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心声剧透:千古一帝每天都在被蛐蛐 > 第18章 伸冤信箱

心声剧透:千古一帝每天都在被蛐蛐 第18章 伸冤信箱

作者:和木闲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2:31:07 来源:文学城

“那牢里的那些人交代了些什么?”祝余这天最近收集了一些证据,抽空召见御史问询。

御史沉默一瞬,最后嘲弄道:“那些人到是头铁,知道自己犯了死罪,谁也不想出头,缄默不语,说的也不过是些罪不至死的小事。”

“不说,那就让别人说吧。”祝余从一堆文书中抽出一本,递给御史,“御史,看看我这些天粗略调查出来的东西。”

御史接过打开一看,眼睛瞪大,一时语塞,“这……这,他们……他们这是在赈灾还是在敛财。”

有些东西不查是不会知道里面的窟窿有多大,查了才知道是滔天大罪。

这次的赈灾款,到底有多少落在了灾民头上。

祝余冷哼一声,“他们深谙致富之道,做的事怕不止这点。”

“现在查出只是大的事情,他们在此地作威作福惯了,不知道还做了哪些丧尽天良的事。”

“我准备在衙门外设一个信箱,百姓伸冤之事皆可投进这信箱,我们到时也可以看看这淮地有多能藏污纳垢。”

衙门口,粥棚处,工赈点……人群攒动,全在看衙役张贴在外面的告示。

为了让百姓都能明白告示的内容,祝余专门雇了些识字的人在旁边宣讲告示。

“‘……如有所得冤屈,皆可投信箱。’这告示上写得是如果那群当官的给了咱们什么冤枉,憋屈的事,可以找能写字的人写出来,什么时候都能投进衙门口的箱子里,找不到写字的人,在这几个地方可以找到衙门雇佣,会写字的人帮咱们写。”

百姓面上虽有意动,但害怕这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惹了一身骚。

上回听到赈灾还是个皇子,他们又得到了什么东西。

他们现在压根就不信任朝廷。

见百姓的退缩,宣讲的人继续劝说。

“大家不要怕,那些坏官已经被关进牢里了。”

“这都是朝廷对咱们的恩泽,知道咱地的官都是些坏官,专门来给咱们伸冤的。”

人群里切切私语,有不信的,有思索的,有大喜的,有悲痛的……

祝余悄悄站在一旁,看这人间百态。

从人群里退出来的田大娘走在路上,想起了自己的那个小孙子。

她的那个小孙子,被饿了皮包瘦骨,看见了鲁家的人将手里的肉包随手扔给了路边的野狗。

他饿昏了,想从那野狗手里夺下那肉包,结果被那鲁家的人看见,觉得好玩,竟命人将她的小孙子捆起来,把肉包子藏进他怀里。

等她找到小孙子时,已经被那野狗啃得面目全非。

她的小孙子才六岁啊!他离家之前那说要给奶奶找东西吃。

田大娘泣不成声,想着家里也只剩她一个人了。

干脆就试试,也算是为大家伙避开麻烦。

如果有用那就更好了。

刚开始信箱投进的状纸并不多,在祝余根据状纸内容查明罪证,当众处理了鲁家的人后,那些状纸纷纷而来,每天几乎都快填满那信箱。

祝余翻着在手里一封封状纸,对旁边的高泽感慨道:“谁说百姓愚昧,他们大多数人只是不识字,可人心里都是有一杆秤。”

“我们这次可收获颇丰。”祝余突然笑道:“现在京城,不想也知道我得到的弹劾可不会少。”

他这次得罪的淮地势力可不少,仅南阳一府就杀了不少人,那些出身淮地权贵的官员岂会放过自己,没事都要找事。

不过他看着手里的这些证据,自家家族干了这些腌臜龌龊之事,他们又怎会独善其身。

现在京城这边应该已经得到消息,在朝会上不定时怎么骂自己,不过他可不在意,不是在自己面前骂的,自己又听不到。

想到那些官员动不了自己,无能狂怒的表情,心里也得到了慰藉。

就喜欢他们想动我,还动不了我的样子。

不枉他发动群众的力量也要把他们给拉下马。

“高泽,研墨,我现在写一封奏折递进京城。”人只有在整人的时候才永远不嫌累。

“还有这些罪证,一并呈给父皇。”告状嘛,谁不会。

“我可都是依证据办事的,可不能给他们污蔑我的机会。”祝余喃喃自语道。

简直是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京城。

乾武帝收到这些书信时勃然大怒,身边服侍的人动都不敢动,噤若寒蝉。

他看见奏折上一个个人名,恨不得现在就捏死他们。

这艘船还真大啊,怎么没撑死他们。

第二日,就在朝会上直接处置了一批人,有些人这一生再也不能动了。

祝余在南阳的动静这般大,经过这些时日,京城这早就知道十皇子在南阳的铁血手腕。

今夏南阳的受灾是淮地中最为严重的,朝廷分下去的银两物资也是最多的。

他们平日里也会刮点油水,但也有底线,可没有那些南阳官员的饕餮胃口。

现在南阳的就官率之高,只要你去了,最低也是个正七品。

南阳大展台,有梦你就来。

而且那十皇子是真的不贪功,你只要有功是真在折子里给你写出来。

尤其是那云溪县令赵秉川,在陛下心里挂上了名头,未来之路不可限量。

但十皇子也不留情,有罪会全写出来,还附带罪证一并送到京城。

最近刑部狱里人一批一批进去,上朝时周边都冷清不少。

尤其是户部,那才是损失惨重。

连户部尚书都因失察之责差点引咎辞职,被降级留用,调去了监察院,戴罪立功。

这是乾武帝斟酌出来的最好的结果,他与户部尚书是一同起义的老兄弟,他也想效仿雍太宗,给这些老臣子们一个善终。刚好也能震慑朝廷上的宿蠹藏奸之徒,平衡各方势力。

至于二皇子,已经被乾武帝下令软禁在府邸,不得出去一步。

“该死的祝余,可真是我的好弟弟,果然会咬人的狗不叫!给他几分好脸,如今竟想着踩着我去邀功,做他的春秋大梦!”二皇子在府中气得砸了架子上的瓷器。

二皇子扶着桌案,眼神狠毒,“好,他不是想查吗?我让他查!”

“竟然我已经废了,他岂想踩着我去风光。”随后对身边的心腹下令,“给我弄死他,我让他带不了那些东西回京城。”

这边京城已经被他搅得风雨飘摇,祝余依旧在那批文书,批文书。

“那些人敢情是什么都不干啊,全放在这给我干了。”祝余进化成了个无情的批文书机器。

外头有侍卫进来通报,“殿下,潘司郎到了。”

祝余终于从文书中抬起头,站起身,“快让潘司郎进来。”

侍卫将潘泓知引进来,潘泓知朝祝余行礼,“十殿下安。”

已找回儿女的潘泓知,原先眉间的那股郁气已烟消云散,整个人都通彻不少。

“快快起身”,祝余走下书案,扶起了潘泓知,“潘司郎,可让我在南阳好等。”

潘泓知淡淡一笑,不卑不亢,“殿下行事凌厉,臣在京城早已听闻。”

他在离京之前就听见了十殿下在南阳怒关南阳三百官,还将京城的那些官员拖了下来。又在听见了伸冤信箱一事,荡平百姓不平事。

听到之后,第一反应竟是本该如此。在第一次与十皇子去往通济河边,就看得出十殿下心中是装着百姓。又听女官心声背书,十殿下以后日后会成为一代仁君。

祝余装作惊讶,示意潘泓知坐下聊,“我在京中名气竟这般大了。”

经过一番寒暄之后,祝余终于说出了目的。

“我查清了这次赈灾时的全部款项,派人去了堤坝处侦查,只能说一句不堪入目。那堤坝能抵住那条河就已是万幸,如不重新修缮,怕明年那沧河又要决堤。”祝余与潘泓知促膝而谈。

“至于人手,我准备就不征徭役,选择雇役。”祝余缓缓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次百姓损失惨重,秋种时节也过了,总要给百姓一条活路。”

祝余顿了顿,“我准备粮食衣物与银两一同发放,以工代赈。”

“具体的章程我已经准备好了,就参照我这回组织他们重修房屋时的章程。”

潘泓知起身,深深鞠了一躬,“殿下仁慈。”

商量好后,潘泓知就带领一群精通水利之事的人拟出一个可行的计划。

祝余就和剩下的人把后勤的问题做好。

选在了一个秋高气肃的良辰吉日开工。

祝余立在河堤之上,身穿衮冕服,面对奔流不绝的沧河。身后旌旗猎猎,官员民夫肃穆站立。香案之上,三牲陈列,青铜器摆放在在后。

他执香而立,肃穆整衣,稳步上前说着祭文,话语达于四方。

“维乾武二十三年,宣朝十皇子祝余谨以清酒、柔毛、庶馐之仪,恭祀于沧河之神尊前……尚飨。”

话毕,躬身长揖,将手中香插入鼎中,礼仪隆重。身后官员百姓,随之跪下祈祷。

祝余前世是个唯物主义者,不信鬼神之说。连穿越到宣朝他也倾向于用科学来解释,而这次祭祀,他珍惜希望这河神能听到他这次的祷告。

秋种:通常在秋分至寒露之间。

最近好命苦,才开学,作业一沓一沓地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伸冤信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