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星汉西流夜未央 > 第56章 第四章:潜龙在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第56章 第四章:潜龙在渊

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6 22:22:34 来源:文学城

刘汉宗室里最能征善战的刘曜,此时正陷在北地郡苦战。

汉主刘聪御驾亲征,誓要夺回旧都平阳。

说来好笑,此时不论是大晋还是匈奴,打的旗号都是克服旧都,只不过一是洛阳,一是平阳。

殊不知亲自在城墙上远眺的刘隽,想要兴复的旧都却是长安。

刘聪已经发起了两次攻城,都已经被击退,此时正气急败坏地重整旗鼓,随时预备反扑。

“明公,”陆经爬上城楼,“李矩、郭默二将的回信已带回。”

刘隽正死死盯着城下战况,漫不经心道:“拣重要的讲讲。”

“他二人都愿奉大将军为盟主。”陆经低声道,“此外,郭太守额外加了句,愿为明公驱驰。”

郭默本就为刘琨征辟,且当年也是刘隽在刘琨面前举荐,加上此人诡计多端、善于投机,见刘隽年少有为,想要暗中下注,并不出人意料。

故而刘隽不以为意,只略一点头,“李太守呢?”

“他只说守望相助。”

李矩无论是人品威望,都非郭默可及,刘隽有些失望,可又想到自己初出茅庐,虽历经几次苦战,但起家全凭父荫与皇恩,本难服众,也便坦然处之,笑道:“待此战大捷之后,再去信问他罢。”

陆经却未退下,而是从袖中取出一物,“此书并无落款,只是从长安而来。”

一听长安,刘隽终于将视线从城下移回,从他手中取了那信函,只见那信函以厚茧所制,上绘有两条鲤鱼,拆开就见内有一白绢,不禁笑道:“客从长安来,遗我双鲤鱼,命将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一目十行后,他的笑意渐渐冷了,随即将那白绢收入怀中,淡淡道:“待此战罢,再细读罢。”

陆经并不多语,又道:“安众县男仍在请命出战。”

刘隽愣了愣,方反应过来他说的是刘耽,蹙眉道:“不允,伤未养好,不可犯险。”

城下忽然有了动静,大军如潮水一般袭来。

刘隽神色一凛,抄起一旁弓箭,对准城下。

胡寇显然有备而来,箭矢铺天盖地向着城上某处直射,仿佛知晓刘隽身在何处一般。

陆经向那方向看去,竟有数名俘虏穿着刘隽的铠甲被捆在城上,他这才惊觉刘隽今日穿着如同寻常牙门将。

“如此看来,城内果有奸细。”刘隽缓缓道,“而且极有可能是先安众县男的亲兵。”

陆经左右四顾,“既如此,还请明公赞回行辕。”

“不妨事。”

敌军顺着云梯向上攀爬,也都冲着刘隽的铠甲扑去,而士卒们早有防备,不断将烧熟的热油冲着他们泼下去,一时间惨叫哀嚎声不绝于耳。

如此这般循环往复,过了两个时辰后,敌军士气大不如前,最终只得鸣金收兵。

“他们支撑不了太久,”刘隽一回幕府,便先去了刘耽处探看,“远征之师,早已疲惫不堪,我们也算以逸待劳。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粮道未断,粮草可源源不断地从汉中、并州运来,他们时日长了,补给都成问题。”

刘耽在榻上咬着牙落泪,“只可惜我不争气,在这个节骨眼上负伤,不能亲自手刃此贼!”

刘隽劝慰道,“敬道莫急,敌军人多势众,平阳易守难攻,两相僵持,恐怕要数月之久。你且安心养伤,过十日半月便可披挂上阵,待到那时,再报仇雪恨。”

好不容易将刘耽安抚好,刘隽才回到自己室内,将先前陆经给他的双鲤鱼打开。

尺素上是司马邺秀丽却有些潦草的字迹,也未有繁复词藻,而是平铺直叙,仿佛来不及细细措辞。

怀帝国丧已过,朝廷正急着为司马邺张罗立后之事。

司马邺本人比较属意先弘农太守杜尹之女,杜尹出身京兆杜氏,是名将杜预少子,在永嘉之后,占据宗族坞堡,后因轻信,为魏该部下所害。

杜氏其余人,杜耽往前凉,杜锡之子杜乂与其余族人南渡,此女也算孤苦无依,好在其祖母是宣王之女高陆公主,后司马邺拿下关中后,便和其他流落宗室女眷一同留在长安。

这杜氏又是皇亲又是高门,年龄相仿,与司马邺再相配不过。

只可惜,这众人看好的亲事却莫名没了结果,最终司马邺立的皇后姓索,其父便是承制行事的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封、录尚书索綝,而那杜氏却只能屈居才人之位。

刘隽将那信笺放到一边,司马邺的口气淡淡,但他从其中读出了蕴藏其中的愤怒和不甘。

如今长安呈干弱枝强之态,不说刘琨父子、祖逖这等离得远的封疆大吏,就说关中地区,便有贾疋、李矩、郭默等人,就在长安朝廷,也有麴允这样善战的忠臣,温峤这般潜邸资历的青年才俊。

论家世、论功业、论人望,这索綝都不算特别出挑,是如何做到大权独揽的?

刘隽将那信笺放回盒内,索綝都可呼风唤雨,可见长安朝廷何等空虚,正需要一兵强马壮、出身世家,皇帝信重又有外力襄助的忠臣良将主持大局。

只要这平阳城能守住,便可为刘乔复仇,正式收编豫州兵,亦能挫一挫刘聪的锐气,让他这假刘在真刘面前黯然失色。

好让世人知道,何为卯金刀。

在榻上闭目养神许久,都难以入眠,刘隽干脆起身取了细绢和笔墨,略一思索,便泼墨挥毫。

他挥洒自如,任一笔都未有丝毫犹豫,看似随意,但又好像早已在心中将这山水摹画了千万遍。

不多时,便大功告成——雄浑山岳,奇险峰峦,蒸腾水气,乍看似是一副庸常山水,可若是凝神细看,便会发现那云雾之中,有一对硕大的虾眼,而再看那山涧之中,又影影绰绰地藏着一条蛇尾。

此时,晨光熹微,刘隽强忍困倦题款——“上飞天汉,下在乾田。丙子孟夏,中山刘隽坐困平阳城顿首再拜书皇帝陛下。”

高贵乡公作潜龙诗,应了潜龙勿用,藏锋守拙。

中山刘隽画潜龙图,却是潜龙腾渊,一飞冲天。

《潜龙诗》曹髦作,《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注引的《汉晋春秋》也只记此事、未收此诗。潜龙诗当已失传。

三国演义有一个“伤哉龙受困,不能越深渊。上不飞天汉,下不见于田。蟠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同然!”

其实历史上记载曹髦是画人物的 这里的山水和龙 算是杜撰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6章 第四章:潜龙在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