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星汉西流夜未央 > 第53章 第一章:共赴国难

星汉西流夜未央 第53章 第一章:共赴国难

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6 22:22:34 来源:文学城

第四卷:辟除凶殃

第一章:共赴国难

建兴四年。

梁州刺史府。

即使当日倾盆大雨,雷电之声不绝,也未压得过撕心裂肺的嚎哭之声,已有不少人跟着啜泣。

刘隽面沉如水,看着家将将哭晕过去的刘耽扶走。

他拢了拢身上大氅,取了铜勺,舀了一勺酒仰头喝下,方感到些微暖意。

也不知这两年犯了什么太岁,先是去岁崔氏殁了,今年又是诸葛铨病逝,紧接着刘聪大军攻平阳,豫州刺史刘乔战死。

接连失去两个尊敬的长辈,刘隽恸哭了两场,连续数日茶饭不思,更别说痛失祖父的刘耽了。

“主公,如何是好?”

“我本为豫州旧部,誓要为主复仇!”

“主公,节哀啊!”

“都已经打到了平阳,这么看长安危殆。”

刘隽看着勺中酒映出的冷冽面容,只觉分外陌生。

“尹将军的消息到了。”陆经疾步入内,双手奉上线报。

刘隽打开一看,只悠悠叹道:“来势汹汹。”

他顺手将那线报递给刘挹,传示众将。

一片死寂中,刘隽缓缓开口,“我决意北上勤王,拱卫长安。”

“主公,三思啊!”刘畴忙道,“如今汉中方方平定,正应休养生息,壮大己身,若是此时贸然出兵,胜败未可知也便罢了,若是李雄黄雀在后,恐怕就连汉中都难以保住。”

他说的有理,于是众多幕僚纷纷附和,“请主公三思!”

刘隽看向一旁的从兄弟,“诸位兄弟有何见地?”

刘挹本就是个没主意的,只道:“主公之命,挹无有不从。”

刘胤勇猛善战,但却不长于谋略,“愿从主公出征!”

刘启是几兄弟中最肖刘舆者,看来心中已有腹稿,“若不想让琅琊王登极,则必要救下陛下,勤王势在必行。”

“陛下乃是怀帝嗣子,又在关中抗击胡虏,苦苦坚持数年,天下无不心服。就算琅琊王雄踞江东,到底名不正言不顺,落了下乘,”刘隽淡淡道,“于公,身为臣子须得效忠,于私,我与陛下有竹马之谊,如何能袖手旁观?方才王乔所虑,子义可有应对之策?”

“启以为,若主公决意亲征,需选一可靠重臣驻守汉中……”

“不错,与隽不谋而合,诸公可有人选?”刘隽笑道。

他御下宽严相济,议事时更喜集思广益,故而幕府众人均众人七嘴八舌地开始推举,只希望合了这年轻主公的心意,得他另眼相看。

待众人语毕,刘隽方缓缓道:“我心中也有一人选。”

“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祖逖。”

他也算是当世名士,与刘琨闻鸡起舞的轶事更是人尽皆知。建兴元年时,他提出北伐,无奈琅琊王司马睿不置可否,给了他官职,却不曾给他一兵一卒,只草草给了些银钱布帛,让他自募兵士、自造兵器。

刘隽起身,负手道:“昔年祖公进言,隽每读之,均觉字字珠玑,亦是字字血泪,‘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争权,自相诛灭,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如今,他正率流民帅在兖豫一带苦苦支撑,先前也曾试图发兵相救安众县男(刘乔)。”

“可他如何愿为主公驱驰?”刘启蹙眉问道。

刘隽微微侧身,指尖在雨幕中划过,“并非是为我所驱驰,而是为陛下所驱驰。共赴国难,他不会拒绝。”

远在淮阴,一宽袍广袖的豁荡男子满脸茫然地迎接天使齎诏。

他是领了琅琊王司马睿的征辟,做了这个豫州刺史,不料曾以为鞭长莫及的朝廷,竟然也宣召他为梁州刺史。

“如今梁州刺史似是广武侯世子,且梁州乃是他率军打下,若我贸然领命,岂不是……”

“公不必多虑,”天使是个看着颇为和气的宦官,“陛下自有打算,另宣召了世子为雍州、豫州刺史,命他勤王护驾。”

刘家父子一在并州,一在梁州,一南一北拱卫长安,多年苦心经营世人皆知。

祖逖如何好意思坐享其成?于是连连推拒。

天使自己早已料到他会拒绝,又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

祖逖打开,惊愕地发觉这信竟是刘隽的手书,光看字,那一手章草颇有些“荆玉分辉,瑶若璀粲”的意味,再看内容,更是心绪激荡,世人皆道其父善于招抚人心,但刘琨其人城府不足,如其文一般浮华轻狂,故而即使少时交情至笃,祖逖也未曾想过投奔并州。

可如今观其子行止,却是大不相同,人如其文的流畅迭宕、气势慑人,更流露出与年齿迥异的沉稳内敛。

他看向一旁前来拜访的参军桓宣,“广达,可愿与我同赴汉中?”

一淳厚俊朗的青年将军肃立在侧,迟疑道:“可是大王此番让我们收服张平、樊雅,若转道去汉中,岂不是抗命?”

祖逖晃了晃手中诏书,“可若是不去汉中,岂不是抗旨?”

桓宣出自谯国桓氏,在本地根深势大,抛家弃舍前去勤王保驾或是收复失地,对他而言,均有些不切实际,故而只苦笑道,“高堂在上,不敢远行。不过我麾下有数百部曲,绢帛、粮草若干,愿一同赠予祖公,权表寸心。”

祖逖也未觉得他会毅然北上,便作揖谢过,带着流徙部曲百余家,重整行装,继续北上。

一路上看着生民流离、豺狼横行的惨状,又想起克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壮志,难免五味杂陈,不言不语。

其子祖涣一路亦是心事重重,见他沉默不语,不由压低了声音,将这段时日心中的猜疑阐明:“不论陛下,还是刘隽都方方弱冠,黄口小儿,如何能成大事?阿父就这么应了?”

祖逖恨铁不成钢地看着他,“彼时渡江之时,我曾击楫而誓,说了什么,你可还记得?”

祖涣资质庸庸,哪里记得?又见阿父神色冷冽,只讷讷不语。

看着麻木不仁的儿子,祖逖深感子不类父,勒住缰绳轻声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刘启和桓宣表字均不详 这里都是我编的

桓宣也出自谯县 和桓温是老乡 极有可能是同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3章 第一章:共赴国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