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邪恶菟丝花养成手册 > 第6章 墟上灯

邪恶菟丝花养成手册 第6章 墟上灯

作者:欧阳塔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06:04:54 来源:文学城

姑母的房子在这场大火中几乎化为灰烬,只剩下几根焦黑的残梁孤零零地倒在那里。

村民简单收拾了一下,从残垣断壁之中抬出了一具焦尸。

尸体已经被烧得不成样子,根本看不出模样。

只能凭着身形猜测,应该是姑母。

众人又仔细搜寻了一遍,可姑母家就这么大点地方,其他角落也藏不了人。找了半天,也始终没发现赵贵荣的尸体。

于是村里人猜测,这家伙八成是自己逃走了。

刘婶听到这话,气得直拍大腿,“这王八羔子,命可真够硬的!”

村民们张罗着将姑母安葬,宋姝则在旁边为姑母刻木牌。

她想起上一次这样立牌写碑,还是父母去世的时候。

那时还有姑母温热的手掌将她揽在怀里,如今只剩北风卷着纸灰往她衣领里钻。

天地之大,她孑然一身,无处可去。

木牌上只刻了宋春喜的名字,宋姝知道,姑母这一生都不想与赵贵荣扯上半分关系。

他此时是活着也好,死了也罢,她只愿姑母走得清净,来世投个好人家。

天色渐晚,几个汉子将姑母安葬妥当后便各自散去。

只留宋姝跪在新坟前,单薄的身影被夕阳钉在地上,拉出细长得近乎断裂的影子。

刘婶三两步走到坟前,粗砺的手掌直接按在宋姝肩上,“丫头,到婶子家去吧。”

宋姝茫然抬头,脸上还挂着泪痕。她张了张嘴,喉咙里却只发出气音。

这一天下来她滴水未尽,加之哭得太久,喉咙几近嘶哑。

刘婶不等她回应,弯腰拽起她的胳膊,“傻愣着干啥?天都要黑了!”

宋姝摇摇头,不想再麻烦任何人。

刘婶叹了口气,说道“你这孩子真是跟春喜一样犟,说句不中听的,你家里人都死得差不多了,也没有亲戚可投奔了。你这半大的孩子四处去流浪,还不如住到婶子这儿来,婶子家里虽也一般,但到底能让你吃上一口饭。”

说罢,便扯着宋姝往家走。

刘婶的手如姑母一般粗糙,只是不如她的那般宽大厚实。刘婶平日里以贩卖果干蜜饯为生,手上、身上自有一股子香甜,起先闻得宋姝嘴馋,可闻得久了只觉些许黏腻,不如初时惊鸿一面。

刘婶家的院子里错落摆放着十几个竹筐,里面晾晒着各色果干。

一个瘸腿男人正佝偻着腰,一深一浅地挪动着脚步,仔细收拾着晒场上的杏干。

灶间飘来熬煮糖浆的焦甜香气,有个与宋姝年纪相仿的少年正蜷缩在灶台旁。他夸张地张合着嘴巴,像条搁浅的鱼般贪婪吞咽着空气中弥漫的甜香。

“这是我家男人,”刘婶引着宋姝走向那个瘸腿男人,说道“你喊他刘叔就成。”

宋姝乖巧地点点头,轻声唤道,“刘叔。”

刘婶将手搭在宋姝瘦削的肩上,对着丈夫解释道,“这是宋家丫头。春喜家出了那档子事,孩子没处落脚,我就给领回来了。”

刘叔闻言却皱起眉头,瘸着的右腿不自觉地抖了抖,说道“你看咱家这光景,我瘸着腿,虎子又是这么个情形……”

“我既把人带回来,断没有往外推的道理,我心里有数,你甭操这个心,”刘婶突然拔高了声调,转头又柔声对宋姝说,“丫头你安心住下,有婶子一口吃的,就饿不着你。”

宋姝攥紧衣角,声音轻却坚定,说道“我可以做工,也可以干活,绝不白吃白住。”

刘婶粗糙的手掌抚过女孩的发顶,叹息一声,“好丫头,你要是我闺女该多好……”

话音未落,灶台边突然传来器皿翻倒的脆响。

只见那少年为了够糖浆勺,踉跄间撞翻了矮架上的果干筐。金黄的杏脯滚了满地,在夕阳的映衬下像撒落了一地铜钱。

刘叔急着要收拾,瘸腿却让他动作迟缓得仿佛深陷泥沼。

宋姝见状小跑过去蹲下身,麻利地捡拾着沾了土的果干。

凑近了才看清,少年脸上沾着灶灰,嘴角还挂着黏腻的糖丝,正冲她露出懵懂的笑。

刘婶说这是她的儿子,虎子。

刘婶算了一下八字时辰,说虎子正巧大宋姝几个月。

听到自己的名字,虎子突然抬起头,沾着糖浆的手指戳向胸口,咧开嘴有样学样地说“虎子!”

他的声音突兀地拔高,像只学舌的鹦鹉。

那天晚饭多了碗鸡蛋羹,刘婶特意将碗推到宋姝跟前,让她尽管吃。

鸡蛋羹上飘着一层黄澄澄的猪油花,看着令人眼馋。

但眼馋的也不仅是宋姝自己。

她刚要动筷,余光却瞥见坐在身旁的虎子正直勾勾盯着自己的碗,口水顺着嘴角滴在桌面上,聚成一小滩水渍。

宋姝的手指在碗边顿了顿。

她想着自己毕竟寄人篱下,日后也要过着仰人鼻息的生活,自然不能像与姑母相处时自在,凡事也得小心翼翼,有什么好的也该先给他们家才是。这碗鸡蛋羹怕也是难得吃一顿,她一个外人,哪有脸面先动筷。

“虎子哥先吃吧,”她将碗轻轻推过去,声音轻得像片羽毛。

虎子立刻将碗揽到胸前,连勺子都顾不上用,埋头就舔,任凭油花沾上他的鼻尖。

刘婶与刘叔对视一眼,谁也没开口说话。

入夜,刘叔与虎子在隔壁都已沉沉睡去,鼾声透过薄薄的土墙,清晰可闻。

宋姝蜷在打了补丁的蓝花被里,听着院里的竹筐被夜风吹动的咯吱声。

刘婶坐在她旁边,借着微弱的灯光缝补着旧衣服。

“怎么还不睡?”刘婶突然开口,声音轻得像怕惊醒了什么,”是不是吵到你了?”

宋姝连忙摇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被角,“我只是还有些不习惯。”

刘婶的针线顿了顿,昏黄的灯光在她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是想你娘,想你姑母了吧?”

见宋姝点头,她叹了口气,“以前一起卖菜时,春喜就常说起你家的事。听说你爹是个秀才,在这穷山沟里,可是文曲星下凡。可惜啊,有本事的人,未必就有那好命。”

顶针在布料上磨出沙沙声,她的语速渐渐慢了下来,“从前我觉得,只要肯吃苦,总有一天能熬出头,等虎子他们大了,我和老刘就能享清福了。可惜出了那档子事儿,人活着还是得有那命,我们就是命里没福,老大守不住,老二又成了这样。”

话到一半突然哽住,她手指摩挲着补丁上绣着的虎头。

虎子是刘婶三十岁才得的幺儿。

算命的说,他是神仙托世,将来会有大造化。

可天不遂人愿,五岁那年一场急病,连着高烧三日不退,生生把个伶俐孩子烧成了如今这副痴傻模样。

原本刘婶还有个大儿子,平日里身强体壮,前几年随刘叔上山拾柴,失足坠崖摔死了。刘叔也摔断了一条腿,养了半年才勉强能拄拐。

末了,刘婶又叹了一声,天不佑咱苦命人啊。

翌日清晨,晨光未露,宋姝已悄然转醒,较平日起得更早三分。

她换上昨日刘婶翻出来的旧衣裳,经过虎子房门时,她透过门缝见只有他一人酣睡,便蹑手蹑脚轻轻合上了门。

她本打算趁早做些农活,却见东方尚未泛白,刘家夫妇早已在院中忙碌开来。

刘婶麻利地收拾着果干篓子,准备趁晨露未晞时赶早市出摊。刘叔拖着不便的腿脚,在晒场上来回翻检铺开的杏干。

宋姝见刘婶正往板车上装箩筐,主动上前想搭手相助。

“丫头别忙活这个,”刘婶摆摆手,“你且在家歇着,这些活我还是做得动的。”

宋姝心下过意不去,不想真在此白吃白住,转身便往晒场去寻刘叔讨活计。

刘叔闻言环顾院落,目光落在墙角摞着的篾箩上,他手指着,说道,“你若得闲,替我把那筐山楂核剔了罢。”

宋姝刚要应声去取,忽被刘叔拽住衣袖。

“急什么?”刘叔朝灶间努努嘴,“锅里的粥还温着,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宋姝点点头,走去灶间。

灶间里,锅盖掀开的刹那,谷物的清香混着白雾扑面而来。锅里是熬得稠乎乎的米粥,掺着些切碎的菜叶。她拿着碗,小心翼翼地盛了小半碗粥。

锅里余下的大半,留给未起的虎子已是足够了。

粥确实还温着,热度透过粗瓷碗壁传到手心。她坐到那张旧木桌旁的小凳上,小口小口地啜饮起来。

米粥寡淡,没什么油水,但足以慰藉她干涸的喉咙和空荡的肠胃。

院子里,刘婶已将装满了果干篓子的小推车捆扎妥当,隔着栅栏对刘叔喊道,“老刘,我走了!晌午前准回!你看好虎子,丫头你也多照应着!”

刘叔在晒场那头应了一声。

宋姝闻言也挥了挥手。

粥碗很快见底,胃里有了热气,也像有了底。

她站起身,利落地洗净碗筷,又用葫芦瓢舀水泼净了灶台,动作麻利得不像个半大孩子。

收拾停当,她便径直走向墙角那堆篾箩。

最上面一筐,正是刘叔说的鲜红山楂,累累果实挤挨着,像无数颗饱满的红玛瑙。

旁边放着小木桶和一把磨得锃亮的小刀。

宋姝搬了个矮凳坐下,取过一枚山楂。

果皮光滑,红得刺目,像那场大火熄灭后,灰烬深处残留的暗红余烬。

她用力眨了眨眼,将那灼热的景象驱散。

她左手捏稳山楂,右手握刀,刀尖顺着果蒂处轻轻旋入,她的动作虽难掩生疏,但从前时常帮母亲与姑母干活,总不至于拿把刀伤到自己。

锋刃小心探入果心,轻挑筋膜,棕黑的果核便裹着丝缕果肉落入木桶。

一颗颗红果在她指间流转,刀锋游走,果核脱出,留下一个个空洞的果巢。

宋姝低着头,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

她做得很认真,仿佛唯有让自己不停地劳作,才能暂忘坟头新土、故宅灰烬,还有这天地间无依的飘零。

初升的朝阳终于越过了低矮的土墙,将金红的光线斜斜地洒进小院,照亮了晒场上刘叔佝偻翻晒杏干的身影,也照亮了角落篾箩旁少女单薄的脊背。

宋姝手中的刀刃在阳光下一闪,映亮了她沉静而略显苍白的侧脸。

指尖沾染的山楂汁液,如同凝固的血点,在她白皙的皮肤上洇开一小片刺目的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