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心游太玄 > 第2章 闹市隐

心游太玄 第2章 闹市隐

作者:春花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0 17:08:57 来源:文学城

自那夜观星殒落、紫气灌顶,已旬月有余。

云羲闭门不出,并非养身,而是养“眼”,养“心”。

那强行洞开的“玄瞳”,初时如决堤江河,万象纷呈,驳杂难驯。他看人,不仅见其形貌,更见其气血盈亏,心绪波澜——仆从眼底的疲惫灰霾,侍女眉梢的浅淡喜红,管家步履间沉稳的土黄之气。他看物,不仅观其表相,更察其内蕴——古玉中沉淀的温润青光,旧书画卷上缭绕的、前人精神所化的墨韵,乃至庭院石阶被岁月磨砺出的、近乎于“石魄”的沉静意念。

这纷至沓来的“真实”,几乎要将他原本的认知冲垮。白日里,光天化日之下,万气蒸腾,斑斓夺目,刺得他双目酸涩,精神涣散。夜晚,万籁虽寂,但大地山川散发的地脉之气,星辰垂落的清冷辉光,依旧如涓涓细流,无休无止地涌入他的感知。他食不知味,寝不安枕,整个人如同被抛入惊涛骇浪的一叶扁舟,颠簸迷失。

他尝试收敛,尝试闭目塞听,但那“视野”仿佛已与灵魂绑定,并非简单的眼皮闭合所能隔绝。他只得学着去“筛选”,去“聚焦”,如同驯服一匹桀骜不驯的烈马,用自己的意志力,去引导那无所不在的感知洪流。过程艰辛,时有反复,眉心那无形的“眼”时常灼痛,精神耗损至极时,甚至能看到自身气息的紊乱,如同屋内失火的烟尘,四处窜动。

直至今日,他感觉那奔腾的野马稍显驯顺,脑海中翻腾的杂音略略平息,才终于鼓起勇气,决定走出这困守多日的庭院,去往那传说中最为喧嚣、最为生机勃勃,也定然是气息最为芜杂的——城南集市。

他想知道,在这双“真知之眼”下,那鼎沸的人间红尘,又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甫一踏入集市边缘的牌坊,声浪与气浪便如同实质的海潮,扑面而来,几乎让他踉跄后退。

声,是万籁的交响。贩夫走卒的吆喝声、讨价还价的争执声、孩童的嬉闹啼哭声、铁匠铺有节奏的敲击声、酒肆碗碟的碰撞声、说书人醒木的脆响……无数声音交织成一张巨大而无形的网,笼罩着整个空间,充满了最原始、最蓬勃的生命力。

气,是万象的斑斓。在云羲的玄瞳之中,这市集更是化作了一片沸腾的、流动的、色彩与能量的海洋。

·生灵之气:摩肩接踵的人流,头顶、肩周蒸腾着各色气息。有健壮劳力身上炽烈的、带着汗味的赤红气血;有文弱书生头顶清瘦的、带着墨香的靛青文气;有妇人怀中婴孩纯净无瑕的、乳白色的先天元气;也有垂暮老者周身黯淡的、行将消散的灰白暮气。这些气息交织、碰撞、融合,形成一片庞大而混沌的生命辉光。

·物性之气:两侧店铺、摊贩陈列的货物,也散发着独特的光晕。新出炉的炊饼蒸腾着诱人的、暖白色的食气;铁器铺里未冷的刀剑闪烁着锋锐的、金属特有的银白寒光;绸缎庄的布匹流淌着柔和的、丝质的光泽;药材铺里飘出苦涩与清香交织的、各色草药灵光;甚至那穿行街巷的骡马,也散发着浑厚的、土黄色的牲灵之气。

·地脉与杂气:青石板路下,隐约有大地沉稳的棕黄地脉之气流淌。角落里堆积的垃圾,散发着腐朽的灰黑秽气。空气中,还混杂着未被完全吸收的、游离的七情六欲之气——求财的贪婪金光,争利的计较青芒,偶遇的喜悦粉晕,失手的懊恼黑丝……林林总总,光怪陆离。

云羲立于这人海与气海之中,只觉得头晕目眩,比之初开玄瞳时犹有过之。他像是一个突然被抛入深海的人,四面八方都是无形的压力,各种气息、声音、意念,无孔不入地钻入他的感知,试图将他同化,将他淹没。

他强迫自己定住心神,如同激流中的礁石,默念着这些时日摸索出的、粗浅的凝神法门,试图在那混沌的洪流中,守住灵台的一点清明。他缓缓移动脚步,目光(无论是肉眼还是玄瞳)谨慎地扫视着周遭。

他看到卖糖人的老翁,手中糖稀翻飞,不仅塑出形态,更隐隐将一份专注的“匠心”与孩童的“欢喜愿”融入其中,使那糖人除了甜香,更多了一丝微弱却真实的“灵光”。他看到屠夫案板上的血肉,猩红之气刺目,但也有一股最原始的生灭之理在其中流转。他看到算命摊前,那仙风道骨的老者头顶清气氤氲,口中却说着模棱两可的机锋,其气息与言语之间,有着微妙的不谐。

真与假,实与虚,在此地交织得如此紧密,难分彼此。

就在他心神渐感疲惫,准备寻一处清净角落稍作喘息之时,玄瞳之中,忽然捕捉到一处极其特异的存在。

那是在集市最拥挤、最喧闹的十字路口一侧,一株巨大的、不知生长了多少年的老槐树下。槐树本就属阴,易聚鬼魅之气,但此树不同。在云羲的视野里,这老槐树周身笼罩着一层厚重而温和的青碧色光晕,其根系深深扎入地脉,汲取着精纯的土灵之气,枝叶舒展间,竟隐隐在吸纳、净化着周遭集市产生的部分浊气与杂念。它像一个沉默的守护者,一个喧嚣海洋中的宁静漩涡。

更奇异的是,在槐树那需要数人合抱的粗壮树干下,一块被磨得光滑的青石上,坐着一位老者。

老者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葛布长袍,看上去与寻常市井老人无异。他身前没有摊子,没有招牌,只是闭着眼,似在假寐,又似在神游。然而,在云羲的玄瞳之中,这老者周身的气息,却与这整个闹市,乃至与这方天地,都显得格格不入。

他不是没有气息。相反,他气息内敛,深沉如渊。但那种“存在感”极其微弱,仿佛他与身下的青石、背后的古槐、吹过的微风融为了一体。他的呼吸极其绵长细微,几乎与地脉的搏动同步。他坐在那里,却又好像不在那里,如同一滴融入大海的水,了无痕迹。

云羲心中一震。这是他获得玄瞳以来,第一个让他完全“看不透”,甚至几乎“看不见”的人。若非他刻意以玄瞳凝视,甚至会下意识地忽略掉老者的存在。

此时,几个顽童追逐着皮球,嬉笑着跑到槐树下。一个衣着华贵、看似管家模样的人,正指着老槐树,对身旁一位满脸焦虑、不断擦拭冷汗的锦袍商人说着什么。

“东家,您看,就是这棵树。坊正说了,此地要扩建市集,这老槐挡了路,又占了地方,准备明日就雇人伐了它,说是这树长得慢,木质也寻常,除了乘凉,别无用处,留着也是无用之木……”

那锦袍商人闻言,眉头紧锁,看着老槐树,又看看喧闹的市集,似乎也在权衡利弊。

坐在青石上的葛袍老者,依旧闭着眼,却仿佛听到了那管家的话语,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如同微风拂过湖面的涟漪般的笑意。他并未看向那商人,只是用一种不高,却奇异地盖过了周遭所有嘈杂,清晰传入近处几人(包括云羲)耳中的声音,悠然吟道:

“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声音平和,不带丝毫烟火气,却像一道清泉,瞬间涤荡了云羲因喧嚣而烦躁的心神。

那商人和管家一愣,看向老者,面露诧异。

老者依旧不睁眼,仿佛自言自语,又仿佛是对着这棵树,对着这片天地阐述:

“尔观此木,臃肿不中绳墨,卷曲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视其材,似无所可用,故谓之无用。”

他微微一顿,气息与身后的古槐仿佛连成了一体。

“然则,其荫可庇数亩,行者息肩,耕者挥汗,鸟雀巢其枝,鸣蝉饮其露。不夭斧斤,不患风寒,不困于材与不材之间,得以尽其天年,枝繁叶茂,绵延至今。此非无用之大用耶?”

“若使其为梁,则惧其倾;为柱,则忧其折;为器,则嫌其拙。早早夭于匠石之斧,何来今日之苍翠亭盖,泽被一方?”

“无用者,非真无用,乃不为一时一世之‘用’所拘也。得其自在,养其全性,便是大用。夫大道氤氲,又何尝似这有用之器,棱角分明,触手可及?其用无穷,而其体至虚,恰似此木,不争而莫能与之争。”

话音落下,周遭的喧嚣似乎在这一刻短暂地停滞了。

那锦袍商人脸上的焦虑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思。他再次看向那棵老槐树,目光已不再是衡量其木材价值,而是带着一种全新的审视。他看到了树荫下憩息的人群,听到了枝头鸟雀的鸣唱,感受着那份在闹市中难得的清凉与宁静。

他忽然对着老槐树,亦是对着那葛袍老者,深深一揖。

“先生一言,惊醒梦中人。此木,伐不得。”他转身对管家道,“去告知坊正,这树,我捐资保下,周围空地,我亦出资修缮,便留作市井一处清凉之地,休憩之所。”

管家虽有些不解,但还是应声而去。

老者依旧闭目静坐,仿佛刚才的一切与他无关,他只是一段枯木,一块顽石。

而一旁的云羲,却如遭雷击,怔在原地,心中翻江倒海。

“无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

老者的话语,每一个字都如同洪钟大吕,敲击在他的灵魂深处。结合他玄瞳所见的万象,这简单的“无用”二字,仿佛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心中许多困顿已久的锁结。

他自身这双“玄瞳”,在常人看来,不能换取功名利禄,不能带来温饱实惠,反而招致痛苦烦扰,岂不是“无用”?甚至可能是“有害”之物。他一度也曾为此迷茫、恐惧。

但此刻,他明悟了。

这双眼,让他看到了世界的真实,看到了气运的流转,看到了万物内在的韵律。这并非世俗之“用”,却可能是窥见大道、明心见性的根本!它让他痛苦,是因为他尚未学会与之共存,尚未明晓如何运用这份“无用”之能。

正如那老槐树,不追求成为栋梁之材,反而得以保全性命,泽被一方。自己这双眼,若能不为世俗标准所困,不执着于其“有用”与否,只将其作为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一扇窗,那么,它所带来的痛苦与困扰,或许正是磨砺心性的砥石,是通往“大用”的必经之路。

“材与不材之间”,“不争而莫能与之争”……

他回想起这些时日在玄瞳下观察到的种种。那炽烈的气血之争,那精明的算计之芒,那贪婪的物欲之光……这些执着于“有用”的,往往气息驳杂,心神困顿。反倒是那卖糖翁的专注,那古树的沉静,乃至眼前这葛袍老者的近乎“虚无”,却透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和谐与力量。

原来,真正的“隐”,并非藏身于山野,而是心居于“无用”,融于万物。这闹市,是最大的“有用”之地,而这老者,却在此地阐释着“无用”之妙,这本身就是一种至高的境界。

云羲心中的迷雾,仿佛被这道清风吹散了大半。他不再抗拒玄瞳带来的纷扰,而是开始尝试以一种全新的心态去“看”。不再试图掌控,不再急于分辨,只是如同观水,任万象流过,而我心澄然。

他再次望向那葛袍老者,目光中充满了感激与敬畏。他知道,这位看似寻常的老者,绝非凡俗。其名号,或许便是那日望星台远处阁楼上,轻语“变数已至”之人——清微先生。

他没有上前打扰,只是对着老者的方向,如同那商人对着古槐一般,深深一揖。

然后,他转身,重新投入那喧嚣的、气息斑斓的市集人流之中。

这一次,他的脚步不再滞涩,他的眼神不再迷茫。玄瞳之中,万象依旧纷呈,但他已能在这片混沌的海洋中,捕捉到那丝微妙的、属于“道”的韵律。

闹市依旧,而云羲的心,已悄然踏上了“隐”于尘嚣,游于太玄的路径。这第二步,他迈得沉稳而坚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