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星汉西流夜未央 > 第35章 第二章:忧心忡忡

星汉西流夜未央 第35章 第二章:忧心忡忡

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6 22:22:34 来源:文学城

刘隽并不似刘琨,仍保留着当年金谷园习气,喜欢豪饮欢宴。故而此次设宴,不想过于招摇,筵席只摆在汾河之畔。

此时已是初冬,汾河两岸浅黄深红、层林尽染,长空之中时而有雁阵一路向南,除去阵阵嘶鸣后,杳无踪迹。

“因护送秦王殿下,不能亲自将诸公送至并州,家将部曲恐有怠慢,隽满饮此杯,权作赔罪。”刘隽起身一拜,又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众人均是一阵谦辞,又听刘隽道:“这段时日,隽不在并州,不知诸公近况,有何不妥不善之处,还请诸公告知,隽即刻着手处置。”

众人或多或少和他有些交集,均知他自小在行伍之间,与当下名士不通庶务、不问世事的风度格格不入,他有此问,也并不奇怪。

刘畴刚来,自是无甚可说,其余人在晋阳至少也有月余,自是有话要说,可谁都不愿开这个头,只面面相觑。

最终还是诸葛铨叹道:“算老夫倚老卖老,今日便起个头吧。”

不知是否经历生死,他曾经浑浊空洞的双眸中如今满是清明,甚至还带着几分锐气,“说并州之前,老夫想先说说王浚。殿下彼时仍在关中,恐怕有所不知。七月,王浚设坛告类立皇太子,布告天下,更散布谶言,说自己是天命所归。”

经纬之学,刘隽从来不喜,闻言便紧皱眉头。

刘耽年少,听得入迷,便问道:“什么谶言?”

“自是‘代汉者,当涂高也。’”诸葛铨摇头叹息,“反汉以降,多少人为此所惑。比如当年曹魏之时,便有‘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也。当道而高大者魏,魏当代汉。’的说法,文帝……”

他话意戛然而止,旁人以为是魏文帝,刘隽却明白过来,说的是自己的老仇人司马昭。理由是当涂高是指最高的人,路上哪里有人比骑着马的人更高呢?故而指的是司马,何其牵强。

“这和王司空又有什么关系?”刘耽继续问。

诸葛铨笑而不语,刘隽冷笑道:“其父王沈,字处道。处道者,当涂也。”

他这般年纪,实在不该知晓这些往事,诸葛铨略有惊异,也未追究,“世子博闻强识。老夫听闻先前广武侯有意经略冀州,被世子劝阻,幸好幸好。否则王浚此人心胸狭窄,定会加以报复。如今朝廷在中原仍有兵力者,唯刘、王二公,倘若再自相残杀,恐再酿成永嘉之祸。”

他说的正是近来刘隽所忧,不由叹道:“公所言甚是,不过阿父所顾虑亦有道理,毕竟并州贫弱,若能和冀州连成一片,方能有余力抵御匈奴。阿父与拓跋鲜卑交好,王司空与段氏鲜卑交好,一个不慎,引得鲜卑内乱,无法来援,则不论并州、幽州,都是危殆。”

卢谌等人也不知是否当真想到这一层,闻言纷纷称是。

刘耽怪道:“当年广武侯还曾向王司空借兵,想来关系不差,为何如今看着十分微妙?”

“家父想着同仇敌忾兴复晋室,王司空却更惦记着那一亩三分地,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刘隽哪里不知他二人性情本就不和,只是都在司马越麾下,如今都是拥兵自重的诸侯,一山不容二虎罢了。

刘耽似懂非懂,用了块蜜姜,满足地喟叹了一声,“从前太平光景,莼菜鲈鱼、人乳饮豚,都不甚稀奇,现下能吃到蜜姜,都觉得殊为不易,还是托了世子的福。”

刘畴附和道:“从前听先父提及金谷园,石卫尉何等豪奢,又是何等风姿,只可惜二十四友已凋零多半,金谷园已成焦土……”

刘隽将杯中残酒洒在地上,“石公曾从王恺手中救过伯父、阿父的命,只看这点,天下人如何攻讦他,隽却不能不心存感激。”

他又突然想起,石崇之父石苞,前世朝见时又是说自己武皇帝再生,又是说自己非常人,捧杀之下,没过几日司马昭便悍然弑君。

前尘往事、恩恩怨怨纠缠在一起,谁又算得清楚呢?

“王司空不善理政,军中贪吏横行,百姓民不聊生,恐怕不会长久,世子若对冀州、幽州有意,还是要早做准备。”诸葛铨意味深长道。

到底姜还是老的辣,不愧出自琅琊诸葛氏,刘隽又举杯敬了敬他,“除此之外,可还有什么需要留心的?”

卢谌开口道,“这几日明公寻到了石勒之母及从子,正想着归还给他,以此结交。”

刘隽点头,“离间杂胡本就是并州长策,只不过石勒虽目不识丁,可其人阴险奸猾,不会轻易背离刘汉,恐怕阿父此番要白费苦心了。”

诸葛铨长叹:“王太尉(王衍)曾道观其声视有奇志,恐将为天下之患,希望不要应验吧。”

“拓跋鲜卑那边,”卢谌迟疑道,“似乎正在聚合部众……”

刘隽先是神色一凛,随即缓缓笑了笑,“明白了,多谢诸位提点,隽明日面见阿父,自会劝谏。也罢,今日难得相聚,不说这些有的没的,诸公吃穿用度,可有缺的?”

这些人都是当世名士,想来刘琨在官位上不会吝啬,至于具体职司,还得日后单独详谈。

用的差不多了,已是黄昏,落日余晖落在汾河之上,犹如上好的“洒金笺”。

“可惜今日并无乐班,亦无乐伎,不能让诸位尽兴了。”刘隽起身,略带歉意,目光漫不经心地从众人面上扫过,见刘耽面有难色,心里便有了计较。

回城时,他刻意与刘耽同一辆牛车,“如今只有你我二人,若有为难之事,敬道不妨明言。”

刘耽吞吞吐吐,“君子不语人是非,且世子对我等有恩,只是……”

“君比我还长上几岁,又同宗同源,说是同姓兄弟也不为过,既如此,更应实言相告才是。”刘隽虽是笑着,神色却格外郑重。

刘耽这才道:“有一河南人,名曰徐润,通晓音律,姿容俊美,明公甚爱之。此人恃宠骄恣,干预政事,已经被晋升为晋阳令了。”

刘隽愣了愣,才想起是之前那个“徐公”,想不到数月不见,竟然成了晋阳令,咬牙道:“竟有此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