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五年的夏天,来得比往年都要早些。刚过六月中旬,梨市的空气就已经被溽热浸透,连偶尔拂过的风都带着黏稠的温热。中考最后一门课的收卷铃响彻校园的那一刻,向潇放下笔,看着窗外被阳光照得发白的教学楼墙壁,心里有种不真切的虚浮感。结束了,三年紧绷的弦,嘣的一声,松开了,却留下一种无处着落的空荡。
成绩还没出来,未来悬在一种已知和未知的暧昧分界线上。同学们像冲出笼子的鸟,迫不及待地计划着狂欢、旅行,或是没日没夜的昏睡。向潇却有些茫然。她谢绝了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去省城逛书店的邀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静静地,把这个突然多出大把空白时间的夏天,一寸寸地走完。
七月的一个午后,阳光正烈。向潇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棉布连衣裙,裙摆到膝盖上方,露出晒成小麦色的小腿。她背着一个白色的的帆布包,头发随意地扎成马尾,几缕碎发被汗水濡湿,贴在额角和颈后。她拐进了和平街。
和平街是梨市老城区的一条小街,窄窄的,两侧是有些年头的法国梧桐,枝叶交错,在滚烫的柏油路面上投下大片晃动的光影。这里没有大马路的喧嚣,时间仿佛也流得慢些。街两旁散落着几家小小的店铺:一个总飘着苦咖啡香气的咖啡馆,一个卖各种奇怪小玩意的杂货铺,还有一家门脸不大、却总能让向潇驻足良久的旧书店—— “闲隅书斋”。
书店的门上挂着一串贝壳风铃,推门进去,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混着旧书特有的、纸张和油墨沉淀下来的醇厚气息扑面而来。店里冷气开得足,瞬间驱散了外面的燥热。向潇像一条回到水里的鱼,轻轻舒了口气。
店主是个慈眉善目的老爷爷,正戴着老花镜在柜台后修补一本散了线的书,见是她,笑着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向潇是这里的常客。
她熟门熟路地走向最里侧的那个书架,那里专放文学小说。
她目标明确,是想找找有没有杜拉斯的《情人》的其他译本,她迷恋那种克制又饱含张力的叙述方式。指尖在一排排书脊上滑过,正专注时,眼角的余光瞥见书架的另一端,站着一个身影。
是个男生。穿着干净的浅蓝色衬衫,袖子随意地挽到手肘,露出线条流畅的小臂。他个子很高,身形清瘦,正微微低着头,专注地看着手里的书。
午后的阳光透过书店的玻璃窗,恰好勾勒出他侧脸的轮廓,鼻梁挺直,嘴唇的线条很柔和。他的头发是柔软的黑色,额前有几缕轻轻搭着。整个人看起来,像一幅被阳光浸透的、安静的水彩画。
向潇的心,没来由地轻轻跳了一下。十五岁的年纪,对异性有种朦胧的好奇和天然的羞怯。她下意识地往书架这边缩了缩,假装继续找书,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过去。
他看得很入神,嘴角似乎还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向潇好奇极了,是什么书能让他露出这样温柔的表情?她悄悄挪动脚步,变换角度,终于看清了他手里那本书的封面——深蓝色的底,右上角是一轮小小的、黄色的月亮。
是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
一股小小的、带着点雀跃的惊喜,像投入静水的小石子,在她心里漾开一圈圈涟漪。她也喜欢村上春树,虽然有些地方还看不太懂,但迷恋他笔下那种孤独又温暖的氛围。这个发现,瞬间拉近了她和那个陌生男生之间的距离,仿佛共享了一个秘密。
勇气,就在这瞬间悄然滋生。
她深吸一口气,绕过书架,走到他面前。距离近了,能更清楚地看到他低垂的眼睫,很长,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她感到自己的脸颊有些发烫,声音因为紧张而比平时更轻软了些,带着这个年纪少女特有的清甜:
“哥哥,你也喜欢这个作者吗?”
男生闻声抬起头。他的眼睛很好看,是内双,眼神清澈温和,像浸在泉水里的黑色鹅卵石。他似乎有些意外,但并没有被打扰的不悦,只是微微怔了一下,随即那温和的目光里便漾开了一点笑意,点了点头:“嗯,很喜欢。”
他的声音也很好听,清朗,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干净质感。
得到了回应,向潇的胆子更大了些。她弯起眼睛,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露出了两颗小小的虎牙,带着毫不设防的坦诚:“我也喜欢!尤其是《且听风吟》。” 她顿了顿,想起还没有自我介绍,便按照小孩子交朋友的方式,认真地报上名字:“哥哥,我叫向潇,风雨潇湘的潇。你呢?”
“风雨潇湘……” 男生低声重复了一遍,像是在品味这几个字的韵味,然后看着她,微笑道:“很好听的名字。我叫林湘。”
林湘。向潇在心里默念了一遍。湘,是湖南的湘,还是他名字里也带着水?这奇妙的巧合让她觉得更有趣了。
“你也来买书吗?” 林湘温和地问。
“嗯,随便看看。” 向潇点点头,心里的紧张感奇异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找到同好的兴奋。他们很自然地聊了起来,从村上春树聊到最近看的书,从刚结束的中考聊到各自喜欢的电影。向潇发现,林湘懂得很多,但言谈间没有丝毫炫耀,总是很耐心地听她说完,然后才说出自己的看法,语气温和又包容。
时间在愉快的交谈中溜得飞快。向潇瞥见窗外天色似乎不那么烈了,才惊觉自己该回家了。心里竟生出些不舍来。
“那个……我要去坐公交车回家了。”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正好,我也该走了。” 林湘合上书,将它放回书架原处,“一起出去吧。”
付钱的时候,向潇买了一本心仪已久的散文集,林湘则什么也没买,只是安静地等在旁边。推开书店的门,风铃又是一阵轻响,外面的热浪重新包裹上来,但向潇却觉得,这个下午变得不一样了。
他们并肩走在和平街梧桐树的阴影下,向潇叽叽喳喳地说着话,林湘大多时候只是微笑着听,偶尔回应几句。走到公交站台,正好一辆11路公交车缓缓进站。
“呀,我的车来了!” 向潇说着,慌忙上了车,刷了学生卡。她习惯性地往后排走,却听见身后的刷卡声,回头一看,林湘也跟着上来了。
她有些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林湘看着她诧异的表情,笑意加深了些,解释道:“我也坐这趟车。”
“这么巧?” 向潇更高兴了,仿佛每一次巧合都在证明他们之间有种奇妙的缘分。车上人不多,他们并排坐在了车厢中部的双人座位上。车子晃晃悠悠地开着,窗外的街景缓缓向后移动。
向潇是个闲不住的性子,一会儿指着窗外新开的甜品店说想去尝尝,一会儿又说起学校里发生的趣事。林湘始终温和地听着,有时会因为她夸张的描述而轻笑出声。他的笑声很低,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磁性。
车子驶过几站,离向潇家所在的梨苑小区越来越近。她心里盘算着,等到站了,一定要问林湘要个联系方式,企鹅也好,手机号也行。她可不想这次愉快的相遇就像滴入大海的水珠,再无痕迹。
当广播里报出“梨苑小区到了,下车的乘客请准备”时,向潇一边站起身,一边对林湘说:“哥哥,我到了,先下车啦!”
让她没想到的是,林湘也站了起来,跟在她身后往车门走。
向潇的心跳忽然漏了一拍。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冒了出来。她猛地回头,看向林湘,眼睛瞪得圆圆的,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和探寻。
林湘也正看着她,眼神里含着温和的笑意,还有一丝了然,仿佛早就猜到了她的反应。
车门打开,两人先后下车。站台就在小区大门旁边。向潇转过身,面对着林湘,夏日的风吹起她额前的碎发,她的眼睛亮得惊人,像是盛满了整个夏天的阳光。
“哥哥,好巧……” 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提高,带着少女毫不掩饰的喜悦,“你也是梨苑小区的?”
林湘点了点头,抬手指了指小区里面靠近中心花园的那几栋楼:“嗯,我住3栋。刚搬来不久。”
“真的吗?我住5栋!就在你家后面那栋!” 向潇几乎要跳起来。3栋和5栋,只隔着一片小小的绿化带和一个儿童游乐场,从她家客厅的窗户,甚至能望见3栋那个单元的楼道口。
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情?在同一条街的同一个书店,喜欢同一个作者,坐上同一辆公交车,最后发现,竟然是住在同一个小区、几乎是隔壁栋的新邻居。
这一刻,所有中考后的迷茫和空荡,都被这个充满戏剧性的午后填满了。向潇看着眼前这个温柔阳光的男生,他叫林湘,和她名字里有一个同样的“湘”字,他喜欢村上春树,他说话的声音很好听,他笑起来让人觉得很舒服,而且,他就住在她家隔壁栋。
十五岁的夏天,仿佛在这一刻,才真正拉开了帷幕。带着旧书店的油墨香,公交车厢的颠簸,梧桐树下的光影,和一个名叫林湘的、温柔得像夏日微风的少年,一起闯入了向潇的生命里。
她看着他,脸上绽开一个大大的、毫无保留的笑容。命运的齿轮,在这一刻,悄无声息地开始了转动。