她之前勾选的“自然古朴风”建造的。外观并不华丽,采用了仿木纹和石材质感的复合材料,线条简洁流畅,与周围的环境颇为协调。
推开房门,客厅不算宽敞,但足够两人使用,简单的内置家具一应俱全。她特意规划了两个卧室,大的那间带有窗户,可以望见远处的小山丘,是她的房间;隔壁是一间小得多,但也配备了基本休息设施的卧室,那是为她的农活魅魔准备的。
除了卧室,还有一间被她用作书房,光线很是不错。最让她满意的是地下室。沿着楼梯下去,是一个按照她提供的图纸定制的实验室。
实验室的面积不大,通风系统选用的是最好的,操作台和分析仪器、以及用于调配营养液和进行组织培养的设备,都是她以前在学校用习惯了的厂家制造的。
这里,将是她今后处理种子、药剂试验和微观研究的重要据点——要想赶快还完债务,今后是要耗大量的时间在这里的了。
洛菲轻轻叹了一口气,“距离财富自由,还有段日子啊......”
洛菲离开实验室,从客厅的阳台玻璃门走到室外去,步行百来米,就可以到达温室。
在距离家2公里的地方,应该有一片已经简单为她开垦好的农田。即使未来很长时间可能用不到,但是洛菲在申报时还是一起报上去了,政府出力,不要白不要。等魅魔来了之后简单维护一下就好了。
至于农田,洛菲计划着后期在那边种一些改良过后的树种和庄稼,暂时还不用去检查,料想也是没什么问题的。到时候要用的话带着农活魅魔前去提前除草、改良土壤就好了。
“我的魅魔,你可一定要好好接受我的调教啊......”
这样想着,洛菲已经到达了温室。
温室采用透明复合材料构建,呈半圆形,像一个倒扣的碗,很是引人注目。这种形状确保了内部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和光线的均匀分布,能够让种植更加有效率。
输入密码,气密门缓缓滑开。一股经过过滤的、温润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
定制的温室目前有两个区域。
较大的是传统土壤栽培区,土壤是预先铺设好的基本土。洛菲简单检查了一下,倒是没什么问题,能够直接种植大部份的农作物和花卉植物。第二个区域就小很多了,是多层水培架,可以用来种她想第一批播种的水培作物。
整个温室覆盖整个气候模拟系统,可以粗略地进行分区调节。顶部的可调节光谱照明系统能够模拟不同时段、不同作物的需求光照;环境控制系统可以精确控制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自动灌溉和施肥系统也已铺设完毕,只待连接能源和设定程序。
看着这个设备齐全、规划专业的空间,洛菲的眼中浮现出显而易见的满意。
一切都很好。
虽然前期只能靠她一个人她只能慢慢来,无法大面积种植。等魅魔来了好好调教一番,学会了基本的种植技术并能够开始独立劳作,那她的温室就能够正常发育了......想到这里,洛菲对于自己的魅魔更加期待了。
她走到控制面板前,启动了温室的自主能源供应和基础环境维持模式。低沉的嗡鸣声响起,代表着这个精密的系统正式开始启动运转。
站在温室中央,洛菲环顾四周。空无一物的栽培床正等待着种子的播撒,她轻轻呼出一口气,感到一种久违的、名为“幸福”的情绪在心底悄然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