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宴的喧嚣与温情渐渐沉淀为心底醇厚的暖意。日子像上了润滑剂的齿轮,平稳而顺畅地向前滚动。深秋的寒意被公寓里的暖意和甜香隔绝在外,只剩下室内流淌的宁静与满足。
秦若瑜发现,那场双方家长见证的饭局之后,她和姜妍染之间似乎又进入了一种新的状态。一种更加松弛、更加默契,仿佛连呼吸节奏都趋于同步的和谐。
她不再需要刻意地去证明什么,或者不安地确认什么。无名指上的戒指,家人朋友了然于心的祝福,以及姜妍染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里流露出的安稳爱意,都成了她安全感最坚实的来源。
姜妍染的创作也进入了一个平稳而高产的阶段。画室里不断有新的作品诞生,风格愈发成熟稳定,却又带着一种挣脱束缚后的自由与灵动。她不再闭门造车,偶尔会允许相熟的策展人或画廊负责人来参观工作室,洽谈合作。
秦若瑜则彻底习惯了将一部分工作带回家处理。有时是在姜妍染画室的角落支一张小桌,有时就窝在客厅的沙发里。键盘敲击声和画笔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拿铁蜷在两人之间打盹,构成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
她们甚至开发出了一些无厘头的小游戏。比如,秦若瑜在处理一份极其枯燥的合同时,会忽然抬头问:“姐姐,如果把这条款的违约金比例改成‘一幅姜妍染亲笔签名画作’,对方会不会更容易接受?”
姜妍染则会头也不回,笔尖未停,淡淡答道:“那得看对方懂不懂行。我的画现在市场估价…嗯,可能比违约金高。”
然后两人会一起笑出声。
又或者,姜妍染在调色时遇到瓶颈,会突然叫秦若瑜:“宝宝,过来一下。”
秦若瑜放下文件走过去,姜妍染便会将蘸了不同颜色的画笔递给她,指着画布上某一小块:“你觉得这里,是加一点钴蓝好看,还是群青好看?”
秦若瑜通常会装模作样地审视一番,然后给出一个完全凭直觉的答案。姜妍染大多时候会采纳,偶尔会笑着摇头,说她“毫无艺术细胞”,却依旧会因为她认真的参与而感到开心。
这种琐碎而平凡的互动,成了日常生活中最甜蜜的点缀。
周末,她们会一起去超市采购,推着购物车,像所有普通情侣一样,为买哪种牌子的酸奶或者晚上吃什么而小声讨论。秦若瑜负责看成分表和算折扣,姜妍染则负责挑选水果蔬菜的新鲜度。
有时会遇到熟人。比如某个曾经和秦若瑜在谈判桌上唇枪舌剑的对手,看到昔日“女魔头”此刻正一脸认真地听着身边人分析哪种薯片口味更健康时,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秦若瑜则会坦然自若地点头打招呼,然后继续被姜妍染拉去挑苹果。
她们的生活圈子也在悄然融合。卢妤曦成了画室的常客,美其名曰“接受艺术熏陶”,实则是来蹭吃蹭喝兼八卦。宋嘉怡也时不时跑来,有时是吐槽工作,有时是分享恋爱烦恼(虽然她的恋爱通常持续不了两周),叽叽喳喳地充满活力。
张阿姨偶尔会不请自来,送来煲好的汤或者新腌的酱菜,顺便检查一下她们有没有“好好吃饭”。每次都会拉着两人的手,絮絮叨叨地说半天,最后心满意足地离开。
这种被家人朋友环绕、充满烟火气的温暖,是秦若瑜过去几十年在商业帝国顶端从未体验过的。她像一株终于找到适宜土壤的植物,舒展枝叶,内心变得愈发平和充盈。
转眼到了初冬。
这天下午,秦若瑜提前结束了一个会议回家。打开门,却发现公寓里异常安静。画室里没有人,拿铁也不在往常打盹的地方。
她有些疑惑地往里走,却在卧室门口顿住了脚步。
姜妍染侧躺在床上,似乎睡着了。窗帘没有完全拉拢,午后的冬阳透过缝隙,形成一道温暖的光柱,恰好落在她身上和枕边。
而拿铁,那只平时傲娇又独立的肥猫,此刻竟罕见地蜷缩在姜妍染的臂弯里,毛茸茸的脑袋枕着她的胳膊,睡得正香,发出细微而均匀的呼噜声。姜妍染的手无意识地搭在拿铁的背上,手指微微蜷曲。
阳光将她们笼罩其中,勾勒出一幅极其安宁、柔软的画面。连空气似乎都变得静谧而缓慢,浮动着细小的尘埃。
秦若瑜的心瞬间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巨大而温柔的暖流击中。她放轻脚步,慢慢走过去,生怕惊扰了这美好的一幕。
她在床沿坐下,静静地凝视着熟睡的一人一猫。
姜妍染的睡颜平静柔和,长睫在眼下投下浅浅的阴影,呼吸清浅。拿铁在她怀里显得格外乖巧安心,全然信赖地袒露着柔软的肚皮。
这一刻,没有商界的风云诡谲,没有艺术的灵感碰撞,只有最寻常的午后小憩,和最纯粹的陪伴与信赖。
秦若瑜的心柔软得一塌糊涂。她忽然觉得,那些曾经追求的名利、胜利、扩张,在眼前这幅画面面前,都变得轻飘飘的,失去了重量。
她所求的,不过就是这样一个温暖的归宿,一个能让她心安的人,以及这份岁月静好的平淡相守。
她极轻地伸出手,指尖小心翼翼地拂过姜妍染散落在枕上的发丝,然后又轻轻摸了摸拿铁暖烘烘、毛茸茸的脑袋。
拿铁在睡梦中极轻微地动了一下耳朵,往姜妍染怀里蹭得更深了些。
秦若瑜的嘴角无法抑制地向上扬起。她拿出手机,调整好光线和角度,将这幅画面温柔地定格下来。
然后,她脱掉外套,小心翼翼地侧身躺下,从背后轻轻拥住姜妍染,将脸贴在她散发着淡淡柑橘香的后背上,也闭上了眼睛。
阳光暖暖地洒在三人(猫)身上,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变得悠长而缓慢。
窗外或许寒风凛冽,但屋内,只有相拥的温暖和彼此交织的呼吸声。
爱意早已无需喧哗,它沉淀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化作冬日午后阳光下的一个拥抱,化作指间一枚简单的圆环,化作醒来时身侧安睡的容颜。
如此,便已是生活能给予的,最好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