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星汉西流夜未央 > 第117章 第十章:洛水之誓

星汉西流夜未央 第117章 第十章:洛水之誓

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21:10:27 来源:文学城

那一夜,不知多少人夜不成眠,直至第二日清晨,大将军幕府快马告知所有在洛阳官吏,前往洛水之畔。

远远地,众人就见不知何时,水边垒起一高台,上有五牲祭品,刘隽身着公爵服制,立于高台之上,巍然如松,其余幕府中人依制肃立于台下,神色肃穆。

待众人行礼罢,刘隽方缓缓开口,“诸公耳聪目明,昨日之事恐怕已经听闻了。”

群臣噤若寒蝉,毕竟此事过于匪夷所思——有些年纪大的仍还记得,皇帝行刺大将军,上一回还是高贵乡公曹髦,想不到风水轮流转,如今司马家的天子却成了宫中困龙。

大多人早就在先前投靠了刘隽,故而并不如何惊惶,还有极少数大晋忠臣对刘隽怒目而视。

“但恐怕仍有一事诸位尚不知晓,”刘隽的声音轻柔有如春风,却又隐约带着些微料峭之意,“就在今日,江东的司马衍已得到咱们陛下的禅位诏书,兴许此时也在祭天告庙,预备登基呢。”

一片哗然,别说是一无所知的寻常官员,就是温峤这等亲近重臣亦是满面愕然。

“故而,如今咱们的朝廷已非正统,在皇上的禅位诏书中,隽也已然是逆臣,”刘隽木然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廿载征战,父兄死绝,收复半壁山河,却要拱手让人,君意已决,徒呼奈何!”

众人慢慢平静下来,所有人都意识到一个可怕的结果——只要承认司马邺这道诏书,要么南边的皇帝北上,轻而易举得到大半江山,要么就得南渡,去和已经站稳脚跟的南渡士族、本地豪族争权夺利。

无论是哪一种,对他们这些北人都意味着半生功名甚至数代积淀毁于一旦。

除非……

“所谓圣人奉天时,君子畏天命。我朝奉曹魏之天命,不过数十年,宗室相残、百姓相食,山河破碎、胡人恣肆,若非将军,恐怕华夏早已沦亡,我等早为胡虏之奴也。”说话的是崔悦,其祖为曹魏司空崔林,亲姑母正是刘隽之母崔氏。

清河崔氏乃是北方大族,与其余高门世代联姻多年,枝枝蔓蔓、盘根错节,他这么一说,不少人纷纷附和。

崔悦慷慨激昂,最后竟对着刘隽跪了下来,“将军于国难之时挺膺而出、挽狂澜于既倒,克复北地、收复神都,夙兴夜寐、勤恤民隐,经文纬武、威震夷狄,士庶咸服、天下归心。隆汉贵胄,德被四方,白鱼入舟、龙马负图,近来多有珍祥瑞物,难道不印证了将军才是天命所归么?”

此话一出,或早有默契,或豁然开朗,一瞬之间洛水之畔群臣跪伏了大片,口呼万岁。

刘隽捏紧了手中飞景剑,这把剑由他的祖父铸造,他的祖父正是手执此剑,颠覆了汉家天下,而如今,这把由司马氏所赠之剑,又到了自己的手中,披坚执锐、逐鹿中原……

温峤上前一步,奉上一表章,“臣与中书省诸位同僚本拟了劝进表,与方才崔郎中所言,却是不谋而合了。”

并不似他祖父那般三次三让,刘隽冷声道:“尽管陛下已然禅位给司马衍,但梁州、兖州、豫州、冀州、青州、并州、幽州等州郡皆为我从胡人手中打下,恐怕不能拱手让人。至于雍州、凉州、荆州、湘州,可由当地刺史决定。而氐、羌、匈奴、鲜卑诸胡,酋长也可选为晋臣,还是做我……”

此时恰好风起,刘隽衮服在朔风之中猎猎作响,他的声音也被风吹向每个人耳畔,“大汉臣民!”

原先朝廷给刘隽的封号是中山,乃是根据他的郡望,如今他自己提到大汉,瞬间所有人心潮澎湃,毕竟晋朝国祚不长,再往上数两代便有人是魏臣,再往上数个三四代,谁祖上不是汉臣?

刘隽拔剑出鞘,指天道:“我父子乃大汉苗裔,出身中山巨族,若非乃心王室、爱国如家,自可还乡做一富家翁抑或南渡,君不见王谢大族,整日醉心风月、清谈论玄,可如今谁不是良田万亩、奴仆千人?我父兄又何必困守孤城、最终为胡虏所害,我又何必以身家性命搏一城一地,甚至不惜为天子猜忌,受篡逆污名。不过是为了华夷一统,解民倒悬。如今诸公若信我刘隽能安定天下,便留在朝廷,你我勠力同心,共创大业。而若是仍愿效忠晋廷,自也可渡江而去,对了,顺便告诉司马衍,是我刘隽灭匈奴、灭羯胡,安定中原,而非司马邺。故而司马邺给了他大晋帝位,却给不了他整个中原。若想要的话,便让他发兵来取,我就在洛阳相候!”

“大汉万年!汉王万年!”不知谁第一个起头,山呼之声惊天动地。

刘隽站在原地,一时间不知今夕何夕,一时间他突然想起了他的曾祖父,他到底没做成大汉忠臣,却成了大魏武帝,看着自己,他可会含笑九泉?

也有极其少数的忠臣如麴允、辛宾,拒绝向刘隽称臣,而是相互搀扶着离去,陆经给尹小成使了个眼色,自有人去盯着他们,以防出现忠臣殉国这般的惨状。

“昔年,汉光武帝、晋宣皇帝都曾对洛水起誓,或信守承诺,光耀千古,或……”刘隽扬声道,“今日隽不才,效仿先贤,也对洛水起誓,我曾为晋臣,纵是晋帝企图杀我,我也会让他荣养安养,以王公之礼待之。此外,逐鹿之时,沙场无眼,死生不论。若有意归降,我定论功行赏,以礼待之。若一意孤行,日后一统天下之后,凡是晋臣、晋民,只要不再阴谋反叛或违反国法,我也不会轻易伤害分毫。”

刘隽对着洛水跪了下来,用飞景剑擦破手指,指天道:“若我背誓,让我父泉下不得安宁,让我子嗣凋亡殆尽,让我之江山易于敌手。河水在此,吾不食言!”

赫斯之威,气吞山河。

那一瞬,无人想起司马家的开国高祖,人人想的是,上一个信守洛水之誓的光武帝刘秀二造大汉,眼前这人,兴许当真能三造大汉。

天命,果然在汉吗?

河水在此,吾不食言 是刘秀的原话

某种程度 两晋皇帝都惨成那样 也是司马懿背誓的报应 当然 按照司马绍历史上的原话 也是他们谋杀天子(曹髦)的报应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出自氓 大家都知道的 痛骂负心汉

其实这个事情对于司马邺来说 几乎是无解的 毕竟这江山也不是他自己的江山 是祖宗打下来的江山 他肯定要维护司马氏的利益为上 横竖自己没有子嗣 传位给江东 其实是唯一的选项

而刘隽之所以默默认了 也是因为虽然他居功至伟 但不论是刘琨的发家 还是他自己后来开始的军事行动 晋朝给的兵马粮草 包括其他地方的援军 都是因为占了个正统 他的声望和实力还是在晋朝的旗帜下积攒起来的

也许有那种与其一统天下 让司马邺禅让 还不如后来的江山自己来打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7章 第十章:洛水之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