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心渊构图 > 第2章 审讯室内的几何谜题

心渊构图 第2章 审讯室内的几何谜题

作者:马铃薯饺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20 18:10:32 来源:文学城

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的询问室,与几个小时前废弃工厂的开阔阴森形成了极致对比。这里空间逼仄,光线是冰冷的、均匀的白色,毫无感情地洒在金属桌板和浅灰色的隔音墙壁上,营造出一种令人窒息的封闭感和心理压迫感。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淡淡烟草混合的味道。

顾云深坐在固定的椅子上,脊背依旧挺直,但连续数小时的神经紧绷和缺乏睡眠,还是在他眼底留下了一抹淡淡的青灰色。负责初步问询的是警员小唐,他按照标准流程,详细记录着顾云深从决定去纺织厂到发现尸体、报警的每一个细节。顾云深的叙述与之前完全一致,冷静、客观、条理清晰得如同事先准备好的演讲稿。他解释自己深夜测绘的理由是“追求绝对安静的空间体验”,对于现场的分析则归因于“建筑师的职业习惯和对空间语言的敏感”。

小唐几次试图从情绪角度切入,询问他看到尸体时的感受,顾云深总是以“需要优先保护现场和保持冷静”为由淡然带过,这种超乎常理的镇定,让年轻的小唐愈发觉得面前这个同龄人深不可测。

单向玻璃后面,陆琛抱着双臂,沉默地观察着里面的一切。他指间夹着一支未点燃的烟,眉头紧锁。顾云深的对答如流,反而加深了他的疑虑。太完美了,完美得像一场精心排练的表演。他现在几乎可以肯定,这个年轻人绝不仅仅是偶然撞见尸体的普通学生。要么,他有着远超年龄的心理素质和知识储备;要么,他就与案件有着某种更深层次的联系。

初步问询暂告一段落,小唐起身离开询问室,房间里只剩下顾云深一人。他轻轻后靠向椅背,闭上眼,修长的手指用力揉了揉太阳穴,脸上第一次流露出明显的疲惫之色。这细微的表情变化,被玻璃后的陆琛精准捕捉。看来,他并非真的毫无波澜,只是善于控制和隐藏。

几分钟后,询问室的门被再次推开。陆琛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进来,这次,他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里面是顾云深的初步背景资料和刚才的问询记录。但更重要的是,他直接将那张放大的双三角符号照片,推到了顾云深的面前。他没有寒暄,直接切入核心,目光锐利如刀:

“顾云深,我们再谈谈这个。”他的手指点在那张照片上,“你说它像个‘签名’。在你的专业领域,或者在你广泛阅读的范围内,有没有见过类似的设计?任何相关的信息,无论多么细微或者你觉得牵强,都可能对案情有决定性的帮助。”他的语气比在现场时更加强硬,带着不容闪避的审问意味,试图施加更大的心理压力。

顾云深睁开眼,目光落在那个清晰、冰冷的几何图案上。这一次,他看了很久,眉头微微蹙起,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似乎在记忆的深处努力搜寻着什么。陆琛耐心地等待着,不放过他脸上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较量。

沉默了近两分钟,顾云深才终于抬起头,眼中带着一种不确定的、思索的光芒:“陆警官,这个符号的精确性和象征性,让我联想到一些非常冷门的知识……可能只是我的过度联想。”

“说下去。”陆琛身体前倾,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形成更强的压迫感,“我需要知道你的所有联想。”

顾云深深吸一口气,仿佛在组织语言:“大概在二十多年前,本市曾规划过一个极其宏大的文化地标性建筑,叫‘光年之心’文化宫。它的设计方案在当时堪称惊世骇俗,主设计师名叫林翰飞,是一位才华横溢但也极其固执的理想主义者。我曾在一本非常古老的、几乎被遗忘的建筑期刊——《新建筑思潮》上,偶然看到过关于这个项目的介绍和一些概念草图。印象中,林翰飞对几何图形有着近乎偏执的迷恋,他的设计手稿中,经常运用各种几何形态来表达他的建筑哲学。我隐约记得……他似乎用过类似的三角形组合,作为其某个核心设计理念的视觉象征,或者……是他个人的某种标记。但具体是不是完全这个样子,我记不清了,那本期刊本身也非常罕见了。”

“光年之心?林翰飞?”陆琛迅速在脑中搜索,对这两个名字毫无印象,这显然是尘封已久的历史。他立刻意识到这条线索潜在的重要性。“这个项目后来怎么样了?”

“夭折了。”顾云深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据说因为理念太过超前,投资巨大,争议也空前,最终没能逃过流产的命运。林翰飞本人,在这个项目失败后,也仿佛人间蒸发,从此在建筑界销声匿迹。有人说他深受打击,一蹶不振;也有人说他远走他乡。”他看向陆琛,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带着一种分析性的光芒,“如果……如果这个符号真的与林翰飞或者‘光年之心’有关,那么凶手的选择就绝非偶然。他可能是在借用这个‘失败’的、带有悲剧色彩的符号,表达某种……对现实的不满、对某种扭曲理想的‘致敬’,或者,是在完成一个与那段历史相关的、不为人知的仪式。”

陆琛的心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顾云深提供的这个方向,完全超出了常规刑侦的范畴,将一个发生在当下的血腥凶杀案,与二十多年前一桩尘封的城市建筑往事戏剧性地联系了起来。是惊人的巧合?是顾云深在巧妙地、不着痕迹地引导调查方向?还是他真的凭借其广博而冷僻的知识,无意中触碰到了案件的核心?

“所以,你认为凶手可能是一个对建筑,尤其是对这段失败的城市历史有深入研究或特殊执念的人?”

“这是一种基于符号学的合理推测。”顾云深肯定地点了点头,他的冷静在此刻显得格外有说服力,也格外令人不安,“符号是凶手的语言,是他与外界,或许也是与他自身内心对话的方式。他选择这个特定的符号,刻在尸体下方这种需要‘发现’的位置,说明他期望被理解,或者,是在遵循一套只有他自己才完全明白的、严密的仪式规则。这起案件,可能具备很强的仪式性和序列性。”

陆琛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他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文件夹。顾云深的分析,再次展现了他超越常人的洞察力、联想能力和冷静的逻辑推演,这与其22岁的年龄和学生身份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种反差,既让他价值倍增,也让他身上的疑点更加突出——他为什么偏偏知道这个冷门的项目和设计师?为什么能如此迅速、如此精准地将现场符号与二十多年前的往事联系起来?

审讯室内的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陆琛在快速权衡。目前,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能将顾云深与罪行联系起来,他的所有解释,尽管惊人,却都能自圆其说。继续扣留,于法无据,且可能打草惊蛇。但放他离开,又无异于放虎归山,如果他真的与凶手有关……

良久,陆琛终于做出了决定。他合上文件夹,目光深沉地看向顾云深:“顾云深,你关于‘光年之心’和林翰飞的说法,警方会立刻投入力量进行核实。但在查明之前,你依然是本案最重要的关系人之一。”他的语气恢复了公事公办的冷静,“今天的问询暂时到这里。你可以先离开。”

他示意门外的小唐进来办理相关手续。“但是,”陆琛强调,目光紧紧锁定顾云深,“你必须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随时配合警方的后续调查。未经允许,不得离开本市。关于本案的所有细节,尤其是这个符号以及‘光年之心’的事情,必须严格保密,否则你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明白吗?”

顾云深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是放松还是其他情绪,只是平静地回答:“明白。”

手续很快办妥。当顾云深走出市公安局大楼时,天色已经大亮,城市的喧嚣扑面而来,与几个小时前废弃工厂的死寂和审讯室的压抑恍如隔世。他微微眯起眼,适应着阳光。小唐按照陆琛的吩咐,开车将他送回了A大研究生公寓楼下。

“顾同学,到了。请保持手机畅通。”小唐的语气例行公事。

“谢谢,辛苦了。”顾云深低声道谢,推门下车,身影很快消失在楼道口。

小唐看着他的背影消失,立刻拿出手机汇报:“陆队,人已送回学校。路上没有任何异常,他很安静。”

电话那头的陆琛,正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街道,沉声道:“知道了。安排两个人,在校外盯着,注意他接触什么人,有什么异常举动。”

“明白!”

陆琛挂断电话,眉头并未舒展。释放顾云深,是一个策略。他需要时间核实“光年之心”的信息,也需要观察顾云深离开警局后的反应。他感觉自己在下一盘棋,对手不仅包括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冷酷凶手,也可能包括这个高深莫测的建筑系学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