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星动琅琊 > 第8章 暗语藏锋

星动琅琊 第8章 暗语藏锋

作者:秦浥尘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09 12:34:34 来源:文学城

翌日,晨光熹微。

琅琬书院的复试,并未在昨日那容纳千人的墨韵堂举行,而是移步至后山一处更为幽静轩敞的殿宇——“明伦堂”。能踏入此地的,仅剩初试筛选出的三百余人,数量锐减,气氛却比昨日更加凝沉。空气里仿佛绷紧了无数无形的弦,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敏感的神经。

林微熹依旧是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衫,静立于人群靠后的位置,低眉垂目,如同不起眼的顽石。但她的感知力早已如同张开的雷达,无声地扫描着整个殿堂,以及殿堂内的每一个人。

经过昨夜藏书阁的惊险与信息冲击,她看待此地的眼光已截然不同。这不再仅仅是一个求学之所,更像是一座布满谜团与陷阱的古老迷宫。每一个看似寻常的细节,都可能暗藏玄机。

明伦堂内,考案摆放得更为疏阔,彼此间隔数尺,杜绝了任何交头接耳的可能。案上依旧备着统一的“玄墨卷”与“凝晖笔”,只是那墨色卷轴似乎比初试时更显幽深,仿佛能吸收所有窥探的目光。

高台之上,郑玄长老依旧端坐主位,神色肃穆。但今日他身旁,却多了一人。

那人身着月白色宽袍,袍袖与衣袂处以银线绣着繁复的流云纹路,面容看起来不过三十许,眉目疏朗,气质温润,仿佛一位谪仙,与郑玄的冷硬肃杀形成鲜明对比。他并未正襟危坐,而是姿态闲适地靠在椅背上,手中把玩着一块晶莹剔透的玉佩,目光温和地扫视着台下士子,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然而,林微熹在与那目光无意间接触的刹那,心头却猛地一凛!

那温和之下,是深不见底的平静,是洞若观火的审视。与昨夜藏书阁中那个神秘人影带给她的感觉,有几分微妙的相似!是他吗?林微熹无法确定,但此人的危险程度,在她心中瞬间拔高到与郑玄同级,甚至……犹有过之。

“铛——”

钟鸣再起,压下堂内最后一丝杂音。

郑玄长老清了清嗓子,声音依旧带着金石之质:“复试之题,由谢山长亲自拟定。”

谢山长!

台下响起一阵压抑的骚动。原来那月白袍男子,便是当今琅琊书院的山长,谢知微!那个在破庙中给予她玉牌的神秘斗篷人?不,感觉不对。斗篷人的气息更冷冽,更孤绝。而这位谢山长,是温润内敛的,但内核同样深不可测。

谢知微微微一笑,并未起身,声音清越如玉磬相击,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今日不考经义,不试策论。”他顿了顿,目光掠过众人讶异的脸庞,缓缓道,“只观诸位,如何‘读’书。”

如何“读”书?

此言一出,满堂皆寂,众人面面相觑,不解其意。

只见谢知微袖袍轻轻一拂。

刹那间,所有士子面前的玄墨卷上,同时浮现出大片银色的字迹!那不是文章,也不是诗句,而是一篇看似杂乱无章、佶屈聱牙的文字:

“青蚨飞而铜臭染,金乌坠则玉壶倾。东南隅有木,三岁而不华,华则燚焚千里。北冥之鲲,化鹏振翅,水击三千里,然其翼若垂天之云,蔽日则霖雨十日不止……星孛于东井,三日乃退,占曰:天下有兵,岁恶……”

文字断续跳跃,意象光怪陆离,时而谈钱物,时而论天文,时而说异兽,时而记灾祥。前后逻辑断裂,仿佛是将不同书籍的段落生硬拼接而成。

“此乃前人笔记残篇,芜杂混乱,不成体系。”谢知微的声音依旧平和,“限时半个时辰,请诸位从中,‘读’出你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一条信息,并阐明缘由。开始吧。”

考题竟是这个?!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这算什么考题?从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里找有价值的信息?价值的标准又是什么?是治国安邦之策?还是修身养性之理?亦或是……别的什么?

多数士子眉头紧锁,死死盯着卷轴上的文字,试图从中找出符合传统经义解读的“微言大义”。有人喃喃念叨着“青蚨”典出《淮南子》,试图引申出货币流通之理;有人抓住“北冥之鲲”,想阐发庄子逍遥游的意境;还有人专注于“星孛”等天文异象,想结合《春秋》笔法论述天人感应……

林微熹初看此文,也是微微一怔。但旋即,她深吸一口气,将属于侧写师的本能提升到极致。

这不是考经学,也不是考文采。

这是考信息筛选能力和洞察力!

是在一堆真假难辨、毫无关联的碎片信息中,找到那个被刻意隐藏起来的、具备实际意义或指向性的“信号”!

她不再试图用儒家经典去附会解释,而是将这些文字纯粹当作“数据”来处理。目光如同最精密的筛子,快速掠过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分析其可能的隐喻、象征,以及彼此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异常的、违背常识的关联。

“青蚨飞而铜臭染”——金钱流动,或许指经济、贸易。

“金乌坠则玉壶倾”——金乌指太阳,玉壶或指代某种容器、机构?太阳坠落,机构倾覆?象征权力更迭或重大变故?

“东南隅有木,三岁而不华,华则燚焚千里”——异常植物,不开花则已,一开花则引发大火?暗示某种潜伏的、一旦触发便后果严重的危机或武器?

“北冥之鲲……蔽日则霖雨十日不止”——巨大生物(或象征某种庞大力量)活动,导致气候异常(连续降雨)。

“星孛于东井,三日乃退,天下有兵,岁恶”——明确的星象记载与灾祸预言。

这些信息看似杂乱,但若以“危机预警”或“异常事件记录”的视角来看……

她的目光,最终牢牢锁定了那一句:“星孛于东井,三日乃退,占曰:天下有兵,岁恶。”

这一条,混在其他充满隐喻和象征的文字里,显得格外“直白”和“具体”!它有明确的天象(星孛于东井)、明确的时间(三日)、明确的占卜结果(天下有兵,岁恶)。与其他那些需要大量解读的模糊信息相比,这一条更像是一个坐标,一个标记!

东井,星宿名,对应地上的……雍州分野!正是大雍王朝的核心统治区域!

星孛,即彗星,在古代星占学中,向来被视为兵灾、饥荒的凶兆。

“三日乃退”,时间精准。

“天下有兵,岁恶”,结论明确。

这不像是一般的笔记杂录,更像是一份……加密的星象观测报告!或者,是某种借助星象来传递的预警信息!

那么,它的“价值”何在?

在于它的时效性和指向性!它可能不是历史上泛泛而谈的灾异记录,而是特指某一次、或预示某一次即将发生的、针对大雍核心区域的重大危机!

林微熹心脏怦怦直跳。她几乎可以肯定,这就是谢知微想要他们“读”出的东西!他不是在考学问,他是在筛选具备某种“敏感度”和“破译能力”的人!

她不再犹豫,提起凝晖笔,意念集中。玄墨卷上,银色字迹开始浮现。她没有赘言,直接切入核心:

“学生以为,此段文字中,‘星孛于东井,三日乃退,占曰:天下有兵,岁恶’一条,最具价值。”

“理由如下:其一,此条记载最为具体,有时、有地、有象、有占,非泛泛之谈,疑似特指某一事件。其二,东井对应雍州,乃京畿重地,此象若应,关乎国本。其三,此文混杂于诸多虚指隐喻之间,此条独显直白,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之意,似为刻意凸显之标记,或为某种密语之‘钥’。”

“故而,此条之价值,不在其文,而在其‘示警’之实。读此文,当有此惕厉之心。”

她写下的文字,同样简洁、锐利,直指要害。没有多余的修饰,只有冷静的分析与判断。

半个时辰,在一种混合着困惑、焦躁与冥思苦想的氛围中,飞快流逝。

钟声再鸣。

卷轴飞走,没入郑玄袖中。

谢知微缓缓站起身,脸上那抹温和的笑意似乎加深了些许。他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在林微熹的方向,若有若无地停顿了一瞬。

“读书,非是寻章摘句,皓首穷经。”他的声音清越,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而是要能于无声处听惊雷,于芜杂中见真章。今日之试,便是看诸位,有无这一双‘慧眼’,这一颗‘玲珑心’。”

他顿了顿,语气依旧轻松,却让所有人心中一紧:“结果,稍后会张贴于堂外榜文。榜上有名者,方为琅琊弟子。”

说完,他与郑玄对视一眼,微微颔首,便在一众执事的簇拥下,飘然离去。

明伦堂内,沉寂片刻后,爆发出更大的议论声。众人皆在猜测那古怪考题的深意,以及自己那番牵强附会的解读,能否入得了山长法眼。

林微熹默默随着人流走出明伦堂,心中并无多少把握。她只是依据自己的判断,做出了最符合逻辑的选择。至于对错,已非她所能控制。

堂外阳光刺眼。她抬头,望向琅琊山深处,那片被谢知微称为“内院”的神秘区域。

暗语已现,藏锋为何?

那双在藏书阁黑暗中注视的眼睛,与今日高台上温润含笑的山长,是否重合?

她感觉到,自己正被一只无形的手,一步步推向漩涡的中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