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小镇记事 > 第2章 【1】

小镇记事 第2章 【1】

作者:乔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2 16:29:27 来源:文学城

《小镇记事》001

==第一章:大姐==

2007年,大年初二。

平浮村年前年后都在下雪,屋檐、台阶跟门口的大树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花,入目是一片银装素裹,初一上午一拜完年,下午开始家家户户便呆在自己家里烤火。

正月初二,因为三个女儿跟女婿都要回来拜年,张母卢萍天还没亮就在后面的厨房里忙活,三个女儿中,二女儿张若玫跟女婿林新哲是最早回来的,张若玫之所以这么早过来,是想帮她妈打下手,结果林新哲一进门就一溜烟地冲进厨房,去跟丈母娘打招呼。

他走了,张若玫只好待在客厅照看女儿,客厅里的电视机正放着春晚的回放,她一边陪女儿堆积木,一边陪张志文说话聊天,气氛倒也其乐融融。

当客厅里的挂钟指向十点整,在厨房里忙活的卢萍拿着锅铲出来,大喊一声,“玫玫啊,你去门口看看是不是你大姐回来了?她们刚才打电话说还有几分钟到,应该差不多到了。”

“我这就去。”客厅里面有烤火炉,张若玫刚刚进门的时候就把外面的袄子给脱了,上身只穿了一件毛衣,她身材高挑,头发长度刚好到肩膀,整个人显得极其利落,“圆圆你在这里等一下妈妈,妈妈去门口看看你大姨到没到。”

张家三个女儿,就属二女儿张若玫五官生得最精致,皮相最好,小时候村里人总开玩笑说张若玫像是从城里来的姑娘,她的女儿刚好遗传了父母的全部优点,皮肤白里透红,眼睛大大的,还是双眼皮,正在堆积木的小姑娘听到妈妈的话,乖巧地点了点头,“妈妈你快去吧。”

张若玫在女儿白净的小脸上亲了口,笑吟吟地去开门,一打开门一股寒意涌上来,冷得张若玫搓了搓手。

农村土地大,张家门口就是一个大院子,也是赶巧了,张若玫刚拉开院子的铁门,大姐跟大姐夫就到了。

要说这平浮村里的村民最羡慕的是谁,那当然是张家二老,三个女儿一个比一个孝顺,就连女婿也是一个比一个孝敬,每年逢时过节补品跟好酒简直是不要钱的往老丈人家里拿。

张若玫的大姐张慧琴今年已经三十九岁了,额头圆润,脸颊线条流畅,长相极其娟秀,因为过年,张慧琴穿的是年前买的红色简约款呢子,很时髦,也很大气,她从年轻时就在镇上的服装厂工作,可会穿搭了。

张若玫从小最佩服的人就是这位大姐,她小时候胆子大,天不怕地不怕,像个假小子,张家二老根本管不住她,只有张慧琴能制得住她,按张若玫的话说就是大姐身上有一种魔力,一种强大到让她站在大姐面前不得不屈服的魔力,后来等张若玫大了之后才知道那不叫“魔力”,那是一种“信任”。

因为张慧琴不会因为张若玫是她妹妹就一味的偏袒她,也不会因为张慧芳年纪更小就让张若玫让着她,她对人对事的原则就是公平公正。

张慧琴的丈夫是隔壁周家村的,老实本分,人也上进,靠每天外出拉货赚了不少钱,十年前就带着妻子跟儿子与家里的老人分开住了,他生活习惯好,不喜欢抽烟喝酒,从结婚之后,每个月赚的钱都原封不动的交给张慧琴保管。

他今天过来穿了一件黑色大衣,因为长年外出拉货,皮肤晒成了小麦色,身材很有型,长相板正,面庞轮廓深邃,眉毛浓厚,经过岁月的沉淀,气质越发成熟稳重。

“大姐,大姐夫。”张若玫微微一笑,跟二人打招呼。

周永尘笑着朝她点了点头。

“我就知道玫玫是我们三个里面来的最早的。”张慧琴今天梳了个丸子头,一边让丈夫去取电瓶车上的东西,一边拉过张若玫的手,“圆圆来了吗?”

张若玫:“在里面玩积木呢。”

两姐妹有说有笑地进了屋,正在玩积木的圆圆听到开门的动静,大眼睛看了过去,乖乖地喊了声,“大姨。”

张慧琴眼睛一亮,连鞋子都来不及换,张开手臂,“圆圆,快让大姨抱抱。”

张慧琴从年轻那会儿就盼着能生一个女儿,谁知道第一胎生出来的是儿子,生完儿子之后她也不是没动过再要二胎的念头,但因为现实条件有限,最后还是没有生。

小一辈只有两个孩子,除了张慧琴跟周永尘的儿子周胜博,便是眼前的小姑娘,是女孩,年纪又小,大家都愿意宠着她。

小姑娘小名圆圆,大名林圆柒,之所以会给她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小姑娘五行缺木,但她刚上幼儿园中班那会儿因为写名字不会写哭了好几次。

周永尘拎着礼物进来,眼睛从抱着圆圆亲的妻子身上滑过,然后将礼物拿到岳父面前,“爸,这是我跟阿琴给您跟妈带的礼物。”

三个女婿里,张志文最满意的就是大女婿,做事踏实,人又上进,举止进退有度,一看就是能靠得住的,事实上张志文也没看错人,他跟大女儿结婚十几年,感情还是跟刚结婚的时候一样好。

他带的是一些补品,还有一瓶茅台,看女婿拿这么贵的东西上门,张志文不赞成地看了他一眼,“人来就好了,怎么带这么多礼物,浪费钱。”

他语气透着嫌弃,嘴巴却是笑得合都合不拢。

“你跟阿琴今天怎么没把我外孙儿带来?”

老一辈还是有点改不掉重男轻女的毛病,按理说张家孙子辈就一个男孩儿跟一个女孩儿,理应一视同仁,可张志文跟卢萍明显表现得更喜欢大外孙一些,可能察觉到大人的态度,小姑娘每次跟着爸爸妈妈来张家都不让张志文跟卢萍抱,也不让他们碰。

还不等周永尘出声解释,张慧琴就笑了一声,她的笑容永远是温柔的,“爸,有圆圆陪着你还不够啊?”

张志文吹胡子瞪眼睛,“我这不是好长时间没见我的好外孙了,想看看他,这还不行吗?”

周永尘看了妻子一眼,笑着跟张志文解释,“我跟阿琴本来是要带他过来的,但他加今年六月高考,他自己要在家里复习。”

“我还忘了大外孙今年要高考了,那肯定还是高考重要,你们有没有想好将来让我的大外孙读什么专业?”

“我跟阿琴都支持孩子自己的选择,等填报志愿的时候他想报什么专业便报什么专业。”

有一说一,大女儿跟女婿的教育方式张志文不太赞成,他白了他们一眼,“那专业跟专业之间的区别可就大了,你们两个就是光顾着赚钱,对我的大外孙一点都不上心。”

周永尘笑了笑,视线在空中与妻子的眼神交汇,一个继续逗怀里小姑娘玩,一个语气低沉地跟老丈人道歉,帮他煮茶,张志文这才满意,又问起了他今年拉货行情好不好,赚了多少钱。

周永尘说话做事都极有分寸,最会哄二老高兴,每次只要他一来,二老都没有心思管其他人了,张慧琴将这副场景看在眼里,沉默了下,然后低头问怀里的小姑娘,“圆圆饿不饿,要不要吃东西?”

林圆柒早就饿了,声音脆脆的,“要。”

张慧琴揉了揉她圆圆的小脸蛋,带她去找零食。

有人带孩子,张若玫落了个轻松,她先是去厨房溜达了一圈,然后端了两杯水到客厅,她偷偷地跟张慧琴开口:“姐,我跟你问个事情呗。”

“你说。”

“就是我们家圆圆不是九月就要读小学了,我这不找人打听了下,听说这农村小学跟镇里小学好像差别还挺大的,我想着下半年要不跟她爸去镇里租一个房子,送圆圆去镇里读小学。”

平浮村属于下乡,教育资源有限,在这里读小学跟初中唯一的好处就是离家里近,走几步路就到了,家长不用怎么受累。

张若玫小时候就是这样过来的,然后初中毕业之后就没读了,因为家里没钱,但她们现在的奋斗不就是为了孩子嘛,以前是没那个条件,现在有条件了,张若玫还是想让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

镇上的小学招生原则是就近入学,租房的家庭可以用房东家的房产证办理小孩的入学手续,就是手续比较复杂。

这事不是一件小事,张慧琴脸色变得严肃起来,“镇上的教育肯定要更好一点,我们村头去年有两户人家也是将孩子送到镇上去读小学了,但是去镇上读小学不仅要租房子,早晚夫妻双方还得有人接送孩子上学,你们家新哲愿意吗?”

最直接的就是一个钱的问题,张若玫跟林新哲每个月工资加起来也才三千出头,要应付家里的开销跟女儿读书的费用,她们存款本来就不太多,只是林家只有林新哲一个儿子,公婆还能帮着贴补一下。

去镇上读书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事情,而是好几年的事,最起码是六年。

张若玫眉梢勾了勾,正要说话肩膀被人按住了,林新哲笑嘻嘻地接话:“姐,你这话就问错人了,我们老林家唯玫玫马首是瞻,家里什么事她做主就成了。”

张若玫跟林新哲是媒婆上门介绍认识的,只不过林新哲比张若玫小三岁,有时候他的一些行为比较幼稚,但在婚姻里面,他是一个好老公,在家庭里面,他是一个好爸爸。

有这一点,对于张若玫来说就够了。

客厅就这么大,这边谈话的声音已经传到周永尘跟张志文的耳朵里,周永尘表示肯定,“镇上的教育肯定要更好一些,要是条件允许,确实可以。”

可张志文不太乐意了,“一个女娃娃,有必要这么折腾吗?村里的小学哪里不好了,离家还近。”

张慧琴表情变了变,用手捂住怀里圆圆的耳朵,不让她听这些,林新哲嘻嘻哈哈,“爸,我跟玫玫呢,就只打算要圆圆一个女儿,自然要给她最好的。”

张志文不悦,去看大女婿,“你说这……”

这次,周永尘没有继续顺着岳父的话,而是微笑着问妻子,“阿琴,三妹跟三妹夫说了几点来吗?”

“三妹刚刚发消息说她们晚上过来,直接赶晚饭。”张慧琴跟他打配合,扬了扬手里的诺基亚手机。

经过周永尘跟张慧琴的一打岔,这事算是翻篇了。

张慧琴在沙发上陪了圆圆一会儿,便去厨房帮忙,林新哲还有周永尘在客厅里陪张志文聊天打扑克牌,张家的相处大多数时候便是这样,逢年过节家里热热闹闹的,男人们在客厅里打牌聊天,女人们在厨房忙活,卢萍大半辈子就是这么过来的。

菜一个接一个的上桌,张志文作为长辈先坐,再是周永尘跟林新哲,张慧琴喊卢萍坐,卢萍摆手说不坐,“你们去吃吧,我来喂圆圆。”

小孩子坐不住,在客厅玩贴纸,张慧琴回头喊小姑娘,“圆圆跟大姨坐在一起好不好?”

“好。”林圆柒马上放下手中的贴纸,跑了过来,她人小,张慧琴直接提着她放到凳子上做好,她转头对卢萍道,“妈,你也坐下来吧。”

卢萍还是摆手拒绝,“我不坐,厨房还有几个菜呢,我去厨房看一下,你们先吃。”

桌上的菜式很丰富,总共是六菜两汤,有鱼面炖排骨、土鸡炖萝卜、西红柿炒鸡蛋、清蒸丸子,还有辣椒炒腊肉、清炒花生米,后两个是下酒菜,最后一道菜叫元宝,这是平浮村每年过年才会上的一道菜,形状像金元宝,外面是用芋头赶制而成的面皮儿,里面包的是芝麻猪油夹心,吃一个能顶半碗饭。

张慧琴:“圆圆想吃什么?”

林圆柒:“我想吃丸子。”

张慧琴帮她夹菜,温柔叮嘱,“吃慢一点。”

圆圆很有礼貌,“谢谢大姨。”

一家人聚在一起,最高兴的就是张志文,他摆出一家之主的姿态,给自己倒了杯白酒,站起来,“我跟你妈年纪也大了是吧,别的咱们也不强求,就盼着你们能一切都好,来,大家一起站起来干一杯。”

张慧琴搁下筷子,“爸,你等一下,我去喊一下妈。”

张志文不知她这闹得哪一出,随意地挥了挥手,“我们先喝,我们先喝。”

“爸身体健康。”

“祝爸新年快乐。”

“……”

过了几分钟,周永尘余光见妻子一个人出来,压低着声音问:“妈怎么了?”

“妈说她不饿。”张慧琴嘴唇抿了抿,冲他解释。

一顿午饭吃了一个多小时,等吃完午饭,几个男人转回客厅喝茶聊天,张慧琴开始收拾碗筷,张若玫一把抢过她手里的抹布,“大姐,你带圆圆去午睡吧,碗筷我来收拾。”

===

等洗好碗,拖完地,已经是下午三点了,张若玫出了一身汗,担心熏到女儿,她去一楼卫生间洗了个澡才上楼,刚准备开门,张慧琴从房间里出来。

张若玫问:“圆圆睡了吗?”

“已经睡了。”

“那大姐要下去坐会儿吗?”

张慧琴眉很细长,笑起来五官十分柔和,不张扬,“客厅里不是有两个在陪着嘛,我先回房了。”

张家的房子总共是三层,第一层是客厅跟主卧,第二层刚好三个房间,正好是三姐妹平分,第三层则是客房跟杂物间,一般没有人住。

张慧琴回到房间之后甩掉拖鞋,上床,拿起床头柜上放着的《湘行散记》,放空思绪。

门锁拧动,周永尘进来,挺拔的身躯从背后抱住张慧琴,“在想什么呢?”

来啦来啦,宝子们晚上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